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灌区一般是指有可靠水源和引、输、配水渠道系统和相应排水沟道的灌溉面积,是由水库、渠道、田地、作物组成的一个综合体.伴随着水资源的短缺,为提高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要大力发展灌区.灌区也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产物,随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从人民胜利渠建成60多年来和在灌区的运行情况来看,在农田灌溉、抗旱补源、沉沙改土等方面取得了...  相似文献   

2.
3.
人民胜利渠灌区引黄灌溉50年成就回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1952年4月12日开灌,结束了“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历史,迎来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新时代。50年来,灌区解决了引黄灌溉三大难题:防治土壤次生盐碱化、泥沙处理、水资源优化配置;探索了井渠结合灌溉的制度;走出了科技兴灌区之路。  相似文献   

4.
《人民黄河》2014,(5):87-89
人民胜利渠自1952年开始引黄灌溉,至2012年累计引黄河水360亿m3,引入泥沙5.1亿t,为灌区农业生产环境的改善提供了物质基础。开灌前占灌区耕地面积34.6%的盐碱地、低洼沼泽地以及黄河故道的沙荒地得到改良,成为稳产、高产田;灌区对黄河泥沙的控制性运用,在很大程度上改善了黄河背河洼地的排水条件,消除了该区的渍、涝灾害;引黄灌溉对灌区地下水的补充以及"井渠结合"灌溉维持了灌区地下水的动态平衡,苦咸水区的地下水水质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5.
作为开下游引黄灌溉先河、创综合利用伟业的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引黄灌溉第一渠。从 1952 年 4 月 12 日正式启闸引黄至2012 年,已经走过了整整六十年风雨历程,其中既有开灌初期,灌溉、济卫效益突显、运行管理蒸蒸日上的成功,也有井渠结合、控制地下水水位的创举,更有采取各种工程技术措施减少渠系输水损失的成功经验,它的建成,结束了黄河百害,惟富一套的历史,揭开了开发利用黄河水沙资源的序幕,为黄河  相似文献   

6.
前言防止土壤次生盐碱化的关键,是控制地下水埋深,使其长期稳定在临界(能抑制土壤返盐)深度以下。控制地下水位的方法很多,如明渠排水、暗管排水、竖井排水等。  相似文献   

7.
节约用水势在必行,人民胜利渠作为一个大型引黄灌区,同样面临水资源短缺的严峻形势,人民胜利渠在节水方面采取4个方面措施,同时注意合理开采地下水、采取节灌措施以及合理补充地下水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人民胜利渠是新中国成立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灌区自1952年4月开灌以来,经过40年的艰苦努力,已形成了“灌排并举、渠井结合、沉沙改土、科学用水”的灌溉模式,灌区生产水平有了大幅度提高。特别是1981年以来,为适应农村实行生产责任制后灌区用水的新特点,提高管理服务水平,在灌区管理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灌区生产面貌发生了根本变化。据统计,从1982年到1991年  相似文献   

9.
刘造宇 《海河水利》1989,(1):47-49,30
一、灌区概况人民胜利渠(又名引黄灌溉济卫工程)是建国初期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灌区。1951年3月开工,1953年8月竣工,设计灌溉面积72万亩,1957年后发展到103万亩,实灌面积达75万亩。经过36年的努力,灌区工程日臻完善。初步形成灌排并举,沉沙改土,渠井结合,旱涝保收的大型灌区。农业生产逐年提高,大  相似文献   

10.
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关键技术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根据水量平衡原理,建立了黄河下游灌区引黄灌溉需水量中期预测方法。分析了引黄灌溉需水预测基本原理,阐述了作物需水量、有效降水量、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引黄灌溉需水量分离等引黄灌溉需水预测的关键参数和方法。作物需水量可采用修订的Valiantzas方程进行预测;有效降水量预测可采用美国垦务局推荐方法;斗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采用该系数与末级渠道灌溉控制单元至支渠分水口的距离、渠道衬砌率等的线性方程估算;引黄灌溉需水量的分离可采用高精度遥感技术确定引黄灌溉面积,并通过本文提出的计算方法,从灌区供水水源中分离出引黄供水需求量。上述关键技术问题的研究可以为黄河下游农业用水需求预测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1.
一、灌区概况人民胜利渠灌区,渠首正常引水流量50—60秒立米,灌溉着新乡、获嘉、武陟、原阳、延津及新乡市郊五县一市60万亩耕地。灌区设灌溉、排水两大工程系统。灌溉系统有总干渠1条,干渠6条,支渠37条,斗渠372条,农渠1650条,五级固定渠道全长1800余公里。  相似文献   

12.
对人民胜利渠灌区稻改情况进行调查研究,肯定稻改在“改水土,治碱荒,改良洼区低产田”方面的主导作用。论述因种植结构的变化而引起的灌溉制度变革及其对灌区造成的各种影响,提出灌区相对稳定的种植结构,并从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灌区可引用水量严重不足的现实出发,地对灌区水稻进行分类改,推广水稻旱种及节水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维持灌区水量供需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3.
地下水水质评价是掌握水质状况及保护水资源的一项重要工作。基于2016年人民胜利渠灌区22个主要监测井的丰、枯水期监测结果,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内梅罗指数法、模糊-熵值评价法对研究区地下水水质进行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G04、G05、G14、G15监测点的污染最严重,较为严重的污染因子有总硬度、溶解性总固体、亚硝酸盐等;丰、枯水期的地下水水质均较差,由丰水期到枯水期,受耗氧量、亚硝酸盐、氨氮等评价因子变好的影响,水质有转好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六五”期间国家科技攻关项目之一,黄淮海平原中低产地区综合治理与开发研究项目中的引黄人民胜利渠试区,最近由水电部在新乡市召开会议,验收了试区的技术改造工程,通过了灌区泥沙处理技术与节水灌溉技术的研究成果鉴定,并对灌区土壤水盐动态监测预报研究进行了阶段评议。  相似文献   

15.
人民胜利渠是建国后在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区,泥沙处理问题一直困扰了人民胜利渠几十年。在引黄灌溉实践中,人民胜利渠采取多种措施处理泥沙,使灌区泥沙问题得到了较好的解决,并总结出泥沙处理方面的一些经验教训。  相似文献   

16.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我国开展计划用水工作较早的灌区之一,灌区摸索出了一套适用于引黄灌区实际情况的用水管理办法,在计划用水、节约用水、渠井结合综合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以及用水管理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丰富经验,对提高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的用水管理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7.
人民胜利渠灌区是黄河下游兴建的第一个大型引黄灌溉工程。开灌以来在引水、用水上,经历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因此,人民胜利渠灌区的环境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随着水资源供需矛盾的加剧,更要改变管水、用水观念,通过技术手段,对水资源进行科学调配,推广节水灌溉农业,充分发挥人民胜利渠灌区生态的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8.
人民胜利渠灌区盐碱地治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人民胜利渠灌区于50年代中期就在全国率先开展盐碱地的治理与改良工作。在长期的治理实践中,灌区针对盐碱地的成因和特征,科学合理地利用黄河水沙资源,采取地下水位调控、淤灌稻改、冲洗脱盐和其他农业措施分别对灌区内大面积的次生盐碱地、碱化盐土地和盐土地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治理和改良。为防止大面积次生盐碱化的再度发生、巩固盐碱地的治理成果,必须加强灌区水盐运动的监测和预报,恢复、完善排水体系,坚持走“井、渠结合  相似文献   

19.
徐芹  蔡月冬  陆萍  张淑英 《治淮》2005,(4):31-33
山东省梁山县地处鲁西南大平原,濒临黄河,具有得天独厚的引黄自流灌溉优势.自1956年发展引黄灌溉事业以来,相继建成了陈垓引黄自流灌区和国那里引黄自流灌区.  相似文献   

20.
一、井渠结合灌溉的优越性引黄人民胜利渠灌区位于河南省新乡地区中部。灌区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型气候,多年平均降雨量为630毫米左右,蒸发量为1,500~1,800毫米,雨量分布不均匀,其中7~9月的降雨量占全年降雨量的70%左右。灌区土体和地下水中均含有一定数量的可溶性盐类。因此灌区长期受到旱、涝、碱的威胁。灌区开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