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概述目前,我国使用平硐溜井开拓的金属和非金属露天矿山有30多个。每个矿山年产量从几十万吨到几百万吨,有的达到近千万吨,并正在规划年产量达一千万吨以上,采用平硐溜井或溜井-胶带斜井系统开拓运输的大型金属露天矿。  相似文献   

2.
结合葛洲坝当阳水泥有限公司灰岩矿山平硐溜井开拓运输系统工程实践,阐述平硐溜井开拓运输系统通过能力的确定在露天矿山生产能力中的重要性。可为相关人员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3.
针对呷村银多金属矿矿体赋存情况,提出具体可行的采矿方案。推荐使用分段空场法和留矿采矿法进行采矿,通过对井下采矿作业的工艺调节,满足选矿厂的不均衡供矿。4100m以上选用平硐溜井开拓系统,4100m以下选用盲竖井开拓系统。采用分期开采,前期主平硐设在4100m水平。矿山运输采用架线机车。矿石、废石均采用同一型号侧卸式矿车,有利于生产调度。  相似文献   

4.
姆克.  Б  王立兴 《矿业工程》1989,(4):40-41
复杂的地形条件决定了卡贾兰矿床采用溜井与铁路运输平硐开拓。按亚美尼亚有色金属科学研究设计院的设计,于1960~1963年建成了第一期的三条溜井,全长180m,溜井直径3m。该溜井从环形运输平硐自下而上垂直掘成。根据设计,曾在溜井受矿口安装了可通过矿石粒度>700mm 的格筛。在溜井的下部安装了用 P-33号钢轨制成的指状闸门和扇形闸门,该闸门借助自卸汽车的风动起重器和经过滑轮组的钢绳进行开闭。为观  相似文献   

5.
矿山井下用于安置设备的大断面硐室.其掘凿难度比巷道掘进要大得多,特别是在不稳定岩层中施工难度更大。然而,目前国外在断面为400m2的硐室掘凿方面已经取得了成功的经验。例如,苏联阿奇波尼金属矿联合公司设计院,为了开拓米尔盖尼姆萨斯克矿床的下部水平,提出了先掘帮、切顶,后掘凿中间岩柱的大断面硐室施工方案.在苏联“黄金矿井掘进托拉斯”得到使用。  相似文献   

6.
某特大型露天矿山在粗选后提出公路-平硐-溜井联合开拓运输和公路-汽车开拓运输2种开拓运输方案。两方案在技术角度上均可行,建设投资以及设备投资相差不明显的情况下,按照运输设备10 a一个折旧周期,在基准收益率10%的前提下对方案后期运营费用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公路-平硐-溜井联合开拓运输方案相较于公路-汽车开拓运输方案在经济效益上有明显的优越性,费用净现值差额巨大。同时,公路-平硐-溜井联合开拓运输方案采用2条平硐与溜井底部破碎硐室连通,较好地满足了硐室内通风、除尘以及2个安全出口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某岩金矿山0 m中段以上矿体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空场法开采,遗留许多具有经济价值的顶底板矿、矿柱以及边角残矿。根据残矿赋存情况,采用无轨开拓系统,进行机械化浅眼房柱法回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技术经济指标,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显著,为类似条件的矿山提供了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从基建工程量、投资估算和基建工期3个方面分析了斜井平硐联合开拓方案和全平硐溜井开拓方案在老挝爬奔金矿中的应用,结果表明,采用斜井平硐联合开拓方案更适合老挝爬奔金矿,基建工程量为35 740 m~3,同比平硐溜井方案减少9.7%的工程量;总工程造价为2 697万元,同比节省7.5%;总工期为14个月,同比减少了4个月。结果为矿山开拓方案选择提供了指导。  相似文献   

9.
采用有轨运输的矿山在扩产或者向深部延伸开采时,易产生运输能力的瓶颈。采用胶带运输方式可以解除运输能力的限制,提高生产能力。贵州省某磷矿原设计采用平硐-溜井开拓、主平硐电机车运输、上部中段无轨汽车运输的开拓运输方式,通过将该系统改造为胶带运输方式,实现了产能的提升,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
嵩县某金矿属较难采矿石,矿山采用平硐溜井开拓系统,开采选用浅井房柱法,辅以浅孔留矿法.回采过程中,利用人工矿柱代替自然矿柱,提高了矿石回采率.经过了十几年来的开采实践,取得了良好的开采效果.  相似文献   

11.
某银多金属矿采用阶段平硐-溜井+辅助斜井开拓方式,目前已正常生产6a。由于地质条件的原因,导致主溜井局部垮塌严重,将影响到矿山的正常生产。为此,设计提出施工新溜井或对原有主溜井进行改造等方案,为保障矿山能安全、连续生产,对各方案的设计、投资、施工方法和基建进度等进行了分析比较。  相似文献   

12.
<正>我国目前在运营的露天矿山,所采用的开拓方案主要有公路运输开拓、公路-平硐溜井联合开拓、公路-破碎转载站-胶带输送机联合开拓运输等一种或几种开拓运输系统模式。根据采矿工作需要这样的露天矿山进行技术改造和优化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要保证矿山现有生产系统的平稳运行,而且必须使新增的生产系统技术上合理,经济上最优;嵩县山金矿业公司对此进行了有益探讨和实践。矿山开采现状及开拓运输系统简述  相似文献   

13.
平硐溜井开拓是我国山坡露天矿使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开拓方法,它的全部运输工作由运输设备和溜井二者承担。由于溜井中的物料是利用其本身自重溜放的。故具有运距短、设备少、投资省、费用低和能力大等特点。搞好溜井的设计、施工和管理工作,是持续矿山生产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某大型铁矿的地形地质特征和矿山现状,采用分类比选和综合技术经济比较的方法对该大型铁矿露天转地下开采的开拓运输方案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其挂帮矿采用平硐溜井开拓运输方案较优,深部矿体采用斜井胶带开拓运输方案较优,为该矿露天转地下开采时参考,也可供同类矿山借鉴。  相似文献   

15.
某铅锌矿采用平硐—溜井开拓,浅孔留矿采矿法回采,在1065 m标高以上形成了大量的采空区,为降低矿山开采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井下作业的安全性,现采用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进行回采。根据铅锌矿生产现状,对矿山充填系统进行设计优化,提出了3个充填系统方案。详述了3个充填系统方案工艺流程、工程及设备配置,并对3个方案进行了技术经济方案论证和比较,得出方案一:全尾砂自流充填方案为最优充填系统。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分析了相对比高较大、地形复杂、坡度较陡、修路较困难的露天矿山,更适合采用平硐溜井开拓-胶带运输方案,相对于公路开拓-汽车运输方案,更经济、安全、环保;同时,提出了其适用条件、优缺点及相关的安全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我国已探明的大型露天矿床中有不少位于山区或高山地带,比高多为几百米,个别达千米以上。设计中采用平硐溜井开拓运输方式。在一些矿山(如兰尖铁矿、南芬铁矿、齐大山铁矿、德兴铜矿、西沟石灰石矿……等)的生产实践中都取得了较好的技术经济效果。经验证明,采场内溜井比采场外溜井优越。确定溜井位置的原则是:  相似文献   

18.
阿尔金-托普坎矿的上部,用平硐开拓。因此,这些平硐就成了集运水平,矿岩都从主溜井再放到这些集运水平。采矿主要用深孔大爆破阶段和分段崩落法。被崩落下来的矿石的块度大、溜井的使用期长,有的区段的矿岩不够稳定,所有这些都导致溜井磨损。例如,在矿山生产过程中,一些溜井的截面刷大了9~19倍。为保护运输巷道,要求把溜井口移到很远处(40米之外)。在  相似文献   

19.
在露天矿平硐溜井系统中,矿车卸下的矿石落入溜槽,运动一段时间后进入溜井,并在井壁上产生严重的冲击破坏。以华新钻沟石灰岩露天矿山为例,利用PFC~(2D)软件建立平硐溜井系统的数值模型,分析矿石的运动状态,以冲量为指标,研究溜井井壁的冲击破坏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矿石从堆积形态逐渐发育成稳定矿石流后,矿石沿着溜槽滚动。矿石进入溜井后,初始碰撞位置比较固定,由于矿石间相互作用的影响,矿石后续运动状态比较复杂。初始碰撞位置距离井口5~10 m,破坏最大,需要重点防护,其他位置井壁的破坏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20.
<正> 攀枝花冶金矿山公司兰尖铁矿双龙滩平硐溜井通风系统原设计为:平硐及5条溜井统一形成一个通风系统,由一台62A14-11型280千瓦轴流式通风机,形成单一抽出式通风系统。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发现,该系统通风效果不良,总进风量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