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应对危机,首先在于思路与意识。企业要善于整合资源,敢于“走出去”;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少点衙门作风。  相似文献   

2.
应对危机,首先在于思路与意识。企业要善于整合资源,敢于“走出去”;行业主管部门要强化服务意识,少点衙门作风。  相似文献   

3.
黄冈市是湖北省建筑业大市、强市,拥有大型特级企业山河集团、湖北长安等16家一级以上建筑施工总承包企业。近年来,黄冈市委明确提出“优结构、重特色、树品牌”的发展思路,按照“扶优、扶强、做专、做精”的原则.多管齐下.把窑炉、钢掏作为特色产业,集中人财物,全力发展壮大,  相似文献   

4.
吴杰  戈莉 《中华建设》2011,(11):72-73
近年来,湖北省建筑业持续快速发展,建筑业总产值和增加值年均增长率年年攀升,建筑业总产值连续迈上2000亿元、3000亿元、4000亿元三个台阶,年均增幅26%,超全国平均增长水平,在中部地区名列前茅。建筑业从业人员达到200多万人,年实现利税上升到200多亿元,增加值占全省GDP的比重稳定保持在6%,成为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全省一级以上施工企业从2005年的151家增加到2010年的351家,年完成产值超过10亿元以上的50多家。中建三局、中交二航局、葛洲坝集团等企业积极抢占高端市场。新八、山河、新七等本地民营企业市场开拓成效明显。企业省外完成建筑业产值占到总产值的三分之一,孝感建筑劳务已成为该省十大劳务品牌之一。2010年湖北省扶优扶强取得明显成效,全省有18家建筑业企业入选湖北百强企业。  相似文献   

5.
《中华建设》2011,(2):6-7
"十一五"时期,是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复杂局面下努力拼搏、克难奋进的五年,也是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力度最大、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全系统上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三保"方针,抢抓新机遇,化"危"为"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的目标任务。2010年,湖北省各级住房城乡建设部门坚持"四个优先"的发展理念,奋力实施"七大工程",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新型城镇化工作势头良好;住房保障力度进一步加大,全面完成了保障性安居工程任务,房地产市场平稳发展;住房公积金监管工作不断加强;城乡人居环境显著改善,8个城市获国家级园林城市称号,21个城市(县城)获省级园林城市称号,8个城市、20个县市、40个小城镇获得"楚天杯"奖,城镇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宜居村镇建设有了新发展;城市执法管理逐步规范,城管工作体制机制逐步理顺,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得到提升;建设领域节能减排成效明显,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强力推进,建筑节能快速发展,工程建设行业稳定发展,建筑业和勘察设计咨询业加快发展,工程质量稳步提升,建筑市场秩序进一步好转,为"十二五"开好局、起好步打下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6.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湖北省建筑业转方式、调结构、练内功、谋发展,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万建筑鄂军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拓展境外,凭借敢为人先的自信心和强劲持久的竞争力,转战南北,勇闯天下,留下了一道道时代印记,耸立起一座座优质丰碑,"走出去"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近年来,湖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始终秉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观念,坚持"标准从严、服务从优、行政提速、工作提效"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对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投资总承包和投资开发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促进本地企业与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合作关系,  相似文献   

7.
浩浩荆楚,猎猎雄风。在构建"中部崛起"重要战略支点的宏伟乐章里,作为省域经济支柱产业的湖北建筑业,无疑是其中一个铿锵激越的音符。从"十一五"的完美"收官"到"十二五"的大好开局,欣然回望,竞进提质中的湖北省建筑业一路奏凯,捷报频传。——全省建筑业总产值从2006年的1667亿元,经过连级远跳,到2010年一举突破4000亿元大关;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建筑是城市凝固的音乐.拥有6215家建筑企业.130万人产业队伍的湖北建筑业无疑是谱写城市乐章的乐师。他们用一砖一瓦.弹奏绚丽音符.他们用一刀一铲,书写建筑辉煌。  相似文献   

9.
"建筑之乡",湖北省武汉市新洲区建筑业近年来得到了前所未有的迅猛发展。最新数据显示,该区建筑业2010年创产值100亿元,实现税收4.071亿元,占全区地税收入9.5亿元的42.85%,从业人员达13万余人。按照规划,2015年,新洲建筑业建安总产值将达到300亿元。自2000年以来,新洲的建筑业一年一大步,实现了跳跃  相似文献   

10.
吴涛 《中华建设》2014,(7):60-65
正上个世纪八十年代邓小平同志指出建筑业应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我国建筑业进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鼎盛时期,2013年,全国建筑业完成总产值已高达15.9万亿元,占同期国内生产总值的21%,建筑业增加值在GDP总量中所占比例近7%。可以说,建筑业已成为国民经济名副其实的支柱产业,而且得到了全社会的公认。但是我们要看到,建筑业总体上仍然是一个劳动密集型的传统产业。面对新的形势,按照党的十八大和  相似文献   

11.
黄石是武汉城市圈的副中心城市,也是促进湖北省中部崛起的重要支点城市之一。近年来,黄石市的发展面临着很好的机遇,建筑业同样迎来了发展的春天。2009年,全市建  相似文献   

12.
罗辑  吴文杰 《中华建设》2012,(7):65-67,64
在实施十二五规划的进程中,湖北省建筑业转方式、调结构、练内功、谋发展,正处在一个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200万建筑鄂军立足湖北,辐射全国,拓展境外,凭借敢为人先的自信心和强劲持久的竞争力,转战南北,勇闯天下,留下了一道道时代印记,耸立起一座座优质丰碑,走出去的步伐迈得铿锵有力。近年来,湖北省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始终秉承产业第一、企业家老大的观念,坚持标准从严、服务从优、行政提速、工作提效的服务理念,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发挥对外经营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引导企业加大投资总承包和投资开发的力度,加强与国内外知名企业的合作,促进本地企业与中央企业、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的合作关系,扶持有条件的企业获取  相似文献   

13.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保障工程质量安全、提升工程建设水平,针对当前建筑市场和工程建设管理中存在的突出问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日前正式出台《关于推进建筑业发展和改革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意见》围绕"简政放权;构建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创新和改进政府对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的监督管理机制"等思路,围绕建筑业改革发展的主题,针对长期困扰勘察设计  相似文献   

14.
《长江建设》2011,(2):6-7
“十一五”时期,是湖北省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在复杂局面下努力拼搏、克难奋进的五年,也是城乡基础设施投入最多、城镇居民住房保障力度最大、市政基础设施水平提高最快、城乡面貌变化最显著的五年。全系统上下从容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贯彻落实中央“三保”方针,抢抓新机遇,化“危”为“机”,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了住房和城乡建设事业的大发展,基本完成了“十一五”的目标任务。  相似文献   

15.
吴文杰  刘强  吕璐 《长江建设》2010,(10):58-60
作为湖北省的政治文化中心,武昌区一直是全国关注的重点区域。而在湖北省建设系统中,武昌区建筑业协会依靠开拓创新的精神和勤奋务实的工作态度脱颖而出获得各级好评。  相似文献   

16.
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一个重要的着力点是推动行业科学发展。面对国际、国内形势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建筑业如何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近日,本报记者采访了湖北省建设厅副厅长兼省建筑工程管理局局长毛传强。  相似文献   

17.
翻开湖北统计部门的统计报表,一组组不断刷新的数字,正像一串串跳跃的音符,谱写出湖北建筑业的华彩乐章。十一五期间,湖北建筑业总产值连上几个新台阶。  相似文献   

18.
2022年以来,湖北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治水思路,认真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湖北省委、省政府关于稳住经济大盘一揽子政策及接续政策措施决策部署,在继续加大财政投入的同时,积极发挥市场机制作用,重点运用金融信贷、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等举措,努力扩大水利有效投资,为大干大促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注入了投资牵引强劲动能。  相似文献   

19.
正当下中国,建筑业在加快城镇化进程、统筹城乡经济发展、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等方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社会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近年来,湖北建筑业连年进位提质,2013年总产值规模超过8000亿元,已经形成破万亿的态势,排名全国第四位,稳居中部第一。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建筑业转型升级任务加重的关键时期,已经闯出一片广阔天空的湖北建筑业,应当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实现跨越,赢得更大的发展空间?近日,记者就此采访了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曹广晶。  相似文献   

20.
宜昌市远安县是湖北省29个山区县之一,传统村落和民居土坯房分布较广。去年以来,远安县坚持新型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并举,按照"安全、适用、生态、节俭"的思路,创造性实施农村土坯房消危改造工程,得到了群众的积极响应和踊跃实践,既极大改善了农民群众的居住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