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履绥 《中国建材》2006,(11):35-35
春雨社长打电话告诉我《中国建材》杂志25年刊庆之时,我正旅居海外探亲。越洋电话使我倍感温馨,也勾起我和《中国建材》弥足珍贵的回忆。我与《中国建材》牵手整整25年。那时我还在杭州玻璃厂办公室任秘书,由于工作原因,是《中国建材》忠实的读者,后来结合实践屡屡投稿,又成为一名热心的作者。1984年,《中国建材》杂志在浙江宁海召开会议,我第一次参加杂志社全国会议。一直到现在,我还保存着早期至今的《中国建材》,留下建材行业和《中国建材》发展的画卷。25年的交往,我对杂志感知很深,用一句话概括,《中国建材》是“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  相似文献   

2.
今天,我们共聚一堂,共同庆祝《中国建材》杂志创刊25周年。我谨代表中国建材集团,对《中国建材》杂志表示热烈的祝贺!  相似文献   

3.
张人为 《中国建材》2006,(10):16-16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以喜悦的心情代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热烈祝贺《中国建材》杂志25周年华诞!在此,我还要对25年来为《中国建材》杂志做出了贡献的新老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致以由衷的敬意!对25年来支持和帮助过《中国建材》杂志发展的建材企业、广大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中国建材》杂志走过的25年,正是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25年,也是中国建材工业飞速发展的25年。25年来,《中国建材》杂志用行业传媒应有的职责,如实地记录了建材行业发展的历史,见证了建材行业“由大变强,靠新出强”的巨变历程。在原国家建材部…  相似文献   

4.
欣闻《中国建材》杂志创刊20周年,思绪万千。20年在历史长河中只是短暂的瞬间,但《中国建材》创刊20周年给我人生的道路却留下了凝重的一笔。  记得1981年,我从部队转业到浙江建筑材料总厂工作,读到的第一份杂志就是《中国建材》,接着尝试给《中国建材》写稿。当时刚好《中国建材》进行征文活动,我写了一篇有关建材企业资金管理的文章,经杂志王贻骏编辑发表了,这为我以后的笔耕奠定了基础。  尤其是从1984年任总厂领导后,我把《中国建材》作为案头必备书刊,经常将杂志上推荐的一些建材企业管理的典型案例,与本厂实际相结合,…  相似文献   

5.
正1957年创办的《建筑材料工业》,1981年更名为《中国建材》。我伴随着更名后的《中国建材》杂志走过了37年。我与杂志社的情缘,《中国建材》曾发表过我的文章《也说当年那些事》,其中有详细记叙,不再复述,只说近十年杂志社与我约稿,发表了我的50多篇文章。我感谢杂志社为我积累了资料。《中国建材》杂志"史海钩沉"栏目,刊登回忆性文  相似文献   

6.
陈志达 《中国建材》2006,(11):10-10
金秋十月,华灯初上,中国建材行业各路英豪齐聚北京,共庆《中国建材》杂志创刊25周年,在此,我代表北京金隅集团,向《中国建材》杂志表示热烈祝贺。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建材》杂志期刊中心谭主编打来电话,说《中国建材》寻找到其前身的创刊号,至今满六十大庆。她的电话令人欣喜,也勾起我脑海里有关的那年那事。那年那事《中国建材》对我而言不仅仅是本杂志,更是人生伴侣,良师益友。1982年,作为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毕业生,我原本已到杭师报到任教。之前的供薪单位追到杭师,希望我回原单位厂办工作。我是念旧感恩之人,二话没说便回了杭玻。也由此有了与《中国建材》一  相似文献   

8.
人的一生中,有许多事难以忘怀。《中国建材》杂志通联工作就是其中之一。从《中国建材》一创刊,我就是热心的读者之一,同时又是《中国建材》四川通联站成员、站长。20个春秋过去,我头发由黑变成灰白,2000年7、8月,我又办理了退休手续。20年来,我曾为《中国建材》杂志的发行而奔走呼号。1981年时,四川订数达1800多份,在各省市名列前茅;1986、1999年,我曾为《中国建材》组织过两个“四川专刊”;多年来,也曾为《中国建材》撰写过一些稿件,至今仍放在我的案头。杂志社人员换了一茬又一茬,但仍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更为难忘的是《中…  相似文献   

9.
正翻阅近几期的《中国建材》杂志,看到秦春雨社长、张颂甲老社长等撰写的庆祝杂志创刊60周年的文章,一时间,与《中国建材》杂志交往20余年的点点滴滴往事,纷纷呈现在脑海中……往事追昔与《中国建材》杂志的交往,可溯源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那时我经常去图书馆借书,顺带阅览一下杂志和报纸。看到《中国建材》杂志,有一见钟情之感,几乎每期必读。后来尝试投稿,整理了近百条关于建材科技创新及成果的信息。  相似文献   

10.
在杂志天地里,《中国建材》十载的辛勤耕耘,已结出累累硕果。作为建材行业唯一的综合性杂志,《中国建材》溶思想性、指导性、实用性、知识性于一体,集内容深、形式新、信息广、画页精于一身,不愧为建材杂志的领头雁。作为《中国建材》忠实读者的我,不禁要倾吐与她的相识、相爱、相亲之情。  相似文献   

11.
在这秋高气爽,丹桂飘香的美好季节,我以喜悦的心情代表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协会热烈祝贺《中国建材》杂志25周年华诞!在此,我还要对25年来为《中国建材》杂志做出了贡献的新老班子成员和全体职工表示由衷的敬意!对25年来支持和帮助过《中国建材》发展的建材企业,广大作者和广大读者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2.
正一元复始,万象更新。去年底,《中国建材》杂志的同志请我为建材行业改革开放40年写点什么,也为这本行业刊物60周年写点什么。他们讲"要思变",我很支持。我始终认为一切创新活动都是发展的动力之源、活力之源。《中国建材》杂志作为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主管主办的综合性月刊,是我国建材行业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主流媒体之一。《中国建材》杂志自创刊以来,以思想为笔,以激情作墨,  相似文献   

13.
《中国建材》第一次召开通讯员座谈会,来自全国各地的通讯员济济一堂,交流经验,畅谈体会,研究如何把《中国建材》杂志办得更好。这是一次重要的会议,我祝这次会议开得成功。一、我对《中国建材》的认识《中国建材》是全国建材工业战线上广大干部、职工自己的综合性刊物,也是我们的参谋、顾问,良师益友。《中国建材》给我们指出工作方向。近两年来,多次刊载原建材部领导同志的文章,从各个方面对我们工作加以指导和帮助,使我们能  相似文献   

14.
今天大家聚会庆祝《中国建材》杂志创刊10周年,我代表国家建材局对杂志社的全体同志、对10年来为《中国建材》杂志的编辑、出版、发行工作贡献过力量,给予过帮助和支持的各方面的同志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对你们的辛勤劳动表示衷心的感谢。  相似文献   

15.
读《中国建材》,给杂志写稿,把收到的《中国建材》杂志装订成册,屈指算来坚持有10来年了。经常翻翻,时常读读,成为我的一个习惯。杂志确实是一本有特色、有内涵、有品位的专业期刊,开卷有益,促进工作。一本杂志的魅力在于它的可读性、实用性,《中国建材》正是符合“两性”的刊中奇葩。在信息爆炸的年代,刊物很多,《中国建材》杂志可谓“风景独好”。我们上饶是江西一个建材大市,光水泥年产量就突破了500万吨,花岗岩、大理石板材也是拳头产品。过去,我们曾为上饶建材的大发展窃窃自喜过。自从有了《中国建材》杂志,全国建材的发展大势一目了…  相似文献   

16.
程建平 《中国建材》2006,(11):36-36
我与《中国建材》杂志结识有10年了。记得当年参加工作后,由于工作的关系,开始接触《中国建材》杂志并一发而不可收拾,友情持续到现在。《中国建材》杂志,栏目不多但堪称精典,文章不长但堪称精髓,专注建材可谓篇篇精华。从中,不仅学到了许多知识,丰富了头脑和阅历,更无形中将其  相似文献   

17.
贺良师益友     
我衷心祝贺《中国建材》杂志创办10周年!《中国建材》杂志是建材物资流通企业的良师益友。她帮助我们了解全国乃至国际建材行业的许多信息,传授了本行业的理论和实践知识,促  相似文献   

18.
傅志昌 《中国建材》2006,(11):34-34
《中国建材》杂志,作为全行业内最早创办的权威刊物,从一本技术刊物,发展到一个以刊为主的多媒体传播平台,伴随着中国建材企业的改革发展,走过了辉煌的25年历程。我虽然是《中国建材》杂志的老读者,但与《中国建材》杂志社的领导和编辑们的接触,还是从近两年主管宣传工作后开始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名在建材战线上工作了40年的老建材,从《中国建材》杂志创刊的那一天,就与《中国建材》结下了不解之缘。25年来,《中国建材》杂志始终努力把握导向、服务大局的政治方向,坚持“情系读者心向建材”的办刊宗旨,坚持思想性与可读性相统一、不断创新新闻追求,坚持以品牌建设为核心、全面提升竞争力的经营理念,坚持讲理想、树正气、讲操守、讲团结的团队精神,围绕打造“主流媒体、一流实力”的战略目标扎实拼搏。在此,请接受一个《中国建材》杂志忠实读者的衷心祝愿,祝《中国建材》杂志永葆创业激情,创建不可复制的竞争优势,打造一本中国建…  相似文献   

20.
张颂甲 《中国建材》2006,(10):18-18
时光流逝。真快,转瞬间,为建材行业内外所喜爱的《中国建材》杂志创刊25周年了。在纪念这本杂志“刊庆”的时候,使我不禁回忆起20年前我初来建材行业工作时的一些情形。1986年9月间,我自经济日报社调到国家建材局出任即将创刊的《中国建材报》(原名《人民建材报》)社长兼总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