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阐述了一个新的铀成矿类型——构造-油气型;讨论了该类型砂岩铀矿床形成的区域背景、构造特点、成矿环境、矿化特征和矿床成因;认为与传统的层问氧化带型砂岩铀矿床不同;强调贯通型断裂构造和油气对铀成矿所起的重要作用,对今后砂岩型铀矿普查勘探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梁河盆地是滇西地区砂岩型铀矿赋矿盆地之一,现已探明砂岩型铀矿床2个。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结合钻探查证,对梁河盆地砂岩型铀矿化特征及控矿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梁河盆地内已探明砂岩型铀矿床定位于冲积扇扇中颗粒流-砾质辫状河沉积砂体中。铀矿化与潜水层间氧化带关系密切,铀矿体定位于潜水层间氧化带前锋与上、下翼。热水改造作用有利于基底岩石中铀的淋出,并沿断裂带上升进入沉积盖层中,在富含有机质、炭质的地段被吸附沉淀,叠加在潜水层间氧化带形成的铀矿体上,形成富铀矿体。铀矿化受蚀源区岩石、基底凹槽(冲积扇扇体)、地层层位、岩性岩相、潜水层间氧化带控制,热水改造作用控制了富铀矿体的展布。研究成果对在梁河盆地内开展砂岩型铀矿找矿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尼日尔阿泽里克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尼日尔(Niger)阿泽里克(Azelik)铀矿位于阿尔利特(Arlit)砂岩铀矿省西南部。在结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阿泽里克铀矿进行野外地质勘查,对各种野外现象进行分析总结,初步探讨了阿泽里克砂岩型铀矿控矿因素。阿泽里克铀矿受构造控制明显,矿化均位于NE与NW向断裂交叉处。矿化同时受沉积控制,矿化层为下白垩统阿萨乌阿(Assaousas,Kla)组砂岩。矿化砂岩以河流相中粗粒砂岩为主,孔隙度、渗透率良好,利于流体在砂岩中流通。矿床热液蚀变现象明显,存在碳酸盐化、褐铁矿化、铜矿化、还原性流体还原作用。  相似文献   

4.
本文介绍波希米亚地块变质岩型和砂岩型铀矿产出的区域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成矿控制因素和矿床成因。该区变质岩型铀矿主要赋存在地块的基底中深变质岩中,受纵向大断裂控制,产于石墨化带中,围岩强烈钠长石化,矿化兼有交代和充填双重特征。砂岩型铀矿产于基底不整合面之上上白垩世底部富含有机质的滨海相砂岩中,上有玄武岩覆盖,属原生沉积、热液与表生叠加多阶段复成因矿床。  相似文献   

5.
中亚砂岩型铀矿成矿特征及其在我国的找矿思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前苏联发明创造地浸法采铀后,中亚砂岩型铀矿一跃成为具有世界级铀成矿域和铀矿工业类型的地区。其铀储量达百万吨之巨;论述了中亚砂岩型铀矿是地台活化区次造山带层状氧化带成矿。并简要论述其区域成矿特征,最后提出了在我国开展砂岩型铀矿的找矿思路。  相似文献   

6.
对吐哈盆地的构造演化、构造特征及十红滩砂岩型铀矿特征进行综合研究,认为构造对艾丁湖斜坡带上十红滩可地浸砂岩型铀矿的控制可分为3个层次:构造演化控制了铀源、找矿目的层的沉积建造类型及铀矿化期次;斜坡构造单元控制了铀矿化区;斜坡带构造带上的次级构造控制了铀矿体的分布。  相似文献   

7.
洛德夫(Lodeve)盆地位于法国(France)中央地块(Massif Central)南缘,盆地内砂岩型铀矿床主要分布在盆地北部,主要为构造-岩性控制型砂岩型铀矿床。在综合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洛德夫盆地砂岩型铀矿床的成因模式。盆地内砂岩型铀矿有三种铀矿化,铀矿化主要受构造控制,盆地内ENE-WSW向断裂为主要控矿构造;矿化同时也受控于岩性,含矿层均位于二叠系奥顿阶(Autunian)中下部。在此基础上盆地内铀矿成因较为复杂,受多种因素影响,铀成矿具有成岩早期还原吸附、成岩晚期富集沉淀及后生热液成矿三种成因,分别与三种铀矿化相对应。  相似文献   

8.
玉华山火山盆地铀矿床为山—筒山断裂带控矿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简述玉华山地区地质背景的基础上,阐明为山—筒山断裂带地质特征,分析其对铀矿控制特点,总结铀矿化富集规律。认为为山—筒山断裂带不仅是玉华山火山盆地控岩构造,而且是重要的控矿、导矿和容矿构造。控矿构造可划分为:主构造对矿化的控制、旁侧次级构造对矿化的控制和主构造与岩性组合对矿化的控制3种形式。铀矿化富集一方面与断裂构造发育程度有关;另一方面与断裂构造充填物关系密切,特别是与充填于断裂带中花岗斑岩形态及产状变化密切相关。今后玉华山地区铀矿找矿工作,可把控矿构造作为主要研究目标。  相似文献   

9.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砂岩型铀矿的综合预测模式和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评价方法与流程,开发了成矿信息提取软件。基于GIS平台在鄂尔多斯盆地西北部建立了多源勘查信息数据库,构建了砂岩型铀矿综合数字找矿模型,完成了研究区砂岩型铀矿的成矿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基于GIS的砂岩型铀矿综合预测可快速缩小找矿靶区,提高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10.
地层岩性的准确识别与砂岩型铀矿层的圈定密切相关,岩性组合的正确分析对于开展砂岩型铀矿的勘查与异常识别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针对传统测井岩性识别方法与机器学习类方法中存在的问题,以北方松辽盆地砂岩型铀矿为研究对象,采用两种典型的集成算法模型(XGBoost和SMOTE随机森林)开展地层岩性自动识别研究,并将识别结果与K最近邻分类算法(KNN)、梯度提升决策树算法(GBDT)等典型机器学习算法进行对比。结果表明,XGBoost和SMOTE随机森林两种集成算法模型对砂岩型铀矿地层岩性识别的准确率都在95%以上,且较KNN模型和GBDT模型的准确率有明显提高。XGBoost模型用于控制过拟合的正则项和节点分裂时支持特征多线程进行增益的计算,显著提高了运算效率,SMOTE合成少数过采样技术解决了样本数据不平衡的问题。基于集成算法的优化过程可为砂岩型铀矿岩性分类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1.
基于遥感信息延伸研究的DS铀矿床区域地质背景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先从遥感图像分析中发现鄂尔多斯盆地北部东胜—杭锦旗地区铀成矿区域地质环境为一个由断隆构造、南缘断裂、环形构造等组成的特殊地质环境,然后利用信息集成技术,将遥感信息与地球物理、地质等地学信息相复合,对断隆构造、南缘断裂和环形构造进行了延伸研究,并从区域铀成矿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认为上述特殊的区域地质背景对DS铀矿床的产出具有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米丘林铀矿床是乌克兰基洛沃格勒地区发现的第一个受构造-岩性和蚀变分带特征控制的典型钠交代型大型铀矿床。通过总结归纳前人对乌克兰米丘林铀矿床的铀矿化特征、蚀变作用及分带特征,对米丘林矿床的成矿蚀变作用进行分析探讨。米丘林矿床主要发育石榴石-黑云母片麻岩和钾质花岗岩两种岩石;矿床的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表现出广泛的岩石退变质作用,如斜长石的绢云母化、微斜长石化、黑云母化、绿泥石化,沿断裂还发育有大规模、强烈的钠交代作用;铀矿化与钠交代作用密切相关,主要发育在花岗岩与片麻岩接触带的断裂带中,由沿断裂活动的流体交代片麻岩、花岗岩、糜棱岩和碎裂岩而形成,铀矿体主要产于钠交代岩体中。因此,钠交代岩控制着该类型铀的成矿作用,它的分布特征决定着铀矿体的规模大小,并对铀的成矿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3.
以浙江省铀成矿地质背景为基础,叙述了浙江省火山岩型铀矿床成矿地质特征和控矿因素,总结并提出了火山岩型铀矿找矿远景区及下一步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14.
通过对钱家店—架玛吐地区铀成矿地质条件和控矿因素,以及油气还原、油气冲顶及基性脉岩在成矿过程中的作用分析,认为该区砂岩型铀矿的形成有别于国内、外典型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具有特殊性。铀矿体并非呈卷状产在氧化-还原过渡带,而是呈板状产出于氧化带的下部。并提出天窗构造的翼部、雁列式断裂F1、F2和F3构造夹持区的姚家组红灰叠置部位的灰色层为有利的成矿层位。由此建立了该区的铀成矿模式。  相似文献   

15.
断裂构造在地浸砂岩型铀矿的形成过程中既是地下水的补给区,也是地下水的排泄区。在伊犁盆地南缘511矿床内扎河断裂还具有阻挡作用,造成了断裂两侧水文地质条件的不同。通过对511矿床扎河断层东、西两盘地下水的补-径-排条件及地下水动力场的对比,认为扎河断裂是造成511矿床在断裂东、西两盘铀成矿规模和铀矿体形态存在差异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综合了牛头山地区五十几年来铀矿地质发展历程,详细介绍了牛头山铀-多金属矿床成矿地质特征,特别对牛头山深部找矿发现的多金属矿进行了系统分析和阐述,总结了该矿床铀-多金属矿化的主要控矿因素,指出了牛头山矿床深部和外围铀-多金属成矿的找矿方向。  相似文献   

17.
简要介绍巴音塔拉凹陷蚀源区岩石及年代学特征,论述了含矿地层特征、沉积物源、铀矿化类型、成矿年龄及铀成矿条件等。指出下白垩统含矿地层物源好,地质演化历史对后生水成铀矿有利,是寻找地浸砂岩型铀矿值得重视的地区。  相似文献   

18.
以构造地质学和水成铀矿理论为指导,从构造运动和构造变形等两方面分析伊犁盆地南缘铀成矿构造地质条件,认为由新构造运动引起的次级构造变动是控制和改造层间氧化带砂岩型铀矿床的主导因素,而且构造作用在伊犁盆地南缘东、西部存在着差异性。西部主要是中新生代次级构造运动造成掀斜使盆地边缘部分地层暴露地表,遭受风化剥蚀,有利于大型铀矿床的形成;东部以断裂和褶皱构造变形为主,不但使地层暴露地表而且使铀重新分配,有利于中小型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9.
从新疆巴什布拉克铀矿床油气还原蚀变岩石的光谱特征分析入手,开展了基于ASTER遥感数据的油气还原蚀变信息提取技术研究,发现了研究区存在3个与已知铀矿区油气还原蚀变遥感异常相类似的遥感蚀变异常带。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ASTER数据在短波红外的多波段优势,对增强的各个遥感蚀变异常带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地质含义讨论,排除了非蚀变作用产生的遥感蚀变假异常,明确了与铀矿找矿密切相关的遥感蚀变异常信息,为铀矿区外围的铀矿找矿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羌塘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GIS技术的支持下,对羌塘盆地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进行了初步调查和分析,调查内容侧重于区域地质背景、目标层选择、铀源、古水动力、古气候等方面。研究表明,羌塘盆地基本具备砂岩型铀矿成矿条件,盆地砂岩型铀矿找矿目标层主要为夏里组,其次为雪山组和雀莫错组,有利区域是东北斜坡带和中央隆起北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