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从网络安全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一种新的群头选择算法,并结合相应的负载平衡措施改善该算法的性能。该算法以图论为理论背景,使用Kruskal算法求出无线Ad hoc网络拓扑结构的最小生成树,在最小生成树上生成群,确保群内结点间通讯的代价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该算法采取的负载平衡措施最大限度地延长了群头的生命周期,并可在新老群头交替时保持整个网络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在能量受限的中继系统中,无线携能通信技术是一种有效地延长其使用寿命的方法. 本文研究具有大规模天线阵列结构的正交频分复用(OFDM)解码转发中继系统的无线携能通信,其发送端配备了大规模天线阵列. 传输过程分为3个时隙,在第一个时隙,发送端运用基于最大比传输的波束成形向中继传输能量;在第二个时隙,发送端向中继发送信息;在第三个时隙,中继使用之前收获的能量向接收端转发信息. 讨论了信息和能量传输的功率在各子载波间的分配以及3个时隙的时长分配问题,提出了一种最大化传输信息速率的时间和功率联合分配最优算法.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明显优于已有功率和时间分配算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并行绘制系统中的负载平衡问题和三维体数据的绘制特点,在Whiteman自适应负载平衡算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基于深度计算和时间统计的自适应负载平衡算法,该算法利用深度计算设置图像空间中各划分区域的权值,用时间统计的方式对运行中的任务重分配时机进行控制.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能有效提高并行体绘制系统的帧率稳定性和绘制效率.  相似文献   

4.
为了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WSNs)的生存周期,提出了联合优化物理层和网络层的跨层算法.首先通过物理层的功率控制方法,初步确定可能参与通信传输的传感器节点候选集;然后在节点候选集中,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的接入概率、端到端通信链路的单跳成功传输概率和端到端通信链路的能量效率,以达到均衡性地进行网络层路由选择的目的,实现传感器网络的端到端通信传输过程.仿真结果表明,在保证能量效率的同时,该算法可以有效地延长无线传感器网络的生存周期.  相似文献   

5.
根据无线传感器网络(WSN)中数据转发与静电场中电荷移动的相似性,将sink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的监测数据分别抽象成正、负电荷,无线传感器网络被抽象成由sink激发的虚拟静电场.以最大化网络生存时间为目标,以虚拟静电场中的静电引力作为路由选择标准,提出了多sink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算法.算法综合考虑传感器节点能耗的有效性和均衡性,以及sink的负载平衡,根据sink的邻居节点和传感器节点的剩余能量,为sink和传感器节点的数据分配相当电量的正、负电荷,依据电荷间的静电引力进行路由选择.理论分析与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路由算法具有较低的时间复杂性,能够有效的均衡节点的能量消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6.
无线传感器网络路由协议成簇算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阐述了无线传感器网络中路由协议成簇算法。在分析LEACH和SCRP的基础上,结合二者各自特点,提出了对SCRP的改进方案,并对实现算法进行了详细描述。由于考虑了网络负载平衡,该改进算法有利于提高WSN能量利用率,延长整个WSN网络的生存时间,拓展了基于簇的WSN路由协议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7.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相关度的无线传感器网络分簇算法。该算法根据接收信号强度、节点剩余能量和网络连通度选取簇头节点,根据节点相关度确定簇内成员。分析与仿真结果表明,与经典的LEACH算法相比,该算法选出的簇头分布更均匀,并提高了簇内负载平衡程度,延长了网络生存时间。  相似文献   

8.
无线Mesh网以其高覆盖面、低功耗等优势,将在下一代无线通信技术中扮演重要角色,路由技术一直是其研究热点.为了提高无线Mesh网的生存性、可靠性和无线信道的利用率,针对无线Mesh网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基于链路不相交技术的多路径路由算法,以求通过尽可能少的信息交换,获得尽可能多的网络状态信息,保证网络的负载平衡.仿真实验证明,采用多路径路由机制中的链路不相交技术,不但提高了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而且在大规模网络环境中表现出较好的性能,如传输时延低、分组投递率高和协议开销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在未来的无线多媒体网络中,将有各种不同的通信类交织在一起,它们各自有最大容错位出错率,针对此问题,给出了一种适于无线多媒体网络的基于槽分的CDMA调度算法。由于无线通信系统中可获得的带宽是最宝贵的资源,算法的主要目标是使网络流量最大并使分组损失最小,并通过对BER、优行级等参数的优化实现了算法的目标,调度实例证明,算法具有使负载平衡的特性。  相似文献   

10.
为提高端到端可用带宽的预测精度,提出了一种基于自治域(AS)拓扑的可用带宽预测算法T aware. 该算法结合网络的AS拓扑信息,为符合超度量空间的节点和不符合超度量空间的节点分别选择测量点,对2类节点分别进行预测. 在 HP scalable sensing service数据集上的实验结果表明,T aware的预测精度与PathGuru算法相比可提高10%以上.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分析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特点,对Turbo码编码和译码方案进行适合于WLAN的改进,设计出无线局域网中Turbo码编译码器的实现方案.通过计算机仿真研究相关参数的变化对Turbo码性能的影响,并与传统WLAN中应用广泛的卷积码进行性能比较,仿真结果表明,利用Turbo码编码技术能够较大地提高无线局域网传输性能.  相似文献   

12.
该文给出了一款新型的WLAN片上天线,非常适合用于2.4GHz频段的各种移动通信设备。该天线结构简单,仅有辐射单元和和天线地板构成,其中天线接地板采用独特的倒L形结构,能够有效地抑制天线的边缘散射现象,并降低天线和其它系统元件之间的耦合,具有电磁兼容特性。另外,对影响天线性能的一些参数进行了详细的仿真和分析,并给出了具体结果。  相似文献   

13.
为了提高终端对无线局域网(WLAN)网络的适应能力,一针对WLAN中安全接入机制的多样性.提出了基于IEEE802.11b网卡的Wi-Fi保护接入(WPA)和无线局域网鉴别与保密基础结构(WAPI)集成解决方法,该方法能够将WPA和WAPI协议集成到802.1lb网卡上,根据网络特征信息选择正确的协议,使终端能够自适应地接入网络。  相似文献   

14.
对异构无线网络融合中垂直切换判定算法进行研究。以典型的全球通信系统与无线局域网融合为例,引入乒乓带概念,利用移动终端当前位置、运动速度与径向运动角度等参数扩展驻留定时器算法。模拟仿真结果显示,移动终端采用该算法后即可实现预决策提前进行切换操作,避免不必要的切换,从而可保最大限度与无线局域网相连接。  相似文献   

15.
Currently,the WLAN indoor positioning system attracts a lot of interests,not only because of the cheap implementation but also because of the high positioning accuracy comparing with other indoor posit...  相似文献   

16.
WLAN组网方便快捷,能为运营商能够提供一种可靠的、稳定的、宽带的、无线的接入方式,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如何做好WLAN网络的规划、设计对WLAN网络的稳定和效率是至关重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WLAN的安全机制进行研究分析,指出了WLAN中存在的安全隐患.通过将有线网络中的入侵检测技术引入到WLAN内,本文设计了一个适用于WLAN的入侵检测系统.根据IEEE802.11MAC层协议,构建了用来描述入侵特征的规则语言.通过把数据包跟入侵规则链表进行匹配,我们可以及时发现入侵,加强WLAN的安全.  相似文献   

18.
宽带无线IP网卡的研究和实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新的宽带无线IP网卡的设计方案,该方案采用CCK高速调制解调技术和宽带射频技术,在2.4GHA频段上对高速突发数据实现了稳定可靠的传输;峰值数据速率为1/2/5.5/11Mb/s,可随信道情况而自适应变化,以取得最佳的通信性能,在支持应用层协议时,网卡平均数据传输速率在5Mb/s以上,测试结果表明基于该方案的网卡符合IEEE802.11b无线局域网标准,能支持包括FTP,WWW和视频点播在内的各种IP业务,实现宽带无线接入。  相似文献   

19.
无线Ad Hoc网络以其独特的优势引起了人们的关注,但要发挥其作用需要有效的MAC协议的支持。文章指出面向无线局域网的802.11协议不能很好地适用于具有分布式及多跳特性的无线Ad Hoc网络。文章论述了多信道的、发送功牢控制的、节能的、开发信道分集的等各种结合物理层技术的MAC协议的最新进展,说明了其设计方法与途径,并提出了进一步可能需要研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家庭基站是一种小型低功率蜂窝基站,用于室内场所的无线接入.它和无线局域网技术都具有相同的无线接入功能,在并存的情况下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切换.为了对这两种技术进行更好的融合,在漫游场景下,提出一种无线局域网和家庭基站间的跨层无缝切换方案.该方案使用预认证的方法,并对已有的预注册方案进行改进,使得切换过程拥有较低的时延,同时使用包存储转发功能保证了低丢包率.给出了具体的信令流程.最后,对本方案和其他方案在通信开销,切换时延以及丢包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比较分析.分析结果表明,本方案的通信开销、切换时延和丢包率都小于现有的两种主流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