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油井酸化作业返排液直接进入集输系统会造成破乳剂等常规处理药剂效果变差或失效,埕岛油田返排液分为高质量浓度和低质量浓度两种.高质量浓度返排液用作业船运回岸上处理,低质量浓度返排液直接进入地面集输系统处理,返排周期长且易受海况影响.为了在现有原油脱水工艺下对高质量浓度返排液量进行合理规划,分析了酸化返排液中影响油水分离的因...  相似文献   

2.
针对油井酸化后返排液乳化现象严重,无法进入电脱流程的问题,通过室内模拟实验从温度、pH、含水率、返排液油相、返排液水相、油中泥质、含铁化合物等方面进行了探究,发现当乳化不严重时返排液水相和含水率对电脱影响不大,温度升高有利于返排液破乳,pH处于中性时最适合返排液破乳,而氢氧化铁胶体包裹着原油、油中污泥和游离水,形成了处于油水两相之间的电导率极高的中间层,是导致返排液过流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页岩油具有凝点高、含蜡量高、乳化程度高的特点,导致传统热化学脱水工艺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效果欠佳,难以达到外输标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可以高效脱水,但对页岩油采出液处理参数的优化研究较少,因此研究了高频脉冲原油处理技术对大港页岩油采出液的处理效果,并对处理参数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高频脉冲脱水技术可以实现页岩油采出液有效破乳,显著降低页岩油含水率。通过处理参数的优化发现,电场强度和电场频率的提高均有利于提高脱水效率,同时,存在脱水效果最好的电场处理时间、操作温度以及破乳剂质量分数参数;在电场强度为200 kV/m、电场频率为5 kHz、电场处理时间为60 min、操作温度为75℃、破乳剂质量分数为0.010%的条件下,页岩油脱水后含水率为0.48%,综合效益最好。研究结果为页岩油采出液处理参数优选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新疆油田酸化油的处理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西北局新疆油田增油上产需要,酸化压裂等增油上产作业不断增加,酸化压裂残液与原油形成酸化油,并且由于酸化油含有较多量的表面活性剂,细小泥沙杂质类颗粒,部分未反应的无机酸等问题,这些外侵物质使得油水形成更为稳定的乳状液,造成酸化油难于脱水,通过酸化油基本物理性质分析、离心分析得到酸化油处理困难的因素主要是酸化油中含有残余的无机酸及水相pH值、大量的表活剂、细小的固体颗粒状杂质、酸化淤渣等,并且通过中和及水洗预处理可以有效地消减这些因素.根据酸化油处理机理以及酸化油处理实验,研究了一种有效的适合于新疆油田酸化油处理的方法,经处理后的新疆油田酸化油中杂质及无机酸含量会大大降低,原油含水可降至2%以下.  相似文献   

5.
八面河油田水平井水平井段长、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在酸化处理中,井段均匀布酸困难,酸化效果不佳。根据在全井段均匀分配酸化液的原则,对水平井均匀酸化管柱进行优化,采用"大酸量、大排量、及时返排"的工艺措施,可有效解除水平井段地层污染堵塞,沟通地层裂缝,使水平井的酸化处理效果得到明显改善和提高。  相似文献   

6.
压裂返排液回用处理技术研究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页岩气井压裂返排液返排量大、成分复杂、处理难度大等问题,以处理后回用配压裂液为目标,研发了混凝沉降-精细过滤-膜深度处理压裂返排液处理工艺,并根据工艺设计制造压裂返排液处理设备一套。将该工艺及设备用于宜探1HF井压裂返排液处理,处理后的返排液所配制的减阻水满足现场压裂施工技术要求,实现了页岩气水力压裂清洁生产。  相似文献   

7.
针对江汉油田负压排酸工艺的工艺成功率和返排率低的问题,研制出了一套适应江汉油田井况的酸化快速排酸一体化管柱工艺。该工艺能实现排酸工具与酸化管柱一趟管柱下入,可配套使用多种封隔器,满足多种工艺及复杂井况条件;配合地面优化工艺,实现分层酸化或多层的任意一层酸化后的快速排酸,有效提高残酸的返排率和工艺成功率。江汉油区7井次的成功应用,验证了该一体化管柱工艺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风城油田采用双水平井SAGD技术开发超稠油取得成功,但是SAGD采出液温度高,乳化程度高且复杂,油水分离困难.通过基本物性分析、显微照相和Zeta电位测定,分析SAGD采出液稳定机理,研究预脱水和热化学脱水、掺柴油降黏辅助脱水技术,研制耐温预脱水剂SB-1和正相破乳剂KL-1,形成SAGD采出液高温密闭脱水工艺.结果表明,SAGD采出液掺入质量分数为10%的柴油,在140℃温度条件下进行预脱水和热化学脱水,净化油含水率小于2%,脱出污水含油质量浓度小于8.0g·L-1,投产年处理量为30×104 t原油的高温密闭脱水试验站,实现风城油田当前SAGD采出液的全部处理.  相似文献   

9.
海上疏松砂岩泥质含量较高,见水膨胀、分散易造成微粒运移伤害。针对南海西部某油田疏松砂岩储层见水后产能缓慢下降问题,通过储层物性、井下管柱及生产动态资料分析,明确其伤害主因为微粒运移堵塞筛管及近井地带的基础上,优化酸性螯合剂,形成冲洗解堵液体系。该体系已现场应用5井次,其中BX-2井作业后油井产能提升6倍,产液量由45 m~3/d增至239 m~3/d,5井次作业日增油100余m~3,累计增油1万余m~3。该技术与常规酸化相比,单井作业成本降低100余万元,且规避了酸化后进一步加剧微粒运移风险,对本油田及本区块类似油田解堵增产,具有很好的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稠油处理主要采用热化学兼物理沉降原理对油田来液进行脱水处理.在稠油处理高昂的运行费用中,稠油脱水药剂成本费用占据处理站生产成本很大比例,而稠油处理工艺参数设计是否合理,决定了稠油脱水药剂的用量的大小.运用稠油处理站费用优化设计数学模型对稠油处理工艺参数进行优化设计,在确保外输原油含水质量达标(<1%)的情况下,优化生产...  相似文献   

11.
松滋油田红花套组储层在钻完井过程中泥浆、固井液对地层存在着污染,影响产能。通过酸化可以解除污染,提高水平井产能;但常规酸化面临着水锁伤害严重、油层非均质性强、返排速度慢等问题,通过工艺上采用的针对性措施,较好的应用于了现场,并取得了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12.
油田产液处理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生产污水,目前生产污水水量已占整个海上油田所产污水总量的76%左右,由于海上油田各平台水处理后均采取回注或排海的模式,因此高效的处理含油污水已成为海上油田生产中最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在此针对海上油田的某区块,通过对浮选剂作用机理的研究,设计出了所需的分子结构,并筛选了合适的单体、聚合方法,进行室内评价,确定了浮选剂的最佳合成条件。对合成的产品进行了室内评价,通过与目前现场所用浮选剂的对比,证明合成的浮选剂具有较好的气浮效果。同时,将其在海上油田某区块平台进行应用,现场效果良好,生产污水处理效果有很大提升。  相似文献   

13.
电泵采油井换大泵提液是海上油田重要的一项增产措施。随着南海西部油田的不断开发,越来越多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需要通过提液以及二次提液来保障油田的稳产、增产。结合南海西部油田以往提液存在的主要问题,将电潜泵井系统整体视为研究对象,从油井产层、井筒、平台地面三位一体,充分考虑电泵机组与油井产层变化的适应性、系统高效、安全生产等,系统地对电潜泵举升参数进行分析、优化设计与研究,形成了一套基于“油藏产层、井筒、地面”三位一体系统分析的电潜泵举升系统优化设计方法。矿场试验结果表明,该技术方法可有效避免油井换大泵提液带来的一系列主要问题,达到提液增油以及节能降耗的目的,为海上油田后续日产液量超2 000 m3油井的提液提供较大借鉴与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4.
页岩气措施返排液重复利用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页岩气主要通过采用大规模减阻水多级分段压裂获得。减阻水压裂会产生大量的返排液,返排液若直接排放会对周边的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必须对其进行有效处理。如果能够实现对返排液中减阻水压裂液的重复利用,就可减少对环境的污染、降低开采成本、节约水资源,研究其处理方法具有极大的技术价值和经济价值。根据页岩气措施液性能要求,在仔细分析返排液性质的基础上,评选出絮凝剂、杀菌剂等水处理药剂,筛选出适合返排液重复利用的减阻剂,在焦页8-2HF和焦页12-3HF井应用中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针对江汉油区特低渗油藏地层能量下降大,地层亏空严重,在实施酸化、压裂等大型措施后残液难以返排的难题,进行了二氧化碳前置助排技术研究。在酸化或压裂前注入液态的二氧化碳,利用混相与溶解气作用,达到补充地层能量和提高措施后返排效果的目的。通过理论研究,选择一批油井进行现场试验,优化二氧化碳前置助排的施工方案和选井条件,为该技术的进一步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低温集输处理技术研究的目的就是设法降低原油处理过程中的温度,在免加热或微加热的条件下,达到正常的脱水效果.风城油田乌尔禾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65%,夏子街区块来液平均含水达80%,通过室内实验分析,来液混合后原油的密度和粘度有了明显的降低,低温脱水具备了一定的物性条件,2010年6月进行了不加热脱水试验,一段脱水温度由原平均45℃降为常温25℃,二段处理温度由70c℃降低至60℃,实现了低温脱水,既简化了集输工艺、减少原油挥发、节约了成本,同时细菌的繁殖力减弱,系统结垢趋势减缓,对水质的稳定有利.实行低温脱水后,年节约成本282.24万元.  相似文献   

17.
潜油电泵高效运行及优化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油田井况恶化,各种出砂、结蜡、酸化井口不断增加,使得潜油电泵采油效率变差,采油成本升高,制约油田发展,因此,提高潜油电泵系统效率是解决问题的根本途径之一.针对此问题,进行潜油电泵高效运行研究并做了优化设计.  相似文献   

18.
电潜泵井换大泵提液作为海上油田稳产增产的重要措施,在许多油田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效果显著。针对海上油井及平台特点,综合论述了提液井换大泵优化设计的具体要求及在电泵设计时应考虑的各种影响因素。实践证明,该技术有效地提高了采液速度,达到了提液增油的目的,为油田的稳产增产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盐间泥质白云岩油藏由于特殊的成藏模式和储层特征,水基入井液进入地层后形成高矿化度溶液,返排的过程中随着温度压力的降低易产生大量的盐垢,影响油田的正常生产,导致措施改造的有效期缩短,效果变差。通过对目前生产井的地层水、盐垢和返排油嘴处盐结晶的理化性能进行分析,明确氯化钠是盐结晶的主要成分,研究氯化钠盐抑制剂及防盐压裂液体系,提升防盐技术,在挤水措施中应用防盐技术能够提高增油效果,延长挤水的有效期。  相似文献   

20.
稠油油田存在汽窜、含水率上升、低产低效井等问题。针对存在问题,提出了低温热化学技术,利用自主研发的适应于海上稠油油田高效开发化学体系-磺酸盐类化学体系L⁃B,协同低温蒸汽的热作用,达到降本增效并提高驱油效率的目的。该体系的静态洗油效率达28.7%。在56 ℃与原油的界面张力为0.086 mN/m,相比于原油与地层水的界面张力降低了99.3%。120 ℃驱油效率可达65.00%,相比于同等温度蒸汽驱提高了8.50%,达到了200 ℃的驱油效果。该技术在渤海某油田应用后,单井最高日产油达32 m3,提高了52.4%,对海上稠油油田提高原油采收率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