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1 毫秒
1.
1997~1998年我国智能高分子材料开发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合成及加工制备技术,新产品开发及应用诸方面的综述了1997~1998年我国智能高分子材料,如侧链液晶高分子材料,PTC导电高分子材料,形状记忆高分子材料,高分子水凝胶及本征导电高分子材料等开发的最新成果,并展望了其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本文从我国的高分子化工材料出发,分类梳理高分子化工材料的特点和用途,并分析研究了我国高分子化工材料的发展现状。  相似文献   

3.
概述了我国高分子产业的发展现状,指出我国高分子产业存在产品结构类同、低端产品结构性过剩、技术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必须加快高端高分子材料的研究与开发。分析了三大通用高分子材料的消费趋势,预测了近中期市场需求有较快增长、长期市场需求可能保持稳定的十一类高端高分子材料。提出了高分子材料高端化的研发思路:一是既要重视特种材料的研究开发,也必须高度重视高端通用材料的研究开发;二是深入研究高分子材料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尽快实现从定性分析向定量建模的深化;三是重视高分子材料高端化的技术路径的优化与选择,实现低能耗、低投资和低成本的高端化;四是突破高端分子材料的单体制约;五是加强加工应用技术及装备的研究开发。  相似文献   

4.
《石油化工》2015,44(9):1033
介绍了国内三大合成材料的生产现状,提出了国内市场存在的主要问题,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经过持续多年的高速发展,迎来了转型发展期。通过分析高分子材料的研究现状,阐述了未来我国高分子材料的技术创新方向,我国有创新能力,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也留有足够创新空间,可以通过对现有高分子产品的高性能化、高性能"绿色"高分子新材料的开发和"绿色"高端聚合物新制品的开发,实现我国高分子材料产业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型,实现产品的"绿色"和高端化以及市场的国际化。  相似文献   

5.
据[中国化工报]报道,“工程塑料及特种高分子材料产业化关键技术”被列入“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将拨款5000万元支持相关科研单位重点开发该技术。科技部要求3年内申报中国发明专利40项、产品及技术标准30项。  相似文献   

6.
以丙烯酰胺(AM)为非离子单体、丙烯酰氧乙基三甲基氯化铵(DAC)为阳离子单体、10-十一烯酸钠(UANa)为阴离子单体,通过胶束聚合的方式合成新型抗温耐盐疏水缔合两性离子型聚丙烯酰胺絮凝材料(AM/DAC/UANa共聚物),考察了AM/DAC/UANa共聚物的溶液性质和絮凝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制备的AM/DAC/UANa共聚物具有优异的耐盐和耐温特性,在80℃下,试样黏度保留率达56.8%,远优于常规絮凝材料;AM/DAC/UANa共聚物在处理高温和高离子强度条件下1.0%(w)的膨润土模拟废水时,处理液的上清液光学透光率大于97%,在处理新疆油田蒸汽驱油返排液时,在80.0℃、絮凝剂用量为75.0 mg/L条件下,絮凝物在6.0 s内完全沉降,处理液的上清液光学透光率为99.0%。  相似文献   

7.
美国《石油文摘》是世界上石油与天然气工业最具权威性的文献型检索数据库,该数据库1999年收录了30个国家和地区的318种科技期刊,比上年增加24种;收录中国科技期刊19种,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10种。收录详细情况如下:[注]美国《石油文摘》对中国期刊的报道时差大概滞后11个月,故98年度论文大部分目前未收录。                        ──转摘自《石油信息工作通讯》1989~1998年美国《石油文摘》收录我国石油科技期刊情况  相似文献   

8.
9.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具有裂缝开度不明确、堵漏效率低等特点。传统的桥接堵漏材料对裂缝开度敏感性较强,难以实现有效的自适应架桥封堵。基于形状记忆智能材料学科新进展,利用"热-机械变形"基本原理,研制了不同粒径的热致形状记忆智能型堵漏剂(密度为1.16 g/cm3),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折叠-展开"形状记忆测试方法,实验评价了其分子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形状记忆性能;测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颗粒膨胀及力学性能;开展了长裂缝封堵模拟实验,探讨了裂缝封堵机理。结果表明,热致形状记忆堵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依据漏层温度进行调控(72.86~102.35℃),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大于99%;高温高压条件下(120℃、20 MPa)颗粒D90增长率大于40%,激活后抗压强度高,有利于在裂缝中自适应架桥封堵。热致形状记忆堵漏剂激活前为片状,易进入裂缝,达到激活温度后膨胀至立方体块状的三维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可自适应匹配漏层裂缝宽度,封堵效率高,采用一套封堵工作液配方即可成功封堵3~5 mm不同开度共存裂缝,实现温敏、自适应、高效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0.
热致形状记忆“智能”型堵漏剂的制备与特性实验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裂缝性漏失是钻井工程中的世界性难题,具有裂缝开度不明确、堵漏效率低等特点。传统的桥接堵漏材料对裂缝开度敏感性较强,难以实现有效的自适应架桥封堵。基于形状记忆智能材料学科新进展,利用"热-机械变形"基本原理,研制了不同粒径的热致形状记忆智能型堵漏剂(密度为1.16 g/cm3),借助傅里叶红外光谱仪、差示扫描量热仪和"折叠-展开"形状记忆测试方法,实验评价了其分子结构、玻璃化转变温度和形状记忆性能;测试了高温高压条件下颗粒膨胀及力学性能;开展了长裂缝封堵模拟实验,探讨了裂缝封堵机理。结果表明,热致形状记忆堵漏剂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可依据漏层温度进行调控(72.86~102.35℃),形状固定率和回复率大于99%;高温高压条件下(120℃、20 MPa)颗粒D90增长率大于40%,激活后抗压强度高,有利于在裂缝中自适应架桥封堵。热致形状记忆堵漏剂激活前为片状,易进入裂缝,达到激活温度后膨胀至立方体块状的三维结构,在一定范围内可自适应匹配漏层裂缝宽度,封堵效率高,采用一套封堵工作液配方即可成功封堵3~5 mm不同开度共存裂缝,实现温敏、自适应、高效封堵作用。  相似文献   

11.
热失重分析仪在高聚物材料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热重分析仪(TG)研究了聚丙烯催化剂载体、橡胶及橡胶制品和组成复杂材料的热解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选择合适的温度、升温速率和样品测定气氛,就可以测定聚合物配方中的主要成分。采用TG法可在短时间内得到混合物各组分的近似含量,有助于在未知材料剖析中组成的推断和生产中对聚合物组分的检测。  相似文献   

12.
国内外重油加工技术新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国内外重油加工技术的新进展,详细分析了减粘裂化工艺、溶剂脱沥青技术、延迟焦化技术等工艺的特点。通过对多种工艺技术的对比分析,认为FCC技术作为重油加工的主体技术,在未来炼油工艺中还将继续发挥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国内外聚合物驱水质研究概述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8  
介绍了国内外由于水质因素对聚合物溶液粘度影响的研究情况,重点对其溶解氧、矿化度、pH值和化学剂等影响因素进行了论述,结果表明,这些因素都一定程度的影响着驱油用聚合物溶液 粘度的稳定性,改善配注水的水质状况对聚合物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下二门油田注聚区块不同生产阶段所采用的各种动态调整技术进行了研究和探讨,现场应用效果良好,提高了聚驱开发效果,对其它同类油田的聚驱开发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5.
聚合物溶液在驱油过程中对盲端类残余油的弹性作用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3  
从微观驱油实验出发,研究了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定量分析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在驱油过程中对残余油的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对于油湿盲端,随着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增加,盲端类残余油的驱油效率提高.对于水湿“盲端”,聚合物溶液不能提高不可动残余油的驱替效率.如果“盲端”处的残余油为可动油,或有其他油滴流入“盲端”与残余油聚并,即可形成较大的可动油滴,用粘弹性流体驱替,可使“盲端”处残余油饱和度降低.对仿真类孔隙介质,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均可提高微观驱油效率.  相似文献   

16.
天然气化工的技术进展与发展机遇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介绍了当代天然气化工的技术进展,并结合我国天然气资源形势和能源政策,指出21世纪我国天然气化工面临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机遇。最后,对我国发展天然气化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聚合物驱区块窜流通道封堵技术界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油田开发长期强注强采形成的高渗透条带或大孔道使注聚过程中很容易发生聚合物"窜流"的现象,借助数值模拟技术,分析了地层非均质性及大孔道层位置、渗透率、厚度对聚合物驱的影响;并结合双河油田的地层特点综合分析了该区块封堵窜流通道的渗透率界限值。  相似文献   

18.
通过系统论述高分子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状态转变机理,并对其在钻井液封堵、防漏堵漏、固壁和降滤失领域的研究进展和应用进行了梳理,分析了其在钻井液领域应用中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展望了其在封堵、防漏堵漏、固壁和降滤失领域的应用前景。高分子材料作为封堵剂,可通过链纠缠、范德华力和氢键等作用,有效封堵地层微小孔隙;作为随钻防漏/堵漏剂,可通过机械互锁或化学键结合等作用黏连架桥,形成高强度胶结封堵层;作为固壁剂,可通过高分子链扩散、纠缠、静电和氢键等作用吸附聚集于井壁和微裂缝,维持井壁稳定;作为降滤失剂,可与黏土、聚合物协同作用,在井壁形成一层致密的高强度滤饼,降低钻井液滤失量。高分子材料在钻井液领域的研究将进一步促进钻井液处理剂技术的飞速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