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前国内透水铺装体系并不完善,尤其是在东北寒冷地区,研究资料更加缺乏。因此通过总结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再根据长春市的降雨情况、气候情况、土的冻深和承载力要求,对5种不同形式的透水人行道铺装(硅砂透水砖、陶瓷透水砖、砂基复合透水砖、普通混凝土透水砖、结构缝隙透水砖)进行了寒冷地区铺装试验。通过对各类透水砖的强度、抗冻性等指标的试验及对比,其结果显示:结构缝隙透水砖的强度、耐磨性、抗滑性及抗冻性指标均符合要求,且相比较其他透水砖强度大、可控制指标范围广、适应性强、可应用性广泛。  相似文献   

2.
《门窗》2019,(16)
本文提出一种透水架空砖人行道施工技术,采用木榫结构原理,形成模块化组合,实现迅捷的铺装目的,解决传统砖逐一对称铺设的方式透水效果欠佳的问题。采用缝隙式结构加厚砖,免去了相当一部分基础垫层的铺设,从而降底了项目的材料成本和机械成本,同时铺装的效率提高又节省了人工成本,实现降本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罗强 《中国市政工程》2022,(4):104-108+129-130
在现有人行道的传统设计中,常采用现浇混凝土基层加透水砌砖面层的结构组合,具有施工周期长、环境影响大、面层整体性和力学性能差等弊端。新型的预制装配式透水混凝土板铺筑人行道路面,能提高面层的整体性和力学性能,满足透水性能要求,具有高效率、生产不受恶劣天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工期更为可控,安装精度高、路面质量高、施工过程节水节电节材环保等特点。以上海松花江路实地敷设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路段为例,提出了施工技术的难点与优化建议,使预制装配式透水人行道技术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4.
《低温建筑技术》2016,(7):37-39
透水铺装是海绵城市建设中的一种重要技术手段,能够实现水资源的健康循环,有效改善生态环境。文中概述了透水铺装技术的发展过程,介绍了其类型、结构和性能,尤其是预制砖、水泥混凝土和沥青混合料三类透水铺装的技术效果,并探讨了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对加强透水铺装的工程应用和推广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采用单一堵塞材料、复合堵塞材料来模拟缝隙透水路面堵塞过程,并用透水系数恢复率来表征缝隙透水路面透水性能恢复程度。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单一堵塞材料来堵塞缝隙透水路面时,随着堵塞材料粒径的减小,透水路面透水系数恢复率降低愈明显。根据路面实际情况,提出了透水路面透水性能恢复试验研究时复合堵塞材料组成及用量。为保证缝隙透水路面透水系数恢复率达到80%,缝隙宽度宜设置为10 mm,清理措施宜采取真空度低于-20 kPa的吸尘器清理和2~4 MPa压力水清理的双重措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8,(2)
透水铺装路面具有排水、净化、降温、防滑、减噪等性能,有利于城市生态、交通、经济等领域的可持续发展,在国内外得到推广与大量使用。该文对城市道路透水性铺装进行研究,以上海市陆家嘴金融街区中心人行道为例,分析了透水性路面的工作原理。  相似文献   

7.
为获取典型透水铺装材料的湿物理性质,以用于进行透水铺装热湿传递计算,进而科学评价其蒸发降温效果。以中国居住区广泛使用的3种透水铺装材料:烧结陶瓷透水砖(TC)、再生骨料混凝土透水砖(ZS)和普通透水砖(PT)为研究对象,参考相关标准,采用真空饱和实验测试了透水铺装材料的表观密度ρ、开放孔隙率及真空饱和含湿量wvac;采用单面浸泡实验测试了毛细饱和含湿量wcap及吸水系数A;采用渗透实验测试了其渗透系数kT。通过对测试结果进行误差分析,建立了透水铺装材料与液态水相关的湿物理性质数据库。通过对比3种材料测试数据发现:保水性能方面,ZS最优、PT次之、TC最差;吸水性能方面,TC最优、PT次之、ZS最低,表明材料保水与吸水性能并非正相关;渗透性能方面,TC性能最优、PT次之、ZS最弱,在满足渗透性能的前提下,PT最有利于吸水后的蒸发降温。  相似文献   

8.
透水混凝土路面砖铺装后填充接缝材料,形成"自透水+缝隙透水"透水模式,有利于路面形成长期透水效果和透水性能的修复。本项目在实验室,采用模型研究在缝隙宽度相同时,不同级配和粒径的接缝材料,对路面初始透水系数、多次堵塞清理后的透水性能的影响。综合考虑透水路面初始透水系数及使用后透水系数恢复率,建议选择粒径为(3mm~5mm)50%与(1.5mm~2.5mm)50%石英砂复配作为缝隙透水路面接缝材料。  相似文献   

9.
作者通过对钢纤维增强透水性砼材料性能的试验研究,解决了透水砼强度不足的缺点,为透水性砼铺装工程的应用打下良好基础,同时也为推广应用钢纤维砼技术开拓了一个新领域.本文介绍了钢纤维透水砼的配合比设计,施工成型工艺、强度、透水性及相关性能等研究成果,闸述了透水砼铺装的优越性和应用前景,为今后的深入研究与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结合南沙新区打造国际化都市的高定位,对该区域内人行道铺装材料的选取进行了深入研究。通过资料收集与分析、实地考察,选取了若干新型材料应用于工程实践。研究表明,应根据道路周边区域的不同功能和需求,采用不同特点的人行道铺装材料;本研究选取的材料技术优良、经济可行,可应用于南沙新区的市政道路,宜通过铺筑示范路取得实践经验后在全区推广。  相似文献   

11.
透水混凝土技术应用探讨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苏明 《山西建筑》2007,33(4):190-191
针对人行道路面的诸多质量问题,提出了新型材料———透水混凝土,介绍了透水混凝土的定义、特点及材料要求,阐述了透水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及试验方法,表明了透水混凝土技术将是解决城市人行道使用要求及排水问题的最佳方案。  相似文献   

12.
透水铺装系统是我国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的重要手段。文章对现行透水材料做以介绍,并阐述了透水铺装材料对建设海绵城市的重要意义,最后为透水铺装材料今后的研究方向和未来发展趋势加以展望。  相似文献   

13.
作为一种新型环保材料,透水砖的应用在近几年越来越广泛。本文通过对透水砖这种新型材料的种类、性能、技术指标、施工工艺及环保功能等方面特征的介绍,对其在厦门市厦禾路人行道大修工程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14.
针对透水混凝土的力学和透水性能协调设计的学科难题,采用室内配合比设计和室外人行道工程结合的方法,设计目标孔隙率为20%、25%和30%的满足工程施工、力学和耐久性能的C15透水混凝土,归纳出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和后期养护的工程技术。  相似文献   

15.
针对上海地区湿热多雨的气候特点、交通量、典型的土基土壤渗水性和蓄水能力来设计透水路面结构。通过试验和理论研究,提出了适合湿热、高温、多雨地区的透水人行道结构、材料的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16.
李家友 《砖瓦》2021,(1):164-165
从原材料、施工队的选择与透水设计与图纸研究阐述前期准备工作,列举了摊铺、透水砖选择与铺装、两侧人行道结构、设置溢流井以及人行道养护等施工方面的技术,以此对人行道施工技术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了在海绵城市理念下陶瓷厚板透水铺装系统,探索适应我国城市建设发展要求的新的透水铺装技术,以期在海绵城市建设中更好地应用透水铺装提供借鉴和补充。  相似文献   

18.
结合多年来的透水砖路面设计经验及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城市道路—透水人行道铺设》16MR204的编制工作,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北京市城市道路透水砖路面的结构设计、材料及施工技术要求、质量验收要求等内容,总结了目前透水砖路面应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和不足,以期为同类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景观设计》2009,(5):I0006-I0006
透水性能好的混凝土铺装在人们的生活中变得日益重要起来。如今.市政府要求及时有效地对雨水径流进行控制。Hanover公司的EcoGrid以及Aqua—Loc两种产品是防止雨水径流很有效的铺装材料.并且交通路面的铺装也可以将其作为选择。  相似文献   

20.
透水混凝土作为透水铺装材料可大幅度改善路面的透水性能,在海绵城市建设中得到广泛应用。基于永安市香樟大道人行道改造工程中透水混凝土的工程应用实例,介绍了工程应用彩色透水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操作要点及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