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们怎样理解城市和建筑,决定了他们看待、谈论和营造城市的眼界。城市并非一种单纯的物质存在,它更是一种文化环境;作为文化传播中仅次于语言的一项最宝贵的集体发明.城市为人类带来了广泛的接触和伟大的交流,它促进了人类的进化。文章强调城市建设中正确价值观念和取向的重要性.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城市文化与开放环境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2.
我们正处于一个商品经济蓬勃发展的时代,“品牌”这一代表商品形象的新名词已越来越为有远见卓识的商品经营者们所重视。而从广义上讲,城市文化发展之终授目标,也正是创造该城市自己的“品牌”。城市的品稗当然包含面根广,如地方特色、风土人情、资源及文化等,而作为城市重要“硬件”的城市建筑,却能从根大一个侧面反映出城市的品牌。作为城市建筑,其风格特点将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外在形象,所以城市建筑文化的创造,也即是城市外在形象的创造,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自1992年开始的“国家园林城市”的创建活动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城市园林绿化事业和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快速发展。为进一步推动园林城市发展,促进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利用环境生态学原理来规划、建设和管理城市,进一步完善城市绿地系统,有效防治和减少城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噪声污染和各种废弃物,实施清洁生产、绿色交通、绿色建筑,促进城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使环境更加清洁、安全、优美、舒适,建设部下发《关于印发创建“生态园林城市”实施意见的通知》(建城[2004]98号),决定从2004年起始评“生态园林城市”,积极引导城市发展建设向“生态园林城市”目标迈进。  相似文献   

4.
唐彧 《城乡建设》2006,(9):26-27
南外滩·海琪园获得"2004年上海优秀住宅工程小区设计项目一等奖".项目位于上海中山南路以西,白渡路以南,是浦江西岸规划重点区域董家渡高级住区的起点.基地向北可远眺外滩建筑群和小陆家嘴金融区,向东隔规划中低层绿化休闲带与浦江相望,拥有极优越的地理位置和景观环境.随着南外滩综合开发的启动,旧城改造承担着塑造浦江两岸城市空间和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新形象的历史重任,因此,如何在实现环境资源优势最大化的同时,创造一个有利于城市良性发展的沿江建筑群体和城市空间是海琪园设计的宗旨.  相似文献   

5.
当居室的灯光延伸到城市照明的概念,它能代表这个城市未来的蓝图吗?当国内每个城市都在大讲可持续性发展这个话题,那么照明这个元素在其中起到什么作用呢?  相似文献   

6.
面对新世纪,我们正置身于一系列的社会经济改革之中,城市建设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面临着更为艰巨而复杂的任务.为此,本文以湖南岳阳市为例,探索现代化城市建设的新思路,认为应该实施好"精心建设、精心经营、精心管理"三大战略.  相似文献   

7.
《城建监察》2010,(9):1-1
城管工作与社会接触面广,关系到千家万户,管理与执法行为直接影响到环境的舒适度、群众的满意度、政府的信誉度和社会的和谐度,城市管理与执法工作做到位了,可以化解社会矛盾,抚平群众怨气,有利于各阶层的和谐相处。如何在具体的城市管理与行政执法工作实践中体现作为,用科学发展观的理念来建立一支“政府需要、人民满意、社会认可、百姓喜欢”的城管执法队伍,应重点把好以下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8.
针对城市小汽车数量快速增加带来的居住区交通环境问题,阐述了以人为中心的人·车·路三者的关系,就城市居住区道路与居民户外活动特点,以及汽车对居住区道路和居民的影响作了论述,并提出建立居住区道路复合空间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本文对生态城市的内涵进行了剖析,提出生态城市应体现“生态性”的同时,对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理论研究及实践进展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生态城市建设的特点,以及我国生态城市建设可能面临的挑战。  相似文献   

10.
《风景园林》2009,(5):42-43
在当代农村盲目以城市为目标的发展进程中,"冰冷城市化"的问题普遍而严重。作品《水乡·桑田·新农村》正是看到了社会发展的现状,聚焦在社会发展与景观规划的交集,探讨乡村人居环境现代化的矛盾,寻求风景园林行业对社会进步的解决之道。  相似文献   

11.
黎燕  黎湘伟 《城乡建设》2001,(11):37-39
城市文化乃城市之魂,对于一座城市的意义,不仅仅是为了提高城市知名度,也不仅仅是为了发展旅游,尽管这两种作用都很大,它终极的意义是显示一个城市的高度和精神的深度.目前,有些城市已意识到城市文化的独特作用,正经历着由城市表层的物质建设向深层的文化特色开掘方向的探索.这是一道没有统一答案的思考题,因为每个城市都有其不能被代替的个性内容.作为十堰这个新兴城市的城市规划工作者,我们有责任去思考并完成这个思考题.  相似文献   

12.
萨斯基娅·萨森(Saskia Sassen):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社会学教授,哥伦比亚大学全球思想委员会成员,英国伦敦经济学院访问教授,美国外交委员会成员,美国国家科学院城市小组成员。萨森教授是当前全球化与全球城市研究领域最知名、最活跃的专家之一,在全球范围内积极研究、实践、著述、演说,身体力行其全球化思想。1991年,萨森出版《全球城市》(The Global City)一书,首次提出和定义全球城市概念,并积极推行这一概念使之得到了广泛认可和接受。《全球城市》为萨森赢得巨大声誉,奠定了她在这一研究领域的领先地位。此书2001年再版,已有中文译本。萨森个人成长、教育和工作经历跨越欧洲、南美和北美,在五种语言环境中长大,学术背景也很多元,涉及哲学、社会学、文学、政治学和经济学等学科。  相似文献   

13.
建筑是人类安居生存、生活、工作的场所,人造的具有美感的表现。建筑是人类历史进程的最具表现的历史见证,它给人们以记忆、情感、智慧的见证。科技的进步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也推动了建筑的更新。建筑本身是一种景,客观、主观上供人欣赏观看。建筑,建筑群,城市是人类的聚居(Human Settlement)。它构成了一种有地区特点的人造环境,人造的融合在自然的环境中,不断改变人们对整体环境的感受,人们又评价出“真”“善”“美”或“假”“恶”“丑”,互相比较,或各相参半。  相似文献   

14.
新·趋势     
新年轮——盘点,思考,为了赢未来。我们的时代——节日狂欢与恐怖袭击:暴富与赤贫;现实与虚拟——一个多极世界!我们的城市——被政府的雄心与市民的热望围绕,我们在造城,在围城!中国城市在迅速扁平化、概念化、机械化、乌托邦化——城市在”过度”规划化!明日城市,路在何方?平面走向立体——二维走向三维。当代城市在高速环路中一圈圈迅速水平伸展。  相似文献   

15.
双边与多边,是国际关系用词,本文借用以阐述环境设计的多元性。它并非“在白纸上随心所欲作画”、受多方制约、有多种价值观,对“前后左右”、“古今中外”都要处理得体,才能做好设计。  相似文献   

16.
该文从城市动态交通、城市绿色公共空间、城市CBD体系、居住区与工业区体系结构及城市建筑体系这些方面简要地介绍了加拿大里贾纳市的城市格局。  相似文献   

17.
《风景园林》2009,(4):119-119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的地球走过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20世纪,随之而来的地球温暖化、异常气候、热岛现象,以及周围的自然和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废弃物,大气污染,水质污浊等等全球性环境问题困扰着每个国家和地区的人们。  相似文献   

18.
当我问蔡老师,能否用一两句话概括他这么多年来,从事城市公共空间研究的感悟时,他非常有感触、毫不犹豫而且可以说是有点沉重地说出上面这句话——我们的城市公共空间太少关注普通人。  相似文献   

19.
从1978年来,北京城市规划、建筑、设计、管理各方面确实全面上了一个台阶。总体水平大大提高,大家有目共睹。现在基础设施、文化设施的建设很明显取得了成效。北京的经济发展、经济结构发生很大变化,走向符合首都城市特点发展模式。现在提出从奥运三大理念走向“人文北京·科技北京·绿色北京”,转化很及时,在奥运取得的成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持续发展、进一步提升北京的城市的发展,应该说这个理念和发展方向、目标都很明确。对于北京今后的发展,后奥运时代提出目标方向实现,现在有许多工作要做,要付出很大努力。目前我最关注并认为最难的,但必须努力做、努力解决的有三方面。  相似文献   

20.
新城中心,古代城邦帝王权力的基石,现代城市全面精华的聚点,代表权威,象征荣耀,体现成就,犹如镶嵌在城市肌肤里的一颗传世美钻。城市因为“华府”而荣耀。华府是城市的功能核心,城市的经济、科技、文化、商业等在此高度集中;牵一发而动全身,华府荣,则城荣,它还是一座城市最繁华,最具经济活力,最具投资价值的领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