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区域水资源消耗状况运用水足迹模型计算,并结合鞍山市水资源公报、统计年鉴等资料计算确定人均水足迹水平,对当前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利用压力指数、万元GDP用水以及可持续性指标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鞍山市人均水资源承载力和水足迹分别为0.3962-0.6285hm~2/人、1.0702-1.2566hm~2/人,水资源呈弱可持续发展水平;为改善当地水资源利用情况有必要采取高效节水技术、工农业用水调整等措施,从而保证水资源的科学利用。  相似文献   

2.
通过引入水足迹理论,探寻区域水资源消耗模式调整的切入点,衡量区域水资源供需水平,揭示了水足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统计方法。基于上述理论,提出降低区域水足迹,提升区域虚拟水价值的水资源管理对策:降低农业水足迹、降低工业水足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区域虚拟水贸易等举措。研究可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3.
通过引入水足迹理论,探寻区域水资源消费模式调整的切入点,衡量区域水资源供需水平,揭示水足迹理论的基本内涵及统计方法。基于该理论,提出降低区域水足迹,提升区域虚拟水价值的水资源管理对策:降低农业工业水足迹、调整区域产业结构以及推动区域虚拟水贸易等举措。研究成果可为区域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以及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4.
葫芦岛市属于沿海重工业城市,近年来随着城镇化与工业化的发展,该区域水资源短缺与水环境污染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并已成为限制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与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根据水资源缺水状况,阐述了在开发利用、环境保护、用水效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5.
滦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功能区划和分水协议为基础,综合考虑上下游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探讨了滦河流域水资源配置与合理利用方案,为水资源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6.
盐环定扬黄区域地处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地区,水资源禀赋差、生态环境脆弱、水资源承载能力低是制约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瓶颈。系统分析了盐环定扬黄区域水资源及其开发利用状况,总结其用水存在的问题,针对当地水权不明确、用水成本高、水资源利用率低、工农业用水矛盾突出等问题,研究提出了提高水资源承载力,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辽宁省葫芦岛市南票区水资源供需矛盾问题日益突出的问题,对南票区节水型社会体制与机制建设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以水资源开发利用控制,用水效率控制和水功能区限制纳污"三条红线"为主要目标的一系列建议,旨在为今后水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优化配置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8.
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和基础保障.在水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调查2007年、2012年和2017年长江经济带各省市生产、生活、生态用水量和进出口贸易等数据,核算区域水足迹总量构成及变化,分析区域水足迹供需结构演变,评价区域水资源压力和用水效率.结果 表明,水生态文明建设后,长江经济带水足迹增速下降明显,水足迹总量...  相似文献   

9.
水生态足迹对于衡量社会发展对水资源的生态占用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水生态足迹、水生态承载力及水生态盈亏指数,评估中国及各省级区域尺度水生态足迹和承载能力的时空差异。结果表明:(1)中国水生态足迹空间差异大,但总体上随时间变化较小,全国水生态足迹构成中,农业>工业>生活>生态;(2)中国水生态承载力空间差距大,西南以及东南地区水生态承载力大,与区域水资源总量成正相关关系;(3)我国水生态超载和生态盈余地区面积所占比例大致相等;(4)总体上看,中国水生态承载力较大,但区域差异大,新疆、江苏处于水生态严重亏损状态,而西藏、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和江西等地水生态承载力大,水生态盈余达2亿hm2。为促进我国水生态平衡,改善水生态环境,水生态亏损地区应加强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的监督和管理,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提升公民节水意识。  相似文献   

10.
霍伦河流域水资源评价是对区域内水资源的数量、质量、时空分布特征、开发利用情况和供需发展趋势作出的科学的估价。其核心是要研究计算大气降水、地表水、污水及外调水或过境水等水量,调查分析农业用水、工业用水、生活用水、生态用水与环境用水等五种需求。科学分析区域水资源的特点,准确把握其在数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量、质量等方面的特性。展望水资源开发利用前景,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达到以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支撑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区域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基于水足迹理论,计算了连云港市2008—2017年10年的水足迹和相关评价指标的值,并构建脱钩评价模型,从宏观层面探索连云港市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关系。结果表明,2008—2017年期间,连云港市人均水足迹在1. 01 hm~2上下波动,农业用水是水足迹的主要组成部分;仅考虑本地水资源,水资源压力指数较大,连云港用水主要依靠外调水;从水资源利用效率来看,10年间水资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与经济增长基本处于协调发展阶段。  相似文献   

12.
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的流域水资源配置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水功能区为基本单元,以水功能区管理办法和分水协议为基础,以滦河流域为研究对象,综合考虑上下游工农业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对各水功能区的水资源潜在利用量和实际可利用量确定方法进行分析,探讨滦河流域水资源配置和合理利用方案,为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3.
李友光  袁榆梁  李卓成  郭溪 《人民黄河》2022,44(6):100-104+162
为探析河南省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推动区域高质量发展,将能值理论与水生态足迹相结合,构建资源可持续利用状况评价的能值水生态足迹模型和能值水生态承载力模型,综合分析了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和水生态承载力时空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河南省2008—2018年水生态足迹总体呈上升趋势,其中农业用水足迹占比最高,生态用水足迹占比最低,各地级市水生态足迹构成比重不同;河南省水生态承载力均小于水生态足迹,水资源处于水生态赤字状态,且水资源压力指数始终大于1,河南省水资源整体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河南省水资源分布不均,南阳市、信阳市、驻马店以及三门峡为水资源生态盈余,水资源压力指数小于0,水资源处于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他地级市水资源短缺,水资源呈不可持续利用状态,其中郑州市水资源压力指数最大。  相似文献   

14.
基于三维水足迹模型,以水生态赤字与盈余、水压力指数、水资源集约利用指数和水资源可持续指数4个指标构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指标评价体系,从时间上和空间上分析河南省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并且利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分析水足迹变化的驱动因素。结果表明:河南省水足迹由大到小为生产用水足迹、生活用水足迹和生态用水足迹,其中豫北和豫中各市的水足迹深度较大;河南省整体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较差,其中豫北和豫中地区的水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最差;经济规模效应、人口规模效应对水足迹的变化具有正向驱动作用,而水足迹强度效率效应和水资源承载力效应具有负向驱动作用。  相似文献   

15.
<正> 水是人们赖以生存的重要物质基础,水资源是人民的宝贵财富。潍坊市水资源比较紧缺,现已成为发展工农业生产的最大的制约因素之一。长期以来,由于对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缺乏统一规划、统一管理、统一审批,因此水质污染十分严重,工农业生产用水矛盾日趋尖锐。用水单位不顾水资源的补给能力,盲目开发,乱开滥采,竭泽而渔,  相似文献   

16.
考虑用水效率提升对不同时期用水定额的影响,核算了1988—2019年北京市水足迹变化过程,利用信息熵方法对比分析了实体水和水足迹用水结构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北京市实体水开发利用情势不断优化,呈现农业和工业用水量快速下降、生活和生态用水量显著增加的变化规律,形成了以生活用水保障为主、生态用水需求提升为辅的用水格局;北京市水足迹不断上升,商品贸易带来的虚拟水净输入极大缓解了北京市用水压力,但提高了北京市对虚拟水净输入的依赖程度,2015—2019年农业和工业虚拟水净输入在其水足迹中的占比都超过60%,水资源系统常年处于严重超载状态;实体水系统信息熵呈先增后减的态势,生活与生态用水已逐渐成为占绝对优势的用水类型,水足迹系统前期为熵增过程,随后趋于稳定,用水结构较为均衡。  相似文献   

17.
基于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结合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盈亏指数,讨论了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时空特征,并采用LMDI模型对辽宁省2010—2019年水资源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辽宁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在时间变化上较稳定,各用水账户占比大小依次为农业、工业、生活和生态环境用水;在空间分布上呈现出较大差异,仅丹东市、铁岭市、鞍山市、本溪市和葫芦岛市为生态盈余状态,其他行政区均出现不同程度的生态赤字,盘锦市最为严重,水资源生态状况也较差;(2)在辽宁省及各行政区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的构成上,除本溪市为工业用水占比最高以外,辽宁省与其他各市都以农业用水为主,其次为工业用水,生活用水和生态环境用水占比较低但均有小幅提升;(3)通过因素分解得出经济因素是推进水资源生态足迹增长的主导因素,结构因素和人口因素对生态足迹变化的影响比较小,技术因素有效抑制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快速增长。  相似文献   

18.
为定量分析长江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状况,在传统的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基础上,对其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计算参数的选取进行了改进,采用区域用水总量控制指标替代区域人均水资源总量,对长江流域主要省区市的水资源生态足迹和水资源生态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分析了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因子。研究结果表明,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年际变化不大,呈现出小幅增加的态势。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变化反映了长江流域用水结构的变化,其地区分布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GDP状况。长江流域水资源生态承载力总体上呈现盈余态势,水资源生态赤字与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分布规律一致。采用对数平均迪氏指数分解法对结构、技术、经济和人口等驱动因素分析后发现,GDP的大幅度增长是水资源生态足迹增加的主要原因,人口因素和用水结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水资源生态足迹的驱动效应,技术因素对水资源生态足迹的增加起到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黄河断流对河口地区的影响及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东营市地处黄河入海口,当地水资源贫乏,工农业生产和生活用水主要依赖黄河水。介绍了该区水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分析了黄河断流情况及其对工农业生产、生态环境、黄河下游河道淤积的影响。针对黄河断流频繁、来水量减少、水供需矛盾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黄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大力建设平原水库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20.
70年代以来,关中地区水资源减少,工农业用水矛盾日益突出,人民生活用水趋于紧张。因此弄清渭河来水、降水、地下水动态各自间的相互关系以及关中水资源现状和发展趋势,因地制宜地发展工农业生产,从而更经济、合理、有效地开发利用水资源,具有一定的经济价值和长远的社会意义。本文重点分析渭河降水与径流、降水与地下水动态间的变化关系,定性定量地揭示出关中地区水资源减少的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