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本文依据山地小流域产流及汇流特征,采用数理分析方法,探讨了其降雨强度,出口流量及输沙率随时间变化过程的数学表达关系,建立了从降雨至径流输沙的系统模型,经编程计算,模拟值与某小流域降雨和汇流资料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2.
产汇流计算对科学设计水库水位,保证水库在汛期的正常和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丹东石桥水电站扩建增容工程为例,分析了产流参数对水电站设计水位的影响,结论显示利用降雨径流相关法进行产流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Cp、Ci值的变化。  相似文献   

3.
根据故县水库入库控制站卢氏站及以上地区的水文资料,采用超渗产流与蓄满产流相结合的产流模式、纳希瞬时单位线单元汇流模型以及马斯京根多河段连续流量演算的河道汇流模型,研究探讨故县水库入库流量及水量的预报方法,并利用该模型在2011年9月洛河上游秋汛洪水期间进行了作业预报,取得了满意的结果,可作为故县水库调度的决策依据之一。  相似文献   

4.
介绍了白水峪水库产流、汇流计算模型,计算采用汇流单位线的模糊综合决策方法,并对洪水预报误差进行了综合评判。  相似文献   

5.
对蓄满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降水量计算产流量,是水文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蓄满产流模型在我国湿润和半湿润地区有较广泛的应用,在理论上和计算方法精度上进行深入的研究,对水文模型的发展会有促进作用,对防汛抗旱、水利调度等方面,发挥预报作用,对提高经济效益也有重大作用。本文根据国内应用比较广泛的蓄满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方法在理论、方法、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作者提出了在蓄满产流流域一种新的计算产流方法。此法与目前现行方法(抛物线型、指数型等产流量计算方法)比较,物理概念明确,符合蓄满产流规律,精度有所提高。本法有新的思路,对改进和提高蓄满产流模型产流量计算有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6.
流域产,汇流研究的进展及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流域产、汇流和河道洪水计算是水文预报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概述了我国自50年代以来在流域产流研究、流域汇流研究和河道洪水计算方面所取得的进展,展望了流域汇流研究的三个发展方向:即物理分析途径方向、系统分析方向和随机水文学方向。认为我国近几年来在流域汇流研究方面主要有三点进展:即广泛地采用了线性系统分析方法,多种途径研究了非线性汇流计算,开发了汇流数值试验及随机汇流模型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随着互联网应用软件的发展以及组件技术的出现,两层的C/S结构逐渐转向3层或多层结构.以乌江构皮滩水电站洪水预报系统为例,探讨基于多层分布式结构的洪水预报系统的结构、特点以及通过Delphi的实现方法.系统具有操作简单,工作量小,处理速度快,可扩展性好等优点.该系统中包括2种预报方法:①新安江模型;②API产流模型、谢尔曼单位线汇流预报、马斯京根河道演算.2种方法都能较好地模拟乌江流域洪水.  相似文献   

8.
针对吉林省东部山区部分有代表性的流域产流、汇流进行分析,建立符合东部山区产流、汇流的模型。对我省东部山区无资料地区的水资源分析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产流模式的发现与发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回顾了产流理论的起源,指出Horton产流理论、Kohler与Linsley的5变量合轴相关图形式的降雨径流相关图,以及Dunne通过实验对Horton产流理论的拓展,奠定了产流理论和流域产流量计算方法的基础。总结了中国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在这一领域的主要实践和理论探索,指出中国学者发现的"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两种流域产流模式,以及局部产流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是对水文学的重要贡献。通过回顾与总结,系统深入地探讨了产流理论和降雨径流相关图形式与流域产流模式之间的关系,试图开启发展、完善流域产流量计算方法的思路。  相似文献   

10.
水电梯级开发水文情势累积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乌江中上游流域洪家渡水电站至乌江渡水电站的水利工程干扰典型段为研究区域,利用MIKE11模型模拟计算乌江渡水电站建设前、建设后单库运行以及与上下游水电站联合调度3个时间段坝址处径流量、水位月均变化过程,对乌江干流水电梯级开发对水文情势累积影响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水电梯级开发方案实施后,水电站建设和联合调度运行使该河段径流量得以均化、库区水位抬高,这种均化作用减少了汛期流量,补偿了枯期流量,水位抬高增大了库区库容,梯级电站调度较天然情况下对汛期的下泄流量有削弱作用,对下游鱼类产卵繁殖的生态需水带来一定的生态影响。  相似文献   

11.
基于TOPMODEL的分布式水文模型应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TOPMODEL模型理论基础上,设计了一个分单元处理产流和汇流过程的分布式水文模型。该模型分单元计算地形指数和模拟产汇流过程,并通过引入Nash地貌瞬时单位线进行单元汇流演算。最后,用模型对一个流域的产汇流过程进行了模拟并和实测的径流量做了比较,结果表明此模型合理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采用平均排除法、最大24 h雨型洪水流量时程分配法和产流汇流法3种方法分别计算了某城区电排站的设计流量,并将3种方法的计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选用合适电排站的设计流量,可为类似工程设计流量的确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混合产流模型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华北地区呈半湿润、半干旱状态,产流计算模型,既不宜单独采用湿润地区的蓄满产流模型,也不直单独采用干旱地区的超渗产流模型,因此,根据蓄满产流和超渗产流的产流原理,综合利用二者的计算方法,提出了混合产流模型。  相似文献   

14.
此计算方法的产流部分采用下渗强度与下渗量关系曲线,结合流域下渗分配曲线;汇流部分采用经验公式推求流量.经流域验证效果较好.为西部平原水资源量估算提供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5.
对泽雅水库洪水预报方法进行了分析,运用蓄满产流及其降雨径流关系线型计算模式预报出产流量;在产流量预报基础上,再运用推算洪水来水总量的方法进行汇流预报,并推求出更适合泽雅水库的径流系数K值。此预报方法的特点是方便、速度快、精度高。  相似文献   

16.
小流域产流汇流模型试验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降雨1:1相似的小流域产汇流模型试验中,不仅产流发生畸变,而且汇流畸变作用更大。本文旨在通过对降雨径流形成及土壤入渗动态方程的推导,分析,实际产流方式与模型产流方式的异同,引入模型产流畸变系数,导出模型试验结果的应用转换函数。在此基础上,又从线性汇流理论出发,依据推理公式,求得实际与模型试验最大洪峰流量及汇流时间之间的畸变关系。该研究使模型试验结果与原型趋于吻合,为小流域治理和水土保持工程设计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TOPMODEL模型在半湿润地区径流模拟分析中的应用及改进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李抗彬  沈冰  宋孝玉  郝改瑞 《水利学报》2015,46(12):1453-1459
为了使TOPMODEL模型结构更合理,并能够用于半湿润地区或半干旱地区的径流过程模拟,文章对TOPMODEL模型的蒸发产流模块以及汇流模块进行改进,在蒸发产流模块中添加植被冠层截留蒸散发模型和Holtan超渗产流模型,汇流模块中坡面汇流采用瞬时单位线模型,河道汇流采用马斯京根河道洪水演进模型。通过对半湿润地区流域内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验证,表明通过对TOPMODEL模型的改进,模型对半湿润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精度有很大的提高,拓展了TOPMODEL模型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为了使TOPMODEL模型结构更合理,并能够用于半湿润地区或半干旱地区的径流过程模拟,文章对TOPMODEL模型的蒸发产流模块以及汇流模块进行改进,在蒸发产流模块中添加植被冠层截留蒸散发模型和Holtan超渗产流模型,汇流模块中坡面汇流采用瞬时单位线模型,河道汇流采用马斯京根河道洪水演进模型。通过对半湿润地区流域内降雨径流过程的模拟验证,表明通过对TOPMODEL模型的改进,模型对半湿润地区的降雨径流过程模拟精度有很大的提高,拓展了TOPMODEL模型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研究流域上大中型水库及小水库塘堰群,在防洪、灌溉、发电中调蓄作用及运用基本规律出发,在天然流域产汇流预报原理基础上,提出了一整套考虑上游水利水电工程影响的产流预报方法。该法应用于广东枫树坝流域,使产流预报方案的合格率从原来的85.1%提高到91.7%,并克服了原方案的汛初及久旱后预报洪水的产流量偏大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下凹式绿地对城市雨水径流和汇流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建立产流模型,对北京市不同降雨频率不同硬化绿化比例面积,分析计算了下凹式绿地关于拦蓄雨水径流、补充地下水、滞后汇流的影响,得出下凹式绿地能有效的拦蓄雨水径流和补充地下水,并使降雨汇流明显滞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