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针对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增材制造工艺开展系统性实验探索,研究结果表明:在对碳纤维进行表面改性后,可以实现打印过程中熔融金属基体与碳纤维的良好浸润复合;送丝速度对单道沉积路径表面质量、路径宽度及其纤维体积分数影响较大,当送丝速度为4 mm/s时,沉积路径表面质量较好,路径宽度约为1.5 mm,碳纤维体积分数约为3.43%;沉积路径搭接率对打印单层表面质量影响较大,当搭接率为50%时,单层表面质量较好;基于优化后的实验参数,实现了连续碳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薄壁件以及拉伸样件的直接增材制造,薄壁件内碳纤维与金属基体形成了较好结合,而且连续碳纤维对于复合后材料的抗拉强度起到了显著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2.
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残余应力及其在拉伸时的行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根据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中纤维周围基体中的残余热应力模型。探讨了在单向拉伸时该残余热应力对材料性能的影响,为分析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运用大应变弹塑性有限元方法和正混合律,研究了材料参数对短纤维金属复合材料变形行为和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低应变阶段的应力应变分配系数与复合材料弹性模量之间存在确定的关系,预测的弹性模量与试验结果及Eshelby模型吻合得很好,屈服应力明显小于基体屈服强度。  相似文献   

4.
连续纤维增强热塑性复合材料(CFRTP)可循环使用,具有高比强度和比刚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耐冲击性、耐热性、低成本以及设计灵活性,被广泛应用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国防等领域。本文从纤维与基体出发,综述了CFRTP的加工工艺的研究进展。文章主要涵盖4方面的内容:首先介绍用于制造结构复合材料的典型热塑性基体和高性能纤维,然后介绍连续纤维的表面处理和连续纤维热塑性预浸料的制备;之后介绍CFRTP的热成型和树脂传递模塑(RTM)以及一些新开发的CFRTP成型技术,详细介绍有关工艺改进和参数优化的实验和数值研究;最后展望了CFRTP的未来研究重点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5.
金属基复合材料(MMC)是一种新型耐磨材料。本文综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摩擦学研究与应用。  相似文献   

6.
基于短纤维增强金属基复合材料弹性模量理论模型,提出了弹性模量临界值的定义,并建立了可用于预测计算的纤维临界长径比和材料参数之间的解析函数。将与曲线拐点切线和最大值水平直线交点相对应的长径比值定义为纤维临界长径比,将与此相对应的函数值定义为弹性模量临界值。计算结果表明,纤维临界长径比随纤维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随基体弹性模量和纤维体积分数的增加而降低。  相似文献   

7.
铜及铜合金因其优越的导电导热性能而被广泛应用,然而力学性能上的缺陷使其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通过引入其他增强相可以显著提高金属铜力学性能的同时不会明显降低其导电性,从而在国内外受到广泛关注.本文综合介绍了近年来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研究进展,介绍了几种较成熟的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以及陶瓷颗粒增强铜基复合材料的应用.  相似文献   

8.
简要介绍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阐述了金属基复合材料焊接的研究现状,分析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展望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相似文献   

9.
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综述了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研究现状,从增强相选择材料制备技术、界面表征、机械性能、反应机理等各个领域,详尽阐述了原位内生颗粒增强铝基复合材料的特点,并指出今后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0.
原位TiCP/Fe复合材料的制备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采用反应铸造法在工业化生产上制备了原位TiCp/Fe复合材料,在保证Ti与C反应质量比为4:1的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及金相组织观察和性能测试,研究了不同成分配比和工艺参数对材料组织与性能的影响,优化了该材料的制备工艺,结果表明:C和Ti质量分数增加,TiC颗粒体积分数增加,可提高材料的性能;Si质量分数过高,可降低冲击韧性;反应温度在1600-1700℃范围内,对材料性能影响波动不大;随着保温时间延长,TiC反应合成充分、尺寸会变大。  相似文献   

11.
金属基超疏水表面的制备技术研究新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简要介绍超疏水表面相关理论的基础上,着眼于金属基超疏水表面制备中关键技术的发展态势,重点分析了不同类型制备方法在制备工艺要点、微纳米拓扑结构设计与构建、低表面能材料修饰、表面性能提升效果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系统梳理了金属基超疏水表面在自清洁、金属防腐、水下减阻等领域的应用现状及影响其机械稳定性的关键要素,探讨了金属基超...  相似文献   

12.
高精度小型陀螺仪关键器件加工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介绍超流体陀螺仪、原子陀螺仪和微半球陀螺仪3种陀螺仪关键器件的结构特点、质量技术指标和制备技术要求,阐述高精度微小型陀螺仪核心器件的制备技术研究进展;详细综述普遍采用的MEMS加工技术及微纳加工技术等制造工艺;对比分析各关键器件的制备工艺,重点阐述各相关工艺存在的优势和局限性;分析微谐振器各制备工艺中模具加工技术的工艺特点及其对微谐振器制备质量的影响;探讨各关键器件的制备方法研究进展以及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以期为后续微纳制造技术与陀螺仪技术的结合提供参考,并进一步推动相关制备技术的实际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13.

针对地震剖面数据中有效层位信息与噪声混合分布,传统方法难以对地震断层进行识别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连通区域离散度的地震断层识别方法. 首先,基于八邻域连通对地震剖面二值图像中的连通区域进行标注并提取每一个连通区域的离散度等数字特征;然后,基于噪声和地震层位各自所属连通区域横向长度和离散度的不同对噪声进行去除;最后,利用地震层位所属连通区域的横向端点信息对地震断层进行识别并标注. 通过实验将所提方法与传统方法进行了对比,实验结果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4.
为了确定固体酒精的制备工艺对制品性能的影响,利用正交试验对固体酒精的制备工艺与制品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硬脂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硬脂酸钠作为固化剂的制备固体酒精的优化条件为:硬脂酸2 g,氢氧化钠0.4 g,反应时间30 min,反应温度70 ℃,一次酒精用量40 ml,二次酒精用量50 ml;固体酒精的制备工艺条件与制品的性能有一定关系:影响制品的燃烧残渣量和燃烧时间的主要因素是硬脂酸用量,其次是反应时间和氢氧化钠用量;硬脂酸用量和反应温度对热值稍有影响;硬脂酸和氢氧化钠用量比影响凝固性能.  相似文献   

15.
首先分析了乳液共聚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了各种不同的乳液共聚合数学模型:乳胶粒形成,乳胶粒中自由基浓度,分子量分布和长链分支,单体在各相间的分配,速率常数的计算及竞聚率等。  相似文献   

16.
遗传算法理论研究综述   总被引:25,自引:3,他引:22  
通过遗传算法的描述,介绍了有关遗传算法理论问题的研究现状,如:参数设置的选择、编码方法、遗传算子、模式定理、收敛性分析、欺骗问题、并行计算、局部改进和混合方法等.尽管遗传算法在其应用中还存在某些问题,但通过遗传算法的理论研究将有助于遗传算法理论及其应用的发展.最后,简单地总结了遗传算法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阶段评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詹艺丹 《广西工学院学报》2006,17(4):102-105,109
通过回顾最优货币区理论发展历程,认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发展可分为3个重要阶段: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现代最优货币区理论、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对每个阶段的重要成果进行了评介:传统最优货币区理论提出和建立了OCA标准;现代最优货币区理论侧重货币区的成本与效应分析;最优货币区理论的新发展阶段主要集中在以欧盟为主要研究对象的OCA衡量标准的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18.
首先分析了乳液共聚合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物理和化学变化,然后从以下几个方面回顾了各种不同的乳液共聚合数学模型:乳胶粒形成,乳胶粒自由基浓度,分子量分布和长链分支,单体在各相间的分配,速率常数的计算及竞聚率等。  相似文献   

19.
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促进沥青路面病害力学的研究发展,通过概括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工作,阐述路面几种主要病害的力学模型和力学机理。 针对道路条件复杂、超载现象严重的现状,梳理沥青路面永久性变形的研究成果,以及国内外目前主要的车辙预测方法;针对沥青路面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出现的断裂损伤,研究沥青材料的开裂及损伤力学模型;针对沥青路面水损坏问题,从微观角度分析水损坏机理,并基于流固耦合动力学探究水对沥青路面的影响;针对车辆反复作用下路面抗滑性能下降的问题,研究了路面磨损机理,以及不同因素对道路抗滑性能衰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Li  XiangFei  Huang  Tao  Zhao  Huan  Zhang  XiaoMing  Yan  SiJie  Dai  Xing  Ding  Han 《中国科学:技术科学(英文版)》2022,65(9):1915-1939

Complex surfaces are widely used in aerospace, energy, and national defense industries. As one of the major means of manufacturing such as complex surfaces, the multi-axis numerical control (NC) machining technique makes much contribution. When the size of complex surfaces is large or the machining space is narrow, the multi-axis NC machining may not be a good choice because of its high cost and low dexterity. Robotic machining is a beneficial supplement to the NC machining. Since it has the advantages of large operating space, good dexterity, and easy to realize parallel machining, it is a promising technique to enhance the capability of traditional NC machining. However, whether it is the multi-axis NC machining or the robotic machining, owing to the complex geometric properties and strict machining requirements, high-efficiency and high-accuracy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has always been a great challenge and remains a cutting-edge problem in the current manufacturing field. In this paper, by surveying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parts and large complex surfaces, the theory and technology of high-efficiency and high-accuracy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are reviewed thoroughly. Then, a series of typical applications are introduced to show the state-of-the-art on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especially the recently developed industrial software and equipment. Finally, the summary and prospect of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are addressed. To the best of our knowledge, this may be the first attempt to systematically review the machining of complex surfaces by the multi-axis NC and robotic machining techniques,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further research in related fiel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