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通过模拟焊接热循环,在GLeeb-1500装置上模拟了V-Ti-N和V-N钢焊接影响区粗晶区的组织,并用示波冲击法测定了不同Δt8/5试样的AKV值,解理裂纹形核功的扩展功。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对这两种钢高温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和各Δt8/t条件下的冲击断口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观察,探讨了加微量钛对焊接GC-HAZ的组织和韧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3.
4.
对X60,X65和X70三种微合金管线钢水下焊接及空气中焊接热影响粗晶区(CGHAZ)的显微组织,冲击韧性以及Ti-V-Nb沉淀物的尺寸分布和溶解行为进行了考察并用X射线能谱仪测定了沉淀物的成分。 相似文献
5.
6.
利用萃取复型和焊接热模拟技术,对0.14C-1.34Mn-0.017Ti-0.023Nb微合金钢及模拟焊接粗晶热影响区中第二相粒子的形态、数量及物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母材中第二相粒子形状不规则,Nb的相对含量(Nb/(Nb Ti))在25%~82%之间的粒子平均直径为14.2am,尺寸较大的粒子(~50nm)含Ti较高,呈方形,尺寸较小的粒子中Nb含量较高,呈球形。焊接热循环后,第二相粒子数量显著减小,平均尺寸增大,呈方形。800℃至500℃冷却时间t8/5从16s增加至60s时,粒子中Nb的相对含量为20%~50%,粒子平均尺寸由31.4nm增大至37.2nm,粒子数量由1.95/μm^2减少至1.20/μm^2。但t8/5从60s增至120s时,因冷速慢,析出温度低,粒子平均尺寸减小至26.3nm,粒子数量增加至3.56/μm^2,又重新出现一些含Nb量较高的球形粒子。 相似文献
7.
Nb-Ti微合金钢大线能量焊接粗晶区组织和韧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模拟技术,研究了两种Nb-Ti微合金钢的粗晶区韧性.通过金相和电镜,观察了焊接热循环后的组织及第二相粒子分布.试验结果表明,在Nb-Ti复合加入时,最佳Ti/N约为2.73.根据该数值计算了不同Ti、N含量下的TiN含量和固溶N含量.试验数据表明,生产大线能量焊接用钢以保持较高的Ti、N含量为佳. 相似文献
8.
9.
通过模拟焊接热循环,在GLeeb-1500装置上模拟了v-Ti-N和V-N钢焊接热影响区粗晶区(GC-HAZ)的组织,并用示波冲击法测定了不同△(从800℃到500℃的冷却时间)试样的Akv值、解理裂纹形核功(Ei)和扩展功(Ep)。用光学显微镜、SEM和TEM对这两种钢高温奥氏体的晶粒尺寸、过冷奥氏体转变产物和各△条件下的冲击断口进行了定量分析和观察,探讨了加微量钛对焊接GC-HAZ的组织和韧性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与V-N钢相比,V-Ti-N钢由于含有适量的钛,使奥氏体晶粒及其转变产物显著细化,并且奥氏体转变产物的形态和分布也得到改善,这使V-Ti-N钢GC-HAZ的韧性显著高于V-N钢。 相似文献
11.
12.
研究了实施再结晶区控轧控冷工艺和未再结果区控轧工艺对产品低温冲击韧性的影响,指出采用未再结晶区控轧工艺产品的韧脆性转变温度较低,并通过实验室实验说明控制轧制后的冷却工艺参数对冲击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14.
15.
用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观察了分析Mn-Cr-Mo钢回火试验的显微 冲击断口,对粒状贝氏体组织与冲击韧性的关系进行了讨论,认为Mn-Cr-Mo钢轧态试样经600-700℃回火后冲击韧性值低下的原因是由于其存在较多的(30-50%)粒状贝氏体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添加高速钢粉对烧结钢组织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含20%高速钢的烧结钢综合力学性能最好;添加高速钢粉能导致烧结钢密度减小的冲击韧性降低,当高速钢含量增中时,硬度随之增加,烧结钢中残余奥氏体和马氏体的含量与高速钢的含量呈线性关系。烧结钢中的马氏体显微硬度很高,它主要原高速钢粒子和原铁粒子的连接区域形成。 相似文献
17.
18.
焊丝钢控冷工艺在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的实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酒钢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生产ER70s-6焊丝钢的实验研究,给出了在标准型斯太尔摩冷却线上生产缓冷型焊丝钢的可行的生产工艺,实现了高线5.5mm焊丝钢在标准型斯太尔摩控冷线上正常生产达到可一次拉拔至1.2mm质量指标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针对焊接H型钢传统的制作胎具的不足提出合理、科学、高效的改进方案。通过改进,显著提高了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降低了工程成本,改善了安全操作性,有较好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