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介绍了杞竹坝钼矿矿床地质特征,分析了其成矿机制,有关认为该矿区域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白垩系火山碎屑岩是矿床的物质基础,北东向断裂构造是矿体的空间定位创造了有利条件,火山热水含有的CO2、O2、CO、N2使矿物质进一步富集,形成砂岩型钼矿床。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梅池金矿区域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和矿体特征的分析,认为区内各种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具有较大的成矿潜力。重点讨论该矿床的地质特征、矿床成因及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十堰市郧阳区冀家沟萤石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分析研究,查明与成矿有关的地质体、控矿构造、矿化带、蚀变带等的分布和特征,总结成矿条件和成矿规律,探讨该矿床的类型和成因,分析找矿标志.研究认为冀家沟萤石矿为中低温热液裂隙充填型矿床,其找矿潜力较大,冀家沟深部及大床沟和响水台等地为主要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4.
河南嵩县南坪地区萤石矿位于熊耳山—外方山成矿带中,在分析该区萤石矿体的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矿规律、矿床成因以及找矿标志进行了深入探讨,认为该矿萤石矿体的大小严格受地层和断裂构造规模大小的控制,矿床属低温热液成因,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燕山期花岗岩,在构造有利部位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5.
紫金山矿田五子骑龙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对五子骑龙铜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体特征、成矿地质和物理化学条件等方面的分析,认为本区成矿物质来自燕山晚期岩浆及其后的热液流体,北东向和北西向断裂为主要的控岩控矿和导矿构造,多期次的蚀变分带与成矿密切相关,铜矿(化)体沿构造带向浅部迁移,在裂隙带及两侧沉淀富集成浅成中低温热液脉型硫化铜矿床。  相似文献   

6.
对四川省冕宁县泸沽大顶山磁铁矿床区域成矿地质背景进行了分析,结合近几年的勘探成果及该矿区原有的地质资料,对该区域成矿要素进行了较详细的研究,从矿体形态、产状、规模等地质特征及围岩、成矿条件、控矿因素以及矿石的结构、构造等对矿床的成矿条件作了分析。研究表明,该矿体具有明显的层位性,本区下元古界变质岩与复背斜伴生的一系列次级褶皱和断裂,为控制成矿的重要因素。这对矿区以后的生产勘探及外围区域找矿具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小龙钨矿床位于泰和县城115°方位,直距约40km处,该矿床发现于1924年,1955年开始机械化开采,迄今已历经58年开采,期间曾开展过多层次多阶段的地质工作。根据小龙钨矿床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层、构造、岩浆岩等地质要素,矿体地质特征等方面入手,综合分析了矿区钨矿床主要的成矿控矿因素及矿化富集规律,从而进一步指导地质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8.
根据新平大红山铁铜矿床探采工程揭露控制情况和以往地质工作成果,结合矿区成矿地质条件及矿床地质特征,系统分析了大红山铁铜成矿控制因素及其控矿作用。研究表明:大红山铁、铜矿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古海底火山活动,此后矿床又经后期变质作用、构造及与岩体侵入有关的热液活化等多期地质作用改造;在诸多成矿控制因素中,地层、构造控制着矿体的产出和分布;岩性岩相控制着矿体及矿石类型;火山喷发—沉积旋回、火山活动中心控制了矿床类型及规模;岩体侵入相关的热液活动对矿床起到进一步的改造和富集作用。  相似文献   

9.
桂竹岭瓷土矿位于扬子板块东南缘,江南造山带之九岭—鄣公山隆起带西段,属江南东段成矿带—九岭钨钼锡铜金多金属萤石高岭土矿亚带。通过对桂竹岭瓷土矿区域地质特征、矿区地质特征及矿石质量等研究表明,桂竹岭瓷土矿的形成主要与成矿原岩、风化作用、地貌条件及构造条件等因素密切相关,其矿床的成因类型属花岗岩风化型。  相似文献   

10.
特拜金矿位于朱扎拉嘎-甲生盘成矿带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结合区内地质工作,对研究区内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等进行了综合分析,厘定了矿床的成因类型,并对研究区内的找矿标志进行了详细地探讨,研究表明:(1)该矿床为岩浆后期热液充填交代蚀变岩性金矿;(2)研究区内发现的矿体主要赋存于绢云母千枚岩中;(3)矿体主要赋存于大型构造破碎带及其次级断裂交汇处;(4)矿床围岩蚀变具有明显的分带性,近矿蚀变主要以黄铁矿化、毒砂化、硅化为主,远矿蚀变主要为绿泥石化、碳酸盐化、高岭土化。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悦洋矿区银多金属矿成矿地质背景和成矿地质条件,对矿床成因进行探讨,建立矿床地质成矿模式,为生产探矿指明方向。该矿处于上杭—云霄多金属Ⅳ级成矿带,通过研究基本地质特征及地质因素,笔者认为该矿床成矿模式具有"三层楼"结构特点,矿体发育于构造有利部位,主要赋存在紫金山复式岩体系列的细粒花岗岩和中细粒花岗岩之中,受火山岩盖层以及变质岩基底控制,同时北东向和北西向构造断裂破碎带展布控制着矿体的产状。矿床属于石英—冰长石型低硫浅成低温热液矿床,矿体埋藏较深,属于隐伏矿床。  相似文献   

12.
铜山铜钼矿,为江苏省句容市境内的一座小型铜矿山。从区域地质、矿区地质(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矿体地质等方面入手,重点分析了该矿成矿规律,发现铜钼矿体主要赋存于与二叠系孤峰组硅质岩、栖霞组大理岩接触的矽卡岩带附近,少部分赋存于蚀变黑云母石英闪长岩中;矿体产状受矽卡岩控制,矽卡岩又受接触带控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及矽卡岩型铜矿的成矿地质环境、成矿地质条件等,研究认为:该矿床成因为与燕山期中酸性杂岩体有关的中深环境高—中温热液矿床,为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3.
连永牢  王兴昌 《金属矿山》2010,39(6):119-122
在分析高松山金矿床产出地质背景和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从矿体构造控矿特征、矿体产出特征以及矿体金品位变化特征等几方面入手,对高松山金矿床的矿体成矿规律进行了总结,并指出了矿区的进一步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4.
阐述海丰县某锡矿床的地质特征,在分析矿体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床成矿条件进行初步分析,认为该矿床属斑岩型锡矿床,其成矿地质条件十分有利.  相似文献   

15.
云南南坡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章结合区域成矿地质背景,以南坡铜矿床地质勘查成果资料为依据,对矿区地层、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进行了论述,分析了矿床成因成矿规律,总结控矿因素及找矿标志,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  相似文献   

16.
马顶山钨锰矿床的发现,目前属于河南省首例新类型钨锰矿床。该矿床的赋矿地层为中元古界汝阳群云梦山组,河南省内在汝阳群中发现钨锰矿尚属首次,并伴生有稀土。对马顶山钨锰矿区成矿地质背景、矿区地质特征以及物化探异常特征进行了分析,并对矿床地质特征、找矿远景进行了讨论。研究表明:矿床除了受NNE向断裂控制外,还可能与深部隐伏岩体有关,预示着深部存在一定规模的矿体;建议在已有地质成果的基础上,对矿体延伸方向进行深部工程验证,该矿床有望达到中—大型规模。  相似文献   

17.
为了进一步指导三门县岔坑铅锌矿床的找矿工作,从成矿地质背景入手,研究该矿床的矿区地质特征、控矿构造、矿体特征、矿石特征等,结果表明:三门县岔坑铅锌矿的形成与火山活动、断裂活动密切相关,属火山热液充填交代型矿床;该矿规模较大,具有寻找铅锌矿的找矿前景,是今后普查评价工作的重点。  相似文献   

18.
从地层、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热液蚀变、矿体特征等方面阐述了安徽省南陵县近山铜矿成矿地质特征。根据该区矿体赋存条件和成矿控制因素,矿石矿物组合、结构构造等特征,初步认为铜矿化与三叠系下统南陵湖组上段及三叠系中统东马鞍山组地层、接触带构造、岩浆岩、变质作用、热液蚀变等关系密切,该矿床形成温度为中低温,系接触交代矽卡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19.
冯经平 《现代矿业》2019,35(9):11-14
同心锑矿床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但以往研究程度相对偏低。为系统评价其找矿远景,通过矿床地质特征、矿化富集规律、找矿标志等分析研究,探讨了矿床成因,评价了找矿远景,为矿床开展下一步地质工作提供了依据。研究表明:①同心锑矿床矿体主要产于板溪群五强溪组下段灰色、灰绿色砂质板岩、粉砂质板岩、变质砂岩中,受F1断层上盘次级羽状构造控制;②矿体厚度品位变化较大,矿体在局部地段富集;③矿床物质来源具有多来源性,矿床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充填型矿床;④矿床成矿条件好,矿化明显,深部具有较好的找矿远景,可进一步开展矿产勘查工作。  相似文献   

20.
南厂铅锌矿位于兰坪—思茅中生代坳陷北端,构造格局复杂,成矿条件优越。通过对矿床进行野外地质调查,对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机制和矿床成因进行了分析,发现南厂铅锌矿体主要呈透镜状赋存于第三系云龙组(Eyb)及下白垩统景星组(K1j1)地层中,与围岩接触部位发育微弱褪色蚀变,云龙组下段(Eya)是矿体底板有效的“屏蔽层”;区内发育原生砂岩型矿石、灰岩型矿石和氧化矿石,沉积构造特征明显,局部具有热液、变质作用改造特征;矿区地层、构造是矿床形成的重要因素,断裂构造是主要的容矿、导矿构造,高盐度热卤水沿导矿构造循环至有利层位、构造部位富集成矿,综合分析认为南厂矿床属热卤水为主的多成因层控型铅锌矿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