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8,(9)
从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测评的视角,探讨以档案袋为代表的形成性评价与传统的终结性评价的差异,并从档案袋评价的定义与特点、收集档案袋材料的方式方法等方面阐释其在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测评中的应用,旨在丰富高职院校英语写作测评的手段和方式,提高英语写作测评的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4,(19)
近年来,无锡地区高职院校体育教育的地位相对基础教育和素质教育在逐渐提高。以学生就业为导向,提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要注重加强高职学生体育文化素养,全面提高学生体育能力的品质,这是值得无锡高职院校每位体育教师研究和探讨的。笔者现根据无锡地区高职院校学生体育文化素养的现状,提出了若干方法来加以改善,同时也是为提升体育文化素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9)
社会服务是高职院校和高职教师的重要工作之一,社会服务能力是衡量高职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标尺之一。但教师自身能力和服务意识不够、服务途径不畅、激励机制缺失等诸多因素,严重制约了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提升。该文拟从教师社会服务意识、主动性和自身能力,以及高职院校人才引进和培养机制、有效激励机制、社会服务平台搭建等方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促进高职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打造和提升。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5)
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是公共必修课,具有通识性和职业性、原则性和灵活性、个性化和多样化的应然特征。而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实然特征是评价内容单一、评价方式单一、评价结果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等。因此,我们应当发挥课程评价的激励和导向作用,改革和创新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评价。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21,(5)
我国高职院校招生分类考试改革先后经历了从"制度类型化"到"类型制度化"的过程,呈现出效率导向的基本特征。在效率导向下,能力本位评价成为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关键特征与核心内容。然而,当前我国各地高职分类考试所实施的能力本位评价仍处于低质量的水平,如评价内容的碎片化、评价实施的离散性、评价结果的孤岛化和评价影响的阻滞性,低质量的能力本位评价与分类考试的类型地位确立之间形成了内卷化的改革桎梏,导致考试的信效度受到影响,进而影响其作为评价方式的权威性和外部认可度,破坏了其作为一种高考形式存在的合法性。因此,应将能力标准体系建设作为高职分类考试改革的基础性工程,构建"中职学业水平考试+统一职教高考"的双阶段能力本位评价模式,进一步强化高职分类考试成绩的价值尺度和流通功能。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4,(3)
高等职业教育的"高等性"和"职业性",决定了兼职教师是高职院校师资队伍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高职院校对兼职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管理机构、管理制度、评价制度等方面,对兼职教师培养机制的研究和实践较少,由此而产生的兼职教师流通渠道不畅、稳定性差、教学能力相对薄弱等一系列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质量。文章从"四方联动建立兼职教师动态信息资源库、校企共育共管提高兼职教师培养投入回报率、创新培养模式构建四级培养体系、建立激励机制稳定兼职教师队伍、重视过程监管构建评价反馈体系"五个方面对高职院校兼职教师培养机制进行了论述,致力于解决当前高职院校兼职教师聘用难、管理难、培养难、评价难等问题,对提升高职院校兼职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具有一定的启发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5,(5)
本文讨论了我国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建设的必要性、构成要素和构建原则,提出了高职院校教师社会服务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方法,并重点对评价体系中的核心要素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进行了系统的研究。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0,(5)
在社会发展的带动下,高职体育教育也要进行积极的改革和创新,以就业作为开展体育教育的重要导向,发挥出体育教育对于学生就业能力的正面影响,本文将主要探讨如何以就业为导向构建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新模式,望能通过笔者的经验分享,为广大高职院校体育教师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8)
高职院校科研能力是影响产教深度融合的重要因素之一,提升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必须准确把握高职院校科研能力的内涵特征与关键要素:科研战略领导能力、科研文化塑造能力、科研资源整合能力。针对高职院校科研能力存在的问题,抓队伍建设,增强产学研合作中教师的科研能力;抓学术环境,增强产学研合作中的科研持续能力;抓科研评价,增强产学研合作中的评价机制导向功能。: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8,(8):135-137
目的:探索形成性评价在中医药院校无机化学实验教学中的构建和实施效果。方法:根据实验教学大纲的质量标准,制定可行的形成性评价细则,以随堂抽查、学生自评和细节测试等方式评价教学效果。结果:将形成性评价引入无机化学实验教学,提高了学生的实验技能、激发了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合作精神和形成自主学习的能力。结论:形成性评价能显著调动学生参与实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形成性评价的考核方式也有助于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实验教学质量,同时也为中医药院校其他化学实验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