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对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的分析和认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析了抽油井内井液流动全过程中能量的转换和平衡。认为井液流动中除了有效能量转换外,还必然存在无效的能量损失,从而合理地解释了IPR曲线的正确性。指出能量补偿装置是一异型单作用活塞泵,其吸入过程与普通抽油泵的吸入过程是一致的,作为异型活塞泵的补偿装置不可能突破容积式泵吸入的规律,不可能吸入处于绝对真空环境内的液体。对室内试验提出了一种新的试验方案。指出加挂补偿装置的抽油泵与普通抽油泵在不同条件下的对比试验说服力不强。提出了加挂补偿装置的抽油泵抽油时产量变化的判定原则,而补偿装置作为抽油泵的灌注装置对泵的吸入有改善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于深井泵吸入能量补偿装置的商榷   总被引:5,自引:4,他引:1  
邬亦炯 《石油机械》1996,24(12):28-32,51
分析了抽油过程中油层给出能量的变化规律,认为用补偿装置不可能减少油层能量消耗。深入讨论了吸入方式和吸入能量的问题,指出补偿装置的吸入方式和普通抽油泵并无本质差别;普通抽油泵吸入消耗的能量并非由动液面提供,而是由抽油设备本身所提供;动液面提供的只是沉没压力,补偿装置同样需要。最后分析了补偿装置的有关试验资料,认为试验结果并没有说明其原理的正确。  相似文献   

3.
文章对机械采油泵在采油过程中,油层所给出的总能量的组成及其举例计算作了全面分析。分析指出,油层给出的总能量与油井内动液面的高度有关。根据IPR曲线上给出的不同动压,油井有不同的产量。作者根据对油层能量的分析认为,如果能设计一种补偿装置,摆脱深井泵只能由动液面提供吸入能量的工况,油井的动压则相应随之降低,便可实现油井增产。正是如此,本文介绍了管式泵吸入能量补偿装置的结构组成及其工作原理,以及该装置在工作过程中的若干特点。又从能量平衡原理出发,分析了安装管式泵吸入能量补偿器后,油井增产的可能性。现场试验表明,己下两口井的样机,其油井增产效果比较显著。  相似文献   

4.
1 工作原理及主要技术参数1.1 结构(如图1)。图1 抽油泵增效装置示意1.2 工作原理液压增效装置联接在抽油泵(去掉固定阀)下端,当抽油泵柱塞下行时,游动阀打开,油管内液柱压力作用在推杆上,排出阀关闭,推杆下行,把液柱重力传给活塞和弹簧。活塞下行时活塞内吸入阀打开,工作筒内环形空间充满井液,活塞下行是在井液中运动,同时,弹簧被压缩。当柱塞上行时,弹簧释放能量,向上推动活塞,吸入阀关闭,此时沉没压力与弹簧同向迭加,推动活塞向上运动。活塞压缩空间内的液体,排出阀打开,液体被推进抽油泵筒内。如此往复工作,整个增效装置的进液与排…  相似文献   

5.
针对中原油田泵效偏低,尤其是深抽井的低泵效情况提出了以提高泵的充满程度为目的的液压补偿泵课题研究。详细分析了影响泵效的因素,展开了方案设计,经反复论证后选定一种结构方案进行了设计、加工、整改、室内试验及现场试验,完成了液压补偿泵的研制及其锚定技术研究,研制出主要由抽油泵、液压补偿泵、锚定器组成的液压补偿泵采油配套技术。抽油泵液压补偿泵采油技术利用上下冲程过程中油管的自然伸长和缩短,增加补偿泵腔内瞬间压力,强行打开抽油泵固定阀,增加抽油泵充满程度,提高泵效。现场37井次试验数据表明,设计原理新颖,结构合理,与抽油泵同步工作,不需要专门作业,能有效增大普通抽油泵的充满系数,提高泵效。  相似文献   

6.
为了解决低渗透油田深抽过程中低泵效问题,胜利油田现河采油厂进行了井下液压增效器的试验。该增效器代替普通抽油泵的固定阀,接在抽油泵下端,靠弹簧储存和释放能量推动增效器中的增压活塞,提高抽油泵的充满系数,达到增产的目的。通过在7口油井中的试验证明,该装置不仅可以增加产液量.提高泵效,而且可以降低抽油杆栽荷,具有一定的节能作用。  相似文献   

7.
龚伟安 《石油机械》1997,25(2):43-47
阐述和回答了有关能量补偿泵的几个核心问题:1.采油过程中油层能量的基本关系;2.油层对动液面作功问题及增产机理;3.抽油机与补偿泵的能量转换问题;4.补偿泵吸入方式问题。指出补偿泵增产的理论基础是油层要对动液面作功,增产方法是不让油层对动液面作功,利用抽油机一段空行程作动力,使一个举升液体的弹簧往复泵工作。  相似文献   

8.
姚春冬  邹萍 《石油机械》1996,24(1):34-37
通过对复合活塞的受力分析,导出安装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后抽油机悬点载荷的计算公式,进而对抽油机悬点载荷、曲柄轴净扭矩、电动机实耗功率及抽油机系统效率进行了计算和分析。结果表明,安装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后可使抽油机悬点最大载荷下降、悬点最小载荷增加,曲柄轴净扭矩最大值下降、负扭矩减小,电动机实耗功率减少,系统效率提高。指出安装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后应对抽油杆下部采取有效扶正措施,防止下冲程时抽油杆柱下部失稳。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深抽提液问题,中原油田采油二厂进行了液压充油泵的试验。该装置在普通泵筒下端接一增压装置,靠弹簧贮存和释放能量推动增压装置中的增压活塞,提高抽油泵的充满系数达到增产目的。濮城油田先后在4口井上推广应用,不仅液量增多、泵效明显提高,而且抽油杆载荷略有下降,具有明显节能效果。  相似文献   

10.
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的参数设计及其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龚伟安 《石油机械》1997,25(3):36-40
较详细地介绍了抽油机能量补偿装置(简称补偿泵)的设计要点,并指出补偿泵的最佳参数设计要根据具体井况确定。提出了目前补偿泵使用中所出现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最后还讨论了如何评价补偿泵的工业试验数据,同时再一次讨论了补偿泵与采收率的关系。  相似文献   

11.
抽油泵能量补偿装置的机理与试验数据分析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窦宏恩 《石油机械》1996,24(5):45-49
针对国内有人提出的带能量补偿装置的深井抽油泵(简称“补偿泵”)可以不需要动液面进油的观点,在对常规抽油泵和补偿泵结构及工作原理比较后认为,这两种泵抽油时都要动液面作功,都需要有沉没度。指出采用采油指数概念计算补偿泵的增产量,把机械能量与油层天然能量相提并论是不正确的。采用单相流状态的产量和压力服从直线性IPR曲线关系的理论,分析了国内使用补偿泵的油井生产数据的真伪性。对采用抽油泵的抽油井动态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龚伟安 《石油机械》1998,26(4):42-47
通过抽油机在补偿泵工作过程中的能量消耗问题和补偿泵增产与IPR曲线的关系的讨论,再次证明了:1.在补偿泵的工作过程中,抽油机要输出能量,这部分能量转化为由井底将液体提升到动液面的能量,因而节省了油层的弹性能。2.根据渗流力学理论,在动液面相同的情况下,普通泵采油指数的下降速度大于补偿泵,因而后者的总产出量比前者要大;在定产量的工况下,补偿泵的稳产周期比普通泵长,因而也达到了增产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压差补偿深井抽油泵的实验室试验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差补偿泵是一种能产生负压低脉冲的新型结构的抽油泵,又名负压脉冲深井采油泵。介绍了压差补偿泵的实验室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根据试验数据,重点讨论了压差补偿泵空腔形成,瞬时打开后的动液面波动的全过程。试验证明,在模拟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压差补偿深井抽油泵的产液量远比普通深井抽油泵高,主要的增产理论依据是压差补偿泵在下冲程过程中,瞬时打开空腔所产生伯努利效应及负压脉冲效应。  相似文献   

14.
针对聚合物驱抽油机井普遍存在的油管偏磨、抽油杆断脱的问题 ,提出了可行的解决方案 :在抽油泵上部加装缓冲装置减少或消除惯性载荷 ,改善抽油杆柱受力状态 ;在抽油泵下部加装补偿装置对泵进行灌注 ,提高泵效。两种装置的工作原理是 :在橡胶筒、壳体与上、下端盖组成的密封腔内充有氮气 ,靠气体的可压缩性作为能量转换元件 ;在井下工作时 ,当中心管压力增大时 ,吸入液体 ;而压力降低时 ,排出液体 ,从而使流体流动趋于均匀 ,改善杆柱的承载状况。给出的计算公式可用于装置的工作参数计算和结构设计计算  相似文献   

15.
压差补偿深井抽油泵的实验室试验与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压差补偿泵是一种能产生负压低脉冲的新型结构的抽油泵,又名负压脉冲深井采油泵。介绍了压差补偿泵的实验室试验结果及理论分析。根据试验数据,重点讨论了压差补偿泵空腔形成,瞬时打开后的动液面波动的全过程。试验证明,在模拟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压差补偿深井抽油泵的产液量远比普通深井抽油泵高,主要的增产理论依据是压差补偿泵在下冲程过程中,瞬时打开空腔所产生伯努利效应及负压脉冲效应。  相似文献   

16.
抽油泵采用螺旋式固定阀罩可提高泵效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与普通阀罩相比,新研制的螺旋式固定阀罩增强了通液能力,改变了液流方向。抽油泵吸液时井液通过固定阀罩内腔的螺旋槽的作用而产生螺旋运动,降低井液通过阀罩的流动阻力,同时井液旋转进入泵筒形成锥状液流减少气蚀,减小对泵筒内壁的冲刷力;抽油泵排液时固定阀球螺旋下降迅速关闭,降低漏失,完成抽油泵的工作过程。螺旋式固定阀罩在10口井上推广应用均提高了泵效,平均每口井提高泵效17.34%,泵效增加最大达67.8%。  相似文献   

17.
本文根据抽油泵抽汲混气液时活塞下行过程中泵内压力的倒数与活塞实际移动距离之间呈线性关系这一规律,提出利用实测示功图确定抽油泵需要加深深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应用弹性液体不稳定渗流理论的研究成果与油层能量转换的数学模式,对普通泵采油和补偿泵采油的压降漏斗最大半径的变化进行了分析及对比计算,结果表明:在补偿泵与普通泵采出相同总液量的条件下,前者的压降漏斗的最大半径显著地小于普通泵采油时的压降漏斗最大半径,即补偿泵采油时,有更长的稳产期,能达到增加产出总液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封闭式负压抽油泵是一种运用全新设计理念研制成功的新型抽油泵,与普通抽油泵相比,其明显区别是没有固定阀,进液孔在泵的侧壁。其显著优势是进液通道较大,产液入泵较易,有利于稠油井生产;阀漏失几率较小,泵的使用寿命较长。室内及现场试验表明,该泵对稠油井、易出砂井有较强的适应性,可有效提高长停井措施有效率,延长油井免修期,提高稠油井产液量。  相似文献   

20.
邬亦炯 《石油机械》1997,25(10):26-29,38
讨论了能量补偿泵增产理论的三个基本问题;1.补偿泵能否不要减少要沉没度?2.液体由泵入口升到动液面所需能量是由油层提供还是由补偿提供?3.补偿泵不降低动液面能否增产?指出弹簧推力只对上面泵起增压灌注作用,不会减少下面泵的沉没度需求。论证了有关储能活塞受力分析及补偿器进油不作功分析方面的错误:证实了液体由泵入口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