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目的:解决流态冰预冷包装过程中较复杂的问题,为流态冰在果蔬贮运、保鲜等方面的应用提供依据。方法:以西兰花为研究对象,建立流态冰预冷西兰花的传热模型,应用CFD模拟流态冰在预冷和贮藏西兰花过程中,温度场和冰晶颗粒状态变化,分析流态冰冰晶体积分数与流态冰质量占比对西兰花预冷和贮藏温度的影响,并进行验证实验。结果:冰晶体积分数越大,冰晶颗粒分布越均匀,预冷均匀性越好;当流态冰质量占比为100%时,流态冰可满足预冷温度要求。结论:调整流态冰的体积分数和质量占比,减少包装内部上层空间冗余,可提升西兰花预冷效果,延长贮藏时间。 相似文献
3.
本文研究了不同预冷方式对西兰花货架期品质的影响。将三组西兰花分别做如下三种预冷处理:冷库预冷(对照)、冰预冷、冷水预冷。西兰花中心品温度降至(1±1) ℃后,将西兰花从箱中取出后将西兰花放入温度为(20±1) ℃的库中贮藏。取降至(1±1) ℃的西兰花作为初值,之后每24 h取一次样,用于各种指标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与冷库预冷比较,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以有效抑制西兰花黄化,保持西兰花的色泽和良好的感官品质;提高了西兰花VC含量、叶绿素和硫代葡萄糖苷含量,贮藏至4 d,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西兰花的VC含量要比CK处理分别高出15.6%和39.2%,叶绿素含量分别是CK组的1.87倍和2.44倍,硫代葡萄糖苷的含量仍能达到0.71 mg/g;抑制了西兰花电导率和丙二醛(MDA)含量的上升;提高了西兰花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超氧化物岐化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其中冷水预冷的西兰花POD活性变化最为显著,保持在一个很高的水平,清除了西兰花体内的H2O2和过氧化物、促进了抗氧化系统中的物质,增强了西兰花的抗氧化能力。冰预冷和冷水预冷处理可提高西兰花感官品质,延缓西兰花衰老,延长货架期2~3 d。 相似文献
4.
采用真空预冷处理提升西兰花贮藏品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食品与发酵工业》2019,(19):213-218
将西兰花分别在600、800和1 200 Pa真空预冷压力下,预冷至终温5℃,然后于4℃贮藏15 d,以常压冷藏样品为对照,研究真空预冷处理对西兰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营养指标和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CK组相比,真空预冷处理可有效延缓西兰花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的劣变,保持其可溶性蛋白质、总糖、Vc等营养成分的含量;同时,它也能有效降低呼吸强度,抑制与酶促褐变密切相关的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PPO)和过氧化物酶(peroxidase,POD)活力的升高。其中,1 200 Pa处理组在保持西兰花可溶性蛋白质、Vc含量和抑制PPO及POD酶活力升高方面最为显著。1 200 Pa真空预冷压力处理可有效提高西兰花的贮藏品质。该研究结果为真空预冷技术在西兰花贮藏过程中的应用提供了实验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究合适的西兰花压差预冷条件及压差预冷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影响,该研究以高山西兰花为研究材料,选择用不同风速(7.4和3.7 m/s)、不同风温(0和4℃)对西兰花进行预冷处理,在选定合适预冷条件后,探究压差预冷对西兰花贮藏品质的具体影响。结果表明,采用高风速7.4 m/s以及低风温0℃预冷可以在减少预冷时间的同时节约电能;而贮藏实验表明,压差预冷处理可以显著降低西兰花在贮藏期间的失重率与腐烂率,维持可溶性固形物与叶绿素的含量,同时降低细胞膜受损程度,提升了超氧化物歧化酶、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与过氧化物酶的活性,提高了西兰花的抗氧化能力,缓解了西兰花贮藏期间的品质劣变。该研究为高山西兰花保鲜提供了一种可行的预冷处理方式,可以为高山蔬菜物流保鲜提供借鉴,同时为探究压差预冷对西兰花贮藏品质影响的生物学机制提供研究基础。 相似文献
6.
快速预冷对杨梅采后生理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杨梅果实采用真空预冷、差压预冷2种快速预冷方式,研究其贮藏期发生的生理生化变化。结果表明,快速预冷能减少贮藏期果肉硬度的下降速度以及可溶性总糖、可滴定酸、VC的损失,显著延缓贮藏期品质的劣变。快速预冷可有效抑制呼吸强度,并能够保持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的活性,从而减少细胞膜膜脂过氧化产物——MDA的产生,延缓细胞膜通透率的增大。杨梅经快速预冷处理,贮藏21d后仍能保持较好的口感、甜度、香气等品质,说明将快速预冷方法用于杨梅的采后保鲜,应用前景非常好。 相似文献
7.
微真空贮藏对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微真空贮藏条件对果蔬的保鲜效果,以西兰花为试验材料,研究了贮藏温度为(3±0.5)℃、真空压力为66.7 kPa~80.0 kPa的微真空贮藏条件下西兰花采后品质的变化。结果表明:与相同温度下的常压贮藏相比,微真空贮藏能显著(P<0.05)降低西兰花花球的失重率和可滴定酸含量的下降,延缓西兰花花球中VC、可溶性蛋白质的降解及游离氨基酸的生成量,抑制叶绿素分解及花球色差的变化。表明微真空贮藏条件能显著(P<0.05)提高西兰花的采后保鲜品质。 相似文献
8.
为更好监测不同货架温度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将西兰花分别放置于4、10、20 ℃下测定失重率、叶绿素、呼吸强度、乙烯释放量,并进行感官评价和特征指标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低温(4、10 ℃)可明显抑制西兰花货架期感官指标变化,延缓叶绿素下降速度,并推迟呼吸和乙烯峰值的出现时间。其中4 ℃保鲜效果最好,能有效延长货架期至21 d。应用Arrhenius方程与化学动力学反应,可拟合确定以叶绿素为变量的货架期预测模型(shelf life prediction model of chlorophyll, SLChlo)、失重率为变量的货架期预测模型(shelf life prediction model of weight loss, SLWL)。其中,SLChlo在低温条件下预测更准确,SLWL平均相对误差较小。二者结合可得到更准确的预测参数,进而为西兰花货架期监测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探索外源补充对采后西兰花保鲜的作用效果,本文以清水为对照,分别采用200 mg/L赤霉素(GA)、200 mg/L赤霉素(GA)+无机盐营养液、5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无机盐营养液、50 mg/L 6-苄基腺嘌呤(6-BA)+无机盐营养液等5种处理,通过对西兰花贮藏期外观(色差)、营养物质(维生素C、可溶性固形物、叶绿素、水分活度)及其他生理生化指标(质量损失率、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与CK相比,西兰花采后外源补充可以有效抑制质量损失率、延缓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含量的上升,抑制叶绿素降解,有利于西兰花采后保持较高的水分、维生素C含量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200 mg/L赤霉素+无机盐营养液处理的西兰花,贮藏28 d时维持最高的TSS含量(7.27%)和Vc含量(27.53 mg/100 g Fw),较高的叶绿素含量
(5.57 mg/100g Fw),最低的MDA(15.31 nmol/g Fw),是5种外源补充中最好的西兰花采后保鲜方法。 相似文献
10.
预冷方式及MAP贮藏对芦笋采后生理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讨预冷方式及MAP贮藏对芦笋保鲜的效果,以绿芦笋为试材,研究了真空、冰水、冷库自然预冷等3种不同的预冷方式并结合低温MAP处理对采后生理、营养品质和感官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芦笋采后未经及时预冷、未用MAP包装入库,贮藏8 d的芦笋因营养品质和感官质量急剧下降而失去商品价值;真空预冷的降温速度最快并能显著降低芦笋的呼吸强度;采用低温并结合MAP包装处理,能有效降低细胞膜透性和粗纤维含量的增加,抑制维生素C和叶绿素含量的下降,芦笋贮藏20d仍具有较好的感官质量与商品价值.预冷对芦笋的贮藏效果依次为真空预冷、冰水预冷和冷库自然预冷. 相似文献
11.
流化冰预冷处理对鲈鱼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模拟鲈鱼生产流通过程(即预冷、运输、贮藏环节),以碎冰为对照,研究了流化冰预冷对新鲜 鲈鱼运输期间的控温效果与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方法:将新鲜鲈鱼随机分组,分别进行流化冰预冷-运输-贮 藏(slurry ice,SI)、流化冰预冷-无冰运输-碎冰贮藏(slurry ice-no ice-crush ice,SNI)与碎冰预冷-运输-贮藏 (CK)3 种流通方式,在贮藏期间定期取样进行感官、理化(pH值、盐度、质构与硫代巴比妥酸值)及微生物 (菌落总数)指标测定,并结合扫描电子显微镜与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分析,综合评价其鲜度变化。结果:流化冰 在1.0~1.5 h内将鲈鱼中心温度降至0 ℃,鱼体终温为-1.1 ℃,降温速率显著高于碎冰预冷处理。在贮藏中后期, 与CK组相比,SI组能较好保持鲈鱼的感官品质和质构特性,抑制硫代巴比妥酸值、pH值与菌落总数的升高,有效 延缓蛋白质分解与肌肉组织降解速率,货架期为18 d左右,相对CK组延长了6 d。SNI组无冰运输过程中鲈鱼体温 维持在0.8 ℃以下,贮藏期间其样品质构特性、微生物生长及蛋白质降解水平与CK组差异不大,两组货架期均为 12 d;说明流化冰预冷具有较好的控温作用,能在一定程度上维持鲈鱼的鲜度。结论:流化冰是一种快速、高效的 保鲜处理方式,SNI组无冰运输操作可提高鱼样装载量,节约运输成本,因此该研究对水产品的短途运输具一定的 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为了提高冰鲜海鱼的品质,对比研究了3种抑菌物质二氧化氯(Cl O2)、乳酸链球菌素(Nisin)和二甲基二碳酸盐(DMDC)制备的流化冰在24天贮藏期内对白鲳鱼品质特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平均温度为1℃的贮藏环境中,随着冰鲜时间的延长,白鲳鱼的TVB-N值和TBARS值升高,升高幅度显著小于普通流化冰(p<0.05),TVB-N值显示Cl O2样品24 d为33.47 mg/mL,DMDC样品20 d为34.45 mg/mL,Nisin样品16 d为37.41 mg/mL,普通流化冰样品12 d为39.53 mg/mL,抑菌流化冰延长了白鲳鱼的货架期。抑菌流化冰可以促进白鲳鱼鱼肉p H值、硬度、弹性和色度等的稳定性,证明Cl O2抑菌流化冰样品的新鲜度保持更好。通过研究白鲳鱼在不同贮藏环境中的品质变化,建立微生物学Logistic模型能够较准确地预测白鲳鱼在冰鲜保藏温度-1至5℃的货架期,其相对误差范围不超过3.22%。研究结果有助于提高白鲳鱼等海洋鱼在贮藏期间的品质,延长其货架期。 相似文献
14.
为探究流化冰对养殖大黄鱼的保鲜效果和应用可行性,研究流化冰的预冷效果及大黄鱼在贮藏过程中感官品质、质构特性、微生物和化学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流化冰(-1℃)将大黄鱼冷却至0.3℃需42 min,较碎冰(4℃)组冷却至相同温度缩短了65%。在整个贮藏期内,流化冰组大黄鱼的感官评分、硬度和弹性均优于同期的对照组,其菌落总数、大肠菌群、蛋白水解酶微生物、脂肪水解酶微生物、TVB-N值、TBA值、K值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综合分析,流化冰(4、-1℃)处理组的货架期分别为6、12 d,比碎冰组分别延长了3、9 d。本研究结果证明流化冰对大黄鱼预冷和保鲜效果比传统碎冰具有明显优势,可应用于产业实践。 相似文献
15.
为探究不同预冷方式对甜玉米储藏品质的影响,本研究采用3种预冷方式(冷库预冷、压差预冷和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测定其预冷过程中的温度变化,预冷后将甜玉米储藏于0℃冷库,测定其储藏期间感官品质、色泽、呼吸速率、乙烯产生速率、可溶性固形物(total soluble solid,TSS)质量分数以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蔗糖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流态冰预冷在储藏期间保鲜效果最佳,其次是压差预冷。流态冰预冷可快速降低甜玉米内部温度,延缓苞叶黄化,保持籽粒色泽,维持其感官品质,抑制甜玉米呼吸和乙烯释放速率;此外,流态冰预冷可以较好地维持甜玉米籽粒TSS质量分数及可溶性淀粉、可溶性糖、葡萄糖、果糖和蔗糖的含量。在储藏第28天时,流态冰预冷组TSS质量分数为13.8%,压差预冷组为13.4%,冷库预冷组为13.1%,流态冰预冷组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而压差预冷组和冷库预冷组差异不显著(P>0.05);同时,流态冰预冷组的蔗糖含量为120.4 mg/g,压差预冷组为118.0 mg/g,而冷库预冷组仅为92.3 mg/g,流态冰预冷处理甜玉米蔗糖含量高于其他两种处... 相似文献
16.
为探索流化冰对冰鲜水产品的保鲜效果,以鲜活南美白对虾为研究对象,碎冰和冷藏保鲜(空白)为对照,研究流化冰处理对南美白对虾感官、理化及质构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4℃贮藏12 d,空白和碎冰保鲜虾体感官品质下降严重,而流化冰保鲜虾头尾仅轻微褐变,肌肉组织紧密有弹性,甲壳、触须和尾肢清晰;流化冰保鲜虾肌肉弹性、咀嚼性依次为0.73 mm、8.53 mJ,相比于空白和碎冰组(0.53 mm、6.01 mJ和0.66 mm、7.46 mJ),对虾肉质构特性保持效果显著(p0.05)。在整个贮藏期内,各处理组虾肉pH、TVBN及TBA含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以流化冰保鲜效果最佳。流化冰中冰粒子填充到虾体缝隙内,有效阻隔了虾与外界氧气接触,同时其快递降温作用钝化或抑制了虾多酚氧化酶活性,致使虾体黑变速度显著下降(p0.05)。流化冰保鲜处理可满足冰鲜虾类远洋、长距离运输和销售贮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为了探究静态流化冰对鱿鱼的保鲜效果,以东海海域的新鲜鱿鱼为研究对象,采用品质、理化性质及微生物等检测方法,分别研究鱿鱼在流化冰、淡水碎冰和冰箱贮藏条件下的保鲜效果。经15 d的保鲜研究表明:冰箱保鲜鱿鱼的感官评分、水分含量、p H值、TVB-N、菌落总数、弹性、咀嚼性依次为3.36、77.42%、7.65、30 mg/100 g、7.04 lg CFU/g、0.05 mm、0.06 MJ;淡水碎冰保鲜鱿鱼的各项指标为3.95、78.33%、7.23、30 mg/100 g、6.61 lg CFU/g、0.06 mm、0.10 MJ;流化冰保鲜鱿鱼的各项指标为6.57、84.78%、6.64、13.26 mg/100 g、4.73 lg CFU/g、0.16 mm、0.16 MJ。分析可知(1)流化冰具有保持鱿鱼原有鲜度、理化、卫生等特性的效果,(2)流化冰对鱿鱼的保鲜效果明显优于冰箱和淡水碎冰。结果提示:流化冰相对于冰箱、碎冰保鲜而言,能更有效地减缓鱿鱼的腐败变质速度,延长货架期,从而可提高水产品贮运保鲜品质。 相似文献
18.
流化冰保鲜对鲣鱼蛋白质功能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索流化冰对冰鲜水产品保鲜效果,以鲣鱼鱼肉为研究对象,以传统碎块冰保鲜为对照,探讨流化冰处理对鲣鱼肌肉蛋白质功能特性影响。结果表明:1)流化冰冰粒子呈球形,外表光滑、单位表面积大且流动性能好,8 min内可将鱼肉整体温度由35 ℃降低至1.3 ℃;2)-4 ℃贮藏18 d后,流化冰保鲜处理的鱼肉弹性和咀嚼性依次为1.19 mm和5.50 mJ,而空白(不加冰)、淡水碎块冰组分别为0.67 mm和1.65 mJ、0.95 mm和3.32 mJ,可见流化冰对鱼肉质构特性保持效果显著(P<0.05);3)0~18 d贮藏期内,不同处理鲣鱼肌原纤维蛋白含量、Ca2+-ATPase活性及总巯基含量均呈逐渐下降趋势,其中以流化冰处理对鲣鱼蛋白质功能特性的保持效果最佳;此外,流化冰保鲜还兼具有抑制鱼肉氧合肌红蛋白自动氧化、维持肌肉原有色泽的作用。流化冰处理显著保持了鲣鱼肌肉组织的质构和相关蛋白质功能特性,可满足冰鲜水产品远洋、长距离运输和保鲜贮藏要求。 相似文献