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流量测次精简分析是确定水文测站最佳流量测验测次和年内分配的重要方法 ,对现行水文巡测方案的制定和减少水文测站日常流量测验的工作量有着不可或缺的依据,本文以实测资料详细阐述流量测次精简的方法,探讨不同流量测次精简方法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
河流流量测次的布局是随着流量测验方式的改变而不断发展的。目前,适应水文站规模性发展和收集实时资料满足水情预警预报的需要,水文测验方式已经逐渐由传统的驻测方式向巡测方式转变,河流流量测次布局面临着如何适度、适量、适时的挑战。提出的基于三元均衡模式的河流流量测次布局理论与方法,即以时间、水位和涨(落)水变化为基本要素,结合水文站水文特性实际,遵照均衡性原则对流量测次进行布局。实践证明,基于三元均衡模式的河流流量测次布局方法,既保证了建立水位流量关系所必需的测次数量,又确保了流量测验精度要求,为提高河流流量测验工作效率提供了可量化的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3.
流量测次精简对小河站区域汇流规律影响程度如何?这是水文测验改革——站队结合、开展水文流量巡测亟待解决的问题,同时也是小河站网规划和发展的重要科学依据.流量测次精简方案的优劣,传统的做法是以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误差大小为目标函数,而本文针对小河站的设站目的,资料移用精度,即精简后对综合规律的影响为目标进行研究.研究表明:水位流量关系比较单一稳定的小河站,全年流量测次精简到10次,对区域汇流计算的影响是完全可以接受的,但测次精简必须按水位进行分级控制,即高水段不少于2~3个测点.  相似文献   

4.
本文通过对偏离水位流量关系曲线的实测流量测次进行分析,提出分析的方法和处理措施,从而保障实测流量成果可靠性。  相似文献   

5.
闸门下泄流量淹没系数σs的选取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闸门在计算下泄流量时,如出现淹没出流,求淹没系数要多次假设下游水位进行试算,此种方法只需试算两次,利用这两次试算求得的流量点绘在下游明渠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两点连线或延长线与曲线交于一点,其交点的水位和流量就是我们所要求得的在此下游水位时淹没系数为σs的闸门下泄流量.  相似文献   

6.
水文站要实现“站队结合”,流量测次必须精简。以大西滩站作为研究实例,提出一种新的流量测次精简途径--用实测资料率定推流模型来进行流量测次精简。  相似文献   

7.
闸门在计算下泄流量时,如出现淹没出流,求淹没系数要多次假设下游水位进行试算,此种方法只需试算两次,利用这两次试算求得的流量点绘在下游明渠水位~流量关系曲线上,两点连线或延长线与曲线交于一点,其交点的水位和流量就是我们所要求得的在此下游水位时淹没系数为бs的闸门下泄流量。  相似文献   

8.
为实现晓天(二)站巡测化以及推动流量软在线技术的落地,选取晓天(二)站 2016—2022 年 7 场洪水 118 次实测流量对水位流量关系进行单值化分析。经检验确定,拟定的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曲线具有较高的可靠性,符合《水文资料整编规范》(SL/T 247—2020)要求,可以精简流量测次,满足晓天(二)站巡测需要,也为晓天(二)站实现流量软在线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9.
张燕 《红水河》2020,39(3):29-31
流量监测作为水文监测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做好流量测验方法分析工作,是水文监测改革工作的基础。文章通过对团山子水文站的测站特性分析、水位流量单值化分析,探索水位流量变化规律及处理方法,优化流量测次,从而提高测验准确性与时效性。  相似文献   

10.
提出一种入库流量修正计算方法,该方法基于流量自适应选择权重,采用滑动平均算法进行计算.修正分为3个步骤,首先采用自适应权重的滑动平均算法进行初次修正,其次进行水量平衡修正,最后根据流量变幅等约束条件进行第3次修正.采用实例与滑动平均算法、五点三次法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本文方法对于洪峰修正效果较好,且能保证流量过程的水...  相似文献   

11.
水位流量关系单值化技术的应用,大大减少了一些测站的流量测验次数,然而对于水情复杂河段的测站,由于缺少有效有技术手段,流量测次每年高达一、二百次,不便实和地流量巡测。本文提出一种应用投影追踪回归进行流量多元单值化的方法,为水情复杂河段测站的流量测次精减提供一个新的技术手段,该方法用迭代产生的一系列岭函数和逼近流量模型Q=f(x),不需事选假定模型的结构,建模极为简便。选取水情较为复杂的螺山水文站作为  相似文献   

12.
流量计算误差的分析及改进方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用国家<河流流量测验规范>计算断面流量存在系统偏小的问题,以汉江白河站1982~1984年采用多垂线法施测的22次流量资料对几种流量计算方法的计算精度进行了分析比较,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一种新的简单方便、实用有效的断面流量计算方法-单宽流量法,并用实例比较分析了其计算精度,证明单宽流量法克服了流量国标法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流量精度,可作为修订流量国标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以冲河桥 (二 )站受回水顶托、无流量测次期间的流量推求为例 ,提出以顶托直线为分割线 ,分层计算合成流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14.
水文勘测站队结合是水文基层管理体制和测验方式的重大改革,要开展站队结合就必须要求流量测验变驻测为巡测,并且测次应尽可能地减少。本文以湖南株洲水文水资源勘测队所属的龙家山站为研究实例,在测站特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该站精简流量测次的分析途径以及相应的流量巡测方案。该方案不要求实测洪水过程,允许漏测洪峰,流量测次减少75%左右。经过长系列的推流检验,流量误差满足要求。该方案可供类似地区制定巡测方案  相似文献   

15.
对于绳套型水位流量关系,常用连时序法定线,即:手工绘制水位流量关系曲线。通过实例介绍了利用三次样条插值进行绳套水位流量关系定线的方法,编写Maflab程序由计算机代替人工完成繁琐的手工作业,处理方法简单实用。误差分析表明,插值流量与人工推算流量的相对误差很小。  相似文献   

16.
根据太湖流域西部重要入太湖河道陈东港2021年ADCP流量测验数据和水质在线监测数据,分析了该河道流量、污染物质量浓度和通量的年内变化特征,比较了流量、水质数据采集频次对污染物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2021年陈东港年平均流量为73.66 m3/s,年径流量为23.29亿m3,日均流量年内波动剧烈,峰值出现在7月,其变化过程受降水影响显著;CODMn和TP质量浓度的年内波动也较明显,全年累计通量分别为10 357 t和352 t。基于固定式ADCP流量测验数据计算污染物通量较基于水文巡测数据的精度提升约39.5%,两者差异主要集中在6—8月。若要将两种污染物年累计通量的计算相对误差控制在5%以内,流量采集频次不宜低于2 d一次;若相对误差控制在10%以内,流量采集频次不宜低于10 d一次,在丰水期(6—9月)和枯水期(12—2月)需提升至2 d一次。与流量采集频次相比,两种污染物年累计通量对水质采集频次变化的敏感性相对较低,当水质采集频次从8 h一次减少到30 d一次时,相对误差仍在5%以内。  相似文献   

17.
大赉水文站测速垂线精简测点的分析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007年大赉水文站总计30次用三点法实测流量资料,通过对流量、垂线平均流速两个方面分析得知,大赉水文站测速垂线精简测点后,采用相对水深0.2、0.8测点测流与采用相对水深0.2、0.6、0.8测点测流,两种方法计算的流量对比,总的系统误差为-0.36%。并对两种测流方法进行了单次流量随机不确定度验证,符合《河流流量测验规范》精度要求。其意义在于缩短测流历时,把流量测验的重点投入到增加测验次数上,满足大洪水时期,水位变幅大,测次不足的问题。尤其在主汛期可及早报出流量,为防汛抗洪服务。  相似文献   

18.
黄火林  曾春慧 《水资源研究》2007,28(1):29-30,38
随着三峡水库蓄水,大坝下游水位变化频繁,各水文站测次明显增多,劳动强度加大,测验成本增加:根据新江口站在三峡蓄水前后1997~2006年的实测水位流量关系,分析了40m以下枯水位的水位流量关系合并定线后的误差范围,探讨了40m以下枯水位流量测次按单一线布置流量测验测次的可能性,对今后简化测验方式会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水力动态失调是城市供水管网普遍存在的问题,利用动态流量平衡阀的限流增压功能,通过限制每个用户末端的分支流量,提高城市供水系统主管路的供水压力,实现复杂供水管网和次高层以下建筑群的一次供水,有效避免了采用二次供水存在的水质污染问题.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石市水文站实测流量次数和施测时机的精简分析,达到在满足流量测验和推算径流量精度原则下,科学合理地减少流量测次,优化测验方式方法,从而达到提高测报工作效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