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殷瑞钰 《钢铁》2004,39(8):9-16
强调在新世纪里中国钢铁企业要注意研究钢铁制造流程的功能,指出制造(生产)流程对钢厂的生存和发展有着广泛的关联度和综合影响力,制造流程的结构优化是钢厂增强市场竞争力和拓展社会经济功能的有效手段。简要地叙述了钢铁制造流程的构成要素是“流”、“流程网络”和“程序”。“流”按一定的“程序”在“流程网络”中动态有序地、准连续地、紧凑地运行,可以实现多目标优化。讨论了中国钢铁企业生产流程优化的现状和发展方向,还就中国钢铁产品优化过程中有关炼钢、轧钢方面的问题进行了总体性探讨。在新世纪前20年,要集中有关资源加速发展薄板及其深加工产品,以实现中国钢铁产品的结构调整,同时,促进钢厂结构的优化。  相似文献   

2.
特殊钢厂的制造流程和工厂结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殷瑞钰 《特殊钢》1996,17(2):1-7
本文指出特殊钢的制造流程和工厂结构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产品结构和投资方向出发,结合工艺路线和装备配置的优化,讨论了特殊钢厂的结构变化和分类;分析、归纳了特殊钢厂结构演进的工程逻辑及其物理本质;在此基础上重点讨论了机械制造、汽车制造用钢棒/线材特钢制造流程的工序功能与工程投资问题。  相似文献   

3.
钢铁制造流程结构解析及其若干工程效应问题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0  
殷瑞钰 《钢铁》2000,35(10):1-7
结合钢铁工业的时代命题-市场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分析了钢铁制造流程的结构和流程的演进过程。归纳出钢铁制造流程中的若干工程效应,即:“瓶颈”效应及其消除:“临界-优化”与“临界-紧凑-连续/准连续”效应;“分解-集成”效应;“动脉-静脉”循环效应。最后提出了未来新一代钢厂在工程设计上的发展方向和概念。  相似文献   

4.
节能、清洁生产、绿色制造与钢铁工业的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8  
殷瑞钰 《钢铁》2002,37(8):1-8
从产品制造链、商品价值的演变出发,讨论了节能、清洁生产和钢铁工业绿色制造问题,强调了钢铁制造流程系统优化的重要性,指出钢厂环境问题的概念是要通过节能、清洁生产-绿色制造过程逐步实现环境友好。与此同时,讨论了钢厂生产流程过程中的节能、清洁生产问题和钢材及其制品的绿色度问题。最后展望了与钢铁企业有关的生态工业链和未来钢铁企业的角色。  相似文献   

5.
从开放系统、耗散结构到钢厂的能量流网络化集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殷瑞钰 《中国冶金》2010,20(8):1-14
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增强市场竞争力,钢铁工业在下一步技术转型中,应高度重视钢铁制造流程的能量流和能量流网络问题。本文在对比分析热力学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开放系统和耗散结构基本特征的基础上,从充分发挥钢厂三个功能的视角,阐述了钢铁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和碳素能量流的行为规律,提出了应注重与铁素物质流相关的碳素能量流的输入/输出特点和能量流网络构建以及相应的信息化集成调控的观点,剖析了钢铁工业节能减排的潜力,指出了提高钢厂综合竞争力和多方位服务于可持续发展社会的可能性,探讨了相关理论的建立、技术开发和工程化实施的策略等。  相似文献   

6.
钢铁企业功能拓展是实现循环经济的有效途径   总被引:18,自引:3,他引:15  
殷瑞钰  张春霞 《钢铁》2005,40(7):1-8
探讨了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属性,指出:循环经济是以“3R”为原则、以资源“闭环”利用为特征和“经济”合理为边界条件的经济。钢铁工业是我国新型工业化进程中的支柱产业,同时也应是推进循环经济的优先切入点和重要环节。根据钢铁制造流程的特点、流程演进过程和发展趋势分析表明,钢铁工业实施循环经济存在着巨大潜力,发挥钢厂的三大功能钢铁产品制造、能源转换和社会大宗废弃物处理消纳功能是钢铁企业融入循环经济社会的有效途径。最后讨论了循环经济社会中的钢厂模式。  相似文献   

7.
殷瑞钰 《钢铁》2017,52(6):1-12
 钢铁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制造业,制造流程是其物理特征。通过对钢铁制造流程内在特征的研究,阐述了对钢厂智能化的认识,探讨了推进钢厂智能化的思路及其内涵,包括智能化设计、智能化物流、智能化物质流/能量流/信息流的组织与调控、智能化经营和服务等。指出流程型智能化制造的物理系统要以动态-有序、协同-连续运行为其网络结构及程序优化的导向,并以此物理系统(流程系统)为本体与智能化信息网络系统融合,实现全厂性动态运行、管理、服务等过程的自感知、自决策、自执行和自适应。智能化钢厂的建设,需要深刻理解制造流程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构建起植根于流程运行要素及其优化的运行网络、运行程序的物理模型,进而构建全流程网络化、层次化信息流模型。钢厂智能化不只是数字信息系统,必须高度重视物理系统的研究,必须是有物理输入/输出的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和信息流网络“三网协同”的信息物理系统。钢厂智能化既要重视数字化信息网络系统的研发,更要重视制造流程(物理系统)中物质流网络、能量流网络的结构优化和运行程序优化,通过以制造流程物理系统结构优化和数字化信息系统相互融合来实现钢厂智能化。  相似文献   

8.
莫菊林 《特殊钢》1994,15(4):15-18
江苏省从本省实际出发,选择了一条发展电炉短流程钢厂的道路。结构优化包括:优化企业结构,发挥规模效益;优化结构,扩大竞争能力;优化装备结构,提高技术水平,优化品种结构,适应市场变化;从而加快了江苏省钢铁工业的发展步伐。  相似文献   

9.
我国近期钢铁工业生产流程的逐步优化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翁宇庆 《钢铁》1997,32(1):1-8
介绍了我国主要钢铁流程的操作状况,重点评述了我国实现高炉-转炉流程和电炉流程的优化及其近年来的发展特点,指出高炉-转炉流程应向逐步大型化,紧凑化,连续化和产品质量化方向发展;要根据市场及产品对象的需求、企业竞争力、原燃料(动力)适当发展我国电炉短流程。  相似文献   

10.
张龙强 《冶金设备》2018,(1):1-3,26
在总结国内外钢铁工业流程结构特点的基础上,分析了影响我国钢铁工业流程结构发展的主要因素,对流程结构发展趋势进行预判,着重分析了钢铁工业流程结构将面临重大调整期、短流程比例将进一步提高、钢铁产业布局优化促进流程结构调整、钢厂发展模式呈现多样化和专业化等相关判断。同时,对流程改造、政策保障和技术支撑体系建设等方面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这次将炼钢轧钢合起来开会不仅仅是为了精简会议,主要是从整体上对科技进步进行思考,进行整体流程的结构优化,目的是为了调整企业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企业和行业的市场竞争力。我觉得结构优化主要是由市场需求来引导的,结构优化又是由科技进步来推动的,市场需求的引导是产品结构的优化调整,装备水平的优化,但靠的是技术换代。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遇到的问题是市场竞争力的问题,市场竞争力应该这样下定义:就是在国际自由贸易的条件下(不能有关税壁垒、政府补贴),某个产品、某个企业、某一个产业所具有的开拓市场、占…  相似文献   

12.
殷瑞钰 《钢铁》2012,47(1):1-8
 研究并讨论了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的概念、定义、内涵、边界和动态运行的规则和方法。指出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不仅有质量含义、技术含义,而且有市场含义、经济含义。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建设是钢厂今后技术进步过程中具有基础性、普适性并事关效率、质量、成本的共性关键技术之一,不仅适用在“高端产品”研发和生产,也适用于大宗普通商品钢材的生产过程。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是现代炼钢技术进步的重要方向,对每个钢厂的市场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的研究不仅涉及钢厂的生产技术和管理,而且涉及到学术研究领域(过程工程及其动态运行)和工程设计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动态-精准设计的理论与方法)。高效率、低成本洁净钢“制造平台”的集成理论和方法是冶金过程工程与材料工程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13.
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系统层次上讨论了其优化原则和方向。对时间在流程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进行了系统解析,提出了时间点、时间序、时间域、时间位和时间节奏等概念及其内涵。指出在钢厂生产流程中,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且具有既是随机自变量又是目标函数的两重性。时间因素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节律性、协同性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本文还讨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运行特征和整体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4.
关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工程分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7  
殷瑞钰 《钢铁》1998,33(1):1-9
从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系统层次上讨论了其优化原则和方向。对时间在流程中的表现形式及其内涵进行了系统解析,提出了时间点、时间序、时间域、时间位和时间节奏等概念及其内涵。指出在钢厂生产流程中,时间是一个重要因素且具有既是随机自变量又是目标函数的两重性。时间因素对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节律性、协同性而言,其意义尤为重要。本文还讨论了薄板坯连铸-连轧流程的运行特征和整体优化问题。  相似文献   

15.
绿色制造与钢铁工业   总被引:40,自引:5,他引:35  
殷瑞钰 《钢铁》2000,35(6):61-65
从可持续发展观点出发,论述了绿色制造工程的主要概念、内涵、方法和绿色制造技术的对策思路等问题,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环境友好的钢铁工业的例题和内涵。指出钢铁企业环境保护的内涵不仅是对污染物的末端治理,而且要强调从源头上阻止污染物生成的新策略说一不二闳好的钢铁工业涉及资源、能源的选择;钢铁制造流程的优化;钢厂排放过程的控制和排放物的再能源化、再资源化和无害化处理。同时,还要重视钢材生命周期体系的“绿色度研  相似文献   

16.
当代电炉流程的工程进展评价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殷瑞钰 《特殊钢》1994,15(6):1-20
从资源,能源,环境和工程经济等背景分析出发,对比了当代电炉流程和高炉-转炉流程的竞争性,讨论了电炉流程现在与未来的产品领域和市场前景,提出了若干类型电炉流程企业结构优化的参考模式。  相似文献   

17.
钢铁制造流程多维物流管制是随着冶金工序功能的演进和钢厂结构的优化而不断发展起来的新命题,是国内近年出现的新的研究领域。在阐述开展此方面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的基础上,系统地将10年来研究工作的进展和实际应用情况逐一介绍。  相似文献   

18.
殷瑞钰 《炼钢》2004,20(5):1-8
分析了钢铁制造流程和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提出了21世纪我国钢铁工业优化钢铁制造流程、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以及节能、降耗、环保的新理念。  相似文献   

19.
殷瑞钰 《钢铁》2010,45(4):1-1
 本文对钢厂制造流程动态运行过程的物理本质进行了概要的描述,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指出:在钢厂制造流程中,铁素物质流与碳素能量流的关系是相伴而行的,而碳素能量流与铁素物质流的关系则是时合时分的。在钢厂制造流程中,不仅存在着铁素物质流网络及相关的运行程序,而且也存在着与铁素物质流转换有关的能量流网络及其运行程序。本文强调在研究钢厂的能源转换功能的方法时指出,不能停留在物料平衡、热平衡的方法上,而应该以动态的输入-输出概念和能量流网络的概念来进一步推动钢厂节能减排工作。本文还讨论了钢厂能量流运行的动力学机制以及能源管控中心的设计原则。进而从铁素物质流系统和碳素能量流系统提出了一系列钢厂节能减排的着手环节。特别对钢厂“只买煤、不买电、不用燃料油”的内涵与煤气等含能介质“近零”排放作了解释。提出中国钢厂的节能减排应该进入以建立能量流网络——能源管控中心为主要标志的新阶段。  相似文献   

20.
分析电炉流程对高炉—转炉流程冲击的具体背景。指出高炉—转炉流程企业的对策:对大型联合企业应是发挥其固有优势,与电炉厂拉开距离,优化企业结构,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等;对中、小型企业由于这种击冲较小,仍存在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这两种流程的钢厂,存在一种相辅相成、合理分工,同时又互相促进、互相竞争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