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7,(4)
数学日记是近些年来开始引起广大教师注意的一种评价方式。数学日记不仅用于评价学生的数学知识,而且用于评价学生数学思维的方式。在日常的教学工作中,如何引导学生写好数学日记,如何发挥数学日记的作用,是一个值得探讨的课题。文章作者与学校教师一起将数学日记作为一个研究重点,进行了一些探索,不足之处,敬请大家指正。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9,(4)
数学日记是让学生通过日记的方式写出与数学有关的知识、事件、故事、学习情感。写数学日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有助于营造有效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反思意识,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积累数学文化知识。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1,(30)
<正>在作文教学中,微日记作为一种科学有效的写作训练方式获得了师生认可,它不仅是学生记录生活的载体,也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有效途径。微日记就是简短的日记,特点是直白、简短,挑选重要事件和主要情感、感悟进行记录。它可以给学生的写作提供素材,帮助学生走出无话可说的写作困境。教师想真正盘活作文教学,让学生爱上写作,掌握语言表达技巧,提高表达能力,就可以引入微日记,鼓励学生写微日记,积攒写作经验,为写出高水平的文章打好基础。一、引入微日记,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21,(11)
<正>在小学写作教学中,写循环日记是提升学生写作素养的有效方法。教师可以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动力。比如,激发学生的写作荣誉感,建立循环日记的管理制度,肯定学生的写作亮点,全面提升循环日记的水平,重视对写作后进生的帮扶等,让学生在认真撰写循环日记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9,(10)
教育要求我们培养出综合能力非常强的人才,语文是具有人文性和工具性,综合能力就包括表达和书写能力,日记则是最好培养表达能力和书写能力的方法。教师既要给学生表达的自由,又要引导学生眼中有物,心中有物,有话可写。坚持用日记记录生活,用日记感受成长,用日记丰富习作,完善表达。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6,(4)
初中作文教学中充分发挥日记的重要作用,需要教师帮助学生树立写日记的良好习惯,将日记中的素材融入到作文写作中,使作文内容更加充实。本文主要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教师要善于培养学生写日记的良好习惯;高频练笔,使学生从写作中享受乐趣;日记素材融入写作内容,增加作文素材积累量。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7,(16)
<正>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主体部分。小学习作教学要紧扣新课改教学模式,积累生活素材,激活学生主动写作意识,凸显学生主体作用。微日记是学生日常生活的积累,是学生写作素材的源泉。教师要帮助学生探究写作技巧、方法,促进学生写作水平的可持续发展。一、精选微日记主题,激活学生写作兴趣激活学生写作兴趣,凸显学生主体地位是新课改对小学语文习作教学的要求。很多时候,教师喜欢用自己的思想束缚学生,总认为学生年龄小,无法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21,(36)
<正>《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写作教学中,应注重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造的能力。"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能体现学生的表达能力,同时也能体现学生的思维能力。写作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教师和学生往往要在写作上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却很难收到预期效果。日记是锻炼学生写作能力的一种方式,但是每天写日记对学生来说负担过重,极易写成流水账。相对于普通日记,循环日记降低了学生写作的频率,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20)
教师在指导学生写作时,最头疼学生抄袭、拼凑。学生之所以抄袭、拼凑,其根源是腹中空空,没有素材,无话可说。写作技巧可以传授、模仿,而素材的积累绝非一时之功,因此,学生要注意和重视写作素材的积累,而写日记是学生积累写作素材的有效方法。本文从日记的作用、指导与检查的方法、日记材料的来源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20,(38)
众所周知,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十分广泛,是一切科学的基础,人类的成长与科学的发展也从未能离开数学。因此,小学数学是学生学习其他科学知识的基础,它决定着学生未来的发展。数学日记可以帮助学生在平常的学习生活中更好地理解与记忆知识,教师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了解学生,对学生做全面评价,有很高的价值,但是现实中很少有老师或者学生会真正认识到其重要性。因此,数学教师应该让学生爱上数学日记,让数学日记在未来的课堂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将数学日记作为课堂评价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