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文中叙述了用手工方法锻制宝剑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及用辊锻成形工艺生产宝剑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宝剑辊锻工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辊锻成形工艺的拟制及其模具的设计。最后还对宝剑新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2.
宝剑辊锻成形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洪慎章 《锻压机械》1995,30(4):24-26
文中叙述了用手工方法锻制宝剑工艺所存在的问题,及用辊锻成形工艺生产宝剑的优点。重点介绍了宝剑辊锻工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辊锻成形工艺的拟制及其模具的设计。最后还对宝剑新旧工艺进行了技术经济效果比较。  相似文献   

3.
介绍了门铰链辊锻工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辊锻成形工艺的拟制及辊锻具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叙述了辊锻工艺实质及其适用性,用辊锻成形工艺生产耙齿的优点。介绍了耙齿辊锻虎艺锻件图的制订,毛坯尺寸的选择,辊锻道次的确定,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是锻成形工艺的拟制,辊锻模具设计及其模具材料的选用。  相似文献   

5.
在传统的辊锻工艺中,坯料轴向处于自由状态,在辊锻过程中因必然产生坯料的前滑后移,而且无法控制温度和摩擦的影响等,致使辊锻不能精成形,这是连续局部塑性成形研究领域所关注的重要难题。作者根据自己的发明专利,研制出一种新型精成形辊锻机,该机综合了辊锻与闭式模锻的优点,为辊锻精成形创造了可行的设备。实践证明,该精成形辊锻机,整机结构紧凑,运行可靠,便于实现自动化,造价低。  相似文献   

6.
Solidworks在辊锻制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适应三维辊锻模的设计要求,提出了基于三维中间毛坯模型的辊锻及模具设计方法,即通过构建辊锻件中间毛坯模型来进行变形量的计算和分配、确定型槽截面尺寸和纵向尺寸,并用Solidworks进行成功实现,提高了辊锻模具的设计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7.
根据汽车前轴锻件的特点、技术条件与要求,分析了前轴辊锻工艺的难点,包括确定辊锻件图,选择毛坯尺寸,确定辊锻,典型截面特征孔型设计,计算前滑量并分析其对锻件长度的影响。本文以NHR前轴为例,进行了精密辊锻制坯工艺及模具设计的研究,设计出前轴制坯辊锻、预成型辊锻和终成型辊锻模具。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拉杆锻件的辊锻制坯技术,采用2道次体积分配辊锻模具和一次头部压形模具,得到拉杆锻件的坯料形状与尺寸。成功地解决了辊锻道次的确定和型槽系的选择,模具设计等问题。据此成果,完成了拉杆锻件的生产线。  相似文献   

9.
阐述了为适应新型闸瓦销辊锻工艺需要 ,对其专用辊锻机研制中两个主要参数的确定原则 ,并通过理论计算与实验对比分析 ,确定出了压力及功率合理的选用值  相似文献   

10.
通过分析伺服驱动辊锻机的工作原理和结构特点,用建模软件搭建三维模型,采用整体施加载荷、各零件单独分析的静力学分析方法,利用仿真软件模拟250 mm伺服驱动辊锻机整体模型在四道次辊锻受到最大辊锻力250 k N时、锻辊在高度方向的变形及受到的应力情况。结果显示:在锻辊四道次变形中,第2道次为最大变形道次,上下锻辊变形之和为0.60991 mm,计算出其刚度为409 k N·mm~(-1),而辊锻机的许用刚度Ch为350~500 k N·mm~(-1),符合刚度标准;在锻辊四道次应力值强度分析中,第4道次Von-Mises应力值最大,有效值达到63.267 MPa,小于辊锻机的许用应力326.8 MPa,完全满足应力值强度的要求,由结果可知,250 mm伺服驱动辊锻机锻辊的刚度强度完全满足要求。  相似文献   

11.
制坯辊锻主要用于为模锻成形设备提供合理的坯料形状和尺寸。对于连杆类锻件,目前主要对直对称形连杆,采用制坯辊锻压机成形。本文研究的坯头连杆制坯辊锻模具,采用4道次体积分配制坏辊锻模和1道次弯曲成形模,得到歪头连杆所需的坯料形状和尺寸。研究中成功地解决了辊锻道次确定和型槽系选择、辊锻工序安排,模具设计等问题。根据此项研究成果已建成了一条新型连杆辊锻生产线,每小时可生产连杆180件,该线利用安装在辊锻机  相似文献   

12.
建立了前轴辊锻第1道次模型,并利用Deform-3D软件进行模拟仿真,通过与实际辊锻成形前轴进行对比,确定了合理的边界条件,并对其准确性进行了验证。由分析可知,摩擦因子为0.6、传热系数为11时,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对比误差最小。研究了传热系数、摩擦因子、初始温度、辊锻角速度、模具板簧处圆角等工艺参数对辊锻第1道次成形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摩擦因子增大和初始温度升高,锻件弹簧板中心距和最大展宽均随之增大。转动角速度增大,弹簧板中心距、最大展宽逐渐减小。锻件总长和最大展宽随着模具板簧处圆角增大而减小。通过第1道次辊锻制坯工艺优化,降低了终锻成形载荷,提高了终锻模具型腔填充程度与材料利用率。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1600 mm辊锻机及其在轨道交通用车轴生产中的应用。现场实验结果表明:1600 mm辊锻机完成冷调和热调后,设备的能力、可靠性得到了有效验证,各项性能参数指标均达到设计要求;车轴采用精密辊锻成形,质量良好,满足锻件设计要求,各项力学性能指标均满足要求,表明车轴采用精密辊锻成形是可行的;与快锻、径向锻生产车轴的对比结果显示,车轴采用精密辊锻成形,生产效率高、材料利用率高且后续机加工量小,经济效益比较显著。1600 mm辊锻机的研发及在轨道交通用车轴生产中的应用对一些大型轴类件的精密辊锻成形有很好的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4.
连杆锻坯辊锻模具设计与计算机有限元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明  李庆  吕琳 《热加工工艺》2008,37(9):57-60
论述了辊锻的基本原理、工艺特点、研究现状和辊锻目前的发展情况,并通过一个连杆的例子讨论了辊锻模具设计和有限元模拟过程,提出了辊锻模具设计和模拟应该注意的事项和要点.  相似文献   

15.
汽车前轴精辊成形Φ680自动辊锻机组的研制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自行研制的用于汽车前轴精辊成形的Φ680自动辊锻机组的主要特点,性能,技术指标及现场使用情况。  相似文献   

16.
某曲轴制坯辊锻缺陷分析及优化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亮  周杰  毕欢  郑晓凯  黎燕 《热加工工艺》2013,42(1):106-107,113
曲轴采用制坯辊锻工艺后,锻件上出现了一些小耳朵缺陷.分析其原因,主要影响因素是过渡圆角和辊锻道次的匹配.利用DEFORM进行模拟优化改进后,发现过渡圆角半径20mm时为最宜;第2道次辊锻时,锻件的夹持端距离辊锻模具端部的距离为45mm时,道次匹配最合理.经过生产试验验证,改进后的工艺使缺陷达到最小.  相似文献   

17.
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工艺与模具CAD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介绍了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工艺的特点,利用UG平台开发了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CAD系统,利用该系统能实现汽车前轴精密成形辊锻及精密模锻的工艺与模具设计,包括锻件设计、工艺设计、模具型腔设计等。  相似文献   

18.
前轴精密辊锻成形过程的数值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刚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前轴辊锻3道次进行了有限元模拟,分析了辊锻过程中坯料的变化规律、等效应力分布及辊锻力矩的变化规律。模拟结果对于指导实际生产,提高模具设计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介绍了管子钳钳柄辊锻工艺设计计算方法及工艺参数的确定,完成了其辊锻模设计。经小批量生产验证,用辊锻工艺生产管子钳钳柄的初成形毛坯比原来使用空气锤制坯具有降低材料消耗、提高生产率、锻件内部流线分布合理、改善劳动条件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洪慎章  曾振鹏 《模具技术》2001,(5):49-52,60
叙述了锂鱼钳塑性变形的工艺分析、设计辊锻件图、计算毛坯截面图及直径图、确定辊锻道次、选择毛坯尺寸、各道工序变形量的分配及计算各道辊锻的毛坯尺寸。介绍了锂鱼钳制坯一成形辊锻工艺的产生过程。阐明了采用多道连续辊锻工艺代替传统旧工艺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