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复合"作为一种城市空间使用状态,符合当前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对空间高效、便捷的"造血"要求.从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的界定、特点等入手,针对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发展现状及复合化趋势进行探析,提出复合视角下的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对普通干线公路服务区空间进行适应性调整,对土地、空间、文化等进行整合、提炼或者植入其他功能,以满足新时期普通干线服务区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2.
当前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短缺和收费站背负高额负债的矛盾愈发突出,过度依赖收费公路的投融资模式已经很难适应干线公路快速发展要求。文章结合目前省干线公路建设投融资的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以BT等投融资模式为依托,作为目前干线公路常规投融资模式以外的主要方式来解决目前干线公路建设资金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对徐州市境内国省干线的管理手段和对公路突发事件的应急指挥能力,徐州市公路管理处着手进行公路管理与服务应急指挥系统的研究,并予以实施.以公路管理、公路服务、公路突发事件应急指挥调度为研究目的,从应用层面上描述整个系统的框架和软硬件模块的选取、功能选择及构成.实践证明,该系统建成后,能够实现道路监控、交通流量的采集分析、出行信息的发布,以及公路突发事件发生时省市县3级应急指挥.  相似文献   

4.
山区干线公路受地形条件限制,道路线形指标变化明显,在山区干线公路总里程与交通量高速增长情况下,交通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结合山区干线公路系统的复杂性及灰色特点,从人、车、路、环境4方面对山区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选择山区干线公路交通事故的影响因素为因素行为序列,事故数、死亡人数,受伤人数等3项指标为特征行为序列,以山区干线公路事故数据为例,结合灰色关联度法与熵权法计算交通事故影响因素的综合关联度,进行关联系数差值分析得出交通事故主要影响因素为超速行驶、纵坡坡度、弯坡组合、小半径路段、坡长、视距不良及速度差大等。以期为山区干线公路交通事故防治工作提供资料。  相似文献   

5.
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促进公路可持续发展,在交通部编制完成《国家公路网规划》后,海南省省道的功能和网络形态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全省干线公路网中的省道总里程大大减少,无法发挥干线公路网作为运输主干线的功能。2010年初,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海南国际旅游岛建设发展的若干意见》,建设国际旅游岛成为"十二五"期海南省发展的龙头和主线。而国际旅游岛建设提出要建立一个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综合运输  相似文献   

6.
为了提高干线公路穿越城镇路段的行车安全性,探究车辆在干线公路穿越城镇路段上的行驶特性,通过实地调研车辆的速度、加速度及驾驶员操作次数的变化的相关数据,以交通工程学和人因工程学为基础,对干线公路穿越城镇路段上的交通特性进行了研究。根据干线公路穿越城镇路段的道路环境特点,界定了公路段与城镇段之间的适应段;分析车辆实际运行速度与设计速度之间的一致性和相邻路段的速度协调性,确定在交叉口、中央分隔带开口、曲线路段的安全隐患较大并且从公路至城镇方向运行速度呈递减状态;分析公路段、适应段和城镇段相同长度路段上车辆的变速次数和加速度标准,为交通控制措施的制定和道路线形设计的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基于中国西部干线公路与高速公路建设融资模式的差异性分析,构建西部干线公路公路建设融资资本的优化数学模型。利用约束变尺度法优化工具软件(CVM01),该优化数学模型能够用于判定西部干线公路建设内部融资、债务融资与股权融资的配比关系,提供一种西部干线公路公路建设的融资准则。  相似文献   

8.
选取交叉口几何特征、交通冲突、交通参与者、交通管理4个层面的评价指标,运用Entropy模型的熵权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再采用Topsis模型建立国省干线公路Y型交叉口综合评价体系。对宁夏石嘴山市国省干线公路4处典型的Y型无信号交叉口进行实证分析,发现运用Entropy-Topsis模型得到的评价结果与实际交通事故数据反映的安全状况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BOT融资方式是利用市场机制,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公路建设的一种极为重要的融资方式,为我国公路建设和运营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主要分析了我国BOT公路项目在运营管理上出现的问题,并有针对性的提出对策,以确保我国BOT公路项目顺利运营。  相似文献   

10.
公路建设的迅速发展使其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越来越突出,这使公路设计者不得不考虑生态环境对公路建设及运营的重要意义,将人与自然、生存与发展、改造自然与尊重自然的协调关系融入到公路设计中。生态公路概念的提出正是人类生态价值意识加强的体现,对公路可持续发展的实现具有重要推动作用。在介绍生态美与生态伦理的基础上,从公路与生态环境的相互关系出发,界定了生态公路的内涵与特征,论述了公路生态景观的特点,并就生态公路设计的原则和要求进行了分析,以使生态理念渗透到包括设计、施工及运营的各个阶段,以实现公路的可持续发展,并作为生态公路和景观设计的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为了合理选择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设计参数,提高其在使用年限内的性能,应用BISAR程序,选取代表路段,分析了干线公路沥青路面结构参数对基层底面应力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了结构层参数变化的敏感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面层底部压应力与基层底部拉应力随着各结构层厚度的增大均逐渐减小,而路面各结构层模量的变化对结构层应力影响不同,面层底部压应力与基层底部拉应力基本随着面层与基层模量的增大而上升,而随着底基层与土基模量的增大则减小.对基层层底应力,各因素影响显著性程度不一样,基层与底基层厚度与模量的变化对其影响显著.因此在干线公路沥青路面设计与施工中,应注重基层与底基层的厚度与刚度.  相似文献   

12.
随着高等级公路和场站设施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公路快速货运已成为黑龙江省实现货物快速、安全、准确和"门到门"运输服务的最佳运输组织方式.文中从系统工程的角度出发,在分析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结构框架的基础上,分析我省公路快速货运系统的基础条件并提出相关发展对策,从而为我省在区域内发展公路快速货运系统起到一定的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村公路网规划的基本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引言 农村公路网在功能、地位与干线公路有所不同,其规划的程序基本一致,即均需要进行经济调查、交通需求预测、社会经济发展预测、公路网布局设计与优化、公路网方案评价与决策等过程。由于规划目标、资料完备情况、人员素质、技术水平和资金条件等方面的差异,导致其与干线公路规划在评价指标、规划方法、优化布局上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4.
区域干线公路网规划理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以干线公路网为研究对象,首先建立了公路交通预测模型,提出了“线、面、体”预测方法。其次介绍了公路网主要道路与交通流特征的概念及其计算公式,并据此探讨了干线公路网等级结构优化问题及其求解方法,以及公路网等级结构配置问题。最后提出了公路网交通评价的指标及方法。对于主要的理论方法,编制了计算机软件,应用该软件对某省干线公路网进行了计算,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  相似文献   

15.
据山东省交通运输厅介绍,山东将全面加快京沪、济青等交通量大的高速公路扩容改造前期工作步伐,加快推进重点高速公路建设,完善"五纵四横一环八连"高等级公路网的同时,加快国省干线普通路网升级改造,重点搞好与沿海港口、高速公路相连及大交通量高速公路平行的国省道建设。  相似文献   

16.
对辽宁省内六个自然片区 ,不同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病害进行了全面调查研究 ,并重点对沈大高速公路进行了检测分析 ,系统地分析和归纳了分布于辽宁省各地的普通公路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所出现的病害类型、特点及其成因 ,并进行了对比分析 ,为开发适合辽宁省不同等级公路的沥青路面养护评价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由于不少城镇的社区类型多样、社区人口构成复杂、各社区发展不平衡,传统单一的公共服务设施配套标准难以普遍适用。太仓市城厢镇在社区规划建设的探索中,提出了符合地方实际的社区规模等级划分、公共服务设施分类等指标体系,并根据不同社区类型及各自特点,采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方法对社区公共服务设施进行用地和指标的落实。  相似文献   

18.
对城市干线上一批相邻的交通信号进行协调控制,可减少干线上车辆的延误和停车次数。通过对城市干线常态与过饱和状态下的交通流状况分析,建立了对干线实施线控系统相位差优化调节的数学模型。该模型反应了沿干线行驶车辆在干线各交叉口延误情况的内在机理,是一种减少干线车辆延误的有效方法,对改善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提高干线道路服务能力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公路管理和养护工作任务越来越重,为了顺应新时代、新形式及"十四五"公路交通行业发展需要,全力打造多位一体的基层公路站工作新模式,提高普通国省道管理服务水平,推进公路沿线便民服务设施建设.本文结合现有公路站传统的管养模式,提出一种多科室、跨业务、多部门参与的公路站管养服务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国道104徐州睢宁城西收费站的ETC系统是江苏省首次在普通干线公路的试点应用,取得了明显成效.对该收费站的ETC系统设计及应用进行了阐述分析,认为随着普通-高速公路收费站实现数据联网,ETC系统将会发挥更高效能,取得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