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韩寿兵 《建筑工人》2008,(10):22-23
打桩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除了土体的变形、位移和形成超静孔隙水压力外,还有振动。噪声。使原来处在平衡状态下土体的平衡被破坏。对周围邻近的建筑物带来不良影响。轻则使建筑物的抹灰脱落;重则使墙体和地坪开裂,圈梁和过梁变形,现浇楼板混凝土产生裂缝;还能使邻近建筑物地基或路基产生不均匀下沉。  相似文献   

2.
李珈玲 《四川建筑》2000,20(Z1):354-355
1引言 地基土承受着上部建筑的全部荷重,地基土承载能力及其压缩性能,对建筑物的基础形式,上部结构以及造价有着直接的影响.上部建筑的荷载通过基础直接传递至地基土中,使地基土的原有应力状态发生改变,即地基土受力发生变形.为保证上部结构的安全,防止地基土变形对建筑物产生危害,这就必须研究荷载作用下地基土的变形和强度问题,以便使地基基础设计满足两个基本条件:(1)要求基础底面处的压力设计值小于地基土的承载能力设计值.保证地基土在防止整体破坏方面有足够的安全储备;(2)控制基础的沉降及不均匀沉降指标,使之小于规范的容许变形值,保证建筑物不因地基变形而损坏或者影响其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3.
<正>在房屋建筑工程中,为防止建筑物受气候温度变化、地基不均匀沉降及地震等外界因素影响发生变形,通常采取"加强、避让"两种方法。"加强"即通过各种构造措施提高建筑物的整体性,使之具有足够的刚度、强度来抵抗外界因素产生的附加应力、应变,防止结构变形破坏。"避让"及在建筑物易产生变形的薄弱部位让出一定的空  相似文献   

4.
苏晓韵  王泽云 《四川建筑》2000,20(Z1):210-211
高层建筑结构不仅要承受垂直荷载和一般水平荷载,在地震区还要抵抗地震作用.在高层结构中,随着建筑物高度增大,水平荷载下结构的侧向变形迅速增大,过大的变形,除影响正常使用,破坏装修材料外,更严重的是,将使结构产生较大附加应力,甚至引起倒塌.在地震区,还要求结构具有较好的延性,因而对结构的抗侧力构件设计具有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5.
魏丽红 《建筑知识》2014,(5):168-168
建筑物一般都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建筑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结构安全。就此,本文分析了地基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的成因,并由此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1 引言 建筑物倾斜是软弱地基上一种常见的工程问题,可以在单向(纵向或横向)或者双向(纵横两个方向)发生,当建筑物各部位的倾斜不等量时建筑物会产生挠曲或扭转,并使上部结构产生次应力。当结构构件强度不足时,便产生裂缝,甚至破坏。明显的倾斜会严重影响建筑物的功能,致使门窗难以启闭、物体自行下滑、管道受损、设备仪器失灵等等。当倾斜(尤其是高层建筑和高耸结构的倾斜)较明显地被感  相似文献   

7.
曹斌  赵磊 《中州建设》2010,(13):74-75
非均匀地基产生的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建筑物上部结构或墙体产生开裂或者整体倾斜影响建筑物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本文介绍了非均匀地基变形控制方法和防止建筑物不均匀沉降的措施,并用一个工程实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8.
地基不均匀沉降,会使上部结构中相应地产生额外的应力和变形,如果应力与变形过大则会使建筑物发生倾斜、开裂以致不能正常使用.因此,文章就如何解决地基不均匀沉降对上部结构产生的过大变形、裂缝、倾斜甚至倒塌等不利影响展开了分析,概括的提出了原因及相关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5,(33)
湿陷性黄土地基在浸水过程中湿陷变形发展很快,量也很大,对建筑物有较大的危害性,轻者使工程结构产生裂缝和下沉,重者使工程结构体系失稳直到彻底破坏。此外,湿陷性黄土边坡、渠道、地基等由于天然情况下湿度较低、抗剪强度较高,未浸水前大多处于安全稳定的状态,一旦受浸水作用,湿陷性黄土的结构弱化,强度大幅度降低,就会产生增湿剪切变形甚至增湿剪切破坏现象。因此,采取一定的措施对湿陷性黄土地基进行处理是十分必要的。  相似文献   

10.
陈晓怀 《现代装饰》2014,(3):253-254
建筑物一般都会产生均匀或不均匀沉降,其中均匀沉降一把不会对建筑物产生很大危害,而不均匀沉降易使建筑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和结构安全。就此,本文分析了地基过大的沉降或沉降差的成因,并由此提出了几点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11.
谈采空区建筑物抗变形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采空区建筑物的破坏特点,从平面布置、基础、钢筋混凝土圈梁、墙壁与构造柱等多个方面,提出了采空区建筑物抗变形的常用措施,指出抗变形结构建筑在全国范围内的推广应用能够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12.
利用有限元方法 ,对某变电站主控楼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结果与实际检测结果的对比 ,确定导致本结构变形、破坏以及裂缝产生的原因。结果表明 ,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地基的沉降变形 ,导致框架变形 ,填充墙体产生干缩变形 ,建筑物开裂。  相似文献   

13.
满堂红基础是指建筑物的基础是一个整体的梁或者板,一般情况下用于基础地质情况不是很好而上部荷载又比较大的建筑物,高层建筑也经常采用.片筏基础(筏板基础)和箱形基础由于基础底板连成一片又可称为满堂红基础.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是高层建筑中常见的基础形式.由于其结构截面较厚,内部温度和湿度分布不均匀,形成温度梯度和混凝土的收缩变形,使混凝土产生裂缝-表面裂缝和贯通裂缝,造成筏板基础损毁.所以应将其列为钢筋混凝土筏板基础施工的控制重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4.
《Planning》2014,(9)
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破坏最初的表现就是出现裂缝和产生变形,因此对出现裂缝或变形的建筑物进行安全分析,查找裂缝产生的原因显得十分重要。本文着重分析了钢筋混凝土结构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对实际工程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茂坤 《建筑科学》1998,14(1):33-37,42
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的变形十分复杂,影响因素很多。为此,我们对我国不同地区,建在不同胀缩性能的膨胀土地基上的建筑物,进行了垂直变形、水平位移、侧向压力、墙体裂缝的产生与发展等多项野外观测工作,以了解结构与地基共同工作的条件下,建筑物的实际变形。本文根据试验研究结果,阐述我国膨胀土地基上建筑物变形的一般规律;建筑物变形特征;以及在某些特殊条件下,加剧建筑物开裂破坏的原因。  相似文献   

16.
冯昆荣 《建筑安全》2005,20(3):35-36
建筑物一般总会产生一定的沉降,软弱地基上的建筑物更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过大的不均匀沉降易使上部结构开裂与破坏,造成建筑物各处渗水、下水道堵塞不畅等,严重影响建筑物的使用。对于多层砌体结构,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低,在地基沉降时,很易在墙体上产生斜裂缝或踏步式裂缝.窗洞的四角部位尤其厉害。  相似文献   

17.
软土地基强度低 ,压缩性大 ,且一经挠动 ,土体结构便被破坏 ,强度随之削弱。软土地基上的建筑物 ,由于地基压缩变形 ,造成沉降量过大或沉降不均匀 ,往往引起建筑物的破坏或使用上的不良影响。这就要求在地基基础设计、施工过程中 ,从地基基础和上部结构共同作用的角度出发 ,将三者视为一个整体 ,充分利用它们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特点 ,在建筑物的设计、施工方面采取措施 ,减少地基变形或适应地基变形对建筑物的影响。1 建筑措施1)采用合适的结构形式和加强建物的刚度建筑物体型力求简单、整齐 ,平面布置合理运用各单元的高度和荷载相差不宜…  相似文献   

18.
温度作用即为由于温差而在结构内部产生的附加内力。这些内力包括附加弯矩、附加剪力、附加轴力。当这些附加的力超过一定程度时,结构就会产生变形、裂缝甚至破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正常使用性能和结构安全性能。因此,从事设计和施工的人员,不能忽略由于温度作用而对建筑物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地震区大底盘底商建筑质量监督中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军 《建筑技术》2002,33(4):288-289
大底盘底商建筑就是将一层架空作为商场 ,建筑用地几乎全部占满 ,形成大底盘 ,然后在其上建造若干栋住宅或办公楼等建筑物。在地震区其结构形式常采用底层框架 -抗震墙、上部粘土砖砌体结构 ;或底层框架 -抗震墙、上部加气混凝土砌块承重体系 ;或者底层框架、上部框架结构。因受造价因素的制约 ,采用底层框架砖房者较多。底层框架砖房属上刚下柔结构 ,历次大地震证明其破坏相当严重 ,破坏均发生在底层框架部位 ,特别是柱顶和柱底。由于底层框架柱的破坏 ,使上面几层原地坐落 ,造成房屋全部倒塌 ,危害很大。本文叙述大底盘带地下室的底层框架…  相似文献   

20.
砌体结构出现裂缝或产生变形对建筑物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结构安全性和房屋使用功能两个方面。砌体结构受力裂缝的出现预示着结构承载能力可能不足,结构变形裂缝的出现虽然对砌体抗压承载能力无直接影响,但贯穿性裂缝的形成会降低结构整体稳定性和抗震性能。外墙、楼板及屋面结构裂缝会影响结构防水,造成房屋渗漏,明显的结构裂缝和过大的变形还会影响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