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淬火油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成形后弹簧片弧高的稳定及力学性能的优劣。通过淬火油的再生,使淬火油达到超速淬火油标准,可抑制淬火钢板异常变形,稳定淬火弧高,提高淬透性,确保得到良好的淬火组织。提高了热处理淬火工效20%左右。  相似文献   

2.
极薄高强钢板高平直度淬火是行业技术难题.基于对高效换热和淬火变形机理的新认识,提出宽薄钢板受约束淬火变形机制和低残余应力淬火方法,发明多机架高刚度液压伺服控制辊系、高强均匀阵列射流水刀等核心部件,研制成功国际首套极薄高强钢板辊压式淬火装备和非对称淬火、差速拉伸淬火、逐级约束淬火等淬火新技术,自主集成了 3~6mm极薄超...  相似文献   

3.
钢铁淬火冷却用介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淬火冷却介质的分类、常用淬火介质和新型淬火介质的特点、应用及淬火冷却介质的相关模拟,论述了淬火介质在热处理生产中的重要地位及我国淬火介质的现状,提出了钢铁淬火冷却介质今后研究开发的方向与内容。  相似文献   

4.
对型号为71868/01的薄壁轴承套圈分别进行盐浴淬火、分级淬火油淬火和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研究了不同淬火方式下薄壁轴承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规律,分析了不同淬火方式因淬火介质和冷却机制不同对套圈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盐浴淬火可以减少椭圆变形,同时会导致薄壁轴承套圈翘曲变形的增加;分级淬火油淬火可以减少翘曲变形,但椭圆变形显著增多。旋转式淬火机油淬火提高了淬火的均匀性,可以有效减少套圈的椭圆变形和翘曲变形,减少整变形的难度和工作量,提高产品的合格率。  相似文献   

5.
本实验取挤压生产6061铝合金型材,重新固熔后,同一支料部分正常淬火,部分延迟淬火。通过硬度检测,性能测试,ANSYS模拟分析等方法,分析正常淬火区和延迟淬火区、以及两者交界处硬度、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相比于正常淬火,90s延迟淬火后型材硬度、性能降低,且受热传导影响。延迟淬火端性能先降低,后小幅度增加直至性能平稳的规律。在距正常淬火与延迟淬火的分界线的延迟淬火区域80mm处型材经90s空冷后温度降低至210℃左右,正在经淬火后测布氏硬度,硬度最低(77HB)且性能不合格;距离淬火分界线130mm以上的延迟淬火区不受水冷影响,空冷90s后温度降低至360℃,淬火后硬度有所下降(83HB),但性能合格。  相似文献   

6.
采用有限元数值模拟研究不同构件截面形状、淬火介质、淬火转移时间对7050铝合金H型截面构件淬火残余应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构件淬火残余应力主要集中在过渡圆角区域,随着构件筋板的厚度增加而增大。构件表面淬火残余应力随着过渡圆角的增大而增大;芯部淬火残余应力随着过渡圆角的增大反而减小。四种淬火介质当中,淬火介质为空气时构件淬火残余应力值最小,其次是20%PAG溶剂,水及NaCl溶液下的构件淬火残余应力相对较高。随着淬火转移时间的增大,构件截面过渡圆角区淬火残余应力值逐渐减小。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首先采用45#钢圆棒,利用淬火硬度法比较3种淬火油的淬透能力.结果依次为国产普通快速淬火油、DL-16国产淬火油、Vm48进口淬火油.其次采用29CrMo44、30Mn5、7CrMo44S钢管,分别在油温40℃和80℃的3种不同淬火油中进行淬火及回火处理,并对综合机械性能对比分析,证明国产淬火油完全可替代进口淬火油.  相似文献   

8.
针对目前特厚钢板淬火生产存在的问题,在核心喷嘴设计、淬火区配置、残水清除、淬火技术、淬火策略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在舞钢成功研发世界首套特厚钢板辊式淬火机,并通过测试特厚钢板淬火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温降曲线与组织性能,研究冷速与温度梯度对截面效应的影响。经工业验证,特厚板辊式淬火机从温度均匀性、表面质量、淬火板形、性能等方面全面超越水槽淬火设备。  相似文献   

9.
采用事温水作为淬火介质进行Jominy末端淬火实验,采集了合金淬火过程试样的温度-时间变化曲线,测定了末端淬火试样距淬火端不同距离合金的淬火态电导率和硬度,结合透射电镜组织观察,研究了冷却速率对合金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析出的影响,通过观察淬火析出相非均质形核,考察了7050合金过饱和固溶体淬火脱溶析出相的析出规律.结果表明,淬火冷却速率对7050合金的过饱和固溶体的脱溶析出行为有着显著影响.末端淬火实验过程中,合金过饱和固溶体大角晶界、小角晶界、晶内弥散相周围分别在距淬火端5,10和15 mm出现淬火析出相.随着距淬火端距离的增加,淬火态合金导电率呈上升趋势,合金淬火析出相尺寸变大,体积分数增加.合金淬火平衡η相的非均质形核核心的优先次序为:晶界、亚晶界、A国<,3>Zr等纳米级弥散相粒子.  相似文献   

10.
刘曼  胡海江  田俊羽  陈光辉  徐光 《钢铁》2021,56(1):69-74
 为了研究等温淬火和淬火-配分复合工艺对中碳高强贝氏体钢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采用组织观察、热模拟试验、X射线衍射分析和拉伸试验等手段,阐明等温淬火和淬火-配分复合工艺处理下的组织演变和性能变化。结果表明,等温淬火结合淬火-配分工艺可以细化粗大的块状马氏体/奥氏体岛,将粗大的马奥岛组织转化为薄膜状奥氏体和贫碳马氏体。与单独贝氏体相变或单独淬火-配分处理工艺相比,等温淬火结合淬火-配分复合工艺提高了中碳钢的力学性能。此外,与单独贝氏体相变或淬火-配分工艺相比,通过等温淬火和淬火-配分复合工艺可以获得更多碳含量较高的残余奥氏体。  相似文献   

11.
极薄高强钢板高平直度淬火是行业技术难题。基于对高效换热和淬火变形机理的新认识,提出宽薄钢板受约束淬火变形机制和低残余应力淬火方法,发明多机架高刚度液压伺服控制辊系、高强均匀阵列射流水刀等核心部件,研制成功国际首套极薄高强钢板辊压式淬火装备和非对称淬火、差速拉伸淬火、逐级约束淬火等淬火新技术,自主集成了3~6 mm极薄超高强钢板热处理工艺技术体系。应用该装备技术后,3 mm钢板淬火不平度不大于3~4 mm/2 m,钢板热处理后切割不变形、焊后180°折弯不开裂,实现批量稳定淬火生产。  相似文献   

12.
为满足中厚板热处理线高强度板材产品的淬火工艺开发需要,通过构建基础自动化和过程自动化两级控制系统,自主开发出中厚板辊式淬火机淬火工艺控制系统。基础自动化用于满足淬火机的顺序控制、逻辑控制及设备控制功能,工艺过程控制用于实现淬火工艺参数的模型计算及设定,实现了中厚板辊式淬火机淬火过程的自动控制。将该工艺系统用于中厚板淬火工艺开发及生产,淬火后板材平直度及性能指标达到或优于国外同类进口先进设备的工艺技术水平。  相似文献   

13.
通过合成淬火剂在渗碳淬火中的试验,分析了20Cr材料使用合成淬火剂的热处理工艺,对合成淬火剂的适用性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铝加工》2019,(3)
介绍了国内大型铝合金挤压在线淬火装备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根据传热学相关理论和现场试验,提出了新的多功能在线淬火系统。该系统将风、水雾、水喷淋、驻波淬火集成于一体,覆盖挤压在线淬火所有的冷却强度区间,解决了目前大型挤压在线淬火装备存在的功能不全、冷却能力存在盲区、最大冷却能力不足及淬火变形等问题,并实现首根产品正常淬火,大大提高了产品淬火性能和成品率。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特厚钢板淬火生产存在的问题,在核心喷嘴设计、淬火区配置、残水清除、淬火技术、淬火策略几个方面进行创新。在舞钢成功研发世界首套特厚钢板辊式淬火机,并通过测试特厚钢板淬火过程中不同位置的温降曲线与组织性能,研究冷速与温度梯度对截面效应的影响。经工业验证,特厚板辊式淬火机从温度均匀性、表面质量、淬火板形、性能等方面全面超越水槽淬火设备。  相似文献   

16.
挤压机淬火冷却系统是铝铝合金材料加工中的一道重要工序,淬火分为在线淬火和离线淬火。在线淬火技术,即铝合金挤压出前梁后直接进入淬火装置进行冷却,其充分利用了挤压时产生的余热,有大大降低了能耗,并极大缩短了离线淬火的流程,提高了挤压生产效率。在线淬火技术的研究设计,已是许多工程技术人员研究的重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对经过不同淬火介质淬火的高强铝合金的极化曲线特性和晶间腐蚀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经过空气淬火的合金在极化过程中腐蚀电流大,腐蚀速率也大;而经过20℃水淬火合金在极化过程中腐蚀电流最小,腐蚀速率最小。经过空气淬火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差,而经过100℃水淬火合金抗晶问腐蚀性能较好,经过20℃水淬火合金抗晶间腐蚀性能最强。  相似文献   

18.
AlMgSi0.7合金的热处理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AlMgSi0.7合金挤压型材在不同挤压温度、速度和淬火方式下组织和性能的变化规律,通过淬火延迟试验,摸拟了不同在线淬火条件,研究了合金挤压后的淬火延迟时间内型材性能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较高的出口温度和冷却速度可以明显提高T5型材的性能,水雾淬火型材性能比所有的风冷淬火型材性能高.型材强度性能随挤压后的淬火延迟时间的延长而大幅度降低,淬火延迟时间应控制在1分钟以内.  相似文献   

19.
美国格里森淬火压力机对部分伞齿、盘齿类零件淬火变形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现阶段存在部分零件淬火变形较难控制的情况,本文摸索此类零件的热处理变形规律及热处理工艺,同时研究淬火压床的结构及各部位压力、淬火模具的设计理念,有效的控制零件淬火变形,提高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20.
张军 《江苏冶金》2007,35(4):55-56
设计了新型淬火感应器和特殊工装夹具、吊具,采用立式中频淬火机床,选择合适的淬火工艺对宝钢1800-2#热镀锌项目45钢φ1 000 nm、Ф800 mm淬火镀铬辊淬火,四条正交母线上硬度均匀性≤5 HS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