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江汉盆地江陵凹陷古近系新沟嘴组下段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不同地区原油生物标志化合物的组成与分布特征的分析,结合油—油、油—源对比发现研究区原油全部显示出成熟原油的特征并且形成于水体较深,还原性相对较强的沉积环境。根据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之间的差异,将研究区原油分为2类:Ⅰ类原油来自于万城地区以及南部地区,此类原油升藿烷系列含量极低,成熟度高并且陆源有机质贡献少;Ⅱ类原油全部来自于荆州背斜带,成熟度低于Ⅰ类原油,存在部分陆源有机质贡献,升藿烷系列化合物存在一定丰度,并且位于荆州背斜带西北部原油成熟度要明显大于中部及东南部。油源对比结果显示,2类原油在不同区域可能存在不同层位的烃源岩贡献,万城地区X-Ⅲ层位和X-Ⅱ层位烃源岩为Ⅰ类原油主要的烃源岩,同时荆州背斜带北部X-Ⅱ层位烃源岩对其也存在一定贡献;Ⅱ类原油主要以荆州背斜带北部X-Ⅲ层位为主要的烃源岩,荆州背斜带北部X-Ⅱ层位也存在一定的贡献,并且分布于荆州背斜带的中部及东南部的Ⅱ2类原油中可能还存在万城地区2个层位烃源岩的些许贡献。  相似文献   

2.
三肇凹陷低成熟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肇凹陷低熟原油同成熟原油相比,具有低饱和烃、高非烃、高非烃,生物标志化合物以规则甾烷为主,重排甾烷和4-甲基甾烷较少,aaaC2920S/20S+20R在0.26 ̄0.34,C29甾烷ββ/ββ+αα〈0.3。油源对比认为低熟原油与低成熟泥岩有亲缘关系,其分受低成熟泥岩区控制。  相似文献   

3.
金湖凹陷原油族组成具典型未熟-低熟油的特征,普遍检出热稳定性低的化合物,碳优势指数、奇偶优势与藿烷成熟度参数体现成熟特征,但甾烷成熟度参数存在明显变化,原油来自4个不同成熟度的运聚场,定量计算了不同地区的未熟油混合比例。盐城凹陷凝析油具与湖相原油和海相原油相似的混源特征,轻质组分反映一种高成熟演化特征,中等组分体现出未熟-低熟的特征,重组分反映达到或超过了主要生油演化阶段,下生上储成藏模式使高成熟天然气对成熟原油进行了气洗作用,造成了凝析油的“特殊”特征。  相似文献   

4.
准东石炭系原油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9,自引:5,他引:14  
杨斌  韩军 《新疆石油地质》2002,23(6):478-481
通过对准东地区石炭系烃源岩评价和油源对比研究认为,彩25井区,彩参1井和吉15井原油为石炭系滴水泉组和巴塔玛依内山组煤系的煤成油;阜10井原油源于二叠系平地泉组烃源岩;彩31井和沙丘6井原油为二叠系烃源岩和石炭系烃源岩的混油;彩25井区和井15井原油为在弱氧化-弱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而彩参1井原油则为在还原-强还原环境下形成的煤成油。  相似文献   

5.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盐岩分布广泛,厚度大,层状分布,沉积稳定。根据含盐系特征可划分为盐上膏盐亚段、上盐亚段、中淡化亚段、下盐亚段和盐下膏盐亚段五个岩性段。含盐系分布具有环带状特点,由内向外相带展布依次为硫酸盐相、碳酸盐相、碎屑岩沉积。盐岩地质储量巨大,品位高,是目前江苏省也是华东地区的一个大型盐岩矿床,具有良好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6.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原油地球化学特征及其成因类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辽河断陷西部凹陷原油物性和族组成具有由深到浅、由凹陷中心向边缘,原油密度、粘度及含蜡量等逐渐增加,饱和烃含量降低,非烃+沥青质含量增高的特征.从原油饱和烃色谱实验分析来看,色谱面貌既有单峰型,又有双峰型;既有前峰,又有后峰型;既有光滑,又有锯齿型;还有降解型.色谱参数Pr/Ph比值南部普遍较北部高.从饱和烃色质分析来看,原油甾烷系列C27-C29规则甾烷以直线斜坡型为主,凹陷南部少数以C28规则甾烷占优势.综合原油的物理性质及地球化学特征,将该区原油按生源与成油环境划分成2大类,再根据成熟度与遭受的次生改造作用,将这2大类各划分3个亚类.这种以微观实验数据为依托,综合原油宏观特征的分类方法将为今后的油源对比研究及勘探预测提供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7.
王府凹限青一段泥岩为最好生油岩,地二,三段为较差生油岩。与朝最阳沟原油和三肇凹陷原油相比,本区原油具有低芳烃,低Pr/Ph,高(C21+C22)/(C23+C29),碳同位素偏轻。  相似文献   

8.
采用有机岩石学全岩分析方法,剖析了苏北盆地下第三系低熟烃源岩。该盆地烃源岩具有藻类微生物与高等植物混合的生源构成,富含腐泥组,相对发育镜质组和壳质组。“腐泥组+壳质组”含量与氯仿沥青、总烃和产油潜量呈密切正相关,确认藻类体和孢子体为其最主要的生烃组分,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苏北盆地下第三系烃源岩的生烃模式。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柴西北区原油有机地球化学参数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柴西北区的芳烃含量普遍偏低,原油样品未经历过强烈的环化-芳构化过程;原油样品正构烷烃系列呈现双峰态分布,原油母质类型既有陆源物质的输入,又有水生生物的混源输入,成烃环境为还原环境;咸化程度从咸水泉油田到开特米里克,从南到北、从西到东逐渐降低;咸水泉、油泉子、尖顶山等油田原油的甾烷和藿烷成熟度等定性和定量指标均满足低成熟油的标准,黄瓜峁、南翼山深层、大风山、红沟子深层属于成熟原油。南翼山浅层、小梁山油田所产原油呈现出低成熟油和成熟油并存的局面,说明这些构造所处的位置有利于两类原油的聚集成藏。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东濮凹陷邢庄地区原油和储层抽提物的GC和GC-MS检测,探讨了该区原油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邢庄地区原油具有正构烷烃奇偶优势和较低甾、萜烷异构体比值,属于典型的低熟原油.该区原油具有较低的姥鲛烷/植烷比值和较高的伽马蜡烷含量,反映了其生烃母质形成于半咸水-咸水的还原环境,而相对较高的C27/C29αααR规则甾烷比值则揭示了原油母源的物源输入以水生生物为主.  相似文献   

11.
苏北盆地洪泽凹陷油气地质特征及下步勘探领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洪泽凹陷为一典型的箕状凹陷,根据其特点将该凹陷及其次凹分为陡断带、深凹带、中部断裂构造带(或枢纽带)和缓坡带4个构造单元。在系统总结洪泽凹陷生储盖发育及组合特点基础上,阐述了油藏发育类型、分布与4个构造单元的相互关系,指出了洪泽凹陷下步的勘探领域和方向。  相似文献   

12.
根据准噶尔盆地东部三台地区(含北三台南段和吉木萨尔凹陷及其南缘)原油的轻烃对比星图,原油饱和烃m(Pr)/m(Ph)值、β-胡萝卜烷含量特征,三类规则甾烷的组成、妊甾烷的含量特征及其成熟度指标,三、四环萜烷和γ-蜡烷的组成特征,以及应用原油二环倍半萜的重排补身烷与8β(H)-补身烷的比值及4,4,8,8,9-五甲基+氢化萘(PMDHN)与4,4,8,9,9-PMDHN的比值和C30藿烷及菲、甲基菲化合物等的组成可将本区原油从成因上分为3类,第1类源于中二叠统平地泉组-芦草沟组烃源岩,为本区的主体原油;第2类则源于侏罗系烃源岩;第3类源于石炭系巴塔玛依内山组烃源岩.源于二叠系的原油其油源区从东到西分别为吉木萨尔凹陷、天山山前凹陷和阜康凹陷,侏罗系原油则主要源于阜康凹陷的侏罗系烃源岩,而源于石炭系的原油其油源区在工区内部.  相似文献   

13.
英吉苏凹陷石油地球化学特征及油源对比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了塔里木盆地英吉苏凹陷原油和主要烃源岩的地球化学特征,根据原油中轻烃、饱和烃生物标志物组成特征及碳同位素值,划分了原油的成因类型,进行了油-油对比和油-源对比。研究表明,华英参1井侏罗系碳质泥岩和煤的沉积环境介质盐度较低,且成熟度较低,未达到成熟门限。英南2井侏罗系原油处于低成熟阶段,主要来源于相对氧化、盐度较低的沉积环境中形成的烃源岩,即主要来源于中生界腐殖型烃源岩,具有混源的特征。龙口1井侏罗系原油则主要来源于盐度较高的缺氧还原性环境中形成的烃源岩,主要来源于寒武系-下奥陶统腐泥型烃源岩,华英参1井侏罗系和塔东2井寒武系原油与龙口1井的原油为同一油源,均处于成熟阶段。  相似文献   

14.
根据原油物性、馏分组成和碳同位素组成等特征,系统阐述了南堡凹陷原油的有机地球特征,并对其沉积环境,成油母质类型及演化程度进行了讨论。南堡凹陷原油多为轻质、低粘度、中高凝固点、贫硫,中高蜡原油,部分原油遭受不同程度生物降解作用,具有典型陆相原油特征。  相似文献   

15.
苏北盆地是一个较为复杂的断陷-坳陷型含油气盆地,对其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程度的评价是目前尚未解决的课题。应用显微组分光学标志和可溶有机组化学标志,研究了苏北盆地早第三纪烃源岩有机质热演化特征,从而揭示了有质热演的不均衡生民生与阶段性。  相似文献   

16.
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苏北盆地油气运移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讨论了利用含氮化合物研究油气运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苏北盆地油源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含氮化合物分布是有效的指示油气运聚方向的参数,也是重要的"油源指纹”化石.据此建立油气运移网络,可以指导勘探选区和部署.  相似文献   

17.
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鄂尔多斯盆地石油中沥青富集铁族元素、亲硫元素和碱金属元素,相对贫含稀有稀土元素和放射性元素,稀土元素比值接近上地壳及中国沉积岩的稀土元素特征,反映其并非全是.上地壳沉积岩中的有机质的聚集,还应有部分深部物质的加入。  相似文献   

18.
东营凹陷南斜坡东段古近系原油具有“多源和远源”的复杂油源条件,原油成因分类成为该区油气地质研究中的一个难点。通过系统分析45处样点共61个原油及岩石氯仿抽提物的生物标志化合物构成特征,对该区原油进行了成因分类和油源判别。该区存在着3种成因类型原油。Ⅰ类原油具有m(Pr)/m(Ph)比值低、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低和伽马蜡烷相对含量高的特征,反映出Ⅰ类原油可能主要来自沙四上亚段生油岩;Ⅱ类原油的m(Pr)/m(Ph)比值高,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高和伽马蜡烷相对含量低,表明原油可能主要来自沙三下亚段生油岩;Ⅲ类原油的m(Pr)/m(Ph)比值较高,甾类化合物异构化程度较低,伽马蜡烷相对含量极高,并且相对富含三环萜烷和C29规则甾烷,而δ13C值明显偏轻,表明该区可能存在一套尚未落实的生油岩。多种成因类型原油的存在表明,断陷盆地缓坡带油源多样、油气运移和聚集过程复杂,该类构造单元仍存在很大油气勘探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