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3,(13):56-57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用于多类型心血管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包括本院在内10所医院的400例在低温、全身麻醉和心肺转流条件下施行冠状动脉搭桥术和/或心脏瓣膜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舒芬太尼组300例,芬太尼组100例,舒芬太尼组给予舒芬太尼和咪唑安定进行手术麻醉,芬太尼组给予芬太尼和肌松药,记录两组麻醉诱导前后和手术后的各项指标及不良反应以分析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麻醉过程顺利,无明显不良反应,在手术后恢复良好。舒芬太尼组和芬太尼组的所有病例麻醉诱导后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均较诱导前明显降低(P<0.05),中心静脉压在诱导后较诱导前高(P<0.05),瓣膜组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组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搭桥组在麻醉诱导后和气管插管后1、5、10min,舒芬太尼组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气管插管后,舒芬太尼组的中心静脉压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0.05或P<0.01)。舒芬太尼组诱导总量和诱导浓度均明显低于芬太尼组。组间术后清醒时间和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芬太尼和芬太尼分别麻醉用于心血管手术均有良好、安全的效果,但舒芬太尼对血流动力学因素的影响更小,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9)
目的:探讨舒芬太尼及芬太尼在全麻诱导中对BIS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120例符合美国麻醉学家学会(ASA)Ⅰ~Ⅱ级择期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全麻患者,随机分为A组(舒芬太尼组)和B组(芬太尼组),每组各60例。A组采用舒芬太尼0.3μg/kg,维持量0.3ug/kg/h,B组芬太尼3μg/kg,维持量3ug/kg/h进行麻醉诱导。观察麻醉诱导前(H0)、麻醉诱导后(H1)、气管插管后2 min(H2)、气管插管后4min(H3)的收缩压、舒张压、心率、脑电双频谱指数的变化。结果:收缩压、舒张压、心率:两组患者在H1与H0节点相比明显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气管插管后2 min(H2)、气管插管后4min(H3)与麻醉诱导前(H0)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相比较:在麻醉诱导后(H1)节点,A组水平低于B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在气管插管后2 min(H2)、气管插管后4min(H3)A组水平高于B组(P﹤0.05);脑电双频谱指数:与H0相比,两组在H1、H2、H3节点明显降低,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两组比较差异不明显(P﹥0.05)。结论:应用舒芬太尼0.3μg/kg其镇痛作用较好,有稳定的血液动力学作用及有效控制气管插管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20,(2):37-40
目的:探讨芬太尼与舒芬太尼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对患儿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7月-2019年4月在本院行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的患儿8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中给予芬太尼1μg/kg麻醉诱导,研究组术中给予舒芬太尼0.1μg/kg麻醉诱导。对比两组麻醉恢复情况、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苏醒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期躁动评分、苏醒期镇静评分、苏醒期疼痛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前及拔管后3 min,两组MAP、HR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对照组MAP、HR水平均明显高于麻醉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前,研究组MAP、HR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芬太尼相比,在腹腔镜腹股沟疝修补术中使用舒芬太尼麻醉诱导可抑制应激反应,缩短麻醉恢复时间,抑制苏醒期躁动,镇痛、镇静效果更佳,还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5,(13):77-79
目的:观察比较瑞芬太尼与芬太尼两种麻醉药应用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1年6月-2013年12月住院治疗的76例老年患者,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38例和对照组38例,其中观察组患者采用瑞芬太尼静脉麻醉,对照组患者采用芬太尼静脉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分别进行麻醉诱导后,其血压和心率均低于麻醉诱导前。观察组患者在插管后和切皮时无血压及心率升高现象,拔管时出现血压和心率比诱导后和手术结束时升高;对照组患者在插管后和切皮时血压及心率均出现明显升高,拔管时的血压和心率与诱导后和手术结束时相比,无明显变化。观察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相比,其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以及出麻醉室的时间都要低于对照组时间,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用于老年患者手术麻醉时,瑞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明显要优于较芬太尼,而且瑞芬太尼对患者身体影响较小,得到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4,(12):119-121
目的:分析研究颅内肿瘤术中应用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旨在提高颅内肿瘤术的麻醉水平。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5月-2013年5月收治的84例需实施颅内肿瘤切除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雷米芬太尼组、舒芬太尼组和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每组28例患者。三个小组在麻醉诱导上没有任何区别;在麻醉维持上,雷米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在插管之后都采取静脉泵注的方式,持续供给该组患者0.2μg/(kg·min)雷米芬太尼。舒芬太尼组则要在患者切皮之前对其注射0.10.15μg/kg的舒芬太尼。此外,对所有患者的SpO2、BIS、ETCO2、HR、MBP等指标进行术中监测与分析。同时,对三组患者的T1(呼吸恢复时间)、T2(睁眼时间)、T3(拔管时间)等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在各个时间点所监测到的SpO2、BIS、ETCO2、HR、MBP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小组的舒芬太尼用量明显少于舒芬太尼组,其雷米芬太尼的用量也明显少于雷米芬太尼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雷米芬太尼组与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组患者的呼吸恢复时间、睁眼时间、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这两组均明显低于舒芬太尼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颅内手术中舒芬太尼联合雷米芬太尼的麻醉效果优于这两种药品单独使用的麻醉效果,不良反应少,苏醒快,并且效果稳定,适合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9,(25):1-4
目的:探索不同剂量舒芬太尼联合右美托咪定对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手术患儿血流动力学及脑电双频指数(BIS)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8年3月于本院确诊并收入院治疗的60例气管插管全麻下行腹腔镜阑尾手术的患儿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低、中、高剂量组,每组20例,患儿在给予相同剂量右美托咪定的基础上,分别联合给予0.2、0.3、0.4μg/kg剂量的舒芬太尼。记录患儿入室即刻(T_0)、麻醉诱导后(T_1)、气管插管即刻(T_2)、气管插管后15 min(T_3)、术毕即刻(T_4)五个时间点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和BIS,记录患儿经麻醉诱导期间出现的不良反应;术后观察并记录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麻醉苏醒时间。结果:高剂量组T_1、T_2时MAP、HR在三组中最低(P<0.05),高剂量组T_3、T_4时HR在三组中最低(P<0.05),但三组T_3、T_4时MA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组内不同时刻的MAP、HR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中剂量组HR、MAP数值波动较为平缓。三组使用药物后BIS均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各时间点BIS比较,高剂量组BIS低于中剂量组、低剂量组(P<0.05)。麻醉诱导期间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呼吸恢复时间、拔管时间、苏醒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0.3μg/kg的舒芬太尼对患儿血流动力学与BIS的影响相对不明显,且具有更好的安全性,因此使用该剂量进行小儿麻醉诱导更加合理,并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6)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我院行扁桃体切除术患儿共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丙泊酚、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组给予丙泊酚、瑞芬太尼复合麻醉。观察两组患儿麻醉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改变情况及两组患儿吞咽恢复时间、睁眼时间。结果: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分钟、拔管时平均动脉压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时、手术开始20分钟心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吞咽恢复时间和睁眼时间早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丙泊酚复合麻醉用于儿童扁桃体切除术时能够有效降低患儿应激反应,麻醉深度适中,血流动力稳定,麻醉效果显著,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4,(9):33-34
目的:观察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麻醉预防小儿扁桃体切除术后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ASAⅠ级,择期全麻下行扁桃体切除患儿40例,随机分为瑞芬太尼组(A组)和芬太尼复合瑞芬太尼组(B组),每组20例。A组诱导期静注瑞芬太尼1μg/kg后持续泵注0.2μg/kg/min,B组采用芬太尼3μg/kg,维持期两组均采用瑞芬太尼(0.1-0.2)μg/kg/min持续泵注。观察并记录两组麻醉诱导期及维持期BP、HR、SpO2、术毕至苏醒时间(T1)、气管拔管时间(T2)、及患儿苏醒期躁动、哭闹的发生。结果:两组患儿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无显著差异,且B组在术后苏醒期BP增高、HR加快及哭闹、躁动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与A组(P<0.05)。结论:芬太尼诱导复合瑞芬太尼维持麻醉可更好满足小儿扁桃体切除手术的麻醉,稳定、清醒恢复快,明显预防术后急性疼痛而引起哭闹、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4)
目的:探讨三种不同剂量的瑞芬太尼在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方法:择期乳腺癌手术60例患者,术中分为给予瑞芬太尼0.4μg.kg-1.min-1(A组)、0.3μg.kg-1.min-1(B组)、0.2μg.kg-1.min-1(C组)。观察麻醉过程中不同时刻平均动脉压和心率情况,记录苏醒时间及术中体动情况。结果:与麻醉前相比,三组麻醉诱导后平均动脉压均下降(P<0.05);C组、B组的切皮即刻平均动脉压均较置入喉罩时升高(P<0.05),但在切皮即刻B组平均动脉压低于C组(P<0.05)。C组体动发生率均高于B组和A组(P<0.05);A组苏醒时间高于B组、C组(P<0.05)。结论:B组瑞芬太尼用于喉罩麻醉下乳腺手术的麻醉效果较好,麻醉中血压波动小,术中体动少,且苏醒快。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4):58-64
目的:探讨妇科患者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后镇痛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本院收治的妇科手术患者9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B、C组,各30例,分别给予1.5、2.0、2.5μg/kg舒芬太尼进行镇痛。比较三组麻醉诱导前(T1)、术后30 min(T2)、手术结束前1 min(T3)、导管拔除后5 min(T4)、术后1 h(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三组麻醉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三组T4、T5的心率、平均动脉压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B、C组均优于A组(P<0.05);三组麻醉恢复情况、疼痛程度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A、B组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短于C组(P<0.05),B、C组疼痛程度评分均低于A组(P<0.05);三组嗜睡、头晕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妇科患者应用不同浓度舒芬太尼进行麻醉后镇痛效果显著,2.0μg/kg的剂量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既可改善术后疼痛程度,又可提高麻醉恢复情况,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