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导线覆冰性质分类和密度浅析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2
本文对几类主要覆冰的性质进行分类并作定义性的论述,介绍了这类注的实测密度,以及这类覆冰对架空送电线路的危害情况。通过对覆冰密度的分析,提示出雾凇和雨凇混合冻结覆冰的密度随海拔升高而减小的原因。 相似文献
3.
4.
为研究导线覆冰湿增长与覆冰参数之间的关系,确定导线覆冰厚度的增长特性,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不同直径导线进行了覆冰试验研究。通过控制覆冰试验条件,得到大量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厚度增长的试验数据,对试验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得到导线覆冰增长特性,并采用MATLAB覆冰预测仿真程序进行验证。分析了温度、风速、时间等因素对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增长特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直径导线覆冰厚度初始时刻增长较快,随着时间延长覆冰厚度呈现饱和趋势,且导线初始直径越小,增长量越大;在湿增长情况下,导线覆冰厚度与温度成反比;通过纵向对比试验数据和模型仿真发现,风速存在临界值使得导线达到最大覆冰增长速度,并且温度越低,临界风速值越大;存在导线覆冰最大直径。 相似文献
5.
导线覆冰碰冻率及最大覆冰直径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导线覆冰是与电学、热学、气象学及流体力学有关的综合物理过程。导线捕获水滴的过程可当作纯流体力学的问题来处理。通过建立过冷却水滴碰撞圆柱体导线的数字模型,分系统计算了碰撞系数的变化及其影响因素,提出了任一导线在确定的过冷却水滴大小和风速下,导线覆冰存在一最终直径;根据导线半径对碰撞率的影响,建议在重冰区输电线路设计时采用单导线或二分裂导线取代四分裂导线和多分裂导线。 相似文献
6.
7.
8.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处理技术并利用相机光学成像原理的线路覆冰厚度测量方法,利用相机小孔成像原理的测量模型,能够非常精准地测算出导线覆冰厚度。利用人工拍摄目标图像,用MATLAB仿真软件将目标图像经过图像灰度化、滤波除噪、图像增强等图像预处理后,对图像进行边缘检测,在目标覆冰导线直径方向选取一组像素坐标点,可得出像素坐标差vv’。 相似文献
9.
10.
设计了一种输电线路覆冰探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模拟导线、光纤覆冰传感器、信号处理及采集系统组成。其中,模拟导线的直径与输电线路基本一致,安装在输电线路安全距离外,用于模拟输电线路上的覆冰情况;光纤覆冰传感器是反射及散射式光强调制型传感器,安装在模拟导线的不同位置,用于检测模拟导线上多点的覆冰情况。通过模拟导线上的覆冰情况可以预测输电线路的覆冰情况。试验表明,该探测系统具有量程大、灵敏度高、结构一体化、安装方便等优点,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文章分析了几年来浙江省送电线路导体消雷器的运行情况,提出了在杆塔高度较低的送电线路上装设导体消雷器不能减少雷击跳闸率的观点,作者对搞好送电线路防雷荼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2.
高海拔、污秽、覆冰环境下超高压线路绝缘子交直流放电特性闪络电压校正研究 总被引:40,自引:29,他引:40
根据在人工气候室内对交流160kN级染污瓷质、玻璃及35KV合成绝缘子以及一种形式的直流绝缘子大量的试验研究结果,得出了绝缘子在高海拔,污秽及覆冰条件下不同绝缘子的闪络特性,并分别分析了无覆冰时不同气压,污秽对绝缘子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影响和高海拔污秽地区绝缘子覆冰量的变化对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影响;提出了不同海拔高度、污秽程度及覆冰量条件下试验中的各种绝缘子的交、直流闪络电压的初步校正公式及相应的特征指数,本文试验研究结果认为;绝缘子闪络电压随海拔升高,污秽加重和覆冰增加而呈幂函数或指数函数降低,而表征其下降速度的特征指数则与绝缘子型式,电压类别、污秽程度及覆冰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3.
14.
电力系统临界电压稳定与同步稳定极限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旨在分析电力系统临界电压稳定与同步稳定极限的内在关系。相对于电力系统的不同运行条件,文中对电压失稳域与同步失稳域进行了比较。此外,本文还对复杂电力系统中临界电压稳定与同步稳定极限的条件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变结构与参数电力系统中互感线路非对称断相故障的快速计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基于补偿原理,建立起变结构与参数电力系统中互感线路非对称断相故障 的各序通用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根据迭加原理和互易定理,提出了一种不 修改原网各序节点阻抗阵快速计算变结构与参数电力系统中互感线路非对称断 相故障的新方法。该方法具有计算量小、结果精确、各序网处理方法统一等特 点。 相似文献
16.
17.
变结构电力系统非对称断相状态分块算法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提出了分块法计算变结构电力系统非对称断相状态电气量值的新模型与新 算法。该方法综合应用了补偿法、端口等值参数修正法和线性网络特性,具有 模型精确、算法统一、计算简捷等特点,较现有方法显著地减少了计算量,是 对对称分量法分块计算及非对称状态计算的重要改进。 相似文献
18.
19.
20.
本文首次推导了保留结构模型下临界切除时间对发电机出力灵敏度的解析表达式,详细地给出了用势能界面法(PEBS)求临界切除时间灵敏度的计算方法和过程。根据此灵敏度,可求出临界切除时间与发电机有功出力之间的关系,对系统进行暂态稳定预防控制,以提高系统的暂态稳定性。对两个试验系统计算的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