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探明脲醛树脂餐具、密胺树脂餐具及脲醛树脂与密胺树脂混合餐具中甲醛迁移行为的规律,采用乙酰丙酮比色法测定了不同条件下的甲醛迁移量,研究了浸泡液类型、浸泡温度、浸泡时间、密封程度、加热方式、使用次数及表面覆盖纯密胺树脂涂层对于脲醛树脂餐具、密胺树脂餐具及脲醛树脂与密胺树脂混合餐具中甲醛迁移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性溶液对餐具中的甲醛迁移影响最大;温度升高则甲醛的迁移量增大;浸泡时间延长则甲醛迁移量相应增加,在密闭环境中浸泡则甲醛迁移量剧烈增长;水浴加热的餐具的甲醛迁移量相对于烘箱加热稍大;使用次数增加,脲醛树脂餐具、脲醛树脂与密胺树脂混合餐具的甲醛迁移量增大。在餐具表面热附纯密胺树脂涂层对甲醛有很好的防护作用。脲醛树脂餐具、脲醛树脂与密胺树脂混合餐具中甲醛的迁移规律与密胺树脂餐具中甲醛的迁移规律基本一致,但是同种工艺条件下,脲醛树脂餐具、脲醛树脂与密胺树脂混合树脂餐具更易析出甲醛,对人体的危害性更大。  相似文献   

2.
采用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研究了在酸性介质中,真假密胺餐具经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浸泡后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密胺餐具中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的迁移量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脲醛餐具中甲醛单体的迁移量亦随着浸泡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且其迁移量远大于密胺餐具。在酸性介质中,高温和长时间浸泡均能使密胺餐具中甲醛和三聚氰胺单体迁移量显著增加,综合来看,密胺餐具最安全的使用温度为不超过60℃。脲醛餐具中的甲醛单体更易迁移到食品中,特别是在高温、酸性条件下,其甲醛单体的迁移量远远大于密胺餐具,建议消费者慎用脲醛餐具。  相似文献   

3.
建立电感耦合等离子技术对食用器具不锈钢中7种重金属元素在不同介质中迁移量进行研究。以铅、镍、镉、铬、铜、锰、锌的迁移量为表征指标,研究不同材质的食用器具不锈钢在不同醋酸浓度、不同接触时间、不同接触温度和不同盐度的介质中重金属的迁移量。结果表明,马氏体型不锈钢重金属元素迁移量低于奥氏体型不锈钢;盐度的增加会促进不锈钢中Cr、Zn和Mn等重金属元素的释放,而对其他重金属元素迁移量的影响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
采用液相色谱三重四极杆串联质谱法(LC/QQQ)测定食品包装制品中壬基酚的迁移量,同时研究了壬基酚在4%乙酸、10%乙醇、20%乙醇、50%乙醇、异辛烷五种食品模拟液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采用LC/QQQ法测定迁移液中的壬基酚,样品加标回收率可达92.7%,相对标准偏差为3.3%。壬基酚迁移量主要受迁移温度和食品模拟液种类的影响。壬基酚迁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在油脂类食品模拟液中迁移量最高,迁移基本规律为油脂类模拟液醇类模拟液酸性模拟液水。  相似文献   

5.
密胺塑料中三聚氰胺在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琳 《广东化工》2014,(12):40-42
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法,研究食品模拟物种类、接触时间、接触温度、乙酸浓度、乙醇浓度、重复使用和微波加热等迁移条件下,密胺塑料中三聚氰胺在水、4%乙酸(w/v)、10%乙醇(v/v)、95%乙醇(V/V)和异辛烷等5种食品模拟物和牛奶样品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模拟物的属性对迁移行为有显著影响,迁移量随温度的升高和时间的增加而变大。酸性食品和牛奶中的三聚氰胺迁移风险较高,且需控制密胺塑料的使用温度、盛放时间、重复使用次数及微波加热功率和时间以降低密胺塑料中三聚氰胺迁移风险。  相似文献   

6.
刘世宇  童飞  陈兴凡 《广州化工》2012,40(17):104-105
用不同pH的模拟酸雨浸泡掺杂污泥焚烧灰渣自制的混凝土路面砖,探讨了相同浸泡时间时,模拟酸雨pH对自制路面砖中重金属浸出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同浸泡时间时,铬、锰、铜、铁的浸出浓度都随着模拟酸雨pH的增大而下降。在pH为4.4的模拟酸雨中,浸泡时间大于8小时后,铬、锰、铜、铁浸出浓度的大小关系是铬>锰>铜>铁。而镉、镍、铅的浸出浓度在各种模拟酸雨中都小于0.1 ppb。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3种添加铅稳定剂的铅总量和硬聚氯乙烯(PVC?U)管道产品在不同时间,温度及pH下的浸出规律,并讨论了浸出机理。结果表明,3种产品浸出规律一致:铅浸出量随时间增加先增加后减少,浸出4 h时浸出量最大;温度对铅浸出量影响显著,铅浸出量随温度的增加持续增加;铅在强酸性环境的浸出量大于在强碱性环境下的浸出量,在偏碱性环境下的浸出量最少。  相似文献   

8.
《佛山陶瓷》2021,31(8)
考察摩擦行为对日用陶瓷中铅镉溶出量的影响,分别采用GB31604.34-2016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铅的测定和迁移量的测定》和GB 31604.24-2016《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接触材料及制品镉迁移量的测定》规定的方法,检测市售新的日用陶瓷器皿和长期使用过的日用陶瓷器皿中铅镉溶出量的情况。溶出量试验条件分别为4%(体积分数)乙酸溶液于22±2℃温度下,浸泡24h±20min,研究动态摩擦行为对市售日用陶瓷器皿中铅镉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使用摩擦后日用陶瓷第一次浸泡,铅镉溶出量明显高于新购买的日用陶瓷第一次浸泡。并实验不同摩擦次数对铅镉溶出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摩擦行为促进日用陶瓷中铅镉溶出量,当动态摩擦到达7次后,铅镉溶出量基本到达平衡。  相似文献   

9.
以4%的醋酸溶液作为食品模拟液,采用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辅食剪刀中铅元素的迁移情况,实验所用的4款辅食剪刀中的3款测试结果没有达到仪器检出限,另1款剪刀铅的迁移量为8.26 mg/kg,由此推测辅食剪刀食品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10.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市售白色塑料酒壶中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烷)酯(DEHP)、邻苯二甲酸二异壬酯(DINP)和邻苯二甲酸二丁酯(DBP)在不同浸泡时间和温度以及不同酒精度条件下向白酒中迁移量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相同条件下,DEHP的迁移量最大;3种邻苯二甲酸酯(PAEs)向白酒中的迁移量与酒精度数和浸泡时间均成正比;当浸泡温度高于常温时,PAEs的迁移量将随着温度的增加而增加。因此,市售白色塑料酒壶在贮藏高度数酒时,不宜在高温条件下长期贮藏,以免白酒中PAEs含量过高而对饮酒者造成不良的健康风险。  相似文献   

11.
为预测酸雨沉降对重金属含量较大的再生铅厂区土壤重金属浸出规律的影响,以湖北省某大型再生铅企业厂区的土壤样品为研究对象,考察了土壤中Pb、Zn浸出和Al、Fe活化规律。试验结果表明,Pb、Zn的浸出率随乙酸浓度、液固比以及浸出时间的增加而上升。随着浸出pH的增大,浸出率呈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在乙酸浓度为2. 4 mol/L、液固比为10、pH为3. 5、浸出时间为12 h时,Pb的最高浸出率达76. 4%,Zn仅为23%,表明用乙酸作浸出剂时,Pb比Zn更易从土壤中释放,乙酸对Al和Fe的最高浸出率分别为1. 41%和0. 61%,所占土壤矿物组分比重极小,基本不影响土壤的正常生态功能。基于Medusa热力学软件研究乙酸浸出土壤过程中重金属的迁移规律,为揭示铅锌浸出和铝铁活化规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2.
《广东化工》2021,48(8)
为了探讨重复使用食品接触不锈钢制品重金属的迁移规律,本文选用炒锅、奶锅、两种规格汤锅为研究对象,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测定其食品模拟物中铅,砷,镉,镍,锰,铜,锡重金属迁移量,并对样品进行三次重复迁移试验。结果表明三种不锈钢制品中重金属迁移量的线性相关系数均达到0.9993以上,回收率达到85%~100%,且重金属迁移量随着迁移试验次数的增加而减少。同时也表明不锈钢制品中除了GB4806.9-2016要求的重金属铅、砷、铬、镉、镍会迁移到食物中外,还存在铜、锡、锰等GB 4806.9-2016标准要求外的重金属迁移的隐患。  相似文献   

13.
用涂布法制备出PEBA均质膜,分别测试了膜在纯醋酸正丁酯、水以及醋酸正丁酯稀水溶液中的溶胀率,并考察了浸泡时间、温度和溶液浓度对溶胀率的影响;结果表明:PEBA膜在水中溶胀很小,对醋酸正丁酯具有优先吸附能力;溶胀率随浸泡时间的延长、浸泡液浓度和温度的升高而逐渐上升。渗透汽化实验表明膜对醋酸正丁酯的良好选择性,膜的渗透通量和分离因子随着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渗透通量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但分离因子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当原料液浓度为0.6%(wt)时,醋酸正丁酯的渗透通量为143.9g·m-2·h-1,分离因子达到236.9。  相似文献   

14.
文章研究了一次性塑料饭盒中的双酚A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条件下的迁移规律.实验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迁移的双酚A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双酚A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的迁移量,主要受温度、溶剂极性及萃取方式的影响.随着水浴温度的升高,双酚A迁移量逐渐增加,但由于双酚A易挥发,温度过高时,溶出物中双酚A的量反而减小;相同温度时,在不同食品模拟溶剂中,溶剂极性越小,溶出物中双酚A的迁移量越高;溶剂相同时,不同萃取方式下的迁移量不同,实验表明:一次性塑料饭盒中的双酚A用微波萃取比水浴加热萃取时的迁移量明显增加.  相似文献   

15.
建立了化妆品包装材料中邻苯二甲酸双(2-乙基己基)酯迁移量(DEHP)的气相色谱质谱检测方法。化妆品包装材料样品采用不同模拟物在不同条件下浸泡后,浸泡液经正己烷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外标法定量。在优化的条件下,DEHP在0.01~10.0 mg/L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为0.999 3,方法检出限为0.10 mg/L。在空白样品中添加低、中、高3个浓度水平时,平均加标回收率在90%~110%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2.4%~8.2%之间。方法简单快速、灵敏可靠,可满足化妆品包装材料中DEHP迁移量的检测需求。对阳性样品中DEHP的迁移行为进行研究,结果表明DEHP迁移量随着浸泡液中乙醇比例的增大和浸泡时间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6.
纸质食品接触材料中甲醛与残留化学物迁移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对比分析了2种不同纸包装材料与常温水、热水、4%乙酸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浸泡条件下,包装中甲醛及总物质的迁移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甲醛迁移与化学残留物总迁移量的大小受各种浸泡条件影响是一致的,影响因素大小依次为:介质温度时间。采用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比色法测定浸泡液中甲醛含量,该法对甲醛检测线性范围为:0~2 ug/mL,相关系数达到0.9990,检测限量为0.07 ug/mL,回收率达到92%以上。  相似文献   

17.
PVC食品包装膜中增塑剂DEHA的迁移行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PVC食品包装膜中的增塑剂DEHA在模拟油(正己烷)中的迁移行为,测定了影响迁移过程的速度常数和活化能,并探讨了它们与温度和DEHA初始浓度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速度常数随浸泡温度的上升和PVC膜中DEHA的起始浓度的提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18.
田宇苏  陈家琪 《中国塑料》2014,28(5):97-101
提出了测定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中乙醛在液体食品中的迁移量的气相色谱质谱法。研究了温度、时间、模拟物(水性模拟物、酸性模拟物、酒精类模拟物)对乙醛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同一食品模拟物,PET中乙醛的迁移量随着温度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PET中乙醛在酒精类模拟物中的迁移量远远大于其在水性、酸性和脂肪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19.
为了解一次性纸杯中铅的溶出量,采用醋酸溶液和水浸泡提取,石墨炉原子吸收法测定一次性纸杯中溶出铅的含量。通过改变温度和醋酸浓度对纸杯中的铅溶出量得出浸出铅的最佳浓度和温度。结果表明:在50℃下及4%醋酸浸泡浓度下铅的浸出量最大。在20~100μg·m L-1浓度范围内铅呈现良好的线性关系,回收率在83.3%~105%。该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灵敏度高等特点,能适用于一次性纸杯中铅的浸出量检测。  相似文献   

20.
采用现行国家标准GB 31604.30—2016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的检测方法,对市售食品级保鲜膜中邻苯二甲酸酯迁移量及其向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了温度、时间、食品模拟物对邻苯二甲酸酯迁移行为的影响。结果表明,对于3种市售食品级聚氯乙烯(PVC)保鲜膜,均检测到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酯(DEHP)的迁移量。对于同一食品模拟物,在不同实验温度时间下,PVC保鲜膜中DEHP的迁移量随着温度的升高、时间的延长而增大;对于不同食品模拟物,在相同实验温度时间下,PVC保鲜膜中DEHP在油类模拟物及高浓度酒精类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大于其在水性和酸性模拟物中的迁移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