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浙闽的滨海渔村拥有大量极具地域性的石屋,这些石屋历史悠久,由于现代化生活方式的更替而渐渐衰败.浙江温岭石塘五岙村的石屋,其建筑特征有:外围护结构、空间形式,在此基础上提炼出外墙面、围护构件、内部空间、外部形体四点石屋基因.在乡村旅游背景下,通过对原先破败的石屋及其周边环境进行民宿化改造,可以增加业态.  相似文献   

2.
水与城之间的渊源与互动贯穿整个历史发展脉络,具有重要研究价值.以阿者科为例,研究了山地乡土聚落与水系之间的关联与互动.在分析阿者科山地乡土聚落及水系基本概况的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3个层次深入研究了山地乡土聚落与水系之间的互动特征,进而分析了聚落与水系的关联逻辑,并讨论了蕴含的启迪及价值.研究成果对山地乡村的水系统...  相似文献   

3.
山地滨海地区具有独特的背山面海的区位条件,往往集聚大量的商业、商务、居住人口,建设安全、合理、高效的排水设施对保证居民生产生活和公共设施的正常运行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分析山地滨海地区排水工程规划可能存在的问题,提出该类地区排水工程规划的主要原则,并以汕头市南滨片区排水工程规划为例详细说明了山地滨海地区排水工程的规划措施。  相似文献   

4.
本文从聚落景观元素构成的角度分析了黔东南地区巴拉河流域山地聚落群的景观内外构成。在对巴拉河流域5个特色聚落进行景观特征分析和审美印象提炼的基础上,针对该地域的发展提出聚落景观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规划的策略和定位。  相似文献   

5.
黄宇博  孙弘 《城市建筑》2022,(2):5-7,15
随着全国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贵州省黔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村落亟须进行科学合理的发展和传承,本文以黔东南地区典型的传统民族乡村聚落为研究对象,从地理环境、气候条件、民族文化等因素出发,探究山地环境与乡村聚落的关系,对山地传统乡村聚落的选址、布局和边界形态进行归纳总结,对传统乡村聚落的形成和发展进行分析和研究.探究西南地...  相似文献   

6.
以典型传统聚落桂峰村山地街巷空间为例,从图底关系、街巷界面类型、场地竖向及其街巷空间尺度等方面,定性、定量分析研究传统聚落街巷空间要素的相关性,探索山地型传统聚落空间生成的内在关系以及分析复杂聚落空间形态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滨水聚落是人类最为古老的聚居形式之一,其间隐含着诸多人类行为与自然地理之间的关联和成因。为此,本文将尝试着从地理学和规划学的角度入手,通过聚落探访的手段,寻找出流域滨水聚落的原型图示。  相似文献   

8.
姜汀  都伟  吕洋 《城市建筑》2023,(20):60-63
乡村振兴战略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同时也对新时代美丽渔村的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胶东半岛特殊的地理环境造就了渔村之间独特的血脉交融文化与建筑技艺。文章以胶东威海、烟台渔村作为分析对象,在宏观和中观层面采用地理信息系统对渔村聚落的核心空间聚集度、渔村空间规整度、建筑组群层次关系等进行解析,在微观层面对渔村空间辨识度、道路曲折度及平面形态、立面特征等进行图例分析和设计探究。最后针对渔村振兴、规划设计、民居保护与再生提出对策,结合社会学、地理学、民俗文化等学科知识,聚焦传统渔村的当代激活与经营。该研究可为新时代我国渔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冯维波 《华中建筑》2014,(1):150-153
该文在分析探讨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营建理念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聚落的空间特征:民居平面型制的多样化特征、依山傍水的山地特征、耕地至上的环农特征、群—序—拓扑结构的形态特征,主要存在自由散点式布局和集中簇群式布局两种聚落空间形态。最后分析了聚落空间的成因,认为渝东南土家族山地传统民居聚落的空间特征只是在汉族传统院落民居的基础上,由于受到当地特殊地形条件的限制而进行的修正。  相似文献   

10.
浙江山地以丘陵为主,盆地错落,植被丰茂,聚落资源丰富。以浙江山地聚落的典型实例为研究对象,从山地聚落的山水形态、街巷形态、建筑形态三个维度,系统分析山地聚落空间的构成规律、组织规律和演化规律,探求山地聚落空间形态形成、发展及演化的内在动力。以期获得先民的生存哲学,并为当今新农村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浙江沿海地区中心村建设规划的思考——以温岭市为实例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以温岭市为实例 ,分析了浙江沿海地区农村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中心村建设规划的现实意义。指出中心村建设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目标的关键环节之一 ,也是解决目前农村存在问题的有效途径 ,并对中心村规划的意象、理念与选址问题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2.
以桂北壮族村寨龙胜平安寨、金竹寨以及侗族村寨马安寨、高定寨为例,运用哈格特“空间结构模式”理论,从结点、路径、网络单元等要素出发,分析传统聚落内部的空间结构特征;并进一步研究区域层面的聚落网络之间相互的社会关系和空间关系;研究聚落网络在由自然经济向商品经济的转化中,受经济与社会因素的双重制约进行“空间扩散“的动态过程以及聚落演变所呈现的不同方式和特点,从而探寻聚落新的增长点。  相似文献   

13.
胡福民 《重庆建筑》2014,(12):16-18
山地高校扩建项目应根据山地地形地貌的特点,统筹兼顾、抓住关键细节,做好场地规划设计,以尊重、适应山地的自然环境,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  相似文献   

14.
传统村落文化景观分析初探——以肇庆为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从文化景观的角度出发,提出传统村落文化景观的两个层次和三个维度的分析框架,祈求实现传统村落的有机发展。以肇庆为例,首先分析其在广东的文化形态分区区位;再以肇庆辖区内22个传统村落为例,运用该分析框架进行文化景观解读。最后,本文提出传统村落的动态发展结论,并指出传统村落未来发展的两大类型及其发展方向。其一是城镇化的传统村落,应在变化中传承村落原生的文化基因。二是再村庄化的传统村落,应建立“环境-产业-社会”协调互动的生态体系。  相似文献   

15.
傅悦 《重庆建筑》2015,(2):18-21
西部山地小城镇的建设是推进国家新型城镇化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其核心区的规划设计是改善小城镇人居环境的重要途径;该文以大英县隆盛镇核心区城市设计为例,从城镇核心区空间拓展和空间重塑两个层面入手,用城市设计手段解决西部山地小城镇面临的空间品质低下、土地利用不足、人地矛盾突出等问题,为西部山地小城镇核心区发展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山地面积占全国土地面积的2/3以上,山地城镇占城镇总数的近一半。山地是河流的发源地和平原的生态屏障,其生态环境的状况关系到下游和平原地区的安危。该文对山地城市现有空间结构进行了分析、研究,取利弃弊,从建设山地城市特色出发,结合城市规划的原则,注入城市规划的理论提炼而成。十堰市是一座年轻的现代化山城,大力倡导具有山地城市特色的组团空间布局,追求组团布局与环境的贴切、显山露水(透绿)、与山水环境协调,探求空间布局与环境美景的综合统一,创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风貌的新山城。  相似文献   

17.
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首先从试验和理论2个方面确定了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主要影响因素,即填方高度和变形模量,并给出计算地基工后沉降的初步公式;然后结合2个典型工程对公式中的系数进行修正,拟合出一个实用的经验公式;最后以2个山区变电站工程为例进行分析,发现理论计算值与实测值吻合良好,有力地论证了该公式的有效性.所得的结论为山区变电站高填方地基工后沉降的进一步研究和相关规范的制定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8.
李小云  闵忠荣 《华中建筑》2010,28(9):106-10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山地丘陵历史文化名村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该文以江西曾家村历史文化名村保护规划为例,从保护要素、保护层次、空间形态、保护性开发四个方面对曾家村历史文化遗产保护规划进行探析,以利于历史风貌的有机保护和山地丘陵传统格局的延续。  相似文献   

19.
秦学义  沈斌  王永华 《规划师》2003,19(10):116-117
云南省是一个地质灾害频繁的地区,由于以往城乡建设中保护的不足,使自然灾害产生更加严重的后果。必须注重:山地城镇规划;因地制宜地打破封闭的小城镇规划;建立无人区,让生态山体自然恢复平衡;以紧凑模式发展小城镇。  相似文献   

20.
夏?勇 《室内设计》2012,93(2):61-64
本文介绍了马头寨村寨聚落格局形成的原因,并通过详细的实地考查及对村寨内院落的分析,阐述了马头寨院落以堂屋为中心的平面布局,分析了村寨内的重点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