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龙  刘巨保  胡玉红  张强 《化工机械》2010,37(5):571-575
选择典型的开槽胀接接头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三维非线性有限元模型。经不同管、壳程压力的数值计算得出,壳程压力使管板与换热管的接触区在轴向上缩短,密封性和拉脱强度降低;管程压力使接头的拉脱强度逐渐增大,管板上端的最大残余接触压力降低。为不同工作压力下换热管胀接结构的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分析方法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换热器不同的工作介质温度下,选取液压胀接后的管板与接头为研究对象,建立了换热管与管板接头三维有限元模型,模拟分析了在10种介质温度下接头胀接后的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计算结果表明,在工作状态下,残余接触压力随管程介质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然后趋于稳定;拉脱力随温度升高先增大,然后趋于稳定。同常温相比,管程的介质温度升高使它的密封性能和拉脱强度都得到增强。  相似文献   

3.
周正亮  李建平  陈栋然 《化工机械》2020,47(3):317-321+326
选取正确的双管板换热器组装工艺,通过胀接工艺选定实验和有限元数值模拟两种方法确定管板与换热管的液压胀接压力,结果表明,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方法确定液压胀接压力切实可行,在类似产品上可以代替胀接工艺选定实验。  相似文献   

4.
张义辉 《大氮肥》1997,20(1):16-19
介绍换热器管液压胀接的过程、原理及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5.
采用非线性有限元法模拟液压胀接过程,考虑了管子与管板材料、几何尺寸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影响,以正交试验安排计算方案,将所得的数据回归得到了接头残余接触压力估算式,同时给出了液压胀接贴胀压力的计算方法。认为管子与管板材料的匹配关系和胀接压力对接头残余接触压力影响最大,其次是管子与管板孔之间的间隙和管子壁厚、管板厚度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
深孔胀接技术是三管板换热器制造中的技术难点,胀接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换热器质量。以某项目三管板换热器为例,介绍了深孔胀接的实施方案,提出了对相关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法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采用ANSYS/CAE软件 ,对锅炉、换热器管子 管板的液压胀接过程进行了模拟。管子与管板孔之间采用面 面接触元以模拟相互之间的间隙及管子产生塑性变形并贴紧管板孔后对管板的作用。通过本文的模拟分析 ,可获得胀接时接头处的弹 塑性应力状态及卸除胀接压力后管子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值得注意的是此接触压力沿管板厚度方向分布是不均匀的 ;在管孔槽处会出现较高的数值 ;在管板内侧处 ,管子的过渡区会出现较大的残余拉应力  相似文献   

8.
针对换热器换热管胀接的胀接试验试件没有制作标准规范的问题,提出了胀接试件制作时确定标准尺寸的方法。并介绍了使用实例和常用工装的制作方法。  相似文献   

9.
钢制管壳式换热器制造中,换热管与管板的胀接非常重要。通过换热管与管板的硬度测定、试胀等确定合适的胀管率并制定合理的胀接工艺,以保证胀接质量和满足使用要求。  相似文献   

10.
葛乐通 《江苏化工》1996,24(5):37-41
分析了机械胀接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和对比了其它几种新近发展起来的胀接技术的一些基本特点。并介绍了我们最近研制开发成功的一种新型的液压胀接方式-液袋式液压胀接技术。  相似文献   

11.
厚底板的胀接技术及胀接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12.
介绍了换热器管子管板胀接的多种方法、基本原理并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在胀接前、胀接中与胀接后各环节有效控制质量的若干要点。  相似文献   

13.
张义辉 《化肥设计》1999,37(4):46-48
介绍用爆炸法胀接水冷器管子和管板的试验、制造和测试数据。  相似文献   

14.
《化工机械》2016,(6):759-763
建立了换热管与管板胀接的三维对称模型,采用ASME工程材料曲线进行了液压胀接的有限元数值计算,模拟了贴胀和强度胀接过程,并将理论贴胀压力与数值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数值计算结果更真实,并且提出了通过胀后贴合率确定贴胀压力的方法;同时对强度胀接压力的合理确定进行了阐述,通过引用垫片密封原理来判定残余接触压力,为液压胀接的工程实际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5.
陆怡  颜惠庚 《化工机械》2003,30(1):13-16
提出了一种新的液压胀接接头残余接触压力的测定方法 ,采用电阻应变片测量液压胀接过程完成后单管模型外表面的周向应变 ,从而得出残余接触压力的大小 ,并通过实验对残余接触应力进行验证  相似文献   

16.
以换热器管板与换热管胀接区域为研究对象,分别采用实体单元和接触单元对管板与换热管结构以及二者胀接区域的接触状态进行了模拟,并建立了三维数值模型。通过有限元计算方法分别对不同胀接压力、开槽参数和操作温度下的胀接区域的残余接触压力进行了计算,得到了在不同影响因素下胀接区域形成密封环数量的变化情况,并对胀接区域的密封性能进行了研究。最后对室内高温拉脱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二者最大相对误差为10.6%,证明了所建数值计算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17.
针对双管板式液氯汽化器制造中存在的问题,对换热管与内层(壳程)管板的强度胀接工艺方法进行了研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8.
液压胀接技术是目前比较有效的保证换热管与管板紧密连接的技术。本文利用ANSYS建立有限元平面模型,分析液压胀接过程中的应力应变特点,接触压力等,并计算了胀接压力卸除后换热管与管板之间的残余接触压力。得出液压胀接时管板外径对胀管的接触压力和残余接触压力影响不大等结论。  相似文献   

19.
对双管板换热器制造过程中,厚管板的胀接采用机械胀接和液压胀接2种方法进行了分析比较。工艺试验表明:2种胀接方法都能够获得合格的胀接接头;与机械胀接相比,液压胀接具有工作效率高、胀接质量好和生产成本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换热器液压胀管残余接触压力的工程图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颜惠庚  郁翠菊 《化工机械》2001,28(4):211-214
研究了管子与管板胀接的变形规律 ,将复杂的胀接过程分解为几个变形的迭加 ,提出了物理意义更明确 ,应用较为方便的换热器液压胀接残余接触压力的工程图算方法。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理想弹塑性材料 ,而且适用于常规的具有硬化趋势的材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