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06 毫秒
1.
服务部署与发布绑定的基于P2P网络的Web服务发现机制   总被引:42,自引:1,他引:41  
Web服务技术的兴起为Web的使用提出了新的计算模型,构建基于面向服务的架构(SOA)的应用是未来分布式计算的发展方向.在SOA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中,服务的自动发现是难点和关键.文章提出了一种基于P2P技术和语义网技术的服务发现机制,将服务的部署与服务的发布无缝地绑定在一起,在处理用户查询的时候,提出了二阶段查询方法和两层搜索机制,提高了查询的效率.该机制由于采用了P2P技术,使得服务提供者可以自由地随时加入、变更和退出,不会影响最终用户的查询效果.文章还提出使用服务成长期和服务僵死期这两个指标,对服务发现机制进行性能评价.  相似文献   

2.
由于Web服务的数量日渐增长,所以快速准确地发现满足用户需求的高质量服务需要基于语义和服务质量的分布式服务发现架构的支持。通过将使用非负实数向量表示的服务描述发布到具有特定服务类型支持的P2P注册结点并配合使用Bloom Filter、本体概念组和预先计算出的匹配信息,能降低系统系统查找满足用户请求的服务的代价。采用对查询结果进行评级和用户将所用服务的质量信息反馈给注册结点的技术能为用户找到更高质量的服务,增加了系统工作的精确性和灵活性。  相似文献   

3.
基于P2P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孙尚  吴卿  周必水 《计算机工程》2009,35(11):38-39,4
分析集中式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存在的问题,利用P2P和本体技术,提出一种基于P2P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将服务的部署与发布无缝地绑定在一起,按应用领域和服务目标将整个P2P网络组织成3层结构,基于该结构建立3阶段服务发现算法,达到优化网络结构、提高服务发现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轻量级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有多数语义Web服务发现方法应用实施难度大,对终端用户输入信息的完整性依赖度高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简单查询语句的轻量级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该模型提供给用户一个类似Google的查询界面,输入查询语句后经过领域本体匹配、基于WordNet同义词典匹配等步骤自动发现并调用相应的Web操作。另外,还利用自学机制不断扩充本体词汇以提高系统的准确率和召回率。详细分析了该模型的系统性能,并深入研究了不同情况下准确率和召回率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本体匹配技术及自学机制的使用是系统准确率和召回率提高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提出了基于语义Web的技术。首先要定义一个服务本体,服务提供者通过服务本体描述服务信息,并以语义Web的形式来发布。用户可以定义查询条件来查询自己所需要的服务。查询条件可以多种形式定义,如语义Web形式和三元组形式。这需要有一个算法来处理用户查询,能够处理语义信息并进行推理,对用户的查询和所提供的服务进行匹配,并返回查询结果。文章研究了语义Web的推理机制,并提出了一种用于快速和准确的服务发现的匹配算法。  相似文献   

6.
现有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机制还很难实现Web服务发布、发现的自动化、智能化,这严重影响了语义Web服务的质量(QoS)和满意度.因此提出了一种分布式UDDI网络环境下基于移动agent的语义Web服务发现模型,性能分析表明该模型具有较高的查全率和查准率,提高了Web服务发布,发现的自动化、智能化,缩短了查询时间,很大程度上满足了用户个性化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7.
随着Web服务和服务注册中心数目的增长,可扩展、高效和健壮Web服务和发现机制对Web应用变得愈发重要.然而,传统的Web服务发布和发现机制,如UDDI,缺乏这些关键特征.应用本体和P2P提出一个Web服务和发现模型,该模型利用混合P2P拓扑结构并基于领域组织和管理注册中心.  相似文献   

8.
Web服务发现是Web服务系统架构的重要部分,现有的主流Web服务发现方法是采用基于UDDI框架的服务匹配,但由于UDDI注册中心只能提供基于关键字的查询,并且缺乏对语义信息的支持,造成服务的查准率查全率得不到保证.针对目前Web服务发现技术存在的不足,引入了语义技术,并设计了一个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原型,来验证提出的基于语义的服务发现方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服务发现是Web服务应用中极其重要的环节。随着Web服务数目的增长和对实时性需求的增加,集中式的服务发现机制难以满足实际需求,分布式服务发现机制成为Web服务应用的一个新研究方向。本文基于P2P的底部架构,实现了一个根据本体对服务注册节点进行语义分类的Web服务发现模型,并对其发现效率和节点的负载进行了评估。  相似文献   

10.
文中针对Web服务发现的两个难题提出了一个新的基于P2P的两阶段Web服务发现机制(TSBP).本机制在使用标准的WSDL服务描述语言规范的基础上,提出一种结合向量空间算法和结构匹配的两阶段Schema匹配方法度量服务的相似性,同时采用基于P2P的分布式的服务信息交换机制代替原有的UDDI集中存储方式.在第一阶段的服务搜索中,使用IR技术将各种服务进行粗分类得到第二阶段匹配的候选集,在第二阶段匹配中,提取Web服务的WSDL文档的树状结构,使用改进的编辑距离树算法对候选集进行进一步匹配.最后通过实验来和其他的服务搜索方式进行对比,验证本机制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1.
针对面向服务架构(SOA)体系的Web服务数量快速增长现状,为实现大规模服务场景下高效自动组合Web服务来满足用户复杂需求问题,提出一种基于有界模型检验的Web服务组合方法.其中,Web服务被建模为有限状态自动机,众多Web服务构成服务社区,Web服务组合需求由线性时态逻辑公式描述,通过有界模型检验器的系统化搜索,该方...  相似文献   

12.
13.
结合One-hop和Chord路由机制,考虑实际网络中节点能力的差异,构造一种双层环路由结构,设计相应的区间查询定位和消息广播算法,提出一种基于本体聚类的双层环P2P网络的Web服务发现方法,实现了服务注册节点分类和查询请求迅速准确的定位。模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具有较高搜索效率和较短的响应时间,能够显著地提高查询性能。  相似文献   

14.
随着Web服务数目的增长和对实时性需求的增加,单一集中式的UDDI服务注册中心难以满足实际需求,而基于某个领域的UDDI虽然查找迅速却难以满足所有用户的要求,于是如何组织一个逻辑上完整的服务注册中为Web服务应用的一个新研究方向.基于P2P的底部架构,将服务注册中心作为P2P网络内基本节点,提出了一个根据本体信息对服务注册节点进行语义分类查找的Web服务发现模型.在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在P2P层支持语义的一种发现的方法.提出的Web服务发现模型既结合了集中式Web服务发现方式和分布式Web服务方式发现的优点,又创新性地在P2P发现方面加入了本体信息.  相似文献   

15.
Migrating legacy system with web service is an effective and economic way of reusing legacy software in a SOA environment.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n approach for migrating a three-tie object-oriented legacy system to SOA environment. The key issue of the approach is about services identification from large numbers of classes. And we propose a bottom-up method to model the system with UML and identify services from UML then. This approach can be a reference to an auto-migrating process.  相似文献   

16.
Web服务的目的是为了将不同组织、公司甚至个人提供的服务进行无缝的连接,建立一种松耦合的Web应用,实现资源共享的最大化。而在众多候选服务集中快速、准确地发现和选择所需要的服务即服务匹配成为其中关键的问题。在服务匹配过程中,为了减少最终参与匹配的服务的数量,提高服务发现的效率,匹配算法对参与匹配的服务集进行了预处理。并且依据服务描述本身的特点,对服务匹配中基于语义的Web服务相似度计算方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无限分类的思想。最后实现了匹配算法并对性能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7.
现今对等网络非常流行,许多P2P网络模型逐步成熟.纯粹的P2P技术有其自身的局限性,而Web服务技术的出现对P2P网络产生影响,把两者的优势结合起来会更好的让计算机网络为人类服务.设计了一种新的P2P网络模型,资源提供者通过Web服务发布要共享资源,资源需求者利用Web服务提供的资源搜索技术,得到提供者的地址,让提供者和需求者直接交互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最后给出了新的研究方向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基于SOA的Web服务动态组合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深入分析现有Web服务组合系统优势与不足,将SOA引入到Web服务动态组合领域,提出了一种基于SOA架构和分层协议栈机制构建Web服务动态组合系统的方法,设计并实现了一个基于SOA架构的松散耦合原型系统来实现Web服务组合,可为服务消费者提供一个适当的、开放的、按需配置的及安全的Web服务动态组合环境.  相似文献   

19.
为提高人工影响天气业务系统的服务水平,针对目前系统存在的不足,通过研究面向服务架构(SOA)和WebService技术,提出了基于面向服务架构(SOA)的人影作业综合业务平台解决方案.给出一个采用Web Service技术设计实现的四层结构的面向服务的基础框架,即分为基础数据层、服务提供层、业务应用层、用户表现层.阐述该框架在WebGIS平台上实现方法,验证了方案的可行性.为构建人影业务系统平台提供一种可行且优越的方案.  相似文献   

20.
基于SOA企业应用集成框架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通过深入分析传统的企业应用集成(EAI)优势与不足,将Web服务技术、SOA引入到EAI领域,提出了采用SOA模型的企业应用集成框架,并讨论了相关的支撑技术,给出了Web服务集成实现模型--网络通信层、消息传输层、服务描述层,服务发现层、服务保证层和服务组合层.为用户提供一个灵活;松耦合、跨平台、分布式、可扩展的基础集成服务平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