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水解-好氧-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骆丽君 《印染》2004,30(20):20-22
采用水解.好氧一混凝气浮工艺处理纺织印染废水,处理量为3000m^3/d。运行结果表明,CODcr的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色度平均去除率为95%左右,出水pH值为7—8,出水各项指标符合GB4287—1992一级标准。该工艺处理效果稳定,耐冲击负荷强,工艺组合合理。  相似文献   

2.
活性炭吸附法去除废纸造纸废水中COD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本文对采用活性炭吸附法深度处理废纸造纸废水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粉状活性炭作为吸附剂,在其用量为6.2~7.6g/L、吸附时间1h条件下,可将经混凝法处理后的废纸造纸废水(pH值为6.5~6.8,水温为18~32℃,CODCr为280~320mg/L)中的CODCr降至100mg/L以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r达到了国家排放标准。  相似文献   

3.
混凝-水解-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潘涌璋  陈永进  吴戍元 《印染》2007,33(7):31-32,39
采用混凝沉淀-水解酸化-生物接触氧化-混凝气浮工艺处理毛染厂印染废水。介绍了该工艺的流程、主要构件及运行参数。三年多的运行情况显示,系统处理效果稳定,该工艺可有效去除印染废水中的COD、SS和色度。当进水水质CODcr为700—1200mg/L,SS为150—200mg/L,色度为100—2000倍时,系统出水水质CODcr为70—120mg/L,SS为50mg/L,色度为10—30倍,达到广东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2001)二级标准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苗利 《肉类工业》2003,(5):35-37
实地调查了屠宰废水的污染物产出情况,进行了水量平衡分析,对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含量进行了实测,结果表明:废水产生量为0.6m^3/头,混合废水主要污染物COCcr、BOD5、SS、氨氮含量分别为948mg/L、476mg/L、611mg/L、170mg/L。建议屠宰废水经前处理后,采用UBF—SBR工艺进行处理,可以取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5.
O3/UV与生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在半序批式反应器中进行印染废水的O3/UV氧化,间歇及连续生化反应器中进行生化处理,以COD去除率、BOD/COD、臭氧消耗系数和臭氧消耗量等指标,考察O3/UV与生化组合处理印染废水的工艺。印染废水用“生化-物化-O3/UV”法处理,其出水COD、色度指标可完全满足GB4287—1992《纺织染整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一级排放要求,还可以降低臭氧消耗量;而O3/UV-生化-物化”法处理,出水的COD不能满足。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SBR)法处理屠宰废水的工程实例。其核心工艺是SBR,其运行周期主要分为进水期、反应期、沉淀期、排水期等四个阶段。设计工艺简单、占地面积小、运行费用低、运行方式灵活。当进水CODCr为1080--2624mg/L时,出水可达到国家《肉类加工工业水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457—92)中的二级标准,主要污染物CODCr≤120mg/L。特别适用于中小型屠宰企业废水的处理。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中和-SBR生物处理-混凝处理高碱性三滤纸生产废水过程中的工艺参数。中和每吨高碱性废水所用废酸为56.32L,然后采用SBR工艺处理中和废水,曝气时间为5h,污泥浓度为4.8g/L,加入工程菌量为20mg/L,使CODCr去除率达到86.1%,出水CODCr达到94mg/L。最后试验了三种混凝剂,采用山东圣源液体PAC混凝剂,出水CODCr降至47mg/L,达到最新颁布的造纸工业废水排放标准GB3544—2008中规定的特别排放限值。  相似文献   

8.
采用混凝预处理-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造纸中段废水,确定了水解酸化器、SBIK反应器的最佳运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水解酸化-SBR工艺处理混凝后的造纸中段废水,在进水CODcr值为1500mg/L的情况下,出水完全达到GB3544—2001所规定的排放要求并且能循环回用。  相似文献   

9.
印染废水的酸化水解-电解絮凝-MBR处理工艺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胡维超 《印染》2006,32(13):27-30
采用酸化水解-电解絮凝-MBR工艺对印染厂污水处理系统进行改造,处理废水量为5000m^2/d。该系统于2005年起连续运行1年,工艺运行平稳,耐冲击负荷较高;CODCr平均去除率达90%以上,色度平均去除率约95%,出水pH值为7~8,出水各项指标达到国家GB 4287—1992《纺织印染行业污染物排放标准》一级标准。  相似文献   

10.
用悬浮法光催化氧化实际印染废水,并与不加催化剂的光降解处理废水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采用TiO2为催化剂可以显著加快光催化氧化过程。探讨了处理时间、处理温度、TiO2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废水的去除和脱色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光催化处理该染料废水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处理时间6h,温度30℃,TiO2用量为1mg/mL。  相似文献   

11.
针对偶氮染料废水的生物降解难题,通过对比投加不同浓度的电子供体(葡萄糖)和氧化还原介体(RM)蒽醌-2,6-二磺酸钠盐和活性炭对偶氮染料的厌氧生物脱色效果的影响,探究增强偶氮染料厌氧生物脱色的条件。结果表明,投加电子供体或RM均可有效强化偶氮染料废水厌氧生物脱色:投加300 mg/L葡萄糖时脱色率可高达53.35%,投加200 mmol/L蒽醌-2,6-二磺酸钠盐时脱色率为34.59%,与投加0.6 g/L的活性炭的脱色率(35.26%)相当;投加葡萄糖时0~24 h的脱色速率最快为1.47%/h,36 h脱色效率接近最大值为46.49%;投加蒽醌-2,6-二磺酸钠盐时0~12 h的脱色速率最快为1.03%/h,60h脱色效率接近最大值为33.30%;投加活性炭时0~30 h的脱色速率最快为0.79%/h,60 h脱色效率接近最大值为33.65%。  相似文献   

12.
用固定漆酶和游离漆酶对造纸废水进行深度处理,重点分析了两种不同状态的酶在不同反应时间、温度、pH值下对造纸废水的CODCr和色度的去除率。结果表明:游离漆酶在处理废水时,最佳反应时间为8 h,最佳反应温度为55℃,最佳反应pH为5;固定态漆酶在处理废水时,最佳反应时间为6 h,最佳反应温度为50~55℃,最佳反应pH为4;通过对废水处理的效果对比,固定漆酶的优点在于达到最佳效果的反应时间短,酶的稳定性高,温度耐受性强,pH适应性显著增强。  相似文献   

13.
以蔗渣纤维素-TiO2复合材料为载体,活性污泥混合白腐菌为生物种源,单独白腐菌和单独活性污泥为对照,在可见光下构建不同的光催化-生物膜耦合(ICPB)体系;探究不同ICPB体系在驯化过程中的理化特性和处理ECF漂白废水的效果。结果表明,活性污泥混合白腐菌构建的ICPB体系具有良好的理化特性,驯化完成后,混合液悬浮固体(MLSS)、污泥体积指数(SVI)和蛋白质/多糖(PN/PS)的值分别为6~8 g/L、60~85 mL/g和1.61,其对可吸附有机卤化物(AOX)、化学需氧量(CODCr)和溶解有机碳(DOC)的去除率分别为92%、77%和75%,优于单独白腐菌和单独活性污泥组。优势菌种的加入,有利于强化ICPB体系的降解效果,该研究为高效处理ECF漂白废水提供了一种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电化学-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深度处理制浆造纸废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将电化学技术与固定化微生物技术联合用于制浆造纸废水的深度处理。组合工艺在进水CODCr368~394mg/L、色度320~400倍的情况下,处理后出水的CODCr32~39mg/L、色度8~10倍。该系统在降低废水污染物的同时,还可以降低废水的电导率,拓展了深度处理废水的回用途径。  相似文献   

15.
用自制的聚硅硫酸铝(PSAS)处理炼油废水,效果优于传统使用的聚合氯化铝(PAC),采用两次投加(100mg·L-1+50mg·L-1)减少了絮凝剂用量,处理后达到国家一级排放标准,其中pH范围为7.0~8.0,沉淀时间为30min.若采用一次投加絮凝后砂滤,效果更佳,也简化了处理工艺流程.  相似文献   

16.
本项目系统研究了三种碳源(CO_2、醋酸和甘油)添加到预处理后的糖蜜酵母废水,在藻菌共生条件下培养胶球藻C-169的生长情况及强化废水净化效果。结果表明,与通入空气相比,补充2%CO_2,能显著提高细胞的平均比生长速率、生物质产率,分别是通入空气的6.49、10.4倍,显著提高了对脱色废水的总氮、总磷和氨氮去除率(p0.05),但降低了废水COD(化学需氧量)去除率。研究发现胶球藻C-169能够利用甘油作为其生长的碳源,在0~20 g/L甘油浓度时,随着甘油浓度的提高,细胞生长速率增大,总氮、总磷去除率提高,并在20g/L时获得最高生物量干重达到8.80g/L,平均比生长速率是不添加甘油的2.07倍,生物量产率达0.70 g/(L·d)。甘油浓度在15 g/L以上时,总氮、总磷去除率分别高达85%、95%以上,极显著地提高了废水COD(p0.01)。添加1~4g/L醋酸,均会抑制胶球藻C-169的生长,降低废水净化效果。因此在使用C-169净化COD较高的废水时,可添加甘油作为其生长的碳源。  相似文献   

17.
壳聚糖絮凝分离豆腐废水蛋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采用生物絮凝法处理豆腐废水的可行性。探讨了絮凝剂的种类、添加量、废水的前处理、絮凝时间及pH对絮凝效果的影响,并重点比较了复合絮凝剂对废水中蛋白质和低聚糖的絮凝作用。单一絮凝剂试验结果显示壳聚糖的絮凝效果明显优于聚合硫酸铁、聚合三氯化铝、海藻酸钠、聚丙烯酰胺。较优的添加量为0.6~0.8 mg/mL,添加量过高浊度会不降反升。絮凝前废水-18℃冷冻处理有利于蛋白质的分离,絮凝后的沉降是必要的,时间以12 h为宜。复合絮凝剂中所有组合都表现出明显的协同增效作用,尤以0.5mg/mL壳聚糖+0.3mg/mL海藻酸钠效果最佳,pH 4.5条件下絮凝后浊度降低97.8%,原液中蛋白脱除率高达76.842%,而低聚糖(减少6.56%)几乎不受影响,是较为理想的豆腐废水絮凝剂组合。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总氮测量方法(HJ 636-2012)存在的问题,建立了热分解-电化学法并应用于检测印染废水。结果表明,热分解-电化学法的检测范围为0~200.00 mg/L,检出限为0.025 mg/L,测量印染废水水样的相对标准偏差为3.0%~4.1%,加标回收率为98.9%~101.5%。与HJ 636-2012方法比较,热分解-电化学法具有测量简便快捷、干扰因素少、检测范围广和灵敏度高等优点。  相似文献   

19.
云芝菌固态发酵产漆酶及其对二氯酚脱氯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利用云芝菌固态发酵产漆酶,当玉米皮和麸皮的比例为6:4,培养基含水量65%,接种量10%,培养温度30℃时,发酵10 d,漆酶活力可达到1.51×10~5U/g(干曲)。利用云芝漆酶对2,4-二氯酚进行脱氯反应,其适宜温度为35℃,pH 6.0,当底物浓度为1 mmol/L时,反应8 h,2,4-二氯酚的去除率达到95%以上。  相似文献   

20.
商文刚 《印染》2013,39(21)
通过对达标排放的印染废水(4 000 t/d)进行双膜法处理,中水回用率可达至60%~70%,再生水的水质稳定可靠,勿需任何过滤或软化处理,即可回用于高质量的印染生产中,实现了废水的再生利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