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控温水浴锅,探索了不同温度热处理EH690海洋平台用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结果表明:采用150mL过饱和苦味酸水溶液+3~5g洗发膏+1~5滴盐酸配制的侵蚀液,水浴加热至46℃进行化学侵蚀,能够清晰地显示出EH690海洋平台用钢的原始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2.
通过分析晶界腐蚀的机理,选择不同的侵蚀剂、侵蚀温度和侵蚀时间,对调质处理后的ZG25MnF8钢进行了侵蚀试验,研究了显示其组织原奥氏体晶界的方法,并对显示调质组织原奥氏体晶界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侵蚀剂为3.3g苦味酸+1.0g十二烷基苯磺酸钠+95mL蒸馏水(80℃),侵蚀温度和时间为42℃×1min,20℃×5min或20℃×7min时,可很好地显示出ZG25MnF8钢的原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3.
利用控温水浴锅,对经不同工艺热处理的45钢原始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研究。结果表明:对860℃保温1h水淬的45钢试样进行250℃回火15min后,再在70℃水浴锅中用30mL过饱和苦味酸+5mL缓蚀剂侵蚀10min,可清晰地显示出其原始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4.
船体用钢奥氏体晶粒度显示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不同热侵蚀温度下进行的奥氏体晶粒显示试验,表明能显示出船体用钢奥氏体清晰晶界的关键是在保证试样充分淬透(冷却介质为:干冰+100g/LNaCl水溶液)的前提下,将其放置于侵蚀剂(5g苦味酸+100mI。冷水+10mL洗涤剂+7滴双氧水)中热侵蚀,并一定要控制热侵蚀温度的恒定,同时根据成分的变化,适当调整其温度和时间。  相似文献   

5.
基于化学侵蚀基本原理,采用控温控时水浴锅,结合光学显微镜观察,研究了1.79Al-1.5Mn-1.09Cr基高铝多元合金钢淬火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结果表明:最佳侵蚀剂配方为30mL饱和苦味酸水溶液+1~2滴氢氟酸+适量海鸥牌洗发膏,不同淬火加热温度下试验钢的原奥氏体晶界可通过调整海鸥牌洗发膏用量而清晰显示;试验钢最佳侵蚀温度为室温;高温淬火试样较低温淬火试样的原奥氏体晶界更易被侵蚀而清晰显示。  相似文献   

6.
X70管线钢的局部脆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了X70管线钢模拟热影响区的局部脆化现象和临界再热粗晶区粒状贝氏体的形成及其对韧性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二次峰值温度为780℃时,M-A组元在原奥氏体晶界成链状分布;二次峰值温度为840℃时,原粗晶区晶界位置生成了细晶贝氏体带,及大颗粒的M-A组元;二次峰值温度为900℃时,M A组元弥散分布,原粗晶区的奥氏体晶界消失.在二次加热过程中奥氏体主要在原粗晶区晶界形核长大.X70钢的粗晶区出现再加热脆化现象,它的脆化温度区间是一个比Ac1-Ac3更窄的温度区间,主要在T2P=Ac1-840℃温度范围内.临界再热粗晶区脆化的主要原因是在晶界上有链状分布的M-A组元.  相似文献   

7.
采用传统浸蚀液对GH4169镍基合金进行浸蚀,可显示包括孪晶在内的奥氏体组织,但孪晶的存在加大了奥氏体晶粒度的评级难度。通过调整浸蚀液成分,提出了一种只显示奥氏体晶界的浸蚀方法。试验结果表明:采用高锰酸钾水溶液(1.5~2g KMnO4+7~10mL H2SO4+90~110mL H2O+0.1~0.3mL HCl),水浴加热至95℃对GH4169镍基合金进行浸蚀,可清晰地显示出奥氏体晶界,而不显示晶粒内孪晶,获得的显微组织可用来准确评定合金的晶粒度级别。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9Ni钢热处理过程中的组织演变和合金元素配分对强韧化的影响,采用QT(Quenching+Tempering)和QLT(Quenching+Lamellarizing+Tempering)工艺对9Ni钢进行了热处理,并详细分析了热处理过程中组织和成分配分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奥氏体化淬火后存在极少量的残余奥氏体(γR),主要富C和Si.580℃回火1 h时,QT工艺条件下原奥氏体晶界上逆转奥氏体(γ’)能富C、Si、Mn和Ni元素,晶内的γ’中无明显Ni和Mn富集;QLT处理后,合金元素发生了配分,所有富合金元素相中均富集C、Si、Mn和Ni元素.两相区保温后实现增韧归因于:板条马氏体基体的大角度晶界比例增加、晶粒细化;组织结构得到优化;增加了γ’形核点,使得γ’量增加,导致马氏体基体净化程度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9.
一种显示铬钼钒钢奥氏体晶界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侵蚀奥氏体晶界的方法。在40℃恒温水浴下,用过饱和的苦味酸水溶液100mL 雕牌高效洗洁精2mL,可以清晰地显示2.25Cr-1Mo-0.25V钢的奥氏体晶界。  相似文献   

10.
为了研究奥氏体变形对22CrSH齿轮钢连续冷却相变的影响,在Gleeble 1500热模拟机上,将22CrSH钢在950℃变形0.4及未变形处理,然后连续冷却.利用膨胀曲线、光学显微镜、透射显微镜,结合各种腐蚀方法,分析了22CrSH钢相变行为及相变组织.研究表明:奥氏体变形使多边形铁素体加珠光体混合组织的临界冷速增大;当奥氏体变形及降低冷速时,大量的晶界仿晶型铁素体占据了奥氏体晶界,贝氏体相变向针状铁素体相变转变;变形使奥氏体在中温相变区稳定性增加,室温组织中M/A岛的数量增多.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原奥氏体晶界浸蚀机理,通过评价低活化铁素体/马氏体钢原奥氏体晶界的显示效果,对浸蚀剂的配方、缓蚀剂含量及浸蚀时间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钢在氯化铁+硝酸水溶液中可以浸蚀出马氏体板条及板条界面处弥散分布着的形貌与尺寸不同的细小析出相,而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效果不佳;饱和苦味酸水溶液+缓蚀剂能浸蚀出清晰的晶界.缓蚀剂过少,...  相似文献   

12.
核电蒸发器用690耐蚀合金常采用冷轧方式成型,其退火和时效处理后的晶粒度和碳化物分布与形貌需要采用适当的试剂侵蚀后进行统计分析。常用的10%草酸溶液(质量分数)侵蚀剂不适用于冷轧管材晶粒度分析,而腐蚀性强、难以保存的2%溴-甲醇溶液(体积分数)难以适应批量管材碳化物形貌分析需求。甄选腐蚀性低,易于储存且能有效显示690合金管材显微组织的金相侵蚀剂成为其金相试样制备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采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分析了不同金相侵蚀剂显示的退火态和时效态690耐蚀合金管材的奥氏体晶粒和碳化物形貌,从而选择出最佳侵蚀剂。结果表明:采用2 g高锰酸钾+11 mL硫酸+90 mL去离子水溶液化学侵蚀可优先显示奥氏体晶界,便于统计分析退火态690合金管材的晶粒度和晶粒尺寸分布;采用80%磷酸溶液(体积分数)和4%硝酸酒精溶液(体积分数)双重电解侵蚀可替代强腐蚀性的2%溴-甲醇溶液,能够有效显示时效态690合金管材中的碳化物分布与形貌。  相似文献   

13.
二次焊接热循环对超高强度钢过热区冲击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900MPa级超高强度钢过热区经历二次热循环后组织与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900MPa级超高强度钢过热区经历二次热循环后,冲击韧性均有所下降,其中过热区经历了850℃的二次热循环后韧性最差,沿原奥氏体晶界形成的链状分布的小晶粒是造成韧性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对P91钢和P92钢的原奥氏体晶界显示技术进行了研究,配制出了一种浸蚀剂,其配方为1.5mL硝酸+1mL氢氟酸+2mL双氧水+10mL白猫洗洁精+50mL蒸馏水。结果表明:使用该浸蚀剂可清晰显示P91和P92钢的原奥氏体晶界;该浸蚀剂配置简单,使用方便,浸蚀效果良好,可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5.
本文用透射电镜复型及薄膜方法研究了低碳钢在亚温(α十γ)区域加热时奥氏体的形成并讨论了预先冷轧变形对奥氏体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原始组织为铁素体加珠光体的退火低碳钢在亚温区奥氏体化时,奥氏体不仅在铁素体晶界上形成,也可在铁素体晶粒内形成。预先冷轧变形使退火组织在亚温区奥氏体化时,珠光体球化大大加速,并且有更多的奥氏体在铁素体晶粒内形成,但是奥氏体形成过程的基本特征不变。  相似文献   

16.
用焊接热模拟方法研究了V-N-Ti和Nb-V-Ti微合金化正火型海工钢模拟粗晶热影响区(CGHAZ)组织和韧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组织的不同使V-N-Ti设计正火型海工钢的模拟CGHAZ韧性比Nb-V-Ti钢的好。对于V-N-Ti钢,较高的N含量提高了富Ti(Ti, V)(C, N)粒子析出温度和铁素体形核能力,使模拟CGHAZ原始奥氏体晶粒和(取向差角为15°)晶粒细化,并生成能阻止或使解理裂纹的偏转细小多边形铁素体,因此具有良好的低温韧性。而Nb-V-Ti钢模拟CGHAZ原奥氏体晶界上的链状M-A、粗大的原始奥氏体晶粒和有效晶粒尺寸,是模拟CGHAZ韧性差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对于α+β及亚稳β钛合金,传统的轧制或锻造等热变形加工通常在α+β两相区和β单相区进行,在热变形过程中发生动态回复和动态再结晶.对β和α+β相区热变形组织的研究表明,变形早期动态回复形成的β亚晶界(小角度晶界),在进一步变形后变成大角度晶界.经过连续动态再结晶,晶界结构发生变化.但钛合金热变形过程中动态回复组织需要根据动态再结晶机制进行检验.  相似文献   

18.
杨跃辉 《材料导报》2015,29(24):83-86
将淬火态9Ni钢加热至670℃保温不同时间后水冷并回火.然后采用XRD法测定了实验钢中的逆转变奥氏体含量,进而分析了两相区保温时间对最终组织及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两相区保温时间为5 min时,其淬火组织特征与QT工艺较为接近;保温时间在10~30 min时,获得的组织与QT淬火后的组织产生明显的差异,组织中的大角度晶界显著增加,促进了回火过程中逆转变奥氏体的形成及钢低温韧性的改善;保温超过30 min后两相区淬火的特征逐渐减弱,钢的组织和性能再次趋近于QT处理,但当两相区保温时间更长时钢的低温韧性略有增加,这可能是由于钢中Ni元素的分布更加不均匀,促进了富Ni区形成更加稳定的逆转变奥氏体.  相似文献   

19.
20MnSi钢奥氏体晶界侵蚀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钢的奥氏体实际晶粒度对钢材的性能影响很大,在一般加热速度下,加热温度愈高、加热时间愈长,则奥氏体晶粒愈粗大.粗大奥氏体晶粒冷却后获得粗大的转变产物,其强度、韧性、疲劳抗力等力学性能较差,且奥氏体晶粒粗大的钢材在淬火时易变形、开裂,因此检测奥氏体晶粒大小有重要的意义.对于使用广泛的20MnSi螺纹钢,未见有较好的奥氏体晶界侵蚀剂介绍.作者试用过盐酸苦味酸酒精溶液、氯化铜苦味酸水溶液等侵蚀剂,效果均不理想.考虑到苦味酸[C_6H_2(NO_2)_3OH]是弱酸,电离度比硝酸小,而且硝基(NO_2~-)没有硝酸根(NO_3~-)氧化性强,所以没有硝酸腐蚀能力强.用苦味酸酒精溶液侵蚀,试样中珠光体、贝氏体、回火马氏体同样可清晰显示,故显示奥氏体晶界的试剂中含苦味酸的试剂用得最为广泛.苦味酸水溶液比苦味酸酒精溶  相似文献   

20.
采用IQP工艺和EPMA、SEM和XRD等手段,研究了3种前驱体对含Cu低碳钢残余奥氏体含量及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双相区保温初期试验钢奥氏体长大由C配分控制,后期由合金元素Mn、Cu配分控制;双相区保温奥氏体化后,双相区配分后形成弥散分布的局部高浓度Mn、Cu区域仍保留富集效果,在随后的淬火-碳配分阶段易于形成残余奥氏体。经IQP处理后,前驱体为P+F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较粗,原始奥氏体晶界并不明显;前驱体为F+M钢得到的马氏体板条有序细密;前驱体为M的钢室温组织中马氏体板条更加细密。其中,前驱体组织为M的钢中残余奥氏体量最高,延伸率为24.1%,强塑积可达25 338 MPa·%,综合性能最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