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河北金厂峪金矿成矿地质背景及矿区地质概况进行描述,研究矿区目前保有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初步探讨该矿床的控矿规律。结果表明,区内矿床呈脉状、透镜状,矿体均赋存在脉带之中,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岩浆热液型金矿床。为该矿山进行合理设计、开采提供了系统的基础资料,为矿区外围及深部地质勘查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
大瑶山西南段铅锌成矿区是广西重要的铅锌物质来源地,通过分别对该矿区的成矿构造地质背景、成矿地质条件以及矿物质来源进行论述,确定区内既有SEDEX型层状矿床,也有后期MVT型脉状矿床,且存在脉状矿床对层状矿床的叠加改造,显现出物质来源多样性特征。通过区分不同矿床成因类型,从而为该地区下一步找矿提供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云南省九鸡皮铅锌矿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分析,讨论了该矿区矿床成因并给出了几点找矿标志,为该矿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王家楼  王彪 《金属矿山》2008,38(4):93-95
叙述了凤阳县大溪河-总铺地区铅锌金银矿矿区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的主要成因类型及地质特征等,并对该矿区进行了找矿前景的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5.
彭一  吴云辉 《现代矿业》2019,35(4):38-41
茂租铅锌矿床总体位于扬子板块西缘的昆阳裂谷东缘,是川滇黔Pb-Zn多金属成矿域上滇东北矿集区的大型矿床。阐述了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深入研究了赋矿层位与矿化规律,厘定了矿床成因机制。研究表明:①矿区继承了区域地质特征,出露地层丰富,矿(化)体主要赋存于上震旦统灯影组中,含矿岩性为白云岩;②矿区构造格局复杂,以NE向断裂控矿作用最为显著,次级断裂构造对矿化有着富化作用;③矿床发育似层状、脉状及不规则状3种矿(化)体,其中似层状矿体产状稳定、形态规则、规模厚大,赋存于背斜轴部/翼;④赋矿地层、围岩岩性、矿区褶皱构造及派生的次级构造(羽状裂隙)是富集成矿的关键因素,矿床总体属上层矿、下层矿及脉状矿“三位一体”的热水-沉积型矿床。  相似文献   

6.
徐如磊  时培哲 《现代矿业》2015,(3):97-99,104
济米铁矿位于塞拉利昂南方省,矿床赋存于太古界变质岩系中,属沉积变质型铁矿,与我国鞍山式铁矿具有类似的特征。通过对矿床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及矿床特征进行分析,部分揭露了该矿床的成因,为该地区的找矿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通过分析赤峰市翁牛特旗余家窝铺矿区外围铅锌矿物化探、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初步认为该矿区铅锌多金属矿化为一受岩体与围岩接触带及岩体内东西向构造裂隙带复合部位控制的中低温岩浆热液脉型铅锌矿床。根据该矿床的地质特征及成因特征,指出矿区的未来找矿方向为对已揭露矿体深部和北东向展布的激电异常区进行控制和验证。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空卡铅锌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地质特征,从地层及岩性因素、构造因素、岩浆岩因素、微量元素特征分析,总结了矿床成因类型应属热水沉积与热液渗滤充填叠加改造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9.
曾庆友 《西部探矿工程》2013,25(1):111-114,117
小龙钨矿床为一热液充填石英脉型钨矿床,以第一手详实地质资料为基础,试图从小龙钨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成矿控矿要素,矿体地质特征入手,探讨矿床成因,以期指导地质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10.
徐家尖矿区隶属江西省浮梁县,位于江西九岭—鄣公山铜铅锌钨锡金多金属成矿带的东部,成矿地质条件优越。通过对徐家尖钨锡矿床地质特征的论述,对该矿床的成矿地质条件、矿床地质特征、矿床成因等作了初步探讨。表明徐家尖钨锡矿形成与燕山期花岗岩体侵入、双桥山群浅变质岩及裂隙带密切相关,在接触带及附近形成钨锡矿体,属岩浆热液型钨锡矿床,旨在为今后该区的地质找矿工作抛砖引玉,以求进一步扩大矿区及周边的地质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1.
在对大冶市金卢矿区铜多金属矿床进行多年的普查找矿工作中,仅发现零星的几个小矿体,矿石品位不高,地质储量不大。根据对该区前期两阶段进行的普查找矿工作,以及以往实施的钻探和物探资料,从矿床地质特征和矿床成因两方面进行分析研究,推断金卢矿区没有形成大规模矿床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2.
本文对龙湖萤石矿区的地质背景、矿床特征及矿床成因进行了研究分析。研究显示:燕山期岩体为研究区提供了矿物质来源;南华—震旦系洪山组变质岩在燕山期岩体活动时为岩体的矿物质源提供了屏蔽空间;构造破碎带及次级断裂构造为该矿区提供了导矿通道及赋存空间。结合龙湖萤石矿的矿床成因分析认为,矿液在充填断裂带的同时也充填次级断裂构造机制,提出了对断裂构造带充填型脉状萤石矿床的找矿分析。  相似文献   

13.
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地处西伯利亚陆块东南缘古生代增生带之吉林宝力格大队晚古生代增生带内,位于大兴安岭中段古生代、中生代Fe、Zn、W、Au、Pb、Cr成矿带。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对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及矿床地质特征进行了详细分析,结果表明:①该矿床为大型中-低温热液脉状矿床,受NW向断裂构造带控制,形成于中三叠纪岩浆侵入之后的热液活动期;②该矿床以Ag为主,次为Pb、Zn、Cu,还伴生有Au、S、As、Cd、Ga、In;③矿床主矿体埋深在-500 m以下,矿体埋藏深、共伴生元素较多。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对矿床成因进行了讨论,认为花脑特银多金属矿床为与正长花岗岩有关的热液型矿床。上述分析对于区内进一步开展银多金属矿找矿工作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4.
系统的分析了贵州杨家湾铅锌矿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总结了矿区找矿标志,有利于扩大找矿远景。  相似文献   

15.
冯庭录  刘静  吕呈  鲍雷  庾江华 《金属矿山》2019,48(8):141-146
钱村铁矿是宁芜矿集区西南部雍镇矿田内的代表性铁矿床,位于扬子板块北缘的宁芜盆地西南侧。矿区属汤沟-裕溪口复背斜,发育NE-NNE及NWW向两组断裂,NE向褶皱构造控制了岩浆侵入及成矿作用。区内发育明显的磁异常,钱村矿床是单一的磁铁矿床,共圈定了8条磁铁矿体,矿体赋存于闪长玢岩与黄马青组接触带地层中。结合矿区地质工作成果,详细分析了矿区地质及地球物理特征、矿床地质特征,总结了矿床成因。研究表明:①矿石矿物主要为磁铁矿,次为赤铁矿、穆磁铁矿,另有少量的黄铜矿、斑铜矿,矿石有块状、浸染状、脉状及角砾状等类型, 钱村铁矿为一中高温岩浆热液型接触交代矿床;②通过磁铁矿的判别图解,可知磁铁矿大量落于斑岩型矿床区域,指示矿区具有一定的铜金矿床的找矿潜力,成矿岩体侵位和成矿时代为早白垩世。  相似文献   

16.
在对三十二站金矿床矿区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分析的基础上,对该矿区内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特征、地球化学性质、均一温度、盐度、密度等参数取值进行了讨论,并对该地区的矿床成因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7.
豫西申家窑-葫芦峪金矿区位于崤山金银多金属成矿带上,成矿条件良好。矿区赋矿岩层为太华群岩层,矿区内发育的崤01、崤09等NNW向断裂是重要的控矿、容矿断裂。在阐述申家窑金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体地质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矿床成因,认为矿床成因类型为构造蚀变岩型金多金属矿。  相似文献   

18.
马家沟铌钽矿赋存于花岗伟晶岩脉中,属花岗伟晶岩型铌钽矿床。矿体呈脉状,Nb_(2)O_(5)+Ta_(2)O_(5)平均品位为(245.48~410.18)×10^(-6)。赋矿围岩为新太古代庄头营子角闪斜长片麻岩。通过对区域地质背景和矿区地质特征、花岗伟晶岩脉特征、矿体特征、构造特征进行分析。对该矿床成因、找矿标志、找矿方向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津巴布韦某铜矿开展地质填图、地表槽探、深部钻探等工作,查明了矿区地质特征、矿体地质特征及矿石质量,对赋矿岩石地层斜长角闪岩进行了主量元素及光谱分析,认为斜长角闪岩原岩为基性玄武岩,属钠质钙碱性玄武岩,判断矿床为玄武岩型铜矿,矿床成因与热液及构造作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0.
卡拉曼宿镍矿区红土型镍矿地处菲律宾棉兰老岛北部,大地构造位置属环太平洋构造活动带(Ⅰ级)—西太平洋岛弧带(Ⅱ级)。系统对矿床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等初步研究,总结出了矿区找矿标志,为在区域上寻找同类型矿床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