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通过空心抽油杆集肤效应电加热技术及其电缆可以穿越的空心环流抽油泵的制造、应用技术,实现了对井筒内的调油从泵下、泵体、泵上直至井口,进行全程电加热。在近百口稠油井的应用试验中,取得了明显的增产效果。通过检测和试用,证明该空心环流抽油泵的设计制造技术,能成功地将集肤效应电加热技术用于稠油开采工艺中,并推上了行之有效的应用阶段。为当前国内稠油藏开采,推出了一项最为适用的配套新工艺。  相似文献   

2.
空心转子螺杆泵过泵加热采油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普通简易开采稠油电加热技术只能实现泵上加热,常出现稠油进泵困难、负荷重、卡泵、抽油杆断脱等现象。针对上述问题,河南油田在部分稠油开发中配套应用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并实现了空心转子螺杆泵过泵加热及斜直井加热配套。该技术和其他电加热技术相比具有工艺简单、现场施工方便、加热效果明显等优点。并解决了该油田热采区块部分斜直井因油稠而在生产后期出现光杆下不去、吞吐周期短、吞吐效果差的问题。该技术在河南油田现场实施8井次,工艺成功率和有效率达100%,共增油1465.2 t,取得较好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索三塘湖马朗和条湖凹陷致密油区块的举升工艺,针对其原油物性进行充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应用空心抽油杆独立通道的特性结合电加热采油装置,确定出了加热深度、加热功率、加热频率以及空心抽油杆杆柱组合形式的人工举升系统,通过工程试验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应用空心抽油杆电加热采油技术可以有效的解决该油田稠油区块的开采难题。  相似文献   

4.
电杆越泵加热技术试验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电杆越泵加热技术是把整筒抽油系改制成空心环流抽油泵,把空心抽油杆直接穿越过泵下到泵下一定深度,电缆下入空心杆中,利用集肤效应原理,同时对泵上、泵下及泵体内的原油加热,降低原油粘度及原油入泵阻力,提高油井产量。该技术解决了特稠油、超稠油入泵难的难题,是开采深层特稠油、超稠油这类无法动用油藏的一种切实可行的采油工艺方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 ,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稠油、气油比大以及含砂原油的开采中 ,获得了广泛应用。空心抽油杆因其承受扭矩能力以及抗弯能力都优于实心抽油杆 ,而且可以实施杆内电加热工艺技术 ,成为稠油开发的必选抽油杆。由试验数据可知 ,36mm× 5 5mm空心抽油杆的抗扭能力是2 5 4mm实心抽油杆的2倍。空心杆技术的应用 ,大大提高了地面驱动螺杆泵采油技术在稠油开发中的重要性 ,但现场应用发现 ,空心抽油杆的断脱仍然是造成修井作业的主要原因。现场应用的空心抽油杆 ,一端为抽油杆外螺纹 ,一端为接箍 ,没有任何防脱工艺措施。通过调研了解…  相似文献   

6.
井筒电加热技术在稠油开采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技术在稠油井的应用情况,指出井筒电加热技术是解决"三高" (高粘度、高凝固点、高含蜡)稠油开采筒举升难题的有效方法之一,并提出了空心抽油杆电加热是河南稠油开采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该技术是在已推广的空心抽油杆电热技术上引伸研制而来,既解决超粘稠油井筒举升问题,又解决稠油进泵难问题,为开发难以动用的特超稠油储量创造了条件。新研制的空心环流泵是越泵电热的技术核心。泵下特种空心杆的加热长度一般在300m以内。井口油流温度要求高于稠油粘度拐点温度,才能正常生产。粘度( 50℃)高于15000mPa·s的井应采用越泵电加热。  相似文献   

8.
稠油和高凝油开采过程中的降粘和降凝问题一直是国内外石油开采业所关心的问题之一。现文提出一种新型空心抽油杆中频感应电加热技术,有效地克服了原空心抽油杆单相工频电加热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的加热效率低、三相电网不平衡和电气设备有效容量利用率低等问题,并给出了运行结果。  相似文献   

9.
针对空心抽油杆在油井举升中的实际应用情况,结合目前空心抽油杆的材料及性能参数,研究分析了空心抽油杆用于以上工艺的采油装置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适用条件。该研究结果时特殊类型油井举升方式的选择和空心抽油杆在矿场中的实际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液力反馈型空心杆抽油泵的设计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设计的液力反馈型空心杆抽油泵主要由反馈长柱塞、反馈泵筒、出油阀、接箍、旋转装置、工作泵筒、工作柱塞、进油阀等组成。悬点载荷分析表明,这种泵在下行程时,与常规泵相比,增加了杆柱的下行动力而减少了下行阻力,有效地解决了常规泵空心抽油杆采油工艺中空心抽油杆柱下行困难的问题,并可提高抽油泵的泵效,延长空心抽油杆的使用寿命。液力反馈型空心杆抽油泵的应用,可改进空心抽油杆采油工艺,提高采油的整体效率,将对空心抽油杆采油工艺的推广应用起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爱民 《石油机械》1998,26(3):36-38
新研制的电加热空心抽油杆驱动螺杆泵装置采用空心杆驱动螺杆泵,抗扭承载能力比相同横截面积的实心杆增大近1倍。通过向空心杆内孔下入整体电缆,经终端器使电缆和空心杆内壁构成回路,利用交流电的集肤效应原理使杆壁发热,进而加热油管内原油,达到防止油管内壁结蜡,增加原油流动性,降低杆柱承受的摩擦扭矩及防止杆柱断脱之目的。试验和应用情况证明,这种装置具有加热段长、加热均匀和加热功率可调等特点,特别适合于开采高粘、高凝和高含蜡原油。  相似文献   

12.
针对宝力格油田原油含蜡量高、凝固点高、黏度高,影响油井正常生产问题,应用了空心杆电加热技术,将专用加热电缆下入空心抽油杆内,使空心抽油杆和加热电缆组成集肤效应加热体,从而达到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防止油管内壁结蜡、降低原油黏度、改变原油流动性的目的.加热电缆具有输出功率的可调性,可以根据不同的油井井况进行调整,达到所需的温度,实现自动化控制.该技术成功解决了油井停抽后不能启抽及油井定期清蜡问题,保证了油井的正常生产,取得了较好的开采效果和经济效益,对类似油田的开发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针对采用封上采下工艺油井无法进行热洗、加药等日常生产管理的问题,开发应用了空心杆热洗工艺,对于这类油井的清蜡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技术手段。该工艺通过开发研究井下热洗阀组和地面热洗装置及配套工具,热洗时通过建立空心杆和油管的循环通道,避免了热洗介质污染油层现象的发生,同时解决了油套不通油井日常生产时的清蜡等问题,克服了传统油套反循环热洗清蜡工艺的弊端,提高了热洗效率,提高机械采油井的生产时率,清蜡彻底,并且节约大量热洗介质。目前在江苏油田试采一厂成功实施了7井次的热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河南油田原油蜡含量高、黏度大并且流动性差,给开采带来很大困难。双空心杆热水循环技术,利用地面加热和加压流程,实现热载体在双空心杆内闭式循环,从而加热油管与外空心杆环空产出液,有效地解决了原油井筒流动问题。结合河南油田同轴式双空心杆闭式循环举升工艺应用情况,对双空心杆热水循环井筒举升工艺进行了参数优化。结果表明,建立的同轴式双空心杆井筒流体温度计算模型,优化了热水循环参数,保证井口出油温度,改善了原油流动性。  相似文献   

15.
空心杆采油工艺的力学分析和现场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空心杆采油属套管插入式泵的一种。该项工艺省去原机械举升中的油管,利用空心杆作为传动介质和油流通道,冲程挤压排液。笔者从实心抽油杆柱的设计思路出发,依据有关的空心杆应用技术,结合现场试验情况,摸索出一套包括空心杆采油的受力计算公式和水头损失计算公式,并较为成功地应用到现场试验中。  相似文献   

16.
双空心杆内循环热采技术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采油三厂部分油井含蜡量高、黏度高,油井生产困难,维护难度大的问题引进双空心杆内循环热采技术,热载体纯净水加热后从双空心杆内管进入外管返回,达到提高油管内原油温度,防止油管内壁结蜡,降低原油黏度,改变流动性的目的.可利用油井伴热水、套管气、太阳能等多种热源,对双空心杆热载体加热,在密闭的系统实现井筒升温清防蜡及降黏作用,保证油井的正常生产,对类似油井的开采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