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蒲德忠 《炼铁》1989,8(6):58-59
我厂2号高炉(185m)于1989年2月3日休风。原计划休风15天,由于焦炭供应紧张,被迫超计划休风19天,定于3月8日复风开炉。当时炉腰、炉腹表面温度已接近环境温度(约20℃)。各风口区部分焦炭已燃烧成灰。铁口平面上有300~600mm 的渣铁冷凝层。炉顶料面比休风时下降500mm。依据《炼铁》1988年第6期报道的“爆  相似文献   

2.
Hgle  FW  胡光潜 《武钢技术》1989,(4):14-20
一、前言 1985年2月的下半月,13号高炉曾连续发生两次事故休风。在超过150小时的非计划休风期间,该高炉已处于炉缸冻结和三个铁口与风口之间无法贯通的状况。为了使渣、铁能重新从熔化区流到铁口区,将氧枪、Durfee管和氧-燃料燃烧器插进2号铁口,来熔化和排放炉缸中凝结的物料。1985年2月23日,上述措施取得成效,位于2号铁口正上方的9号风口开始不涌渣。随着凝结渣、铁的熔化,高炉风量不断增大,至1985年3月1日,共打开了9个风口。当发觉2号铁口有水时,进行了休风,想要打开另外的一些  相似文献   

3.
对新钢7号高炉第6次空料线喷涂造衬生产实践进行了总结。此次喷涂平均喷涂厚度227 mm,休风44 h后顺利开炉,第二天炉况转顺,风口全开,达到了安全停炉、按时喷涂、快速开炉、改善指标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何艳红  罗向峰  王俊清 《炼铁》2002,21(3):35-36
邯钢3号高炉(294 m~3)于2001年11月19日6:30~11月25日15:58闷炉小修。闷炉时间共计6天568分钟。这次小修闷炉、复风操作均取了成功,复风过程中未发生风口烧穿、放炮、铁口难开等重大事故。只是考虑炼钢设备检修,铁水过剩,减慢了开风口进程。从送风到达产共用了5天时间。  相似文献   

5.
毛锐 《炼铁》2002,21(5):34-36
1 概况 水钢1号高炉原为633 m~3,12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于2001年1月30日停炉大修。大修扩容改造后,炉容为788 m~3,16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并于5月10日开炉投产。改造设计时采用了一系列新技术、新设备,如:PWⅡ型无料钟炉顶,水冷炉底,自焙炭砖+陶瓷杯炉缸。另外内燃式热风炉加高6.4 m,增加了蓄热面积,热风炉增加了煤气和空气双预热装置。炉前系统增加了除尘系统,使用了液压开铁口机。1号高炉改造前后内型参数见表1,热风炉参数见表2。  相似文献   

6.
涟钢四号高炉(320m2)于2007年2月5日6时50分开始顽固悬料,历时36个小时,经过多次人工坐料(包括休风坐料)才坐料成功。恢复期间的风口灌渣,风口烧穿,主沟堆积,反复休风等诸多因素影响了炉况的正常恢复。期间采用了萤石洗炉,堵风口,改变布料矩阵,改善原燃料质量,缩小矿批,调整负荷,降低炉渣碱度及高压氧枪轮番烧铁口等措施,历时3天多,才恢复正常炉况。  相似文献   

7.
刘元意 《炼铁》1997,16(3):43-44
莱钢2号高炉(750 m~3)1994年达产后,及时把工作重点转移到节焦降耗上。由于高炉具有炉型矮胖、炉缸大、风口多的特点,为保证吹透中心,1995年将6个风口由Φ130 mm改成Φ120 mm(原来18个风口全部是Φ130 mm)。进入 1996年,又分批将 5个Φ130 mm的风口换成Φ120 mm的小风口,但仍然不太理想,一直保持堵1~2个风  相似文献   

8.
张有德  何艳红  崔岩  刘永久 《炼铁》2003,22(4):38-40
1 概况 邯钢6号高炉有效容积380m~3,1个铁口,1个渣口,14个风口。采用料车上料,料钟布料。高炉冷却结构情况如下:炉缸为光面冷却壁;炉腹和炉腰为镶砖冷却壁;炉身一、二层也是镶砖冷却壁,但炉身三层和四层为带凸台的镶砖冷却壁。冷却壁材质均为普通铸  相似文献   

9.
包头钢铁公司3号高炉(1800m~3)于1988年7月6日停炉进行大修改造,经过半年紧张施工于1989年1月6日点火送风,1月7日顺利出铁。该高炉设有2个铁口(其夹角为30°)、1个渣口、24个风口。出铁场设有30t 推力的液压泥炮、折叠式液压堵渣机和液压摇动流咀,铁水主沟采用水冷方式。高炉为岛式布置,炉体为钢结构大框架。风、渣、铁口区采用异型大块炭砖砌筑,其中有3个风口试用氮化硅结合的炭化硅砖。炉底为炭砖综合水冷炉底结构。炉顶为并罐无料钟装置,通过受料漏斗下方翻板向左、右料罐装料。料罐有效容积  相似文献   

10.
潘一凡 《炼铁》1995,14(6):46-46
1994年10月25日杭钢1号高炉(342m~3)发生炉缸烧穿事故,从铁口左侧下方流出铁水及渣液约70余t。烧穿部位位于铁口中心线左侧800mm,铁口中心线以下450mm处,即炉缸第一层23号、24号冷却壁与炉缸第二层23号、24号冷却壁交界处。共计烧坏第一层23号、24号,第二层23号、24号、1号冷却壁5块,休风131h,影响产量4000余t。据分析,此次炉缸烧穿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11.
泰钢炼铁厂1#、3#、4#、5#高炉大修、中修采用了带风铁口开炉法,解决了开炉首炉铁口难开的技术难题.即用通风管代替导火管,在高炉送风点火前就向炉内通压缩空气,保持通风压力大于炉内热风压力,直至第1炉渣铁流出,不再使用氧气烧铁口,改善了操作环境,节省了大量人力物力,经济效益显著.  相似文献   

12.
肖志红 《炼铁》1995,14(2):56-57
武钢 2号高炉 (1536m~3),炉缸直径8900mm,Hu/D=3.0,设有24个风口、2个渣口、1个铁口,属于典型的多风口矮胖型高炉。近三年来,2号高炉所用的原燃料质量不太理想。烧结矿转鼓指数低,粒度小,<10mm的细粒烧结矿的比例最高达38.0%,平均为30%左右,<5mm的细粒烧结矿的比例在10%以上;焦炭粒度不均匀,强度较差,尤其是随着5号高炉的投产,焦炭供应紧  相似文献   

13.
迟臣焕 《炼铁》1999,18(2):44-45
1 前言 本钢二铁厂4号高炉(1070m~3)设有1个铁口,2个渣口,16个风口,原燃料不过筛,采用料罐上料。1992年高炉大修时,对影响高炉寿命的部位进行了改造,如:在炉身下部到炉腰之间增加了5段扁水箱,砖衬改用  相似文献   

14.
赵颖  吕文  金兆宇  王迎光  王雪峰 《炼铁》2023,(5):36-39+44
安钢2号高炉因软水供水总管焊缝突然爆裂被迫紧急休风,导致铜冷却壁水管断裂发生大量漏水,最终造成炉内积存大量渣铁、风口前黏结4m厚渣铁层的炉缸冻结事故。炉缸冻结的处理过程分为休风处理风口铁口阶段和送风恢复炉况阶段。在送风阶段,为加快炉况恢复,采用了打破常规的炉内操作综合调整手段,主要操作特点是富氧快、富氧率高,喷煤快,开风口快,分批、集中、足量加入净焦,送风后仅用4天多的时间,炉况基本恢复正常,并实现了风口零烧漏。  相似文献   

15.
任立军  魏红旗 《炼铁》2011,30(2):26-29
对首钢京唐1号高炉成功处理长时间无计划休风的经验进行了总结.主要经验是:休风期间采取保温措施;送风后采取尽早富氧喷煤、使用最高风温等强提温措施;初期投入4个铁口处理低温渣铁;先以少量风口送风,在出铁正常后尽早全开风口作业;平衡好热风炉保温和点火送风的高炉煤气用量,保证送风时热风炉正常点火和提供尽可能高的风温.  相似文献   

16.
安钢6号高炉长期休风33.5 h计划检修,送风后近9 h恢复正常生产,整个过程避免了风口烧坏事故。本文对这次休复风操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全开风口送风等恢复炉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为更换布料溜槽,济钢3#1 750 m3高炉进行了16h的休复风操作.休风前进行分段调整焦比,降低配料碱度并适当提高生铁含Si量等准备,确保炉况顺行,炉缸状态良好.休风后合理压料,确保在规定时间内安全更换布料溜槽安全地更换.复风采用全开风口操作,通过合理控制风量、风温、喷煤及出铁等关键环节,实现了复风后炉况快速恢复.  相似文献   

18.
包钢1513m^3高炉开炉及达产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韩志刚  苏俊峰  石世斌 《炼铁》2001,20(6):36-38
1 概述 包钢2号高炉1998年停炉中修,更换了破损的冷却壁和风口大套下沿以上砖衬。由于公司生产组织原因,中修后将近3年一直处于停炉状态。该炉有效容积1513m~3,钟式炉顶,高径比2.920,属传统瘦长型高炉。设有18个风口,1个铁口,在高炉中修停炉期间,热风炉凉炉未作检修。由于中修未放残铁,经实测炉缸约有350 mm厚的凝铁,考虑  相似文献   

19.
炼铁新厂1#2000m^3高炉于2007年6月25日降料线停炉,经过B1段冷却壁的更换、炉缸铁口处理、风口调整、装料等准备工作后,2007年7月6日点火开炉,5天后顺利达产,基本实现了稳产、高产。  相似文献   

20.
北钢2#高炉封炉33天,送风后近32 h恢复正常生产,整个过程避免了炉凉烧坏事故,本文对这次休复风操作进行了总结,并分析了全开风口送风等恢复炉况的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