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八字湖位于阿拉河口市阿拉套山和巴尔鲁克山之间的郎库里断峡谷地,其建设的目标是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三类水标准。但是,上游水情况复杂,上下游流域存在混乱的工业区和居民区,所以八字湖的水质控制也有很大的难度。为了实现八字湖的水质目标,研究八字湖上下游流域的水质情况变化来探讨水质生态改善的控制方法是非常有现实意义的。  相似文献   

2.
许秀贞  李斐  刘扬扬 《人民长江》2013,44(10):101-104
长江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流域综合治理的实施和大型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等使河流生态系统发生了新的变化,流域水资源存在局部污染、湖库水质富营养化以及生态用水不足等问题。本着“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原则,制定了相应的保护措施,包括加大污染控制力度、保证河湖生态需水、加强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以及严格水资源保护监督管理等。措施的实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护长江流域水资源,使其利用朝着健康、可持续方向发展。   相似文献   

3.
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原理与方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由于衡水湖流域上游建设了大量水利工程,使衡水湖入湖水量逐年减少,最终导致干涸。自2000年河北省政府批准建立衡水湖省级自然保护区,由外流域调水与本地水资源联合调度水资源,开始实施对衡水湖湿地的恢复。通过对衡水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的原则、原理和方法进行分析,衡水湖湿地生态恢复方法采用外流域调水补充水源、利用水生植物控制湿地营养物质的措施、利用种子库、植物繁殖体等途径恢复植被等措施。确定恢复目标为恢复湿地功能、保护野生动物、恢复传统景观等,并对恢复后的衡水湖生物多样性进行评价,探讨湿地恢复过程中的具体问题,为北方干旱地区湿地生态恢复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在流域水问题诊断的基础上,提出了滇池流域多水源联合调度构建流域健康水循环的总体框架。基于滇池流域相关区域的现状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结合区域城市发展和产业布局的调整、滇池及其入湖河流生态景观等对水资源需求,采用MIKE BASIN作为技术工具,研究了滇池流域多水源水质水量联合调度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并提出了相应的水系连通的工程方案。在保障滇池生态修复补水和昆明城市生活生产用水的前提下,通过外调水、本区水、城市再生水的多源水联合调度,构建了滇池流域"清水入湖、中水回用、清污分流"的健康水循环模式,以便削减滇池入湖污染负荷,支撑滇池水质的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5.
常达  林德才 《人民长江》2010,41(11):70-72
四湖流域地处湖北省江汉平原腹地,流域内河湖纵横密布,长湖位于四湖上区,是一座承担防洪、灌溉、生态、航运等多功能的大型湖泊。但随着地区经济快速发展,流域水污染问题日益严峻,为了治理污染,改善水环境,需进一步合理配置流域水资源。针对流域目前存在的问题,在满足生态环境和农业灌溉等多用户需求的情况下,通过联合运用引水和调整优化调度规则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建立了以长湖为中心的水资源配置模型,并求解模型得到合理配置方案。  相似文献   

6.
中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是水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系统比较脆弱的地区。柴达木盆地地处西北地区,开展该区域生态需水研究,具有典型性和重要意义。以青海柴达木盆地巴音河流域下游尾闾湖泊湿地为研究对象,以保护下游生态基本功能为目标,在下游湖泊面积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闭流湖自身水循环规律,根据高寒干旱半干旱地区湖泊水体蒸发量大、盐湖饱和水汽压较低等特征,分析确立了维持巴音河流域下游湖泊生态基本功能的面积要求,计算了下游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结果表明,维持巴音河流域下游湖泊湿地基本功能的生态需水量为24 457.90万m~3。通过对巴音河流域下游湖泊湿地生态需水量的研究,为巴音河流域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及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以艾丁湖流域为例,探讨并提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思路和方法,包括流域耗水总量控制、入湖总水量控制、用水总量控制、缺水总量控制、地下水取水总量控制等多层次全视角下的水资源配置模型系统及多重循环迭代方法。结果表明:艾丁湖流域2020年生态缺水量为2.60亿m3,2030年生态缺水量达2.48亿m~3。规划近期通过区域内压减灌溉面积,减小地下水超采量;远期需实施外调水工程。2020年综合耗水率进一步增大,在保障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为满足艾丁湖入湖水量的基本需求,湖泊生态补水量应为0.72亿m~3/年。2030年在外调水2.48亿m~3的情景下,入湖总水量为0.91亿m~3/年。研究成果拟为面向干旱区湖泊保护的水资源配置方案分析与比选提供计算思路。  相似文献   

8.
钱龙娇 《陕西水利》2022,(11):172-174
滁州市西涧湖素有“滁城头上的一盆水”美誉,流域现状存在水资源供需矛盾,水污染防治以及饮用水源安全与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修复和保护工作亟待推进等问题,主要通过对西涧湖流域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河长制工作实施成效,并结合国内流域综合治理先进经验,针对完善河湖长组织体系、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推进水污染防治工作、推进河湖生态修复和保护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通过以上措施,可系统推进西涧湖流域河长制工作。  相似文献   

9.
控制滇池生态环境的关键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滇池水污染、生态恶化 ,近 10年综合治理仍未能逆转。认为导致滇池生态恶化的原因主要有三方面 :一是入湖污染物量超过水环境承载能力 ,水污染和水体富营养化 ;二是城市发展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 ,难以保证生态环境用水 ;三是滇池逐步演化成半封闭湖泊 ,加上数十年污染负荷剧增 ,加速了生态环境变化由量变到质变的进程。改善滇池生态环境的关键措施有 :综合治理 ,有效控制污染物 ;引水济昆 ,缓解流域水资源匮乏 ,从根本上提高滇池流域水资源及水环境承载能力。  相似文献   

10.
车尔臣河是塔里木盆地东南部流量最大的河流,对新疆南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和生态保护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流域水资源权属没有捋顺,水权关系不清,水资源利用处于各取所需的无序状态。水资源的无序利用严重挤占河道下游生态需水,威胁区域生态安全。流域水资源缺乏统一管理是造成车尔臣河诸小河流域生态退化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分析车尔臣河诸小河流域水资源利用存在的问题,结合我国水资源利用和管理制度建设的最新成果,提出了车尔臣河诸小河流域水资源统一管理的对策和建议,为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1.
<正>流域生态系统健康维系需要特定的生态过程支撑,包括水沙过程、物理化学过程、地形地貌过程、生物过程等。其中,水沙过程起主导作用,并影响其他过程。过去几十年,受强人类活动和自然气候演变的影响,我国江河流域生态过程特别是水沙过程和通量等发生了显著变化,并带来河流断流干涸、地下水水位下降、生物多样性降低、湖泊生态系统退化等一系列问题。水资源过度开发、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围湖造地、岸线开发、矿产资源开发、水土保持等强人类活动都直接影响到水沙过程的变化。  相似文献   

12.
分析了雪野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提出了雪野湖流域水生态文明建设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3.
黄河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问题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黄河流域水资源作为流域“生命线“的地位显得更加突出。然而,黄河流域以水资源为纽带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制约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充分认识流域水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价值的基础上,提出了生态补偿的原则,建议构建灵活多样的流域水资源生态补偿方式,以支持黄河流域水资源保护和水环境建设,保持流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4.
黑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脆弱,在有限的水资源条件下,如何实现流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是当前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探讨通过采取提高流域经济社会及生态用水效率、增强干流骨干水利枢纽工程保障能力、强化水功能区管理等对策措施,实现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的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海河流域生态修复需水量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问题,就如何确定生态修复需水量进行了思考。剖析了与水资源利用关系密切的七个生态要素的演变过程、现状和变化原因,提出生态修复的指导思想、原则和目标,概述了生态修复需水量计算方法和需水方案。从定量的角度揭示了海河流域生态修复问题的复杂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可作为流域水资源保护规划和领导决策的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巴尔喀什湖一百多年来的湖水位变化与伊犁河三角洲生态环境退化问题,从流域水文情势变化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入手,选取卡依尔干、卡上171km、卡普恰盖、乌斯热尔玛等4处水文站长系列资料,对伊犁河干流径流沿程变化情况进行系统分析,特别重点比较分析卡普恰盖水库建成蓄水前后极其对水库下游河道径流变化的影响。研究认为,巴尔喀什湖的水位变化主要受流域水文情势周期性变化规律的影响,就近期的水位变化情况来看,并未出现所谓的生态灾难,水位呈回升趋势;卡普恰盖水库的兴建和伊犁河中下游水资源过度开发利用,对入湖水量和河道流量过程产生了重大影响,是导致入湖水量减少和三角洲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针对巴尔喀什湖水位长期变化动态特征和三角洲生态耗水要求,考虑到非生态用水不断增长现实情况,探讨解决巴尔喀什湖生态环境问题的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7.
针对海河流域水资源特点,根据流域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现状,以及对需水相关主要因素的分析,从开发利用、公众认知、行业效率、生态文明等四方面的合理性出发构建了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层次分析法(AHP)建立了海河流域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评价模型。利用评价模型对海河流域2010年水资源需求合理性进行了评价,并分析了近年来影响需求合理性变化的主要因素,为流域合理规划发展布局提供了支撑。结果显示模型反映出了海河流域需水的主要影响因素,评价结果基本反映了流域的真实情况。  相似文献   

18.
石羊河流域处于我国外流与内陆流域接壤地带,在国家生态安全中占有重要地位.流域气候干旱少雨,蒸发力旺盛,水资源缺乏,下游的广大盆地仅靠其上游山区小部分地区的降雨和冰雪提供水源.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15.75亿m3,与地表水不重复的地下水资源量1.1亿m3,水资源总量16.85亿m3.亩均水资源272m3,人均756 m3,人均水资源仅为国际公认的缺水紧张警戒线1 700 m3的44%.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石羊河流域成为我国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最高的流域,区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达到170%以上.用水矛盾最为突出,经济社会发展用水严重挤占生态用水,致使民勤绿洲的生态、环境日趋恶化,作为巴丹吉林与腾格里两大沙漠生态屏障之一的青土湖干涸,周边沙生植物萎缩死亡,生态系统濒临崩溃.由于地下水疏干与水质咸化,致使大量居民离乡背井.石羊河流域严重的水危机和生态环境问题引起了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温家宝总理多次批示提出"决不能让民勤成为第二个罗布泊".  相似文献   

19.
王雪梅  马欢  李宇 《海河水利》2023,(10):29-32
从生态流量保障、生态补水、水质变化、地下水水位变化等方面,介绍了海河流域河湖生态环境复苏效果。分析了当前海河流域河湖复苏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提出强化水资源刚性约束、完善生态流量保障目标、保障生态补水常态化、加强地下水保护与治理等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水资源生态足迹能够反映人类发展对自然界水资源的压力,明确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可为生态环境保护、经济社会发展和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决策依据,对推动流域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沁河流域为例,借助水资源生态足迹模型,利用SWAT模型输出结果计算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足迹,并评估沁河流域水资源承载状况。结果表明:2010—2016年沁河流域水资源量多年平均值为6.17×108 m3,主要受到降水量影响;各子流域水资源生态压力指数均大于1,说明沁河流域水资源处于不可承载状态,供需矛盾突出;2010—2016年水资源承载状况虽有所改善,但仍处于不可持续利用状态。研究结果可为沁河流域水资源科学管理提供参考依据,同时为其他流域尺度上的水资源生态足迹计算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