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对不同类型电源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论述,得出了多年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市场价值高于火电,水电的市场价值与调节性能成正比的结论。然后基于该结论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2.
上网侧与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考虑到现阶段暂时还不能实施竞价上网的情况,为激励供电企业执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的经济学优化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首先探讨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所实施的峰谷分时电价带来的销售侧(供电企业)和发电侧(发电企业)间经济利益的不均衡问题;分析给出了从成本侧推算上网峰谷分时电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并确定上网侧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数量关系(数学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联动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在现阶段尚不能实施竞价上网的情况下,为激励供电企业执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了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运的经济学优化模型。探讨了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实施的峰谷分时电价带来的销售侧(供电企业)和发电侧(发电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均衡问题;分析给出了从成本侧推算上网峰谷分时电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并确定了上网侧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数量关系(数学模型);进行了某省的有关实例分析,提出了联动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计及电量效益的发电上网电价定价方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上网电价是我国当前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重点。理想的情况下,上网电价应实行实时电价,但由于我国当前电力工业状况还不具备使用实时电价的条件,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简易有效的发电上网定价方法。文中从电力工业生产成本出发,考虑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具体情况,利用经济学概念的长期边际发电成本方法,在考虑了容量成本、电量成本和容量效益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量效益对发电上网电价的影响,形成一种简易的方法,并提出了计及电量效益的发电上网电价的计算公式及步骤  相似文献   

5.
供电公司分时售电电价研究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先简要介绍了供电公司在电力市场中需要研究的问题。根据边际成本定价原理,针对简化的配电网条件,建立了分时电价优化模型。利用Kuhn-Tucker条件,进一步得到了供电公司分时售电电价的表达式,并从工程角度探讨了分时电价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算例考虑了配电网线损和简化的可靠性要求,所得到的分时售电电价更接近于供电成本。  相似文献   

6.
分时电价的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彭辉 《湖北电力》2002,26(1):42-45
分时电价能在很短的时段更新供电成本的信息,为电厂提供优化发电功率的依据。合理计算分时电价对于维持和扩大电力的再生产,鼓励用户的合理用电,健全与完善电力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分时电价理论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7.
电价联动是继续推进电力市场化改革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针对当前峰谷分时电价的实施现状,在综合考虑需求侧响应及有关主体利益平衡的基础上,以优化负荷曲线为目标函数,建立了发电侧与售电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合设计的优化模型。  相似文献   

8.
科学合理的核电上网电价机制是保证"积极推进核电建设"战略目标实现的不可或缺的条件,研究和制定核电上网电价机制已经刻不容缓。对我国上网电价机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我国核电站发电成本进行了统计分析,结合我国实际,提出了核电站上网电价机制方案,即对于同一技术路线的核电机组建议按机组类型制定和执行统一的核电机组"标杆电价",以约束成本,引导投资,并降低管理成本。同时,建议建立起投资建设成本审核调整机制和核燃料价格联动机制,使核电上网电价水平能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发电成本的变化。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性质.将这种弹性作用引入基于最优潮流的边际成本电价模型,得出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下的分时电价模型.新模型体现了用户响应,通过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了用户需求,达到了峰谷调节的效果.同时,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对模型加以求解,通过引入NCP函数将单层最优潮流模型KKT条件中的互补松弛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再结合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产生的负荷与价格之间的等式约束关系式,从而得到所有时段和所有节点的整体最优函数方程.最终通过采用基于次梯度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直接求取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下的分时电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丹云  李渝曾  韦钢 《继电器》2006,34(21):68-73
研究了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性质。将这种弹性作用引入基于最优潮流的边际成本电价模型,得出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下的分时电价模型。新模型体现了用户响应,通过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了用户需求,达到了峰谷调节的效果。同时,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对模型加以求解,通过引入NCP函数将单层最优潮流模型KKT条件中的互补松弛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再结合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产生的负荷与价格之间的等式约束关系式,从而得到所有时段和所有节点的整体最优函数方程。最终通过采用基于次梯度改进的Levenberg-M arquardt算法直接求取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优化的配电网分时电价模型,根据经济学定义电价。通过数学规划的KuhnTucher条件,求得电价的计算公式。讨论了电价公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李浩闪  李燕青 《华东电力》2014,42(2):314-318
利用电量电价弹性矩阵,研究了分时电价下,考虑用户响应行为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计划。基于用户侧经济效益最优情况下的负荷响应曲线,考虑到负荷曲线峰值下降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原始机组装机容量出现冗余的问题,对火电机组进行经济排序和开机安排。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分时电价下,用户响应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且随着峰谷值电价差值的增加削峰填谷作用更为明显。用户响应可以减小高能耗机组的运行,减小购电费用增加电网的收益,同时使得火电机组出力平稳,减小煤耗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风电消纳成为中国风电大规模发展的主要瓶颈。风电具有昼少夜多、与用电负荷反调峰的特征,引入峰谷分时电价(TOU)能够调整用户削峰填谷,增加风电消纳。在当前节能发电调度的政策背景下,以发电燃煤成本与机组启停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用户峰谷分时电价下的风火电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算例分析显示,与TOU前风火电联合调度优化模型相比,构建的模型能够有效降低发电燃煤消耗量,增加风电上网发电量。  相似文献   

14.
在发电侧竟价上网的情况下,供电公司通过实行可中断电价可以适当规避购网电价剧烈波动的风险.但我国发电企业并未实施竟价上网,供电公司购网电价由政府制定,相对比较稳定,故实行可中断负荷管理对供电公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根据估算的用户缺电损失确定可中断电价;随之提出用户可中断电价响应系数的概念,对已确定的可中断电价进行调整;然后根据经济学中供需理论,将可中断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相结合,在分析供电公司成本和效益基础上,建立联合优化模型,采用分解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既能使供电公司与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又可解决当前可中断电价缺少激励机制的问题,非常适合我国当前的电价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力零售市场中分时零售电价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配电侧开放的电力零售市场的用户和供电公司提供一种合理的分时零售电价制定方法.文中建立的电价决策模型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以供电公司的利润保证为约束条件.运用最优资产组合原理,得到了最小风险情况下供电公司的最优购电分配决策.在模型中考虑了需求价格的自弹性和交叉弹性.运用内点法求解得到最优分时电价.算例结果表明供电公司在长、短两个市场的购买电量与各市场的风险反向相关,零售电价与供电公司的购买风险正向相关,说明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分时电价机制下含蓄电池微网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分时电价机制下含蓄电池微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启发式微网实时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根据分时电价机制的特点,考虑蓄电池荷电状态对其折旧费用和最大充、放电速率的影响,对蓄电池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进行充、放电,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微电源出力及微网与大电网间的功率交互,引导微网对大电网削峰填谷,实现微网与大电网互利共赢。启发式规则的引入有助于科学使用蓄电池,显著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更好地满足实时调度要求。最后以一个典型微网系统的日调度安排为例,验证了策略和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新峰谷电价政策对大工业用户影响的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南京市6大行业用电量占南京市总用电量的70%左右,对其实行峰谷分时电价,确定恰当的峰谷电价比,对优化系统负荷曲线有重要意义。通过峰谷电价比从3:1调整到5:1前后6大行业的实际数据,分析峰谷电价比的变动对大工业用户的影响程度及它们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智能体的用户分时电价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谈金晶  王蓓蓓  李扬 《电网技术》2012,36(2):257-263
科学制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基于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总体框图,阐述了供电智能体、用户智能体和政府部门智能体的学习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结合电量电价弹性矩阵,考虑了不同用户的用电和响应特点以及用户智能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仿真过程可以动态显示供电智能体的调整动作、用户智能体的响应行为和负荷越限情况,以及政府部门智能体的干预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文中模型获得的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具有更好的“移峰填谷”效果,兼顾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和用户用电习惯,供电、用户、政府智能体间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9.
峰谷分时电价下的用户响应行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基于消费者心理学原理建立的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响应模型的基础上,根据峰谷分时电价制定过程需要,准确把握用户响应特性的需求,基于加权最小二乘法建立了用户响应度曲线的参数辨识模型;提出了用户真实响应度曲线的获取是一个利用历史数据反复修正的过程,并解决了分段线性的响应度曲线的拐点处理问题;然后针对峰谷电价不同实施情况的用户,制定了峰谷分时电价下用户响应行为的实时仿真流程,并用实例说明了上述模型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相似文献   

20.
我国峰谷分时电价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赵娟  谭忠富  李强 《现代电力》2005,22(2):82-85
分时电价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世界各国电力工业经济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分时电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移峰平谷, 减缓发电侧电力投资, 提高供电可靠性, 减少用户电费等。近年来我国电力紧张局面日益严重, 国家大力推广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 很多省份的分时电价制度也正在大力调整和推广。为研究峰谷分时电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在总结各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基础上, 对峰谷分时电价现状进行分析, 对各省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峰谷电价比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总结了分时电价调整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对分时电价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结论对供电企业运用分时电价政策、规避负荷波动风险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