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20,(5)
唯物史观是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之一,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理论保证。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有全面、客观的认识。运用唯物史观指导高中历史教学,适应了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能有效提升学生的历史学科素养,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影响。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35)
在马克思的一生研究之中,剩余价值和唯物史观是两个伟大发现,在马克思理论发展史之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对于发现的剩余价值与唯物史观这两大理论成果相对应的是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当然其对应的也就是在资本主义这一特殊历史形态下的历史哲学与一般社会形态上历史哲学的关系。剩余价值理论是从经济层面对唯物史观的详述、探究和发展,然而唯物史观则是对研究剩余价值进行的高度的理论总结,是一对细化和总结的关系存在。唯物史观为剩余价值的发展提供一般意义上的方向引领,相反的是剩余价值也同样促进了唯物史观内涵的完善、科学论证基础的丰富与发展。由于马克思对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的探索发现,促使社会发展加快了由空想社会主义发展到了科学社会主义,为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6,(12)
历史虚无主义思潮沉渣泛起,渗透到高校师生当中。其从价值取向、内容、方法论等都和"纲要"教学相左,"纲要"课程要积极应对,以唯物史观和唯物辩证法去掌握师生;深化教学改革应坚持主导性和多样性的统一,教学改革仍需坚持教育者在教学改革中的创造性、倡导性和主导性,提高学生在教学改革中的主动性、积极性,教材体系及其向教学体系转变过程中应坚持价值尺度和真理尺度的统一;充分发挥社会文化机构关于历史教育的宣传和传播,营造良好的社会历史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3,(23)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作为全国高等学校本科生必修的思想政治理论课之一,在于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和科学方法论,分析和评价社会历史问题、辨别历史是非的能力。本文运用类比教学法,以近代中国各阶级探索国家发展道路三种模式为例,通过类比分析可以使学生清楚地认识近现代中国社会发展和革命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内在规律,从而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功能。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历史学科教学中,史料是最基本的抓手。教师在史料发掘和运用方面应该有自己的建树,唯有如此,才可借助史料完成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借助史料,可以让学生回到历史时空,多角度观察历史,激活历史思维并能激发学习兴趣;还可以引领学生穿透史料探寻历史真迹,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史料的多方面运用,值得历史教师深入探究。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22,(4)
<正>历史是高中的必修科目,通过历史学习可以让学生更好地掌握朝代的兴衰更替,了解人文地理知识,同时也可以有效地塑造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门综合性较强的学科。而唯物史观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有效渗透可以加强学生对历史问题的处理能力,也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厘清历史脉络,提高学习效率和学习质量。相关教师可以从以下几点着手,有效渗透唯物史观,展开历史教学。  相似文献   

7.
城市总体规划应起到兼顾长远战略与近期实施的引领性作用,兼顾资源保护与城乡发展的综合性作用,兼顾政府事权与多元主体的协同性作用,在城市层面的空间规划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未来城市总体规划应不断保持规划理念的先进性,坚持以人为本、坚持量质并重、坚持差异发展、坚持多元动力。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5,(32)
历史教育是培养人文素质的主要手段。历史教育可以引导学生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培养辩证的唯物史观;教授学生传承优秀的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颂扬大公无私,树立集体主义观念。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9,(24)
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为唯物史观、历史解释、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家国情怀,都是历史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培养学生历史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探究历史真相、领悟历史规律、汲取历史智慧,是历史教学活动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8)
高等教育评价多元化主体对高等教育评价提出了多样的价值诉求,这深刻影响了高等教育评价的发展。为此,高等教育评价应贯彻价值尊重原则,鼓励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表达;应贯彻价值协商原则,支持高等教育评价主体的多元协商;应贯彻价值引领原则,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高等教育评价引领性原则,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高等教育评价的根本价值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