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6):195-196
陕西籍小说家李春平,凭借着丰厚的社会生活经验,以官场小说这一题材在小说界中独树一帜,在文坛确立了自己的稳固地位。他的官场小说以《步步高》、《玫瑰花苑》、《奈何天》等为代表,小说中借一系列丰满的人物形象以及独特的写作手法和艺术风格反映了现今官场的现状,本文从弗洛伊德的"俄狄浦斯情结"理论以及马斯洛的动机理论角度出发,以李春平的官场小说《玫瑰花苑》中的情爱关系为代表,对李春平官场小说系列中的情爱关系的心理意识前提及表现形式、现实意义等方面进行解读。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4)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跨国资本主义的影响,消费主义以全新的话语出现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女性成为大众传媒消费主义意识形态的畅销符号,这无非是与市场利益结盟的传统性别话语的变形复活,女性呈现的这种"泛消费化"特征使得依然存在的男性中心意识成为一种"后男权时代的催眠术"。[1]电视所塑造的虚构是男权神话的别样诉说,本文从女性形象在电视文本中的泛模式化呈现入手,提出了女性应当在假象中清醒,破解镜像神话,探讨真正意义上的女性解放。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3,(7)
《圣经》中命运坎坷的女性形象,反映了当时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她们拥有追求灵魂平等、仁爱宽厚、智勇双全等品质。她们的女权意识是以合法的男权为背景,或者说是借助当时的男权社会来完成的。分析表明在男权支配的社会,发挥妇女的主观能动性是争取平等的重要途径。她们的这种自主行为对后来的女权运动的发起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7)
1993年6月,长篇小说《废都》问世,作者贾平凹模拟《金瓶梅》的手法,描写了庄之蝶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极其荒唐、放纵的个人生活。其中在情爱书写方面,因其人物之间混乱的性关系和露骨的性描写,使小说饱受争议。本文通过对主人公庄之蝶及其身边的四个女人的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得出《废都》中大量情爱书写具有"肉体欲望的机械宣泄"、"标签化的‘爱情’"以及"道德与爱情的畸变"这三大突出特征,从而体现了小说在男女情爱描写的背后,对人性的复杂与幽微和肉体与精神互补的思考。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3,(22)
苏童的作品中塑造了一系列悲剧女性形象。本文试图透过这些女性形象的性格特点,来探析造成女性命运悲剧的原因。男权社会的压迫以及她们对男性的依附是社会原因,女性自身反抗意识的缺乏和自我放弃是自身原因。对这些女性悲剧,表现出了作者对女性生存境遇的思考与人文关怀,呼唤女性反抗意识的觉醒。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2)
本文主要是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登上中国文坛的女作家萧红的《生死场》和《呼兰河传》两部作品进行的比较研究,运用平行研究方法,以女性视角切入,从作品中女性形象以及女性意识等方面进行比较,揭示了在男权压迫下的女性悲剧命运。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影片《紫蝴蝶》的解析,发现影片虽然给我们构建了一个超越了传统性别"成规"的女性——辛夏,塑造出她的类似于花木兰的"女英雄"身份,但是仍然无法抹去这是一部在男权视域下创作的作品的痕迹,影片中包含了大量的男性的"凝视"与男性的叙事,"女英雄"的故事无法完美掩盖其以男权为中心的意识。本文从影片中对于"女英雄"形象的构建、消费文化下影片赋予"女英雄"新特质以及影片中采取的叙事策略来分析即使是花木兰式"女英雄"也无法展现出女性作为独立主体的姿态。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9,(4)
亨利·詹姆斯在《贵妇人画像》塑造了崇尚并追求人格独立、自由解放、处于临界点的"家中的天使"等女性群像,与作品中看似"完美"到单调的男性形象相比,女性形象如断臂的维纳斯一般,是缺陷与美并存的真实存在。文章借助朱迪斯·巴特勒的性别理论,从性别权利关系的裂变、强制性性别操演的批判、女性的成长与救赎三个方面剖析《贵妇人画像》中的女性群像,反观作品中的男性形象,发现詹姆斯辩证、多元的性别观。他通过该小说对十九世纪晚期西方社会男女两性生存现实的戏仿、对维多利亚晚期西方男权社会中理想女性滞定型——"家中的天使"的批判,消解了男女两性的二元对立,实现了对女性生存状况的再审视,完成了在男性话语霸权的现实语境下对新女性的突破性塑造。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4,(6)
广告对女性形象的塑造带有鲜明的性别属性。从提线木偶般从属于男性的地位,到逐渐觉醒挣脱兴起女性主义思潮,发展为独立自信形象,广告中女性形象的变迁是对性别意识形态控制的一种挣脱,也是思想上的革新和崛起。但广告在对女性形象塑造的过程中,以男权话语阴影下的女性主义广告为例,明显的呈现出男权话语与女权主义的矛盾,解决这一迷思对重新构建广告中的女性形象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18)
萧红作为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的女作家,始终关注着下层劳动妇女的苦难命运,她以别具一格的女性视角,深入劳动妇女的生活,塑造了一群受侮辱、被迫害的女性形象,抒写了社会动荡时期女性群体如动物般麻木的生存状态和她们所背负的民族与个人的双重枷锁。本文将以萧红作品中女性的生命苦难为中心视点,具体从封建文化束缚、男权压迫、女性自身的异化三个方面来探讨,揭示千百年来女性不幸命运的根源,进一步彰显萧红作品鲜明浓厚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