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甘肃省瓜州县锁阳城镇中渠饮水安全工程涉及中渠村、新沟村6个村民小组。工程实施后,解决了该村309户1172人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并将极大地改善受益区群众的饮水条件和生活质量,减少地方疾病的发生,提高群众的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2.
刘聪 《中国水利》2010,(3):48-49
<正>甘肃省临泽县辖鸭暖、倪家营2乡,新华、蓼泉、板桥、平川、沙河5镇,74个村,76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14.6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12.52万人,占总人口的86%。近年,临泽县在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和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配合下,着力解决农村饮水卫  相似文献   

3.
<正>"这水真干净,我们再也不用吃河沟里的浑水了,盼了这么多年终于用上了自来水,多亏了共产党的好政策……"当有人问起村里的饮水工程建设情况,城关镇龙古村村民洪玉清脸上笑得成了一朵花。  相似文献   

4.
汉阴县双乳镇南窑村位于风凰山北麓,月河南岸。全村8个村民小组,226户,1037人,零星散居在月河二级阶地丘陵地带。该村水源条件差,地下水又不容易开采,人畜饮水十分困难。为了解决群众饮水,该村积极争取到国家投资7万元,村民自筹资金3.8万元,其余缺口资金采用以劳代资,用户自行承担到户等方式弥补,在南窑修建了人饮站,使全村194户850余人以及毗邻的蒲溪镇东升村35户200余名群众吃上自来水,从此结束了长期以来群众到几里外河溪肩挑背扛吃水的历史。  相似文献   

5.
<正>2015年5月17日,宁夏回族自治区"一号民生工程"——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12条输水隧洞全部贯通,为实现水源工程年内初步具备通水条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宁夏中南部城乡饮水安全水源工程是宁夏头号民生水利工程。工程将泾河水截引、调蓄以后向北输送到固原市原州区、彭阳县、西吉县以及中卫市的海原县44个乡镇603个行政村3559个村民小组,解决这一区域110.8万城乡居民的饮  相似文献   

6.
太湖县花凉亭水库始建于1958年,库容24亿m^3,是安徽省第二大型水库。受水库淹没影响的库区周边村总面积200km^2,辖81个行政村,775个村民小组,总人口达10万人.人均耕地0.0133hm^2,山场0.187hm^2。由于山多田少,人口密集,群众生活十分贫困。山上乱开垦及种植林农作物很普遍、属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以1991年遥感卫星照片分析和太  相似文献   

7.
卢明 《中国水利》2004,(21):74-74,71
泸桥镇咱里村是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泸定县典型的缺水村.全村被三座大山合围,中间是一块开阔的坝地,村里4个村民小组共488户人家分散居住在山坡和坝里.两条穿村而过的小溪要灌溉全村140hm2耕地、供给全村1975人和3000多头(只)牲畜的饮水.  相似文献   

8.
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与人类紧密相关,它是人们生产生活的基本要素。当前,我国城市居民的安全饮水基本解决;然而,我国农村居民的饮水安全一直是个突出问题。"农村饮水安全"关系村民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事关我国经济社会稳定、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重庆市大力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深受广大村民的普遍欢迎;但仍然受到投资不足等多因素制约,部分工程在水源保证、净水消毒、水质监测、管网配套等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了农村村民的饮水安全。通过对重庆市37个涉农区县、50个乡镇村社和近200余处饮水点的走访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了"重庆市农村饮水安全"改进措施及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桃溪镇桃庄河村,位于内乡县城西北20km处的浅山区,总面积31.20km2,辖50个自然村31个村民小组,5512人,耕地面积380hm2。由于地形复杂,浅层地下水奇缺,人畜饮水极为困难,该村先后共投资251万元在桃庄河村张家岭、板山坡打基岩深水井两眼,每眼井深0.17km,铺设管道133km,安装自来水约1250户,解决了28个自然村5700人的饮水安全问题。在建后管理中,项目区探索出了民主参与、制度约束、自我监督的管理新模式,使工程走上了自我养护维修、自我积累发展的良性运行轨道。  相似文献   

10.
记得那是一九五二年春天, 一个春风和煦的日子里, 山沟里的人们欢声雀跃, 奔走相告, 咱们的亲人解放军, 开进了薄山。高亢的歌声响彻四方, 万年荒山笑开颜。天空中白云朵朵, 溱头河水缓缓流淌。春风吹遍了千沟万壑。大地苏醒了。李岗山上百花盛开, 千姿百态,争奇斗艳。啊! 山沟里从没有过这样明媚的春天。啊,薄山! 在那些激动人心的日子里, 山坳里是人的海洋, 红旗迎风招展。工农兵奋力拚搏, 众志成城要开山, 机声隆隆震撼着大地, 民工抬土方的号子, 震荡着山谷;  相似文献   

11.
湖北西南山区宜昌县的土城乡的崇山峻岭间,有一个充满神奇色彩的潮水洞。山洞每隔3天涨一次水,千年来这一自然规律从未改变过。潮水洞是两个牛鼻形的天然石洞,洞中有两个半圆形深蓝色水潭,总面积不过10来平方米。不涨潮时,平静的水面低于溢水道口70多厘米。干枯的溪沟里找不到一滴水珠。只有涨潮过后留在石壁上的水位线,还依稀可见。  相似文献   

12.
农村饮水安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兰西县几个村屯饮水安全工程为实例,说明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给村民带来的实惠,阐述了农村饮水安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3.
1衡阳市干旱特点及受灾情况1998年6月28日至10月8日,衡阳市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特大干旱。其特点;一是来势猛。6月28田雨季结束,即转入晴热高温天气。6月28日至10月”日,全市平均降雨仅对.7nun,比历年同期少293mm。全市气温高于35T的高温日数在55天以上。二是时间长。持续干旱达102天。三是范围广。9个县市区183个乡镇不同程度遭受旱灾,其中灾情严重的有8个乡镇、3114个村、37245个村民小组,分别占全市乡镇、村、组总数的98.9%、63.4%和ho.7%。全市有939座水库,403万山塘干涸,819条溪河断流,1148个村民小组ho.l万人饮水困…  相似文献   

14.
四川:打破区域界限 发展集中供水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唐瑾 《中国水利》2009,(1):60-62
四川.全省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超过3100万人,仅“十一五”期间规划解决的饮水不安全人口就达到1200万人,位列全国第二;再加上地形条件复杂,村民居住分散,农村经济水平相对较低,农村饮水安全任务异常艰巨。发展适度规模的集中供水工程成为解决四川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5.
在米脂东北部的榆林沟里,有个山上修满层层梯田、山下住着一百多户社员的村庄,这就是奋勇追赶陕北水保红旗队高西沟的冯渠大队。一九六三年,县委发出向高西沟学习的号召后,得到了冯渠大队广大贫下中农社员的积极响应。但  相似文献   

16.
去年,洛南县实施集镇管网供水工程后,街道及周围3个村13个村民小组、乡政府和机关单位3300人、1600多头牲畜的饮水困难得到了解决。同时,集镇个体工商户也发展到160余户,年实现商贸经济产值4000多万元。  相似文献   

17.
彬县香花沟属泾河一级支流,沟道长7公里,流域面积17.7平方公里。流域内共有3乡镇10个村25个村民小组5081人。这里曾经是一个穷乡僻壤,粮食平均亩产123.5公斤。人均收入128元,水土流失严重,人民生活低下。  相似文献   

18.
1三峡坝区概况 在1992年4月3日全国七届人大五次全议通过《关于兴建长江三峡工程的决议》之后,三峡工程施工区共征用土地1934.94公顷,其中枢纽工程所在地征用1527.74公顷。三峡坝区包括枢纽施工区、对外专用公路和专用砂石料场。它与宜昌市夷陵区乐天溪镇、太平溪镇、三斗坪镇和秭归县茅坪镇等4镇18个村83个村民小组接壤,三峡坝区水陆交通便利,距宜昌市城区38公里。相关的长江河段上游起秭归县庙  相似文献   

19.
两个高西沟过去是:山上光秃秃,沟里洪水流,年年遭灾害,十年九不收。人們终年过着早晨菜,中午糠,晚上碗里見月亮的半饑饿生活。 現在是:层层梯田登上山,台台坝地閘山沟,片片林草滿山窩,丛丛果树遍山坡。几年来,产量翻几番,家畜大发展,社員生活大改善,再也不愁吃和穿。  相似文献   

20.
正四家子村位于突泉县永安镇,辖5个自然屯、8个村民小组,共有村民782户、2035人,其中有少数民族1139人,占总人口的56%,全村土地总面积3 646.2hm2,耕地810.2 hm2,林地180多hm2,水浇地455.5hm2,牲畜存栏8000余头(只)。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30户,贫困人口272人,因病、因缺劳动力和因残致贫人口分别占总贫困人口的39.3%、20.9%和1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