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通过分析有色金属工业的碳排放现状,指出碳排放主要发生在冶炼环节,尤其是铝冶炼环节,并提出了有色金属工业实现碳中和的三个主要途径:使用清洁能源、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发展CCUS技术.其中,氢能是有色金属工业清洁能源的首选;提高能源利用率可通过开发新工艺和淘汰落后工艺、提升关键设备设计制造水平、发展热能梯级利用技术来实现....  相似文献   

2.
 从钢铁制造流程的属性和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出发,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和钢铁制造流程的能源转换机制,得出能源转换过程必然伴随能量的耗散,因此应尽量减少能源转换次数,并指出在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与碳素能量流相伴而行,而碳素能量流与铁素物质流则时合时分。还构建了一个年产290万t的棒线材流程企业,计算了该流程的余热余能资源量及回收利用情况,并剖析了该流程的能源利用效率。最后指出高效回收利用余热余能和构建合理的物质流网络和能量流网络及两者协同优化的能源管控中心是提高钢铁企业能源利用效率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3.
基于生命周期理论,根据能源内含阶段的能源消耗碳排放情况,提出能源消耗碳排放内含系数量化能源内含阶段碳排放,结合中国现有统计年鉴数据,计算得到2005-2007年部分能源消耗碳排放内含系数,煤炭和石油产品为1.04~1.08,天然气和火电约为1.4和3.1.通过对中国3种水泥产品生产过程能耗分析,熟料烧成和煤炭消耗分别为过程和能源种类碳排放大户,从水泥生产碳排放量看,P1525和P0425水泥比PS325水泥高50%和35%,通过计算,3种水泥产品生产二氧化碳排放量为295.4~445.6 kg/t水泥.  相似文献   

4.
识别碳减排关键部门和领域,为“双碳”目标实施提供经验借鉴,从能源供给侧视角,基于电热分摊原则,对2005—2019年中国能源消费直接碳排放和责任碳排放进行测算,并比较两者动态变化趋势和差异性。结果表明:首先,中国能源消费量具有一定的刚性,能源结构优化效果明显,碳排放量处于高位平台期,碳达峰可期,碳中和任重道远。其次,各行业直接碳排放与责任碳排放存在较大的差异性,碳减排的重点部门已经发生变化。提出了妥善处理碳达峰、碳中和的关系、提倡低碳生产生活模式、从能源供给侧和需求侧促进能源结构优化、明确各行业能源碳排放核算口径等启示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以某沿海钢铁厂2012年1~9月份基础能源数据为例,以钢铁制造和能源作业两条主线为引导,剖析钢铁厂的能源结构,并提出一种能源利用与转换效率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6.
宝钢能源优化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宝钢生产系统和能源转换系统的特点,分工序按不同物流和不同种类能源分别建立了物流方程和能源方程,同时考虑了能源转换系统调节和缓冲作用并建立了相应的方程。优化计算表明,废品物流对节能效果影响比返回物流的影响大。该企业在减小废品率和返回率方面的最大节能潜力为58.42万吨标煤,占总能耗的7.9%。优化方案可节能37.6万吨标煤。  相似文献   

7.
刘飞  蔡九菊  董辉 《工业炉》2011,33(3):33-35,51
热电厂是钢铁企业重要的能源生产部门,热电联产的碳排放量关系到整个企业碳减排成效。采用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量指标,结合分析来评价热电厂的碳排放量,将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量分解成最小排放量和附加排放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联产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有利于实现钢铁企业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8.
热电厂是钢铁企业重要的能源生产部门,热电联产的碳排放量关系到整个企业碳减排成效。采用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量指标结合火用分析来评价热电厂的碳排放量,将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量分解成最小排放量和附加排放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联产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提高能源转换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有利于实现钢铁企业减少碳排放。  相似文献   

9.
张琦  刘帅  徐化岩  孟志权  王刚  许石 《钢铁》2019,54(10):125-133
 能源管控系统是国家工信部推出的节能减排先进适用技术之一,也是企业实现能源精细化管理的重要措施。综述了钢铁企业能源管控系统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针对能源管控系统核心功能展开进一步分析,从基础能源管理到能效分析与评价、能源供需预测与优化分配、多能源介质耦合优化调度及辅助决策,以及碳排放分析等核心功能,旨在推进中国钢铁工业能源管控系统的进一步完善,促进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更好地发挥能源精细化管理作用,为企业节能减排做出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10.
钢铁企业余热资源高效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毅  史德明 《钢铁》2011,46(10):88-93,98
钢铁工业是能耗大户,采取措施充分提高企业的余热资源的回收利用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了钢铁企业余热资源分布及回收利用方式,结合马钢在烧结余热回收、转炉汽化蒸汽发电等方面的实践经验,分析提出了钢铁企业发挥能源转换功能、高效利用余热资源技术的前期研究结果及推广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新能源汽车最主要的部件是动力电池、电动机和能源转换控制系统。对于有色金属行业而言,新能源汽车在动力电池方面为有色金属中的镍、锂和稀土等金属带来了强劲的提升空间,将它们从传统的局限中升级变身成为能源金属。  相似文献   

12.
钢铁联合企业能源循环利用的分析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浏  干勇  张江铃  李菁 《钢铁》2006,41(6):1-4
以全面分析生产热轧板材钢铁联合企业中的能量平衡为基础,详细讨论了该类钢铁企业内部的各种余热资源、二次能源的回收方法和回收率,分析了二次能源的转换效率.提出了该类钢铁联合企业实现能源循环利用的发展模式和今后应采取的主要节能措施.  相似文献   

13.
《稀土》2015,(2):85
<正>在中国环保压力不断增加的形势下,调整能源结构,提高新能源利用比重成为业界的共识。太阳能光伏电池能够提供清洁的能源,是新能源领域的重要发展方向,进一步提高太阳能的利用效率为人类所期待。已经实用化的硅基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通常在15%~20%之间,要想获得进一步的提高极为困难。据报道,目前国内研发的稀土光谱转换材料可将太阳能电池的光电转换效率提高1.5%~1.8%,日本可将光电转换效率提高到  相似文献   

14.
刘飞  蔡九菊 《中国冶金》2012,22(3):39-41
冶金企业自备热电厂除为冶金企业生产提供必要的电力以外,还向企业及周边热用户提供热能,采用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量指标结合火用 分析来评价热电联产的碳排放特性,将单位能源产品碳排放指标分解成最小排放量和附加排放量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热电联产通过能源梯级利用,提高总体能源转换效率,减少化石能源使用,有利于实现碳减排。  相似文献   

15.
《有色冶金节能》2015,(5):61-61
截至6月5日,北京市碳配额共成交1192笔,成交量超过430.04万t,累计成交额约20078.71万元,突破两亿元大关,位列7个试点省市前列。经第三方核查后,北京有543家企业或单位被纳入2014年度重点排放单位,通过建立碳排放总量控制下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重点排放单位可以开展能源审计、加强能源管控、实施节能技改、推进清洁生产、建设能源管理体系和碳排放管理等措施,切实减少了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并利用市场交易获得了减排收益。  相似文献   

16.
"新能源"是化解人类文明延续危机的重要手段,具体到"新能源汽车"这一工业产物上,"新能源"被演化成一个内涵丰富的技术概念,而非单纯的物质概念和能量概念。一方面,"新能源"仍然属于能源范畴,它具有物理意义上的"物质形态"和化学意义上的"能量转换"特征,如潮汐能、生物能等新能源,在广义的能源范畴内与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本质相近。但另一方面,"新能源"具备更高的科技优势禀赋,将风能、水能、潮汐能及生物能等新能源转化为电能,从而摆脱了不可再生能源的制约。  相似文献   

17.
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网络模型仿真及组态的研究与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钢铁企业为研究对象,以各工序及设备间的物质流、能量流及其产消转换关系为基础,把整个钢铁企业划分为五个子系统:生产系统、能源转换系统、回收系统、库存系统、连接系统,分别建立了能源产消单元模型,接着建立了整个企业的能源系统网络模型,并定义了其形式化模型,然后设计开发了用于钢铁企业能源仿真的工厂组态软件。针对某钢铁企业能源系统的现状,利用所开发的组态软件,设计出能源系统的组态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对仿真模型和组态软件进行了验证,仿真数据与实际数据误差较小,能够反映企业能源产消现状。  相似文献   

18.
就新建千万吨钢铁基地科学利用能源提出基本设想,并提出加强能源技术设计研究和强化能源科学管理研究工作,对于钢铁主体工艺技术节能、能源介质系统节能、总图物流优化节能、资源综合利用节能等方面的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减少碳排放、提高能源利用及转化效率可显著提升新建钢铁基地的综合竞争力。  相似文献   

19.
论太钢低碳能源发展战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森 《冶金动力》2011,(5):83-84
结合当前国际国内低碳经济发展形势,着重分析太钢能源结构和特点,根据现有太钢能源利用与发展情况,描绘出太钢今后能源低碳发展的路线图,使太钢尽快在减碳排放的竞争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20.
铝电解工业作为能源型产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二氧化碳,大量火电消耗亦会导致大量二氧化碳排放,但其碳排放核算边界、核算方法等尚存在诸多不明晰之处。分析了铝电解工业碳排放核算现状,确立了铝电解不同生产阶段中碳排放分别核算、加和求总的核算原则,分别列出了焙烧启动过程碳排放、正常电解过程中预焙阳极消耗碳排放和能源消耗间接碳排放、阳极效应过程碳排放以及铝电解碳排放总量核算公式,并选取相关数据进行了实际核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