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腹症在急诊科的分诊工作即护理程序.方法:对581例急腹症患者的分诊观察及急诊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基本得到准确分针诊.结论:急腹症的准确分诊观察及护理能有效提高急腹症病人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急诊预检分诊工作的经验.包括做好就诊患者的心理护理,优化患者的服务流程,注意区分轻重缓急,提高分诊质量,提高分析和判断患者的能力和组织协调能力,不断地学习基础理论,丰富临床经验.认为急诊分诊工作至关重要,对提高患者满意度及塑造医院品牌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急诊是一所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患者的生命紧密相关.由于急诊的特殊性,如患者人数多,患者流动快,护士工作量大等,都加大了急诊的管理难度.而急诊护理,是保障患者生命,给予患者有效治疗,提供患者心理支持的重要组成.因此,及时发现急诊护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积极有效的应对和解决措施,对患者早日康复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新入护士的整体水平,我院自2007年始,新入院3 a内护士进行全院系列轮转,每科轮转时间为3个月.轮转急诊的主要任务之一是急救技能的培养.3 a来,急诊科共培养轮转护士48人.我们有效利用轮转时间培养轮转护士的急救与应急能力,轮转过急诊科的护士在医院多次急救技能考核中成绩显著,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总结了在手足口病疫情爆发流行期间,门诊、急诊如何做好有效的应对措施,主要的做法包括根据本地区医疗条件及相关文件规范就诊流程,及时准确地进行预检分诊,合理调配护理人力资源,加强培训及宣传的力度,收集信息等.认为针对手足口病疫情况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可以有效地遏制手足口病疫情的发展,确保广大儿童生命健康.  相似文献   

6.
探讨急诊护理工作中常见的可预见问题及防范对策,认为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教育和基本的素质教育,完善护理管理制度,强化专业技术培训,增强护士的法律意识,保证急救护理文书的质量等措施能防范护理风险的发生,有效降低差错事故和纠纷的发生率,在护理工作中收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对全科护理人员进行护士分组层级管理,实行组长责任制的护理管理措施.发现护士的工作责任感和团队精神增强了,护理管理和急诊急救技术的培训加强.认为临床护士分层级管理制度,加强了护士人力资源和护理组织的科学管理,强化了急救技术的培训,能保证医疗安全,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8.
急诊留观病人病情变化的观察一直是急诊护理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急诊留观室的病人,集各种疾病于一起,除病种多,病情变化快外,病人心理复杂,想法不一.护士应掌握各种疾病的症状、体征、急救等常识,除做好病情观察的同时,还应注意做好观察病人的心理护理,现将留观病人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诊留观病人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后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急诊留观病人使用静脉留置套管针后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15例病人穿刺部位疼痛不适,30例病人表示不同程度的担忧.结论 应加强病人的心理护理以及健康护理,应用静脉留置套管针的过程中除了要提高忽视的操作水平以外,还要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加强责任心,培养护士处理问题的应变能力,另外,急诊护士应向病人及家属做好解释工作,以取得合作,从而提高静脉留置套管针的穿刺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医院急诊护士在各种创伤现场急救、途中转运、院内救治时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通道建立的现状,提出相应对策.方法采用自制的急诊护士使用不同方法进行静脉通道建立的情况调查表,主要调查各种建立静脉通道方法的优缺点,另外也让调查对象提出意见、建议.结果静脉留置针配合三通管建立静脉通道重注率和增加建立静脉通道率远低于单纯使用普通钢针或静脉留置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留置针配合三通管建立静脉通道既避免护士反复穿刺而浪费时间,又方便给药,利于抢救,大大提高了医务人员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1.
急诊科是抢救急危重患者的重要场所,也是参与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科室,同时肩负着院前急救任务,并且患者所患疾病呈多样性、复杂性,病情急、变化快、病死率高,这就要求急诊护士要在短.  相似文献   

12.
总结了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并发心室颤动的救治及预见性护理干预.包括:高度重视心理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电击除颤的护理、准确使用抢救药物等.认为在AMI患者实施急诊PCI术的过程中,护士做好急救药品及除颤设备的准备,开通静脉通路,低血钾患者静脉补钾治疗,加强心理护理、心电监护和救治配合是成功抢救心室颤动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3.
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24小时对外应诊,是对病情紧急的患者及时诊治、处置的场所,也是患者和医护人员之间最容易产生矛盾、医疗纠纷和患者投诉的场所.我院急诊科主要由急诊抢救室,留观室组成,同时还需负责门诊所有输液,肌肉注射及其他治疗.近三年内,急诊抢救及留观人数日趋上升,再加之急诊就诊,门诊输液治疗的随机性很强,造成急诊护理工作任务重,压力大,对病人治疗及护理不及时、细致,直接影响到医院的声誉和形象.为了解决这一护患矛盾,我科从2008年对护理人员进行了人力资源的不断开发与调配,采用双班工作制度;增加二线备班;因人制宜,科学的调配护士人力;建立岗位职责及考核目标,经过两年的实施,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随着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人们文化水平提高以及将抗观念的转变,急诊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也不断地增强,因而护理纠纷的发生呈上升趋势.我们发现许多纠纷发生均与护患沟通障碍有着直接的关系,而真正属于护理差错或护理事故的纠纷却是微乎其微.因此,从几方面进行分析和处理,或对提高精力工作质量,预防护理纠纷的发生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急诊护患关系包括:护士与病人,护士与病人家属之间的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不仅会使病人在躯体上、生理上得到治疗,而且从心理上也得到慰籍.  相似文献   

15.
社区急诊是院前急救的前沿阵地,救护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危重病人的安危和预后,有效的提高危重病人的抢救率,争取了时间.急诊医学是一门新兴的综合性的,边缘性临床医学.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进步,急诊医学技术的发展也十分迅速.急诊工作是全部急诊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部医疗服务工作的前哨.我中心秉持"生命第一,时效为先"的急救理念,以"培养能力"为目标,吸取先进的急救经验,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  相似文献   

16.
总结门诊分诊工作如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包括根据门诊患者的特点,提供人性化优质服务,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良好的医院形象,减少护患之间矛盾的发生.认为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提升了门诊就诊率,进一步提高了门诊分诊工作质量,提高医院的信誉和社会认知度.  相似文献   

17.
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的特点主要有:门诊病人多、病种多、诊疗环节多、护士少、急诊突发事件多、应急性强等特点.在实践中,我们从门诊护理服务的人性化、专业化、制度化3方面加强肿瘤专科医院门诊护理工作,患者满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急诊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护理配合.方法 回顾分析2008年1月~2009年12月收治的急诊透析465例次.结果 急诊透析病因中,以急性中毒最多(41.08%),其次为维持性透析发生并发症(36.34%)、急性肾衰(11.61%)、其他疾病(10.97%).急诊透析时间段分布中,以夜间为最高峰(47.10%),其次为晚间(36.13%)、日间(16.77%).465例次血液透析均顺利完成.结论 急性中毒、维持性透析并发高血容量性心衰、严重氮质血症、高钾血症是急诊透析的主要原因,夜间为急诊透析的高峰时段.针对急诊透析的特点,采取合理安排人力物力资源、加强透析护理配合、完善健康宣教等护理对策,可有效应对急诊透析,挽救更多患者的生命.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危重急诊手术配合程序化管理的方法与效果.方法 采用传统的手术配合与程序化管理后的手术配合相比较,收集分析危重急诊手术自手术室接到通知后,术前准备的时间和手术时间及主刀医生对手术配合的满意度调查情况.结果 实验组病人术前准备时间(p<0.01)和手术时间(p<0.05)较对照组明显缩短,手术医生对实验组手术配合及抢救配合的满意度明显提高(p<0.01).结论 手术室护士对危重急诊手术配合实行程序化管理,明显缩短了术前准备的时间,并缩短了手术时间,提高了2h内手术的比例,为病人赢得了宝贵的抢救与手术治疗的时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连续性排班(APN)实施前后对临床护士压力的影响.方法 采用工作压力源量表,分别对2008年6月连续性排班实施前的382名护士、2010年6月连续性排班实施后的386名护士发放调查问卷,并将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APN排班实施后护士压力水平总分及各科护士压力源中工作量及时间分配、患者护理和专业及工作方面差异有显著性(p<0.01);APN排班实施后护士主要工作压力源得分降低,压力源排序发生改变.结论 APN排班实施后护士在时间安排、工作能力等方面得到有效支持,可有效缓解护士工作压力.同时对护士现存压力源采取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高护士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