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煤系中小型地质构造的发育与煤层的厚度以及砂体、泥岩分布特征有密切的关系。利用构造—地层法分析了阳泉一矿 3 #煤层小构造的发育规律 ,预测了其扩区的小构造发育程度  相似文献   

2.
利国矿区矿井层滑构造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详尽的矿井地质工作基础上,通过矿井构造的宏观及微观变形构造分析,探讨了利国矿区矿井层滑构造定位性、定向性和定时性特征,详细研究了层滑构造与高角度正断层、岩浆岩之间的相互关系,论证了高角度正断层对层滑构造的发育具有重要的控制作用,深刻揭示了利国矿区矿井构造的发育规律  相似文献   

3.
海孜煤矿构造变形及其对煤厚变化的控制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分析了海孜煤矿岩、煤层组合特征 ,总结了 7,8,9,1 0煤层的断层、层滑构造和煤厚变化情况 ,探讨了断层与层滑构造的形成机制以及构造变形对煤厚的控制作用 .结果表明 :7,8,9,1 0煤层等软弱层属于塑性层 ,而各煤层及顶底板岩层组合及构造变形又有较大区别 .在多期构造应力场作用下 ,7,8,9煤层以层滑构造发育为主 ,形成煤层急剧增厚变薄带 ,并见压剪和张剪性两种层间断层 ;1 0煤层以中小型剪切式断层为主 ,层滑构造发育程度次之 ,煤厚变化幅度较小 .断层和层滑构造又存在密不可分的组合关系  相似文献   

4.
淮南矿区口孜东矿11-2煤埋置深,顶板地质条件复杂,根据已有研究结果将多点位移计实测的顶板总离层分离为层间离层和塑性变形。比较分离后层间离层、塑性变形值与其临界值,得出了该煤层岩巷顶板失稳特征,并分析了顶板岩层组成变化对其产生的影响,可为顶板合理支护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5.
涟邵煤田位于湘中地区,大地构造位置属于加里东褶皱带西北缘。涟邵煤田主体属推覆、滑脱构造类型,沉积盖层构造变形强烈,煤系地层赋存与控煤构造样式关系紧密。本文根据煤系赋存特征、含煤沉积特征、断裂构造展布特点,以区域性大断裂为界,将涟邵煤田划分为三个含煤区,并根据各含煤区的几何形态和形成机制,将涟邵煤田控煤构造样式划分为三大类型、八大亚类。  相似文献   

6.
四川红卓铜矿是一个新发现的矿点,研究程度比较低.通过野外地质工作及室内综合分析,重新划定了矿区地层顺序,认为矿区构造为脆韧性和脆性2个层次.脆韧性变形以顺层剪切为特征,构造序列可确定为脆韧性顺层剪切→褶皱、逆冲断层→断层正滑.红卓铜矿在成矿特点上受构造影响明显,断层将矿区分为南西、中央、北东3个带,以中央带岩浆成矿作用显示最强.  相似文献   

7.
孝泉—丰谷构造带须家河组247个水样分析化验测试数据表明,须二、须四地层水垂向分异不明显,具盐水-卤水特点,水型为CaCl2.95.2%的地层水化学组分为Cl-、Na+、Ca2+,Cl-和Na+与TDS相关关系明显.除Mg2+、SO42-外,主要阴阳离子含量均大大超过海水,地层水为典型的深度变质作用的沉积水,其形成是经浓缩盐化、正向变质作用的结果.同沉积地层水研究表明,须二为海相砂泥岩互层沉积盐水,须四为海陆混合水.NaCl和CaCl2是地层水体的主要组成形式,地层水整体表现为Na+相对海水亏损,而Ca2+相对海水富集,方解石化作用明显,盐岩溶解和海水-盐岩蒸发作用较弱.斜长石、钠长石化是最主要的水-岩相互作用方式,Na+和Ca2+离子遵守2:1交换原则.研究区脱硫酸作用不明显.  相似文献   

8.
本文应用二_1煤镜质组反射率各向异性分析技术,探讨了大冶滑动构造区的古构造应力场变化规律,并以镜质组反射率椭球体为应变标志物,对各构造带进行了有限应变分析,论证了大冶滑动构造的形成与演化.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平井测井资料确定井旁构造特征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平井测井仪器经过地层界面时,测井曲线会出现延迟现象,本文结合地质录井资料和水平井井眼轨迹与油藏关系成图系统软件,在标定地层界面的前提下求得延滞区间长度,进而求得地层界面间的地层倾角和方位角,来确定水平井井旁构造特征及其空间展布。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滑脱层性质对多层滑脱变形系统构造样式及演化过程的影响,设计了3组剖面模型,针对滑脱层流变学性质及其深度对上覆地层构造变形的影响进行物理模拟研究,并结合川东—雪峰构造带褶皱-冲断带实际地质条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滑脱层流变学性质影响上覆地层应变调节方向;水平累积性收缩滑脱层控制下的地层变形具有较大水平应变分量,使得应力快速、大范围传递,形成宽缓的褶皱-冲断带;高流变性滑脱层控制下的地层变形具有显著的垂向运动,形成的褶皱-冲断带狭窄且具有较大锥度;滑脱层深度影响上覆地层褶皱的波长,深层滑脱形成大波长褶皱,紧密排列组合成隔槽式褶皱;浅层滑脱易形成高陡背斜,稀疏分布组合成隔挡式褶皱;川东—...  相似文献   

11.
为预测未揭露区煤体结构,根据钻孔测井曲线信息,结合视电阻率电位曲线与伽马伽马曲线对煤层内不同结构分层物性差异所反映的形态特征,通过对煤层内部的各分层之间的比较、煤层与邻近钻孔中同一煤层的比较和煤层与钻孔内的上、下煤层之间进行比较绘制出煤层结构柱状图。又以矿井煤层底板等高线图作为底图绘制构造煤平面分布图,判识煤层内部的构造煤分布。  相似文献   

12.
晋中柳湾煤矿11煤层粘土岩夹矸的成分特征与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采用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x射线粉晶行射分析、差热分析和其他常规方法,结合化学分析等手段进行综合研究,发现晋中柳湾煤矿的主采煤层之一——11煤层的4层夹矸均为质量很好的硬质粘土岩,可供煤矿开采利用,是有价值的粘土矿资源。  相似文献   

13.
为了评价10煤层开采可能产生的水害影响,根据矿井含、隔水层的水文地质特征,指出10煤层受采动破坏,顶底板砂岩裂隙水、太原组和奥陶系岩溶水沿采动裂隙和断层溃入矿井,对矿井开采形成威胁。根据对矿井充水因素的分析,得出矿井的充水强度不大,充水通道主要为隔水层薄弱地段采动裂隙和断层破碎带。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以淮南谢二矿为例,对煤的后生破碎与煤的显极组分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①煤的物质组分是影响煤后生破碎的内在因素;②物质组分含量变化大的煤层,其后生破碎程度一般较高;③构造煤的形成与物质络分有关;均质镜质体会量高、基质镜质体含量低的煤易于破碎。  相似文献   

15.
为进一步了解新集一矿煤层孔隙结构特征,通过压汞法和低温氮等温吸附法实验手段对新集一矿主采煤层孔隙发育特征进行研究。发现新集一矿主采煤层孔隙度较比两淮矿区其他地区高。其中以8煤层8XJ5号样为代表孔隙分布以小孔最发育,大孔较发育,中孔少见为特征和以13-1煤层13XJ10号样为代表孔隙分布以小孔最发育为特征的基质孔,孔隙之间的连通差,不利于瓦斯的抽排;以11-2煤层11XJ3号样和6-1煤层6XJ15号样为代表中孔发育,孔隙以裂隙性为主,孔隙之间的连通较好,有利于瓦斯的运移。  相似文献   

16.
煤层夹矸存在孔隙,具有吸附气体的能力。为研究沁水盆地新景矿煤层夹矸孔隙特征,选择8#煤层夹矸和15#煤层夹矸进行液氮静态吸附法实验研究。根据实验结果对新景煤矿8#煤层夹矸和15#煤层夹矸孔隙结构特征中的比表面积、孔径、孔径占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新景8#煤层夹矸主要以微孔和小孔为主,微孔和小孔占总孔比的92%以上,新景15#煤层夹矸主要由微孔、小孔和中孔为主,微孔、小孔占67%,中孔占到32%左右。微孔、小孔孔径大小与比表面积和吸附量有较强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肥城煤田滑动构造在矿井水害中的作用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总结了肥城煤田滑动构造的基本特征,深入地研究了滑动构造与矿井水害之间的关系.认为肥城煤田的滑动构造强化了五灰和奥灰之间的水力联系,造成了该煤田水文地质块段的东西差异性,同时,滑动构造还造成了煤田浅部和深部煤层底板隔水层厚度的变化,从而影响浅部和深部底板突水的概率.探讨了滑动构造与导高的关系,提出了应力溶蚀机理,揭示了滑动构造影响下的突水特点.  相似文献   

18.
超化井田煤厚变化的构造控制因素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造作用是控制井田范围内煤层厚度变化的主要地质因素.超化井田二1煤层厚度变化规律研究表明,中生代以来三期挤压应力场作用导致煤层厚度展布的分带性和方向性;重力作用下的长期流变促使煤层展布具有南厚北薄的总体趋势;小型不协调褶皱和断裂构造,是造成煤厚局部变化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鹤壁六矿二_1煤层的相对厚煤带(大于8m)与相对薄煤带(小于8m)呈相同排列,且总体上呈北东向展布,并显示出由北东向南西煤层厚度呈造减的趋势。在影响二_1煤层厚度变化的诸因素中,聚煤环境、聚煤古构造是普遍的、主要的,而河流冲刷、后期构造的影响则是局部的、次要的,由于煤厚变化而影响了六矿回采率、采掘部署、矿井正规化循环作业、工作面的划分等,故针对性地提出了在采掘过程中应采取的技术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20.
济三煤矿沿空巷道矿压显现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济三煤矿综放工作面断层发育、坚硬顶板围岩地质条件,设计了综放面小煤柱沿空巷道锚杆(索)支护参数.巷道在施工过程中,采用顶板离层仪和钻孔窥视仪,较系统地观测研究了沿空掘巷矿压显现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巷道顶板下沉量较小,锚固区内外岩层离层量小巷道掘进影响区范围为50m左右;巷道底臌较严重,巷道两帮移近明显,围岩收敛后巷道由矩形断面变形成为倒梯形断面;沿空巷道煤柱中节理裂隙十分发育,煤体压缩变形成为块状结构的塑性松散体.综放面回采期间巷道断面大小满足使用要求,说明了沿空巷道锚杆支护,能够经受住综放工作面采动影响,锚杆支护试验取得了成功.研究成果在综放面沿空掘巷中进行了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