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正1.毛刺的产生及危害毛刺是工件在切削力作用下产生晶粒剪切滑移、塑性变形,使材料被挤压、撕裂,导致零件表面或交接处出现的多余材料。如图1所示,塑性变形区(剪切区)未深入切削表面时(见图1a),工件表面就不会产生毛刺,反之则会产生毛刺(见图1b)。机械零件在加工制造过程中产生的毛刺,对零件的加工精度、装配精度、使用要求、再加工定位、操作安全和外观质量等许多方面都会产生不良影响。近年来,随着机械工业的发展,对零件精度等方面  相似文献   

2.
磨削烧伤导致工件表面组织及硬度改变,会直接影响工件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以磨削加工时凸轮表面产生烧伤现象为例,应用磨削烧伤检测仪进行检测,分析凸轮磨削烧伤的产生原因,并制定有效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3.
断续外圆表面加工用车刀的改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汽车零件中有很多是具有断续外圆表面的零件(整个零件的外表面是由几个不连续的外圆表面组成),通常在加工这类零件要求外圆和内圆全部加工且外圆表面粗糙度要求达到Ra1.6~3.2。由于车削加工不连续的外圆表面时,工件与车刀相互之间不断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容易产生下列问题:①出现工件松动、甚至掉件;②产生崩刃、碎刀及闷车现象,使刀具耐用度降低、成本提高;③工件表面粗糙度差,加工质量难以保证,生产效率低。  相似文献   

4.
当需要在卧式车床上车削壁厚〈3mm,表面粗糙度值Rn=1.6μm,两面均需要加工的薄片类工件时,由于此类工件壁厚极薄、刚性非常差,无法采用一般的卡盘进行夹紧,工件在车削过程中也容易产生变形。为满足此类零件的加工精度,设计了一种真空式负压车床用吸盘,该吸盘可与原有车床主轴及真空泵配合使用。当真空泵工作时,由于吸盘表面的五道环槽在真空泵的作用下形成了负压,工件就会被大气压均匀地压紧在吸盘表面,这样既达到了定位夹紧的目的,又不会引起工件的装夹变形,从而满足薄片类零件装夹加工的目的。同时采用适宜的刀具和切削用量就可将薄片类零件加工变形降至最低,满足薄片类零件加工精度的需要。  相似文献   

5.
热处理后的零件和工模具,大都要进行后续工序的加工,如磨削加工、线切割成形、表面化学处理、变形校正和合装配套等。对于高硬度的钢件,在后续工序加工过程中往往会引起裂纹或开裂而导致报废。根据我们近几年的统计,如以热处理工序产生开裂的废品总数为基数作对比,热处理工件在  相似文献   

6.
从工件的定位与夹紧方面入手,分析了零件在装夹和加工过程中引起变形的原因,采用零件分类叙述的方法,分析了平面零件的平板及薄壁零件和圆柱类工件以及其他零件在装夹和加工中对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影响,并举出实例,说明此类工件装夹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基于薄壁矩形深腔体防变形数控加工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库存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导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难度增加。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8.
张琳 《工具技术》1998,32(10):29-30
用多轴自动车床加工空心薄壁零件的螺纹时,由于机床条件所限,容易产生退刀划痕等加工缺陷,螺纹端面垂直度及表面粗糙度也不易达到要求。虽然在实际加工中可采用在普通车床上进行补充光整加工、调整自动车床走刀方式、采用宽刃平口车刀刮削(或剃削)工件表面、摆动刀架...  相似文献   

9.
《新技术新工艺》2007,(12):106-106
为了清除零件表面在机械加工、热处理,及前面加工工序运转中附着的油脂污物,使工件在加热时避免产生氧化、腐蚀、脱碳或渗碳等弊病,保持工件表面光亮和优良的表面质量,满足高精密零件的技术要求和后续处理要求,工件在热处理前应该经过清洗、除油和烘干处理。  相似文献   

10.
针对实际加工中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无规律振动而导致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受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在线监测和自适应加工的方法.以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速度以及工件振动量为特征,基于XGBOOST算法对表面粗糙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在加工中对工件振动量进行实时采集,结合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建立实时表面粗糙度在线监测系统;当预测结果超出警戒值时,系统自动对切削参数背吃刀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进行优化,进而减小工件振动,从而保证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与传统的先加工后测量的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在加工的同时进行预测、分析与切削参数的自适应优化,有效地控制了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1.
针对实际加工中工件与刀具之间的无规律振动而导致零件表面粗糙度不受控制的问题,提出了一种融合在线监测和自适应加工的方法.以主轴转速、背吃刀量、进给速度以及工件振动量为特征,基于XGBOOST算法对表面粗糙度进行回归分析,建立表面粗糙度的预测模型;在加工中对工件振动量进行实时采集,结合主轴转速、背吃刀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建立实时表面粗糙度在线监测系统;当预测结果超出警戒值时,系统自动对切削参数背吃刀量、切削速度和进给量进行优化,进而减小工件振动,从而保证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与传统的先加工后测量的方法相比,提出的方法实现了在加工的同时进行预测、分析与切削参数的自适应优化,有效地控制了被加工零件的表面粗糙度.  相似文献   

12.
机械加工影响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机械加工工件时加工精度与机床的精度及包括刀具、夹具、工件在内的整个系统有直接的关系,影响机械加工精度的因素很多,如机床制造零件的误差和安装误差以及加工过程中的有关操作,需要掌握机械加工中各种工艺对加工零件表面质量影响的规律,以便运用这些规律来控制零件加工的表面粗糙度,最终改善零件的表面质量、提高产品使用性能、减少机械设备的损坏、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本文探讨了机械加工影响零件表面粗糙度的因素及改善措施。  相似文献   

13.
1 仿真模型的建立 铣削颤振是一种十分有害的振动,其危害主要表现在:一是会使工件表面产生振痕,恶化工件的表面质量,影响机械零件的使用性能,严重时还会产生废品;二是会加剧刀具的磨损,严重时还会崩刃,损坏被加工工件,使铣削加工无法继续进行.  相似文献   

14.
丁学恭 《机械制造》2006,44(6):59-61
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在加工、装配及物流过程中极易产生变形,由于工件材料、壁厚、刚性、装夹等多种原因,导致零件加工工艺编制的难度增加。通过实例从零件的变形理论分析、防变形工艺方法等角度出发研究了薄壁矩形深腔体零件的数控加工工艺。  相似文献   

15.
在加工零件时,总会产生加工误差,影响零件的精度,严重的造成废品。根据大量的实践证明,影响加工精度的因素主要有理论设计误差、机床的制造误差及部件磨损、夹具误差、刀具误差、工艺系统的弹性变形及热变形、工件本身力学性引起的  相似文献   

16.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监测及模糊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电火花成形加工过程中放电间隙监测及模糊控制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10016)周勇1引言由于影响电火花加工过程的因素很多,而且随机性很大,因而电火花加工过程中,经常存在着稳定电弧烧伤工件的可能性。为保证加工工件精度和表面粗糙度,消除烧伤工件的隐患,要求电...  相似文献   

17.
金属切削加工在机械制造业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切削工艺包括有车、刨、钻、铣等不同的类型,利用切削刀具从毛坯上切除多余的金属,以获得要求的形状、尺寸和表面精度零件的加工方法。金属工件的切削加工过程中,在已加工工件表面形成的鳞刺会严重影响工件表面质量。本文通过对鳞刺的产生原因和形成机理进行深入的探讨,并从中分析出抑制或减少鳞刺产生的具体方法,减小已加工表面粗糙度,从而达到改善金属切削加工工件表面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详细论述了机械零件加工过程中假废品产生的原因,给出了假废品存在的区域和判定方法.这对保证工件加工精度、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和降低零件加工难度都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正滚挤压加工是一种对工件表面进行光整和强化的无切屑加工工艺,具有显著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和改善工件质量的作用。其加工原理是利用金属在常态下的冷塑性特点,应用特制滚、挤压工具(刀具)对工件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使金属表面产生塑性变形,修正工件表面微观不平度,降低工件表面粗糙度值,改善表面金相组织,形成有利的残余应力分布,从而提高零件的机械性能和使用寿命。滚挤压加工工艺特点为:(1)加工表面粗糙度值低,可达0.08~0.32μm,加工精度可达IT5~IT6级公差。  相似文献   

20.
机械零件加工中,经常遇到许多具有断续外圆表面的零件。这种零件要求外圆和内圆全部加工,外圆表面粗糙度为Ra1·6~3·2μm。当采用车削加工时,由于是不连续的外圆表面,加工质量不易保证。特别是当加工大直径、长度大于400mm、壁厚在10mm之内的零件时,由于为断续切削,表面粗糙度只能达到Ra12·5μm,并且在420mm以上的长度上,外圆存在锥度,给产品质量带来了严重影响,且精加工成本居高不下。1分析由于断续车削,工件与车刀相互之间不断受到冲击和振动,因此易出现以下集中情况。(1)加工中经常出现工件松动甚至掉件等情况。(2)产生崩刃、碎刀及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