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采用水溶液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和丙烯酸(AA)为单体,以过硫酸钾(KPS)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N,N′-二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来制备丙烯酸-丙烯酰胺合成吸水树脂。研究了其工艺过程并对其性能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在30℃下,丙烯酸-丙烯酰胺共聚树脂的最佳制备条件为:单体浓度为25%,n(AA)∶n(AM)=4∶1,中和度为75%,交联剂的用量和引发剂的用量分别为单体质量的0.04%和0.3%,所得到的树脂最佳吸纯水倍率及最佳吸0.9%(质量分数)NaCl溶液倍率分别为980g/g和95g/g。  相似文献   

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淀粉接枝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单体的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原料配比、丙烯酸中和度、反应条件等对吸水率的影响。最佳条件下,制得对蒸馏水的吸水率为802.6g/g,对0.9%NaCl溶液吸水率为153.7g/g的高吸水率树脂。用FT-TR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制备出了高吸水性树脂。该树脂充分利用淀粉的经济性和可降解性等特性,具有环保、吸水率高、耐盐性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微波辐射海带接枝AA/AM合成高吸水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通过微波辐射法制备了海带接枝丙烯酸(AA)和丙稀酰胺(AM)高吸水树脂。讨论了单体配比、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及引发剂用量、辐射时间等因素对吸水性能的影响,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合成条件,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当海带用量35%,AM∶AA比例为20%,引发剂用量8.1%,交联剂用量0.052%,NaOH的中和度为79.3%,辐射时间45s时,制备的高吸水树脂的吸自来水倍率达176.62g/g。  相似文献   

4.
张明  刘跃龙  刘够生 《化工新型材料》2014,(12):123-125,129
以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丙烯酸(AA)、丙烯酰胺(AM)和绢云母为原料,采用快速水溶液聚合法,在没有氮气保护的条件下制备有机-无机复合高吸水树脂。采用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扫描电镜(SEM)对复合高吸水树脂结构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单体配比、绢云母用量、丙烯酸中和度、交联剂用量、引发剂用量对高吸水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最佳聚合反应条件:丙烯酰胺与丙烯酸的质量比为1∶5,交联剂用量为0.014%,引发剂用量为0.2%,绢云母用量为5%,丙烯酸中和度为80%,反应温度为65℃。在此条件下制备的复合高吸水树脂的蒸馏水吸收倍率为790g/g,0.9%的NaCl水溶液的吸收倍率为69.8g/g。最后,对聚(丙烯酸-丙烯酰胺)/绢云母复合高吸水树脂的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以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过硫酸钾(KPS)为引发剂,采用微波辐射方法制备了凹凸棒(APT)接枝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丙烯酰胺(AM)耐盐性高吸水性树脂。探讨了单体配比、微波功率(P)、中和度(N)、APT用量、NMBA用量和KPS用量对待测液体吸水倍率的影响,用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对高吸水性树脂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在最佳合成条件(n(AM)∶n(AMPS)=4.5∶1,P=390W,N=75%,w(NMBA)=0.08%,w(KPS)=0.6%,w(APT)=7.5%)下树脂在去离子水中的吸水倍率为1460 g/g,吸生理盐水倍率为114 g/g,树脂具有较强的耐盐性能;红外光谱(FT-IR)和X射线衍射(XRD)表征显示,凹凸棒和有机单体之间发生了接枝共聚反应,其反应仅在凹凸棒的表面进行,单体并没有插入到凹凸棒的层间。  相似文献   

6.
以改性羽毛蛋白和丙烯酸为主要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为交联剂,硫酸钾-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羽毛蛋白接枝聚丙烯酸高吸水性树脂[-P(MFP-g-AA)],并对影响树脂吸水倍率及单体转化率的各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制备P(MFP-g-AA)的适宜条件是:WMFP:WAA=10%、W交联剂:WAA=0.12%、W引发剂:WAA=0.6%、丙烯酸中和度90%、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2h.  相似文献   

7.
通过水溶液自由基聚合的方法,以丙烯酰胺(AM)、丙烯酸(AA)和2-丙烯酰胺基-2-甲基丙磺酸(AMPS)为原料制备了AM类高吸水性树脂。室温条件下,考察了各反应因素对树脂吸水性能的影响,通过正交优化试验确定最佳的合成条件为:单体总浓度35%,单体质量配比5.0∶5.0∶2.0,引发剂浓度0.4%,交联剂浓度0.55%,吸水膨胀倍率高达250g/g之多。采用红外光谱(IR)和扫锚电镜(SEM)分别对合成的高吸水性树脂表征并进行结构分析。  相似文献   

8.
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树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环己烷为溶剂,Span80为悬浮稳定剂,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为共聚单体,过硫酸钾为引发剂,N,N’-亚甲基双丙烯酰胺(NMBA)为交联剂,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酸-丙烯酰胺)(PAA-AM)高吸水树脂,研究了丙烯酸中和度、单体配比、交联剂和引发剂的用量、反应温度等因素对树脂吸液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最佳条件下制备的树脂吸去离子水和0.9%NaCl水溶液的倍率分别为1282和109g/g。并且在同等条件下,该树脂样品与法国爱森(SNF)产同类产品相比具有较优异的吸水性能和耐盐性。  相似文献   

9.
FP-g-P(AA-co-AM)高吸水树脂的制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鱼蛋白(FP)接枝聚合丙烯酸(AA)和丙烯酰胺(AM)制备蛋白改性高吸水性树脂的方法.通过对产品吸(盐)水性能的测试,得到合成产品的合适条件为:鱼蛋白、引发剂和交联剂相对单体的量分别约为7.5%、1.0%和0.025%,丙烯酸与丙烯酰胺的质量比为9:1,丙烯酸中和度为90%,单体质量分数为18%.在此条件下制备的高吸水性树脂,其吸水倍率达1061g/g,吸盐水倍率达136g/g.并用红外光谱对产物进行了表征.  相似文献   

10.
以羽毛蛋白、丙烯酸和丙烯酰胺为原料,N,N′-亚甲基双丙烯酸胺为交联剂,过硫酸铵和亚硫酸氢钠为引发剂,采用水溶液聚合法制备了羽毛蛋白-聚(丙烯酸-丙烯酰胺)高吸水性树脂。研究了羽毛蛋白用量、引发剂用量、交联剂用量以及温度对树脂吸水倍率的影响,并考察了树脂的综合吸水性能。结果表明,树脂在蒸馏水和0.9%NaCl溶液中的吸水率分别为1152g/g和69.2g/g。树脂拥有较高的吸水速率,粒径80目以上的树脂在3min以内可达到吸水溶胀平衡,并且在较宽的pH值范围(pH=5~10)内的溶液中均有较高的吸水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