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为了探索塔河油田石炭系盐下奥陶系储集层发育特征及成藏条件,实现新地区、新层位、新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扩大塔河油田外围盐下奥陶系含油气范围,实现增储上产,利用率先在盐下奥陶系完钻的S105井、S106井、S117井的地质录井、测井、测试等资料,结合区域地质资料,对S105井-S106井-S117井区内盐下奥陶系的区域构造特征、油源条件、储集条件、储盖组合、圈闭条件及油气藏类型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盐下奥陶系恰尔巴克组-一间房组发育地层不整合-岩溶裂缝型圈闭,且油源充足,储集层发育,圈闭条件良好,易于油气成藏,指出了盐下奥陶系的勘探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2.
塔河油田4区位于塔河油田北部,油气纵向上分布在地表岩溶带,渗流岩溶带和潜流岩溶带,厚度约250m。文章通过对碳酸盐岩的储集体特征。封盖条件,局部构造特征。圈闭类型。油气藏类型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为该区的油气滚动开发提供了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演化过程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主产层为中下奥陶统灰岩,储层类型为岩溶缝洞型,岩溶形成期与演化对油气成藏演化起着重要影响.通过奥陶系岩溶储层特征、油气分布特征、油气成藏期等研究,结合构造、圈闭等成果,认为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藏具有多期充注成藏特征,其演化过程可概括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油气聚集与改造-海西晚期油气充注与调整改造-喜马拉雅晚期油气充注及再调整";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大规模油气成藏遭受破坏后残存的古油藏,是现今塔河油田奥陶系稠油藏的基础,经历后期的油气充注与调整改造,造就现今奥陶系油气分布的复杂面貌.   相似文献   

4.
塔河油田奥陶系油气成藏期次及年代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多旋回叠合盆地油气成藏期次和成藏时期研究对油气运聚与圈闭时空匹配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综合运用原油/油包裹体分子地球化学、单个流体包裹体荧光特性和显微测温等油气成藏期次划分方法,获得了塔河油田奥陶系发生了3期成藏的认识;接着,运用流体包裹体间接定年及Re-Os和K-Ar直接定年方法,构筑了其奥陶系油气成藏年代学格架.结果表明,塔河油田第一期成藏发生在加里东中-晚期(463.2~414.9 Ma),第二期成藏发生在海西晚期(312.9~268.8 Ma),第三期成藏发生在喜马拉雅期(22~4.8 Ma).其中,塔河主体发生了3期成藏,而塔河外围仅发生了第一期和第2期两期成藏.深入剖析阿克库勒凸起受差异构造演化控制的成藏期次和成藏时期在空间上表现出的非均质性,对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其它构造带的勘探同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5.
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中西部奥陶系油气资源类型多样,纵向整体含油,成藏过程极其复杂。从多元成藏要素及其时空动态配置关系角度出发,综合典型油藏解剖、烃源岩热演化生烃史、古构造演化、成藏期和输导体系等研究,以古构造与走滑断裂叠加控储、控藏、控聚的思路重新认识塔河油田中西部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建立了复式成藏模式。研究区油气成藏主控因素为烃源岩长期生排烃、多期充注成藏及混合改造、古构造控制运聚方向、走滑断裂垂向输导与侧向调整、多类型缝洞储集体大规模发育。油气成藏动态过程具有早期"垂向输导、侧向汇聚、古隆控富",晚期"原地烃源、纵向运聚、断裂控富"的特征。不同期次、不同性质的油气混合成藏,造就了奥陶系现今复杂的油气面貌。重质油区以早期成藏为主,与加里东中晚期古构造高部位有关,后期充注较弱;而轻质油区以晚期成藏为主,主要受走滑断裂垂向输导和近距离侧向调整控制,在NNE向断裂带及与NNW向断裂的交会部位最为富集。  相似文献   

6.
塔深3井是塔河油田首次在奥陶系深层获得油气突破的探井,在奥陶系中-下统鹰山组上段获得高产油流。塔深3井区奥陶系深层的原油物性和该区顶部风化壳型油藏一致,均为高凝固点、高硫、高蜡、高黏度的超重质原油。原油中正构烷烃系列分布完整,但色谱基线出现不同程度的抬升;原油中普遍含有25-降藿烷系列;饱和烃和沥青质的碳同位素出现明显的“倒转”现象,这些特征均表明该区至少经历了2期油气充注成藏作用。同时,在塔深3井鹰山组的储层方解石中检测到发黄色、黄绿色、蓝色荧光的油包裹体和气包裹体,根据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判断存在3期油气充注,分别为: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及喜马拉雅晚期。结合井区原油现今的物性(超重质油)及成熟度(成熟油)分析,应以第一期原油充注为主。  相似文献   

7.
塔河油田托甫台地区奥陶系油气成藏特征及控制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不同区域流体分布特征、原油成熟度、岩石样品流体包裹体分析,结合烃源岩生烃历史、古构造演化和埋藏史分析,综合确定了托甫台地区不同区域主要油气成藏期,深入分析了奥陶系缝洞型油气藏成藏主控因素。研究认为,托甫台地区岩溶发育具有"北强南弱"的特征,而原油密度"北重南轻",成藏"北早南晚",即托甫台北部与艾丁地区成藏一致,为"早期成藏,后期调整改造型",而中部可能为海西晚期成藏,而南部成藏更晚。进一步分析托甫台地区成藏主控因素,认为储层发育程度的强烈不均一性、相互联通性的差异以及局部构造高点是控制油水平面上复杂分布的主要原因,而后期古构造、断裂、裂缝的影响,不同构造部位晚期油气充注程度和再调整幅度的差异,是导致奥陶系原油物理性质南北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8.
板桥古潜山位于板桥油气田板南断块深层,奥陶系古潜山因经受了长期的风化,剥蚀,淋滤等地质作用,储层性能变好,古潜山上部中生界红色泥岩和Es3段暗色泥岩是天在的盖层,有机地球化学分析结果表明,古潜山侧的侧桥,歧口两凹陷具有良好的生烃潜力,其主力生油层段是Es3古潜山通过不整合面和断层与周围的Es3段地层接触,它们成为油气发生大规模侧向运移的有利通道,进一步研究发现4条断层将研究区内奥陶系基岩切割成3个(Ⅰ,Ⅱ,Ⅲ)断块,分属3个古潜山圈闭,它们形成时间早于主力生油层的成烃期,而且又与油源区距离较近,因而形成了有效的古潜山圈闭。  相似文献   

9.
渤海湾盆地北部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藏组合及勘探技术   总被引:32,自引:10,他引:22  
渤海湾盆地大港和华北探区近年连续在千米桥等奥陶系潜山获得重要勘探突破 ,表明以奥陶系为主的潜山仍是有潜力的勘探领域。根据已发现潜山油气藏的成藏条件 ,划分出 5类成藏组合 :潜山埋藏型 ,构造反转型 ,顺层溶蚀 运移型 ,晚期成岩 (侵蚀 )型 ,古生古储型。在原有潜山勘探理论的基础上提出 :燕山末期至早第三纪的构造反转对潜山发育和油气成藏具有重要的作用 ;奥陶系碳酸盐岩的溶蚀具有多种途径和形式 ;逆冲构造体系是形成下古生界原生油气藏和煤成油气藏的最有利构造样式。取得潜山勘探成果的关键因素是 :采用以叠前深度偏移为主的地震处理技术精确落实潜山圈闭 ;有针对性地选准研究工作思路 ,进行包括 10项研究内容的多学科地质综合研究 ,正确建立奥陶系潜山油气藏成因模式 ;形成以欠平衡为要点的十大钻井工艺技术系列。  相似文献   

10.
塔河油田艾丁地区奥陶系油气藏特征与成藏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河油田艾丁地区发育加里东运动中期和海西运动早期岩溶。其中加里东运动中期3次幕式抬升形成了多套岩溶洞穴系统。储集层岩溶缝洞发育,储集类型以裂缝-溶蚀孔洞型为主,平面上具有“南北分带”的发育特征,油气藏具有连片整体含油特征,为超稠、超重残余古油藏。宏观分析与微观特征研究表明,艾丁地区油气成藏较早,为加里东运动晚期—海西运动早期成藏,又以后期调整改造为主。  相似文献   

11.
塔河油田志留系发育3种油气藏类型,分别为地层油气藏、岩性油气藏以及复合油气藏。研究认为塔河油田志留系油气藏经历多期成藏和改造过程,油气成藏可以概括为“多期充注、多期调整、晚期定型”。构造及断裂发育程度控制了油气的运聚及分布,志留系断裂活动期次和油气充注期次一致,断裂的发育程度控制了志留系油气运聚;河口砂坝和潮汐水道等相带发育的优质储层控制着油气的富集;油气主要富集在志留系剥蚀尖灭线附近形成的圈闭中。塔河油田构造地层类型油气藏以在塔河南部地区为有利区,志留系原生油气藏主要分布在托普台地区。  相似文献   

12.
东营凹陷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成藏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具有不同于其它相邻地区的成藏特征。在分析梁北地区沙二段油气藏成藏条件的基础上,提出本区沙二段主要油气藏类型为反向屋脊断块遮挡渍气藏和断层-岩性复合油藏,且消二上、沙二下油气藏特征不相同的观点,总结了该地区沙二段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3.
从区域地质构造背景出发.利用地震、测井和地质录井等资料对东营凹陷林樊家地区馆陶组底部河漫滩沉积砂体进行了综合研究。分析了其油源条件、储集层特征、盖层条件、构造条件和油气藏类型,认为油气成藏主要受构造和岩性双重因素控制。并取得较好的勘探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以成盆、成烃和成藏理论为指导,应用盆地分析、有效烃源岩评价、储层预测、改造型盆地模拟等技术和方法,综合研究分析了准噶尔盆地南缘江汉区块油气成藏条件,并预测了油气资源潜力。结果表明,该区发育上二叠统、中上三叠统和中下侏罗统三套烃源岩,最主要的烃源岩层为上二叠统,上二叠统是油气资源分布的主要层位;主要储集层为上二叠统、中下三叠统和下侏罗统,物性较差,上二叠统在柴窝堡凹陷总体为较好含气储层,是主要勘探目的层;存在构造、地层、岩性、复合四大类油气藏类型和自源-侧向排烃、它源-垂向排烃两类油气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5.
松南盆地十屋断陷油气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南隆起区油气成藏与松辽盆地中央坳陷区油气成藏区别明显,十屋断陷烃源岩为J3-K1断陷地层。在部分断层不能成为油气垂向运移通道的条件下,油气赋存在源岩层内以横向运移为主,形成原生油气藏。对于后期改造强烈的背斜圈闭,在有持续烃源供给的条件下,能够形成次生油气藏。  相似文献   

16.
塔北沙雅隆起××构造的油气主要产于下古生界的奥陶系。根据前期相关资料,该区烃源岩厚度大,分布十分广泛,有机质丰度高。储层以缝洞型为主,发育良好,其中礁滩孔隙型储层是塔河油田外围首次发现的新型储层,其孔隙度平均达4.87%,渗透率平均值达0.9×10-3μm2,是奥陶系迄今为止发现的最好储集层。它对塔河油田向南拓展将产生积极影响,构造特征为阿克库勒凸起向西南方向延伸的斜坡上形成的一个残丘。该构造的断裂活动主要发生于印支——燕山期,它具有断距小、水平延伸短的特点,圈闭类型有不整合潜山型等。新型礁滩孔隙型圈闭应引起我们的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7.
垦西地区油气成藏模式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垦西地区发育多种类型的圈闭,油气资源丰富,是一个复式油气聚集地区,综合研究认为,该区油气油个成藏期,垦东营沉积中后期的沙四段烃源岩成熟藏期和明化镇组沉积中期的沙三段烃源岩成熟成熟期,油气藏油断裂带和渤南洼陷南缘斜坡呈现状分布,沿同向和反向断层纵向分布悬殊,不同圈闭类型的油气藏发育部位不同,稠油与稀油的时空分布差异较大,沙四段,沙三段源岩均具有侧向和垂向运聚成藏模式。  相似文献   

18.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奥陶系碳酸盐岩油气成藏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里木盆地塔中低凸起是中央隆起带的一个次级构造单元,可分为塔中1号断裂构造带、塔中北坡及中央断垒带3个构造单元.作为一个长期发育的继承性隆起,其构造演化经历了7个阶段.多次隆升和沉降也造就了多套有利储盖组合,形成了丰富的、多种类型的圈闭;多期区域性不整合面和区域性大断裂的发育也为油气运移聚集提供了优良场所和通道.塔中地区是油气运聚、富集的有利地区.奥陶系圈闭具有近水楼台先得月的优势,形成了多个油气藏.塔中1号断裂构造带是最为有利的油气聚集区,塔中北坡次之,中央断垒带最差.塔中1号断裂带依然是下一步勘探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9.
塔河油田志留系成藏条件分析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塔河油田地理位置处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和轮台县境内,构造位置位于塔里木盆地沙雅隆起阿克库勒凸起西南部斜坡.受加里东晚期、海西早期、海西晚期和燕山早期构造运动影响,阿克库勒凸起主体部位及南部斜坡的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泥盆系、上石炭统、二叠系、侏罗系中上统,另外中-上奥陶统也遭受不同程度剥蚀,以至局部地带缺失.塔河油田大部分地区缺失志留系,目前主要在其西南部钻遇该套地层,且主要保存柯坪塔格组(S1k)和塔塔埃尔塔格组(S1t).区域烃源岩、储盖及圈闭条件分析表明,塔河油田及其邻区志留系圈闭多属于与地层削截或与超覆尖灭有关的地层-岩性、地层-构造复合型圈闭,少数为构造圈闭与岩性圈闭.综合研究认为志留系具备成藏的地质条件.  相似文献   

20.
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若干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对塔河油田油气成藏地质研究中存在的涉及烃源岩、稠油成藏期以及油气运移成藏输导体系格架等问题进行简要分析和思考,列出了塔河油田成藏重要事件顺序表,从新的角度提出了塔河油田多烃源岩、3套区域性输导层和4套纵向运移调整"高速通道",旨在建立塔河复式油气田成藏地质研究的系统格架,以期在新的勘探形势下整体认识塔河油田多期成藏、多期调整以及复式油气藏分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