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为在不影响产量的前提下提高精矿品位,二峰山选厂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高频细筛改造方案,对原流程进行了改造,即将原磁选精矿用细筛控制粒度,细筛筛上再磨再选。改造方案实施后,精矿品位由63.04%提高到65.25%,原矿处理量比原来提高了15%,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2.
针对唐山建龙实业集团总公司桦甸铁矿选矿厂生产中存在的技术问题,经过多次研究论证,确定了14项重点技改项目。应用高新技术成果对碎矿、磨矿、分级、滋选、过滤等传统生产工艺和设备进行了全面改造。实践表明,提高了选矿厂的生产指标和技术水平,铁精矿品位由原64.50%提高到68.30%,尾矿品位由原6.50%降为4.30%,金属回收率由原88.96%提高到92.90%;并增产增效,人均产量和人均效益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相似文献   

3.
由于氰渣选铅银原品位下降,铅精矿品位低。对浮选精矿采用高矿浆浓度下添加A剂预先搅拌处理.浮精低浓度再选工艺,可有效消除泡沫发粘的负面影响,提高精矿质量,该工艺投产后铅精品位提高了9.44%,铅回收率提高了12%,银回收率提高了20.17%,全年增效90万元以上,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4.
2008年3月,河南灵宝金源第二分公司选矿厂实施了浸吸工艺改造,在不增加新设备的情况下.更好地完善了生产工艺,选矿回收率由2月的89.52%提高到目前的91.25%。该选矿厂原设计的炭浆吸附工艺中,浸出和吸附工段是分开的,随着生产能力不断提高.原有的浸吸工艺已不能满足生产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采用自制的短锥旋风除尘器系统对粉煤灰中的炭进行回收试验,取得了较好效果,粉煤灰沉砂可燃物的含量由原灰的29.42%提高到40.86%,采出率为56.76%。  相似文献   

6.
提高某难选氧化铜矿石铜回收率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周源  艾光华 《金属矿山》2005,(10):44-46
针对某铜硫矿原选铜药剂制度不适应新矿源高硫难选氧化铜矿石的性质,致使铜回收率仅53%左右的现状,采用先添加硫化剂硫化,再以丁黄药+羟肟酸+煤油组合捕收剂强化捕收的新药剂制度,可以大幅度地提高该难选氧化铜矿石的分选指标,小型试验铜回收率可达79.47%,工业试验结果与原生产指标相比,回收率提高20.54个百分点,同时精矿铜品位提高1.04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7.
采用SLon-1500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代替原流程中的离心选矿机祖选作业。提高铁精矿品位0.66%,降低尾矿品位5.71%,提高金属回收率18.56%,对-10μm铁矿物回收率达到88.84%,有效地回收了微细粒级铁矿物。  相似文献   

8.
本文针对密地选矿厂球磨机处理量下降,从原矿性质变化着手,进行了磨矿分级工艺流程的探讨.初步实践表明,采用磨矿分级-旋流筛-磁选-高频振动细筛-磁选工艺流程,球磨机处理量平均提高17.91t/台·h,铁精矿品位可保证在51.50%以上.目前已推广了2个系列采用该流程.  相似文献   

9.
采用SLon-1500型立环脉动高梯度磁选机代替原流程中的离心选矿机粗选作业,提高铁精矿品位0.66%,降低尾矿品位5.71%,提高金属回收率18.56%,对-10μm铁矿物回收率达到88.84%,有效地回收了微细粒级铁矿物。  相似文献   

10.
提高云南昭通地区铅锌矿铅锌回收率的工艺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云南昭通地区铅锌矿选矿工艺进行了研究,该矿原矿含铅2%—5%,锌9%—14%。原生产技术指标为铅精矿品位41.93%、回收率72.39%,锌精矿品位51.23%、回收率69.69%。通过对原矿性质的研究和选矿试验,确定了磨矿粒度为70%-200目,改变了生产工艺流程结构,并辅以合适的硫铁矿抑制剂,将原铅、硫分选后的硫精矿进一步扫选,回收部分铅,并增加了硫精矿中回收锌的作业,所得锌粗精矿并入锌精选作业,此工艺流程应用于生产的生产技术指标为:铅精矿品位42.80%、回收率80.88%,锌精矿品位53.64%、回收率81.07%。获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低品位铜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某低品位铜矿石的选别工艺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浮选条件试验,确定采用一段粗磨(细度-74μm含量占51%)丢尾、闪速浮铜、铜硫混浮再磨分选流程,得到了含铜品位31.17%、铜回收率93.53%、伴生金回收率52.17%的铜精矿和含硫43.2%、回收率44.31%的硫精矿。结果表明,此选别工艺可有效处理该低品位铜矿石。  相似文献   

12.
DESIGNSANDPRACTICESOFNEWFLOTATIONSEPARATIONFLOWSHEETSOFSULPHIDEORESWangDianzuo(memberofAcademiaSinica)BeijingGeneralResearchI...  相似文献   

13.
浸出—萃取—电积铜生产技术在云南省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浸出-萃取-电积法生产铜的技术特点、工艺流程和铜溶剂萃取技术工业化的基本条件。介绍该项技术在云南省的应用、发展情况。详细分析了此类中、小型工厂的投资、生产成本和经济效益。实践证明,在我国众多地处偏远的中、小矿山,运用浸出-萃取-电积技术生产优质电铜是行之有效的途径,必将得到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难选复杂铜矿石选矿工艺探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安徽某铜硫矿石黄铜矿与脉石关系密切,以中、细粒嵌布为主的粗、中、细、微极不均匀嵌布,现采用优先选铜—选硫工艺,生产指标不理想,通过试验研究,对工艺流程进行优化,研制高效铜捕收剂BJA,铜中矿选择性再磨,有利于细粒级铜矿物的回收,铜回收率提高2.04%,使用新型硫抑制剂B1低碱度下实现铜硫分离,并且有利于后续作业回收硫矿物,B1无毒,药剂成本与石灰工艺比较基本持平,矿山外排废水碱度将降低。  相似文献   

15.
广西某高砷铜锌矿选矿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根据矿物特性,对广西某地高砷铜锌矿进行了浮选分离研究,采用脱碳-优先选铜-锌硫混浮分离的工艺流程,利用FN作砷矿物的抑制剂,有效地解决了铜、锌精矿含砷高的问题。试验获得了铜、锌精矿含砷分别为0.26%、0.18%,铜、锌精矿回收率分别达80.23%、90.24%。  相似文献   

16.
针对该矿浮选精矿品位及回收率偏低的现实,通过提高磨矿细度,铜精矿品位提高1.94%,铜回收率提高3.32%,每年多回收铜540t,增加利润1800多万元,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7.
某难选铜矿浮选新工艺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研究矿石性质的基础上,通过大量、详细的试验,确定了与该矿相适宜的选别工艺流程。采用粗磨—选择性浮选—中矿再磨再选工艺流程获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指标,铜精矿品位达21.69%,回收率82.82%。为该类铜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提供了较好的工艺技术。  相似文献   

18.
新疆某铜矿选矿工艺流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疆某铜矿石含铜0.52%、含硫1.62%。优先浮选流程试验采用AP作捕收剂,获得了铜品位24.41%、回收率90.04%的铜精矿。混合浮选流程试验采用BK404作捕收剂,获得了铜品位24.59%、铜回收率91.28%的铜精矿。对两种工艺流程进行了对比分析。  相似文献   

19.
针对生产现场锌硫分离作业尾矿作为二次资源浮选回收铜及有价元素金银进行了试验研究,锌硫分离尾矿经一次粗选、三次精选、两次扫选获得铜品位为13.78%的铜精矿、铜回收率为62.28%,铜精矿含金、银品位分别为1.10g/t和335.32g/t、回收率分别为10.74%和32.01%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20.
李贤 《矿冶工程》2011,31(5):46-49
对某含铜0.31%的菱铁矿进行了综合回收铜的选矿试验研究。采用优先浮选工艺可以获得铜精矿产率1.25%、品位20.71%、回收率83.51%的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