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首先对不同类型电源的市场价值进行了论述,得出了多年调节和年调节水电站市场价值高于火电,水电的市场价值与调节性能成正比的结论。然后基于该结论建立了以 相似文献
2.
上网侧与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的理论及应用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考虑到现阶段暂时还不能实施竞价上网的情况,为激励供电企业执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动的经济学优化模型,并进行应用分析。首先探讨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目前所实施的峰谷分时电价带来的销售侧(供电企业)和发电侧(发电企业)间经济利益的不均衡问题;分析给出了从成本侧推算上网峰谷分时电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并确定上网侧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数量关系(数学模型);进行实例分析,提出联动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上网侧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联动与整体优化的方法及实证分析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在现阶段尚不能实施竞价上网的情况下,为激励供电企业执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提出了上网电价与销售电价联运的经济学优化模型。探讨了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测算方法,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目前所实施的峰谷分时电价带来的销售侧(供电企业)和发电侧(发电企业)之间的经济利益的不均衡问题;分析给出了从成本侧推算上网峰谷分时电价的理论方法;研究并确定了上网侧和销售侧峰谷分时电价的数量关系(数学模型);进行了某省的有关实例分析,提出了联动方案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上网电价是我国当前进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重点。理想的情况下,上网电价应实行实时电价,但由于我国当前电力工业状况还不具备使用实时电价的条件,所以有必要提出一种简易有效的发电上网定价方法。文中从电力工业生产成本出发,考虑到我国电力工业的具体情况,利用经济学概念的长期边际发电成本方法,在考虑了容量成本、电量成本和容量效益的基础上,着重分析了电量效益对发电上网电价的影响,形成一种简易的方法,并提出了计及电量效益的发电上网电价的计算公式及步骤 相似文献
5.
6.
分时电价的理论及其计算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时电价能在很短的时段更新供电成本的信息,为电厂提供优化发电功率的依据。合理计算分时电价对于维持和扩大电力的再生产,鼓励用户的合理用电,健全与完善电力市场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文章对分时电价理论及计算方法进行了分析与说明。 相似文献
7.
8.
9.
研究了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性质.将这种弹性作用引入基于最优潮流的边际成本电价模型,得出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下的分时电价模型.新模型体现了用户响应,通过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了用户需求,达到了峰谷调节的效果.同时,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对模型加以求解,通过引入NCP函数将单层最优潮流模型KKT条件中的互补松弛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再结合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产生的负荷与价格之间的等式约束关系式,从而得到所有时段和所有节点的整体最优函数方程.最终通过采用基于次梯度改进的Levenberg-Marquardt算法直接求取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0.
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下的分时电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性质。将这种弹性作用引入基于最优潮流的边际成本电价模型,得出跨时段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下的分时电价模型。新模型体现了用户响应,通过价格杠杆作用调节了用户需求,达到了峰谷调节的效果。同时,采用非线性互补方法对模型加以求解,通过引入NCP函数将单层最优潮流模型KKT条件中的互补松弛条件转化为代数方程。再结合负荷价格弹性作用产生的负荷与价格之间的等式约束关系式,从而得到所有时段和所有节点的整体最优函数方程。最终通过采用基于次梯度改进的Levenberg-M arquardt算法直接求取模型的最优解。 相似文献
11.
建立了优化的配电网分时电价模型,根据经济学定义电价。通过数学规划的KuhnTucher条件,求得电价的计算公式。讨论了电价公式中各分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算例加以说明。 相似文献
12.
利用电量电价弹性矩阵,研究了分时电价下,考虑用户响应行为的电力系统日前调度计划。基于用户侧经济效益最优情况下的负荷响应曲线,考虑到负荷曲线峰值下降可能会造成电力系统原始机组装机容量出现冗余的问题,对火电机组进行经济排序和开机安排。利用改进粒子群算法对模型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分时电价下,用户响应能够实现削峰填谷的作用,且随着峰谷值电价差值的增加削峰填谷作用更为明显。用户响应可以减小高能耗机组的运行,减小购电费用增加电网的收益,同时使得火电机组出力平稳,减小煤耗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3.
14.
提高电能使用效率的可中断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的联合优化设计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发电侧竟价上网的情况下,供电公司通过实行可中断电价可以适当规避购网电价剧烈波动的风险.但我国发电企业并未实施竟价上网,供电公司购网电价由政府制定,相对比较稳定,故实行可中断负荷管理对供电公司缺乏一定的激励机制.本文首先根据估算的用户缺电损失确定可中断电价;随之提出用户可中断电价响应系数的概念,对已确定的可中断电价进行调整;然后根据经济学中供需理论,将可中断电价与峰谷分时电价相结合,在分析供电公司成本和效益基础上,建立联合优化模型,采用分解算法进行求解.算例分析表明,该模型既能使供电公司与用户的利益不受损害,又可解决当前可中断电价缺少激励机制的问题,非常适合我国当前的电价改革模式. 相似文献
15.
电力零售市场中分时零售电价的确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为配电侧开放的电力零售市场的用户和供电公司提供一种合理的分时零售电价制定方法.文中建立的电价决策模型以用户用电成本最小为目标,以供电公司的利润保证为约束条件.运用最优资产组合原理,得到了最小风险情况下供电公司的最优购电分配决策.在模型中考虑了需求价格的自弹性和交叉弹性.运用内点法求解得到最优分时电价.算例结果表明供电公司在长、短两个市场的购买电量与各市场的风险反向相关,零售电价与供电公司的购买风险正向相关,说明模型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6.
分时电价机制下含蓄电池微网的优化调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解决分时电价机制下含蓄电池微网的优化调度问题,提出一种实用的启发式微网实时优化调度策略。该策略根据分时电价机制的特点,考虑蓄电池荷电状态对其折旧费用和最大充、放电速率的影响,对蓄电池按照事先制定的规则进行充、放电,采用量子粒子群算法优化微电源出力及微网与大电网间的功率交互,引导微网对大电网削峰填谷,实现微网与大电网互利共赢。启发式规则的引入有助于科学使用蓄电池,显著提高程序的运行速度,更好地满足实时调度要求。最后以一个典型微网系统的日调度安排为例,验证了策略和模型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7.
18.
基于多智能体的用户分时电价响应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科学制定峰谷分时电价政策,有利于提高系统可靠性与经济性。基于多智能体技术,提出了智能体系统(multi.agentsystem,MAS)总体框图,阐述了供电智能体、用户智能体和政府部门智能体的学习过程及其相互影响,结合电量电价弹性矩阵,考虑了不同用户的用电和响应特点以及用户智能体内部的相互影响。仿真过程可以动态显示供电智能体的调整动作、用户智能体的响应行为和负荷越限情况,以及政府部门智能体的干预行为。仿真结果表明:根据文中模型获得的峰谷分时电价策略具有更好的“移峰填谷”效果,兼顾供需双方的经济利益和用户用电习惯,供电、用户、政府智能体间实现信息共享。 相似文献
19.
20.
我国峰谷分时电价的状况分析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分时电价作为电力需求侧管理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世界各国电力工业经济管理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运用分时电价可以实现削峰填谷、移峰平谷, 减缓发电侧电力投资, 提高供电可靠性, 减少用户电费等。近年来我国电力紧张局面日益严重, 国家大力推广了电力需求侧管理政策, 很多省份的分时电价制度也正在大力调整和推广。为研究峰谷分时电价的未来发展趋势, 本文在总结各地峰谷分时电价政策基础上, 对峰谷分时电价现状进行分析, 对各省分时电价时段划分、峰谷电价比等相关情况进行了统计和比较, 总结了分时电价调整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 对分时电价未来的发展做出预测, 结论对供电企业运用分时电价政策、规避负荷波动风险可以提供理论上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