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探讨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及其应用前景.介绍了桔辩型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纤技术的工艺原理及采用这种工艺生产超细纤维非织造布的优势,并阐述其产品的特点、应用领域及当前发展状况.指出:我国非织造技术与发达国家仍存在着较大差距,桔瓣型双组分纺黏水刺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非织造加工工艺,代表着当今世界非织造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具有良好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2.
双组分纺黏水刺非织造材料是一种新型的高性能超细纤维非织造材料,具有纺黏非织造材料的高强度,经水刺环保开纤后,又具有超细纤维材料的柔软和细腻手感。再者,双组分超细纺黏水刺非织造材料的孔隙率高、比表面积大,具有良好的过滤性、吸湿性、透气性和容尘能力。本文系统概述了双组分超细纺黏水刺非织造原料、工艺及其产品特点,分别介绍了在高级擦拭布、服装用布、卫生产品、高级合成革基布、精密过滤材料等领域的主要应用,并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双组分超细纺黏水刺非织造技术及产品的发展。最后对双组分超细纺黏水刺非织造材料在原料绿色化、组分多样化、纤维亚微米及纳米化、材料复合化、产品功能化和智能化方面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
分别以水刺法蚕丝面膜基布和手工法蚕丝面膜基布为研究对象,测试面膜基布的力学性能、透气性能和持液率,探讨面膜结构、性能与应用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水刺法面膜基布的拉伸性能较好;手工法面膜基布具有优良的透气性能,并且持液率较高。  相似文献   

4.
将水溶性维纶纤网和膜裂PTFE基布复合进行水刺,利用水溶性维纶在水中可溶解的性能去除表层维纶纤网,使膜裂PTFE基布从试样中分离出来,通过测试PTFE基布的强力来获取水刺后基布的损伤情况,观察水刺后基布的表观形态,并与水刺对熔纺PTFE基布的损伤和针刺加固工艺对PTFE基布的损伤进行比较。试验表明:随着水刺压力增大,膜裂PTFE基布强力损失率迅速增大,损伤以纬纱为主;表层纤网中纤维横向排列有助于降低水刺对基布的损伤;在相同水刺工艺参数下,水刺对纤维为长方形截面的膜裂PTFE基布的损伤比对纤维为圆形截面的熔纺PTFE基布的损伤大;针刺加固工艺比水刺加固工艺对膜裂PTFE基布的损伤小。  相似文献   

5.
采用新型超吸水聚酯纤维和黏胶纤维分别与普通聚酯纤维混纺,再经水刺加固工艺,制备不同混纺比及不同面密度的水刺面膜基布,测试并分析它们的力学性能、柔软性能、透气性能、透湿性能、吸液性能及保液性能,结果表明:新型超吸水聚酯纤维与普通聚酯纤维混纺制得的水刺面膜基布的厚度较薄,拉伸断裂强力大,柔软性好,透气性和透湿性明显优于黏胶/普通聚酯纤维混纺水刺面膜基布,吸液性能较黏胶/普通聚酯纤维混纺水刺面膜基布有所减小,保液性能优异。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用仪征化纤厂开发的水刺非织造布专用涤纶短纤制合成革基布的生产试验情况 ,并与用普通涤纶短纤作原料生产时在生产工艺及产品性能上作了对比  相似文献   

7.
王殿生 《非织造布》2000,8(1):30-33
阐述了合成革对水刺法非织造基布的性能要求,包括纤维原料、成网、铺网、牵伸及水刺固结工艺与合成革基布性能的关系,并简述了基布的涂层特性。  相似文献   

8.
研发了四种可用于"隐形面膜"的基布,这几种基布采用单纤维或多纤维混合成网,经过水刺加工而成,并对基布的机械性能、透气透湿性和透明性做了测试,与市场上一种常见的隐形面膜基布做对比,结果表明:本文研发的面膜基布干湿态物理机械性能优越,具有良好的透湿性和透气性,而且"隐形"良好,完全能适应市场"隐形"面膜的要求,并增加了新型生物纤维,满足了现代人对美丽与健康的双重需要;且采用短纤维经水刺加工,产品的尺寸稳定性好,透光率高,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用水刺布作合成革基布的涂层工艺的分析,对水刺布涂层前后性能变化的测试,阐述了涂层的工艺方法,并说明涂层是提高合成革基布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0.
为了满足消费者对中高端面膜的需求,将中空度高达80%的木棉纤维与黏胶纤维以不同比例共混,成网后进行水刺加固成水刺非织造材料。从表面形貌、蓬松性、透气性、柔软性、亲水性和液体吸收量等角度对样品进行了性能测试,并与纯黏胶纤维和碱减量改性的木棉纤维水刺非织造材料进行了对比分析。试验结果显示,木棉纤维的加入,可以提高水刺非织造材料的柔软性和面膜精华液的吸收量等性能,表明将木棉纤维开发为面膜基布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新型水刺美容面膜基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彭富兵  焦晓宁  莎仁 《纺织学报》2007,28(12):51-53
介绍一种新型水刺面膜基布,它由聚丙烯纺粘非织造布与粘胶纤维网复合水刺而成,并将其与粘胶、涤纶混合水刺面膜基布进行对比。结果表明:新型面膜基布形成了双层纤维结构,营养液大部分覆盖在粘胶纤维层,与人体的皮肤紧密接触,可以使美容液得到充分利用,触感良好,使用舒适;由于采用复合水刺工艺,使短纤维与长丝相互缠结,从而实现2种不同的成网方式优势互补,产品尺寸稳定性好,水刺加固工艺使得产品不含其他化学成分,且其透气性优良,成本较低。  相似文献   

12.
为研发新型非织造医用绷带,通过水刺加固技术制备水刺非织造坯布,并对坯布进行涂层整理,得到水刺非织造医用绷带基布。测试分析涂层整理前后试样的表面微观形貌、面密度和厚度,以及拉伸性能、弯曲性能、透气性能、亲水性能及液体扩散性能等。结果表明:涂层整理后的试样,孔隙增大,面密度和厚度均有下降,拉伸性能、弯曲性能和透气性能均得到改善;涂层整理前后的试样均表现出优异的亲水性能,且涂层整理后试样的液体扩散性能更好。  相似文献   

13.
基于对海岛超细纤维的分析,研发了针刺、水刺、复合、碱减量工艺,解决了海岛超纤合成革基布生产中后碱减量工艺流程长、一次性投资成本高及产品表面粗糙、门幅收缩程度大、易折皱、手感硬等问题,开发的针水刺复合海岛超纤合成革基布产品的性价比高,为高仿真合成革生产商提供了更多选择,大大降低了合成革生产企业进入超纤合成革生产的门槛,扩大了超纤合成革的产能,满足市场需求。  相似文献   

14.
通过环氧树脂、戊二醛、铝鞣剂等复鞣剂的结合使用,对甲酸预处理后的超细纤维合成革基布(以下简称"超纤基布")进行交联改性,以改性后基布的吸湿性和透水汽性为参照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方法分别优化出了最佳的改性条件。改性前后超纤基布的静态水接触角、扫描电镜(SEM)及原子力显微镜(AFM)对比结果表明:改性后的超纤基布亲水基团增多、润湿性能改善、纤维分散程度增强、表面粗糙度增加,超纤基布的卫生性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15.
作为世界纺黏技术发展中的里程碑,双组分纺黏水刺超细纤维技术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探讨了水刺开纤,湿热开纤和化学开纤三种不同开纤方式对PA6/PET双组分纤维非织造布的开纤效果的影响.研究发现,在双组分纤维开纤中,单一水刺开纤效果并不理想,可以将水刺开纤、湿热开纤和化学开纤方式结合,以提高PA6/PET双组分非织造布的...  相似文献   

16.
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的开发和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超细纤维水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的特性和加工工艺 ,包括超细纤维原料的选择、基布的加工工艺以及所制成的PU革的性能特点。  相似文献   

17.
力学性能作为超纤革用非织造布的一项重要性能,决定了超纤革的应用范围。超纤革用非织造布大多以海岛短纤或橘瓣长丝超细纤维为原料,经针刺或水刺加固等工序制备而成。文章主要从纤维原料、针刺工艺与水刺工艺3方面因素出发,分析纤维强度与断裂伸长率、纤维线密度、纤维长度、纤维卷曲度、针刺密度、针刺深度与水刺压力对非织造布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为增强超细纤维合成革用非织造布的力学性能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罗以喜 《非织造布》2006,14(4):25-27
介绍了抗菌整理方法在水刺非织造合成革基布上的应用情况,对抗菌纤维原料的选择及生产水刺法非织造合成革基布的水刺工艺进行了介绍,说明了开发抗菌合成革基布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选取聚酯纺粘基布、聚酯纺粘上浆基布和有涂层的聚酯短纤针刺基布3种试样,对其进行拉伸强力以及热压后基布的厚度、透气性、拉伸强力的检测与分析:聚酯基布的纵向拉伸强力总体上都大于横向的强力,但纵横向差异不大,因此所得产品稳定性能较好;在190℃的时候,随着压力(5MPa、10MPa、15MPa)的增大,基布强力也逐渐增大,厚度、透气性减小。  相似文献   

20.
钱程 《纺织学报》2007,28(9):65-67
为了赋予超细纤维水刺合成革基布以较好的芳香性能,以明胶和海藻酸钠为壁材,油性香精为芯材,选用复合凝聚法,通过合理的材料用量及控制反应条件制备了森林浴香型香精微胶囊。用制备的微胶囊对水刺非织造革基布进行芳香处理,通过实验筛选出最佳整理工艺条件。对整理前后水刺合成革基布的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并对香味保持时间进行了主观评定,结果表明:处理后水刺非织造革基布具有较好的留香性及拉伸、撕裂和顶破强力,但柔软性能有所下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